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提高談判規格

LT公司的條件,頓時,讓華夏集團和隴西省這邊都陷入了尷尬的境地。一在項目合作的問題上,其他方面都好說。LT公司在收購悍馬和奧茲莫比爾的時候,就已經和通用簽署了不少的協議。涉及到現代汽車的諸多專利,LT公司都有權使用,並對下屬合資企業進行授權。

不要小看了這個權力,換句話說,有了通用的這個認可,LT公司,事實上和這些擁有諸多汽車專利的一流企業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當然了,LT公司,是不能獲取任何專利使用費的。但是,即便是這樣。這也很不簡單了。聶振邦都不知道,爲了這個條件,騰龍那邊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隴西省委賓館,貴賓樓這邊的會議室這邊,隴西省委參加項目談判組的主要成員,以及華夏集團項目組的成員都列席了會議。

聶振邦、劉振濤以及常務副省長陳哲文都出席了這次的討論會,自然而然的,隴西省委的主要領導都出席了,華夏集團這邊,聶家樑和張旭這兩人是少不了的。

會議在項目談判總指揮劉曉敏的主持下開始,首先,是雙方參與談判的成員彙報了昨天和今天的談判成果和進展。

LT公司的股份要求條件,卻是讓不少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旁邊,張旭眉頭一皺,卻是沉聲道:“我覺得,這個條件是不是太過分了?”

LT公司要求佔據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很顯然,這已經觸動了張旭的神經。這幾年,張旭雖然圓滑了許多,但是,骨子裡,還是一個軍人。更何況,此人帶有比較嚴重的大國沙文主義色彩。這樣的表現是很正常的。

旁邊,劉振濤看了看聶振邦,此刻,聶家樑和聶振邦都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神色平淡如水。沒有任何的表示和態度。

這讓劉振濤有些感慨,聶家的底蘊的確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比擬的,光是聶振邦兩兄弟這一份氣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

沉吟了一下,劉振濤也緩緩道:“張總,稍安勿躁。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這些年,上面在外商投資等事宜上已經做出了不少的變化,開放度和自由度也愈發的高漲了,以前,剛剛開放的時候,一度不允許外商進入,到後面國家方面必須佔大股。到現在,允許外商獨資企業。這是一種變化,這是一種進步。”

說到這裡,劉振濤繼續道:“記得,當年大衆進入國內的時候,和滬城汽車方面,合資的比例就是按照五十五十的比例。後面,菲亞特和粵東汽車集團之間在楚南省生產基地的合作也是採用的這個比例。”

劉振濤的話語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意思卻是很明顯,幾個例子舉出來,無疑是告訴張旭。這樣的事情,在國內,並不是先例。事實上,各大合資企業都是這麼運作的。

而現在LT公司只要求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這已經很夠意思了。不管如何,佔大股份的還是隴西省和華夏集團。兩家聯合起來,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足以掌握合資公司。

聶振邦心中也有些讚賞,劉振濤還是很有分寸的,至少,沒有讓張旭當面下不了臺。話語也沒有說得太透明。

說得太直白了。無疑會讓張旭很尷尬,別人也會覺得,張旭這是少見多怪。現在這樣,點到即止,剛剛好,夠火候。卻又給人留了一份面子。

同時,對於麗雪和婉兒的艹作,聶振邦卻是由衷的佩服。在心理層面上的把握,這兩個女人已經是出神入化了。

很顯然,單純只是這個問題,是絕對有談判的餘地的。但是,此刻僵持下來,卻是能夠給人一種很艱難的感覺。也不會有人聯想到自己身上。

百分之四十九,這也是國際慣例。現在,董婉那邊,恐怕就是存了一個意思,如果隴西和華夏集團這邊僵持,LT公司必然會有一定讓步。當然,這個讓步不是平白無故的,必然是建立在隴西省和華夏集團付出一定代價的基礎上,比如,稅收的優惠政策,貸款的優惠政策。或者,是悍馬在出口方面的分成等等。總之,不會這麼便宜。

當然,如果不堅持,董婉肯定是十分樂意,四十九的股份,總歸是要多出不少的利益。

聶家樑看了聶振邦一眼,兩兄弟在對視的剎那,眼神之間就做出了一番交流。沉吟了一下,聶家樑卻是緩緩道:“振濤省長的意思,我們也是知道的。不過,考慮到華夏集團的背景和姓質。這樣的股份分配方案,很顯然是不符合我們的規劃的。我的意思是,繼續和LT公司磨下去。從現在來看,他們比我們更爲緊張。”

說到這裡,聶家樑分析道:“首先,LT公司能夠獲得通用的全面權力,這說明,他們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自然迫切需要正式投入生產來挽回成本。另外,悍馬和奧茲莫比爾這兩個品牌,固然都是百年的老品牌,但是,不管如何,都是退出了市場的。他們更希望在最快的時間內,重新生產。而華夏,汽車的購買力已經成爲了世界第二、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相信,對方不願放棄,也不捨得放棄,這也是我們的優勢。”

聶家樑的這番分析,頓時讓全場的工作人員都有些佩服,不愧是華夏集團的董事長啊。見地就是不一樣。

周圍,敬仰的目光傳來,卻讓聶家樑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感覺,這一切,並不完全是自己的功勞。在和老三的交流之中,老三給了不少的啓發。另外,剛纔的眼神交流,自己看到了老三眼中的鎮定和自信。雖然不知道老三爲何這麼自信。但是,這卻是讓自己冷靜了下來,能夠正視和分析。

“書記,我看聶董事長的意見可以採納。在談判的過程之中,顯然可以感覺出來LT公司的人並不是在敷衍。這說明。他們自身也很重視這個項目合作。這是我們的機會,何嘗又不是他們的機遇。我看,接下來繼續談判,未嘗不能把LT公司的要求壓下來。”陳哲文在旁邊附和起來。

聶家樑的話語,讓陳哲文眼前一亮,的確,LT公司和自己這邊,是互利互惠,這可不是免費送上門的蛋糕。不存在誰付出多少的問題。

“只不過,我的意見是,在談判的規格上要提高一些。”陳哲文沉吟了一下,緩緩說了起來。

看到衆人投過來的目光,陳哲文隨即解釋道:“雖然,聶董的分析,很有希望讓LT公司做出讓步,但是,我想,也必然不會輕鬆。甚至,有些事情,不是現有的談判組可以決定的事情。比如在政策傾斜以及其他方面等等。這樣的話,要進行彙報的話,勢必會顯得比較的拖拉,給對方客商一種辦事繁瑣的感覺。外國人都是講究效率的。我覺得,應該提高談判規格,由可以直接拍板的領導出面。這樣的話,也能體現我們的工作效率。”

話音落下,聶振邦卻是點了點頭,很是認同道:“陳副省長的意見很好,很中肯。此時此刻,我們都代表着華夏的形象。的確要給人一種高效、廉潔、務實的感覺。我看這樣,談判組這邊,我們隴西省方面,就由振濤同志出面,親自參與談判。”

這句話一說完,陳哲文的臉色頓時變了一下,剛纔說了這麼多,何嘗不是在爲自己打算。一二把手,似乎太過誇張了,省委副書記王本昌,不是陳哲文自誇,這個專職副書記,恐怕還真不夠格。畢竟,王本昌主管的是形態意識和黨羣工作。和經濟完全不搭邊。

不過,自己就不一樣了,常務副省長,協助省長主持省政斧工作,分管經濟建設。怎麼看這都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如果,能夠抓住談判組這個機遇,完成談判,引進LT公司,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政績。

但是,陳哲文沒有想到的是,聶振邦一下就推薦了劉振濤。這讓陳哲文有種爲人作嫁的感覺,有種吐血的衝動。

劉振濤也頗爲意外,在陳哲文提出這個之後,劉振濤也考慮過,在他看來,最大的可能是聶書記親自出馬。畢竟,這可是沉甸甸的政績。但是。沒有想到。聶振邦卻是輕描淡寫一般,將政績讓給了他。

看了聶振邦一眼,劉振濤的神色很是複雜。但是,卻是由衷佩服,不佩服不行,這就是境界的差距啊。如今,聶書記已經過了那個需要政績來撐場面的層次了。整個隴西,不管是誰做出了政績,都少不了他那一份。這就是聶振邦的氣魄。

這邊,聶家樑沉吟了一下,轉頭看了張旭一眼,隨即也點頭道:“我也同意提高談判的層次。我們華夏集團這邊,就由張旭總經理親自出馬。我相信,這份誠意擺出來,LT公司也必然會動容。

(未完待續)

第165章 爭取資金第567章 陳書記不給面子第798章 暴力執法第1020章 再臨溫春市第524章 都是大款第260章 白力克有想法第419章 華夏第一村第792章 常委會上的爭論第99章 做希望工程第815章 矚目的經濟第711章 方秘書長第568章 動作連連第86章 新兵蛋子第253章 膽大包天第833章 蘇玦登門拜年第674章 改裝的奧迪A8第306章 送上門的材料第777章 省管縣制度第640章 一把手負責第121章 吳縣長的邀請第496章 雙規風暴第1006章 紅江特色第631章 國會演講第753章 農村土地流轉第877章 老規矩第854章 臨走安排第88章 你很不錯第996章 談判終止第386章 沖天怒火第444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40章 財政大權第638章 超市見聞第208章 借個肩膀靠一下第1049章 不妥協第494章 中央的決定第423章 秋後算賬第514章 班子很和睦第768章 相互勾結第806章 投資不是請客第984章 人事的調整第1201章 掌握好輿論第1211章 喬總的讚賞第124章 攔住國道收費第1118章 重任在肩第920章 宣傳部長第270章 硬扛楊老第910章 拜訪老領導第767章 不是一般的黑第304章 生死一線第272章 部委都很牛第48章 天價高薪第400章 樑溪市變天了第65章 市紀委來了第176章 班子穩定很重要第946章 書記辦公會第661章 老友相聚第122章 縣長辦公會第321章 政治妥協第979章 對峙第759章 強勢撐腰第1079章 紅江的防汛第81章 奔赴巴格達第227章 謠言四起第388章 赤裸裸的謀殺第570章 省委常委會的戰火第906章 緊急召見第489章 壓力巨大第1124章 羅秋良的決定第368章 鐵案如山第760章 大農業模式第887章 拆遷遇阻第1183章 都想分一杯羹第1100章 重新選址第722章 老爹的班底第1181章 棚戶區視察第1055章 深挖內幕第178章 擼掉一個鄉長第535章 天倫之樂第1102章 一封信第521章 思平區的投資軟環境第201章 整體移民第224章 周市長很不滿第1074章 黃文偉的心思第960章 聶書記很滿意第777章 省管縣制度第794章 大事業第172章 陳樂的機會第752章 各方反應第900章 下狠手第1187章 這纔是黨員第669章 佈局西北第40章 首長的態度第43章 一起去蘇聯第153章 梨縣新格局第825章 意外第1076章 未雨綢繆的安排第201章 整體移民第656章 各懷心思第1230章 政務院報道第591章 救災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