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

就在太史慈率軍出征的十天後,南方傳來了一個消息,劉備稱帝了,國號仍爲漢。

劉備是繼袁術之後第二個登基稱帝的諸侯,劉備既然敢登基自然有他的理由,前文也有介紹,治帝確實給劉備下了一道詔書,詔書的內容便是將皇位禪讓給劉備。

但是,對於這道詔書的內容,劉備也公佈於衆了,作爲自己登基的理由,但是,很可惜,天下諸侯沒有一人相信,因爲沒有人會傻乎乎地跑到江東去看看這份詔書是真是假,雖然劉備知道這份詔書確實是真的。

最高興的人自然是袁術了,袁術是第一個冒天下之大不韙登基的,雖然獲得了袁紹的暗中支持,但是袁術仍然害怕其他諸侯真的聯合起來攻打自己,尤其是楊奉,否則的話,即便袁紹真的肯全力幫助自己,也不可能抵擋得住諸侯聯軍的進犯。

如今,劉備的登基使得袁術完全打消了這方面的擔憂,在劉備登基的五天後,袁術的使者便已經到了劉備的漢國(史稱南漢),和劉備建立友好連邦。劉備此刻新登基,雖然是打着漢家的旗號,但他自己也明白他這個漢家皇帝其他諸侯是不承認的,於是劉備便在龐統的建議下,答允了袁術,這也意味着劉備承認了袁術的大仲政權。

就在劉備稱帝的一個月後,孫策也在荊州稱帝了,建立了吳國。

劉備和孫策的先後稱帝在全國造成了一片譁然,尤其是孫策,畢竟劉備也是漢高祖的子孫,不過,在譁然了一段時間之後,孫策稱帝的事情也就慢慢被接受了。

消息傳到信都,楊奉也很驚訝,沒想到劉備和孫策這兩個人竟然對皇位那樣渴求,先後稱帝。

這時候,楊奉手下的一衆謀士便有開始進諫楊奉稱帝的了,倡導者便是華歆。

華歆道:“主公,自古以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昔者東周先有五霸,後有七國,紛爭天下,皆並於秦。然,秦國施□□,天下民反,又有楚漢相爭,這纔有了大漢的建立,然如今治帝已經身亡,漢室已然不存在,各地諸侯各自爲政,雖未一一建國,其實與建國無異。且,天下疆土,主公已佔據了二分之一,袁術、劉備、孫策者都已稱帝,主公更應該順應民意,早日稱帝,以正主公之位。”

華歆的話剛落音,其他羣臣全部都高呼:“請主公早日登基。”

楊奉心中暗喜,看來羣臣中是無一人反對自己稱帝了,但楊奉當然不會馬上就答應下來,自然要假意推諉一番,楊奉道:“衆位愛卿之言雖然有理,但畢竟漢皇新喪,舉國不定,孤若是此時登基,恐有失天下民衆之心。”

徐庶道:“主公此言差矣,正是因爲漢皇新喪,舉國不定,使得百姓不知歸屬,主公才應該立即登基,也好安撫主公境內之百姓。如今天下六分,袁術、劉備、孫策之流已然稱帝,主公雄踞五州,帶甲百萬,實力乃是衆諸侯之首,若是不稱帝,恐有失五州之心。”

楊奉嘆道:“孤豈能不知其中道理,只是孤原本漢臣,得幸被封爲信都王,當更以效忠漢室爲己任,豈能覬覦皇位,此非人臣之所爲也。”

徐庶又道:“主公差矣,如今漢皇已然不在,天下無首,與週末之戰國爭雄並無二樣,且目前擅自登位者衆多,以主公之實力乃是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結束戰亂之明君,若是主公遲遲不肯就此大位,只恐寒了這一衆跟隨主公出生入死的將士之心呀。”

趙雲等人聽了,急忙齊聲高呼:“請主公早登大位,以免寒了衆將士之心。”

楊奉揮了揮手,裝作很不情願的樣子,道:“也罷,既然衆愛卿都是這般想法,若是孤再次推諉便有顯做作了,既然如此,孤便接受羣臣之諫,擇日登基。”

有了楊奉這句話,堂下衆人急忙跪在地上,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奉又道:“孤既然決定登基爲帝,這登基之儀式自然要辦得隆重些,但絕對不可勞民傷財。奉孝、元直,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二人去辦。”

郭嘉和徐庶急忙應聲道:“微臣遵命。”

十日後,楊奉正式登基稱帝,國號爲晉,定都信都,年號永定,這一年是爲永定元年,大赦天下,封楊晗爲皇太子。

封王綿爲皇后,執掌六宮,封劉慕爲德貽貴妃,張寧爲德淑貴妃,伏壽爲德貴妃,甄宓爲德裕貴妃,欒靈爲德馨貴妃,褚蘭爲德莊貴妃,賈雯爲德郢貴妃,糜萱爲德妍貴妃、曹芸爲德驪貴妃、馮方女爲德雲貴妃,靜璇公主爲德璇貴妃,玉仙公主爲德玉貴妃。

同時,楊奉還封貂禪、韓鳳、韓鶯、韓鸝、甘玲、卞玉、柳煙、鄒佳、杜楠、纖雪、婉露、蔡琳(即是蔡箐,爲了隱瞞蔡箐的身份,楊奉特意將之改名爲蔡琳,也爲懷念何琳)等十二女爲昭儀。

封趙雲爲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典韋、許褚爲左右威武將軍,韓烈爲青州牧,張A爲冀州牧,甘寧爲幽州牧,郝昭爲辰州牧,太史慈爲遼州牧,華雄爲鎮北將軍,成廉爲鎮西將軍,黃敘爲鎮南將軍,臧霸爲鎮東將軍,管亥爲徵北將軍,李典爲徵西將軍,橋蕤爲徵東將軍,姜景爲徵南將軍,徐盛爲水軍都督,高覽爲昭文將軍,武安國爲威猛將軍,褚燕爲飛燕將軍,夏侯蘭爲飛龍將軍。

任命郭嘉爲太尉,徐庶爲司徒,田豐爲司空,徐宣爲司農,辛評爲太尉長史,田豫爲司徒長史,華歆爲司空長史,嚴峻爲大司馬司允,陳琳爲大司徒司直,王粲爲大司空司若,陳羣爲羲和,崔琰爲作土,國淵爲秩宗,糜竺爲典,伊籍爲共工,闞澤爲予虞。

爲了隱藏實力,對於張繡、徐晃、張任、高順、徐榮、嚴顏、龐德、賈詡等將,以及西川文武都不在此次被封之列。

爲了能夠使得天下人才盡顯爲國家所用,楊奉又下詔實行科舉制度,每年舉行一次,分爲文科和武科,分別設置狀元、榜眼和探花各一名,另設進士五十名,狀元、榜眼和探花被留在朝中任職,進士則再根據考評被送到各處出任地方官員。

就在楊奉登基後的第三天,趙雲在楊奉的授意下,頒佈了最新的軍紀,也就是後來被無數後世人所仿效的十七軍紀,也稱爲十七斬: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退,舉旗不起,按旗不伏,此爲慢軍;犯者斬。

其二:呼名不應,點視不到,違期不至,動乖紀律,此爲欺軍;犯者斬。

其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度,聲號不明,此爲懈軍;犯者斬。

其四:多出怨言,毀謗主將,不聽約束,梗教難治,此爲橫軍;犯者斬。

其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嘵詈軍門,此爲輕軍;犯者斬。

其六:所用兵器,克削錢糧,致使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敝,此爲貪軍;犯者斬。

其七:謠言詭語,造捏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鼓惑將士,此爲妖軍;犯者斬。

其八:奸舌利齒,妄爲是非,調拔士卒,互相爭鬥,致亂行伍,此爲刁軍;犯者斬。

其九:所到之地,凌侮百姓,逼淫姓女,此爲奸軍;犯者斬。

其十:竊人財物,以爲己利,奪人首級,以爲己功,此爲盜軍;犯者斬。

其十一:軍中聚衆議事,近帳私探信音,此爲探軍;犯者斬。

其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爲背軍;犯者斬。

其十三: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俯色,面有難色,此爲怯軍;犯者斬。

其十四:出越隊伍,攙前亂後,言語喧譁,不遵禁約,此爲亂軍;犯者斬。

其十五:託傷詐病,發避徵進,捏故假死,因而逃脫,此爲奸軍;犯者斬。

其十六: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爲弊軍;犯者斬。

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爲誤軍;犯者斬。

自此之後,楊奉在治軍方面終於大成,在這些嚴格的軍紀的約束下,晉軍(以後楊奉的軍隊以此爲稱呼)的戰鬥力與日俱增,爲其他五國所不能比,及至後來,楊奉與袁紹江北爭雄的時候,晉軍的戰鬥力早非袁紹軍隊所能比,這也註定了袁紹的滅亡。

就在大晉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時,太史慈那邊也傳來了捷報。

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2)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1)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2)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2)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2)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十章成了楊奉(1)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3)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2)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1)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1)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3)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2)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二百八十一章兩路伐袁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