準確的說,許書標此時約任正非去書房談事情,只是一個過程,相互瞭解的過程。
雖然他在公司還有話語權,但是他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按照自己的思維去控制董事會的思維了。
未來集團公司會由大兒子接手,大兒子的能力沒有他強,所以需要董事會的前輩來扶持。
許書標考慮到集團公司未來發展的穩定性,開始慢慢在放權。
所以,華爲能不能夠通過集團公司對資訊技術服務的判定,關鍵不在他手上。
任正非也清楚第一次來不會產生直接的效果,他沒有帶技術團隊過來,而是帶了產品經理,需要的時候,向許書標的公司介紹一下自己的技術和相關產品。
在書房裡的交流,沒有那麼正式。
許書標基本上了解了華爲無線網路技術的運行原理,以及市場價值。
以他專業的角度看市場前景,泰國是值得引進的,他斷定未來的無線網路技術會大面積成爲家用和企業網路運用的產品。
許書標腦子裡同樣在思考,美利堅那邊的資訊技術情況。
美利堅的企業什麼時候能夠突破這項技術,還是未知數,新聞報道倒是日常性的,就是沒有看到實際產品,他內心有點偏向美利堅的網路資訊技術。
並非看不上華爲,而是在網路發展的幾十年中,美利堅的技術一直走在了最前面,彷彿已經成爲了世界上公認的標杆。
現在華爲要來打破這項規則,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衝突?
許書標下不了結論。
但是任正非的專業性和態度,又使許書標想去挑戰一下。
他提出了疑問,“任總,華爲是一家很好的資訊服務公司,但是一直以來,我們採用的技術和產品都來源於美利堅,我擔心冒然採用你們的技術會導致伺服器無法相容!”
任正非說:“許董,你放心,我們是按照國際的網路標準來研發生產,英國北部地區已經開始運用我們的產品了,沒有出現不相容、訊號不穩定等情況。”
許書標感受到了任正非的自信,既然英國都開始使用了,中國境內也沒有負面消息傳出來,足以證明國際上的輿論都是沒有依據的。
“我過兩天回公司一趟,如果你不忙,就留在曼穀,到時候我們一起去公司談!”許書標說。
任正非說:“許董,不好意思,這次我只帶了產品經理,沒有帶技術團隊。
既然是技術性的服務,還需要技術團隊親自操作演示給你們看,我今晚定機票回深鎮,後天再帶着技術團隊過來,應該趕的上!”
許書標被任正非的職業精神打動了,他一輩子見過不少的企業家,讓他感動的,迄今爲止只有兩個。
一個是蘇偉,一個就是眼前和他談話的任正非。
蘇偉就不提了,許書標又愛又恨。
任正非說的每一句話都很認真,給人的感覺,不是那種推銷產品將自己的東西誇得有多好的感覺。而是很負責任的解答你的疑問,介紹他們的服務,如果有必要他會在幾天時間內來回曼穀和中國深鎮,爲了讓你看到最好的技術效果。
許書標爲之觸動,“任總,如果可以,我想那是最好的!”
他選擇了尊重任正非的職業精神,如果說到時候的技術演示,效果很好,公司可以考慮先試點,確保完全沒有問題之後,再與華爲簽單合作。
任正非本可以從曼穀聯絡深鎮公司,派技術團隊過來,但是他聽許書標的語氣已經有想要合作的意思,所以他更有必要回去一趟,安排好各項工作。
按照蘇偉的說法,在其他市場沒有開啓之前,亞洲這塊根據地必須穩住。
現在泰國的通訊巨頭,在東南亞半島頗有名氣的通訊公司已經向他表明了有可能選擇華爲的意願。
爲了這種可能性,值得任正非來回奔波。
華爲立足通訊市場之後,任正非只有兩次感覺到過勞累,一次是海思半導體的晶片研發,一次是如今的無線網路技術推廣。
雖然身體經常感受到疲憊,但是他的精神依然是振奮的,像一顆久經風沙的白楊樹一樣,腰板依然挺的筆直。
任正非在書房和許書標談事情的這段時間裡,蘇偉在客廳看了兩個小時的電視。
許書標的大兒子好不容易找到了請教的機會,向蘇偉請教了許多經商思維。
在他看來,學識不分年齡的,儘管蘇偉比他小了二十多歲。
一個讓他父親都束手就擒的人,值得他尊敬和請教。
他的思維已經突破了當初爭奪家產和繼承人的爾虞我詐,開始真正的去思考如何運營好公司?
這也正是許書標選擇他作爲繼承人的原因。
任正非從書房出來,蘇偉回頭問:“談的怎麼樣?”
任正非說:“蘇董,我現在要回國一趟,過兩天把技術團隊帶過來!”
“這麼急嗎?”蘇偉聽了任正非的話感覺有戲,不枉他在中間周旋。
任正非點了點頭,疑問道:“你?”
“任總,你去忙你的,不用管我,我明天去公司看一下,然後就回國了!”
“蘇董,感謝你對華爲的支援!”任正非由衷感謝道,如果沒有蘇偉的幫忙,華爲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打通關係,纔有可能接觸到像許書標這樣的通訊巨頭,還不一定有今天的交流效果。
現在算起來,當初和宏偉集團合作研發晶片的計劃,對華爲來說,太賺了。
蘇偉客氣道:“打鐵還需自身硬,都是中國企業家,國家現在需要我們站出來!”
任正非點了一下頭,歎服一個年輕企業家的大國情懷。
任正非回國後。
蘇偉去泰國商貿公司瞭解了經營情況,覃文章送上來的數據統計看上去很不錯,也沒有露出大問題來,細小的問題,公司自己調節。
蘇偉主要問了“糧食生產基地”的事情。
覃文章說:“基地已經開始生產了,而且地方政府很支援,有擴建的趨勢,對東南亞糧食市場經營和中國的糧食進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蘇偉點頭,“國內每年需要進口40%左右的糧食,袁隆平科學院一直在技術上攻破,這次我們與中糧集團合作的重要目的是保障國內糧食的進口安全,利潤是後者,認真對待這件事情,不容馬虎!”
“我清楚,董事長!”覃文章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