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重任在肩

從省委辦公大樓出來之後,聶振邦就和劉曉敏分開了。此行,劉曉敏的目的已經完全達到了。

聶振邦的能力,劉曉敏是有了初步的認識的,自然清楚,聶振邦不可能看不到她所表達出來的善意。既然如此,這就足夠了。畢竟,第一天上任而已。關係也不是一下就可以穩固建立的。雙方的信任,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有一個好的開端,這就行了。過猶不及的道理,劉曉敏還是清楚的。

返回省委小招。此刻,在小招這邊,明顯可以看到,隴西省公安廳這邊,已經加強了這邊的安全保衛工作。這一點,聶振邦倒是沒有任何特別的感覺。這是很正常的。自己和王肅州都住在這裡。加強保衛,這是必須的。

說到王肅州,聶振邦心下自然是十分的感激。宣讀完了自己的任命。王肅州完全可以立刻返回京城。但是,王肅州卻是留了下來,休息一個晚上,明天再走,這一點,說明。王肅州對自己的支持力度。

這也是在告訴隴西省的其他人,聶振邦書記。這是上面力挺的人。自然,聶振邦也需要親自過來拜訪一下。

敲了敲門,省委小招一號院的房門打開,王肅州的秘書看到聶振邦也微笑着點了點頭:“聶書記,您請進。”

作爲王肅州的秘書,自然清楚領導和聶振邦的關係。甚至,都不需要通報就直接說了起來。

走進客廳,此刻,王肅州坐在沙發上,看着隴西省的報紙。看到聶振邦過來,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微笑着道:“振邦來了,坐。”

報紙是隴西曰報,頭版頭條上,劉振濤的大幅封面躍然紙上。下面一個副標題,劉振濤省長視察雍州市經濟開發區。

聶振邦以坐下,王肅州卻是微笑着道:“振邦啊,知道這一次,上面爲什麼會考慮讓你入局麼?”

聽到王肅州說起了這個事情,聶振邦頓時也有些愕然,這一點,也是聶振邦疑惑的地方。地方省市一把手入局,歷年來,就那六個地方,從未有任何的例外。這一次,自己卻偏偏打破了常規。這是聶振邦好奇的地方。要說重要姓,隴西省,恐怕還難以達到這個程度吧。

沉吟了一下,聶振邦也看着王肅州道:“肅州部長,不瞞你說。還真是有些捉摸不透。”

“振邦啊,還記得我之前和你說的麼?擔子很重。”王肅州沉吟了一下,以這樣的一種方式開口。

看到聶振邦疑惑的神態,卻是解釋道:“的確,按照目前隴西省的重要姓,的確是不存在一把手入局的可能姓的。但是,這也是上面的一個考慮和一個規劃。”

目前,整個國內,東西部的發展是有欠均衡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那就不必說了,作爲國內開放最早的區域。這是國內經濟重要的支撐區域。但是,之前早在袁康安的時候,上面就提出了西部開發,到了沈修超的時期,西部大開發正式如火如荼的進行。這麼些年下來,西部的經濟發展,相較之前,雖然有一定的起色。但是,主要還是集中在幾個核心城市。整體來看,西部還是一片荒涼爲主。這一點,是上面不願意看到的。

從現在的打算來看,上面的意思卻是選定了隴西省。

隴西地理位置十分的關鍵。和甘州省,寧紅省、西北自治區都緊密相連下方又是西南重地巴蜀。北面和草原省接壤。東面,又和金梅省交界。可以說,作爲曾經的古都,這裡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核心區域。上面的意思是,希望能夠以隴西爲龍頭,借鑑長三角、東三角的模式。打造出一個以隴西爲龍頭核心的西三角經濟圈。

聽着王肅州的這一番解釋。聶振邦心下卻也是有些駭然。沒有想到,喬總和木總的考慮會是這個。但是,仔細考慮一下,這的確是可行的。西北地區,之前有梨州市這個新進的副省級城市帶動,產生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但是,梨州市的地位,顯然還遠遠不夠。以西北自治區爲核心龍頭,太偏了。至於甘州省和寧紅省,卻又稍顯不足。仔細來看,隴西省的確是最合適的省份。以隴西爲點,帶動整個西部區域。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這樣一來,把隴西一把手入局。這也是爲了方面上面有更多的政策下來。

畢竟,有太多的傾斜。這可是遭人嫉妒的。但是,聶振邦入局之後,自然就比一般省份的一把手高出了一個層次。那麼,這種嫉妒就會少上許多。

沉吟了一下,聶振邦卻是點了點頭道:“肅州部長,說到具體的發展上,首長們有沒有什麼指示精神?”

王肅州聽着聶振邦的詢問,卻是微笑着搖頭,道:“這個,倒是沒有。你的能力,首長們還是很信任的。這也是充分放權給你的意思。”

說着,王肅州卻是繼續道:“除去這個因素以外,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整個西部的環境保護問題。”

說到這個,聶振邦的臉色也凝重了許多。對於隴西的環境,聶振邦是有着深切的體會的。

此刻,自然而然的,腦海之中,就浮現出了那個瘦弱的,揹着水壺的,步履蹣跚的身影。

而且,作爲京城人,聶振邦對肆虐京城的沙塵暴是有切身體會的。這些年,隨着環境的惡劣,環保問題的忽略,黃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嚴重,乾旱愈發嚴重,沙漠化也是愈發的嚴重起來。不光是隴西、西北、甘州和寧紅這些西北省份。上面的草原省,金梅省,都存在了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問題。

環境保護,這是大事。這不光是關係到子孫後代的生存,更是關係到國家的大事。

看到聶振邦點頭的樣子,王肅州卻是微微點頭道:“振邦啊,你想的不錯。首長們的意見,就是希望你能帶動起來。這些年,在治沙和環保的問題上,效果不是十分的顯著。我們自己醞釀的苦果,現在,正在承受着災難。首長們的意思是,和經濟發展一樣,希望你能做一個榜樣出來,帶動整個大西部區域的全面發展。”

說到這裡,聶振邦基本上已經想明白了。爲什麼,自己會破例入局,要承擔如此重要而艱鉅的任務。甚至,有的事情,不光牽涉到隴西,甚至,有時候,還需要和其他省份溝通協作。那麼,聶振邦有這麼一層身份,卻是再恰當不過的事情。

另外,聶振邦也想明白了。爲什麼,隴西省會聚集這麼多的世家子弟了。劉振濤、魏浩洋、葉定邦甚至四十八歲的宣傳部長李紅英和那個才五十歲的政法委書記劉躍光。

這些人裡面,最大的,劉振濤五十三歲的正部級,其他,最大的五十歲。在國內,除去自己這一個妖孽級別的人物以外,他們,都稱得上是年富力強的年輕幹部。可以這麼說,目前隴西省委班子平均年齡,絕對是全國最低的。

現在看來,其他家族,早就對隴西省,對上面的動向有了一些關注和猜測了。如今,自己一到這裡,這等於就是萬事俱備之後的東風來了。

苦笑了一下,聶振邦卻是看着王肅州道:“肅州部長,這可是個苦差事啊。”

聶振邦的話語,王肅州哪能不明白。隴西省的關係複雜,背景個個都不凡。這可是相當考驗一個人的手腕和能力的時候。能不能整合省委班子,這會成爲一個關鍵之中的關鍵。

隨即,王肅州也笑着道:“你倒是看得明白。能想到這一點,這就說明。首長們並沒有選錯人,胡尚志這人的眼力還是很不錯的。他之前,雄心勃勃,最大的心願就是讓隴西成爲區域核心,讓古都市成爲區域中心城市。現在,古都市各個方面大力發展,城市建設,大步前進。但是,總歸還缺少了一些底氣和底蘊。這個事情,恐怕是要你來完成了。也因爲如此,綜合各個方面的考慮,所以,首長們這才破例,提出了讓你入局。這也是方便你開展工作。你可不要讓首長失望啊。”

王肅州攤開了牌面,說起話來,也是相當的直接,有一種直言不諱的意思。聶振邦也點了點頭。

現在看來,金安市的所謂趙氏集團,不過是一個笑話。之所以沒有動,最主要的,還是這些世家子弟們,都有顧忌,都在觀察而已。

另外,這些人,恐怕也是存了一個心思,想試探試探自己的能力的意思。想到這裡,聶振邦的思路也開了。關於隴西的發展方向,聶振邦暫時倒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但是。對於目前的工作,聶振邦倒是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

既然這些人想看看自己的能力。那麼,自己也沒有什麼好遮掩的。在這種情況下,也完全有這個必要,展現一下自己的肌肉,讓這些人都看一下自己的強勢態度和手腕。

(未完待續)

第1142章 聶振邦也不是神第1155章 木總的堅持第992章 送上門的合作第1032章 居者有其屋第948章 治安綜治行動第887章 拆遷遇阻第226章 左右爲難的選擇第866章 實力展現第630章 摩根家族第60章 反擊!第2章 艱難的抉擇第303章 有恃無恐第725章 鬥爭激烈第870章 戰鬥中突破第1184章 繽紛而至第1051章 劉子健死了第950章 第二把火第1143章 有人忍不住了第917章 接風宴第622章 立案調查第800章 第三把火第132章 壯觀的奠基第695章 事在人爲第1116章 常委班子第809章 調查組第618章 返回望海第144章 聶振邦的決斷第1091章 利益是相同的第449章 最後部署第1036章 厚積薄發第877章 老規矩第529章 保姆的家事第401章 都往省裡跑第166章 省城之行第910章 拜訪老領導第1075章 紅江的大局第750章 嚴肅查處第528章 再上《每日七點》第280章 批文到手第462章 兄弟聚會第502章 窮途末路第967章 紅江兩會第604章 實事求是第845章 總理來了第957章 我對不起大家第690章 異常的晚宴第1157章 辦成鐵案第380章 強勢態度第448章 李家的報復第727章 閉門謝客第584章 汪建華登門第9章 三哥牛逼第567章 陳書記不給面子第417章 職務太小了第744章 燕雀與鴻鵠第164章 搶功勞第900章 下狠手第1090章 總理的禮物第163章 正式當選第335章 低調行事第434章 關注三農第782章 立軍令狀第104章 贏在未來第198章 政府還在!第475章 商人鄭嘉偉第664章 不給面子第1222章 代表團抵京第740章 財政大權第836章 羅春才的心思第1073章 解放思想第241章 結果很意外第440章 京城局勢第123章 秘書人選第1191章 抵達桑巴第621章 該拿的還是要拿第811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309章 結案回京第368章 鐵案如山第687章 天下父母心第613章 線索中斷第761章 王國發的決定第355章 一把大火第1135章 項目爭奪第604章 實事求是第161章 洋吳縣很熱情第1100章 重新選址第743章 深談第656章 各懷心思第224章 周市長很不滿第189章 下殺手要狠第1179章 找聶書記彙報第471章 難以下手第687章 天下父母心第906章 緊急召見第1230章 政務院報道第207章 有人在縣政府鬧事第1021章 子女的教育問題第1181章 棚戶區視察第1106章 要有思想準備第758章 擺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