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

於是,楊奉不願再在這個話題上繼續糾纏下去,便扭轉話題道:“即使這樣,這件事情和公主出宮有什麼關聯嗎?”

伏完聽到楊奉問話,也就不再費腦筋去想丁原如何知道女兒閨名的事情,便接着言道:“若是老夫對外聲稱小女即將出嫁,這個消息一旦傳到宮中,依據大漢朝厲害的風俗,兩人既爲閨中好友,永年公主必然要前來與小女敘別,甚至就可以有了理由讓公主在駙馬府中住些日子。公主也可以幫助我兒伏壽準備婚嫁爲理由,多帶些宮女,可使那二十名女子混在其中,獻之接到後,即可趁機護送公主去青州。”

楊奉聞言,大驚失色,伏壽已經訂了婚了,自己豈不是沒有了希望,心中一急,口中不由問道:“伏壽郡主何時有了婚約?”

伏完沒有注意到楊奉的神情,聽了楊奉的問話,慣性般地搖搖頭道:“不曾有過。”

楊奉心下大定,冷靜地想了想道:“以奉來看此計萬萬不可,如此一來,若是公主在大人府中不見,則伏大人必然難逃干係。”

伏完嘆聲道:“老夫也知道此計稍有不妥之處,然而除了此計之外,我等勢難完成皇上最後的心願?”

楊奉道:“倘若使用此計,必然有損於伏壽郡主的名節,這也是不妥之一;一旦公主失蹤,新皇必然怪罪大人,這是不妥之二;伏壽郡主之前沒有婚約,突然宣佈出嫁必然也會被其他有心人所懷疑,這是不妥之三。更況且匆忙之間,這男方不知大人可曾想好,是否與之商議過?”

伏完點了點頭道:“獻之所慮極是。若能救得了公主,了卻皇上心願,即使小女名節有損、伏完肝腦塗地亦無不可。即便有人懷疑,也萬萬不會想到永年公主將會遠去青州,而且此計如若進行得快,等他們發覺可疑的時候,公主早就不見了蹤影。”

伏完將三個不妥解釋之後,頓了頓之後,便望着楊奉道:“這男方也並非難找,何況老夫心中早有意中之人。”

聽得伏完說其早有意中之人,楊奉頓感失望,卻不敢露於形色,問道:“不知是哪家名門之後有此福氣,能得到大人的青睞?”

伏完呵呵一笑道:“此人說起來可以稱得上是當今青年俊傑中的佼佼者,在完所認識的年輕人當中,無人能出其右者。”

楊奉心下納悶,這洛陽城內的年輕人中還有這樣的人才嗎,自己怎麼不知道,若是真和伏完所說,一定要將他招攬過來。只是看來這個美女恐怕和自己要擦肩而過了,雖然自己也能趁着洛陽大亂的時候,將伏壽搶回去,但是如果這樣的話,那個人才就會永遠失去,到底自己是要人才還是要美女呢,楊奉一時之間竟是拿不定主意。

伏完見楊奉悶聲不語,哪裡想到他心中正在矛盾掙扎,以爲他在猜這個人是誰,於是也不再兜圈子,道:“此人不是旁人,正是獻之。”

楊奉聽了這短短几個字,心中激情動盪,一種從大悲到大喜的突然轉變,有點不能適應,楊奉的聲音幾乎有點發顫:“大人說笑了,奉如何敢當?”

王允見楊奉誤會了,接口道:“伏大人豈是在開玩笑,獻之的姨父丁原是幷州牧,叔父楊賜曾經官居太尉,自然稱得上是名門之後;獻之年紀輕輕就能夠成爲皇上親口讚許的‘當朝之文武全才’,更在數月之內幾乎以一己之力平定黃巾之亂,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平定青州黃巾,成爲大漢歷史上最年輕的州牧,當然是稱得上是年少英雄;而伏壽侄女乃是當今郡主,身份高貴,更是秀麗無雙,豔名遠播。你們二人不但門當戶對,更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而且伏壽侄女與永年公主自小交好,更是閨中密友,若能同侍一夫,也是一段佳話。”

楊奉雖然心中百般願意,卻也不得不裝裝樣子,沉吟道:“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妥……”

伏完見到楊奉沉吟良久,竟然說了這樣一句話,不由心下一沉,老臉一紅道:“當然,獻之現已經是高居青州牧之位,又是駙馬身份,老夫本不欲高攀,然而老夫這樣做,一來可使公主能夠順利出宮,二來老夫也有私心,希望能爲小女覓得一佳偶,也是避免小女日後落入那董卓之手。獻之乃是年少英雄,他日成就不可限量,老夫這才厚顏相求。若是獻之有難言之隱,此事就當老夫從未提起。”

在真實的三國曆史上,伏完也是如此想法,只是少了楊奉的存在。爲了避免女兒落入董卓手中,伏完便將女兒送入宮中,嫁給了剛被立爲皇上的陳留王劉協,成爲了貴人,後來劉協繼位之後伏壽自然就被立爲了皇后,直到後來被曹操害死。

楊奉一聽,知道伏完誤會了,慌忙站起解釋道:“大人誤會了,奉久聞伏壽郡主秀麗無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本不敢高攀,今既蒙大人錯愛,奉豈敢有不同意的道理。若是伏壽郡主能夠應允,奉一定竭盡全力照顧永年公主和伏壽郡主一生。”心中卻道,你只顧着自己的女兒,卻忘了家中還有一個千嬌百媚的陽安公主,以董卓的好色怎會輕易放過如此美女,看來這綠帽子你是戴定了。

伏完聞此言,心中大喜,忙道:“獻之放心,壽兒曾經發誓此生非當世英雄不嫁,並且曾經聽說獻之當年進京的事情,更拜讀過獻之的大作,加上獻之一己平黃巾,收復青州全境的英雄事蹟,壽兒早是對獻之欽佩萬分,而且獻之的青州變革之法更是讓壽兒佩服之至,總之壽兒可謂是對獻之仰慕已久啊。”

楊奉連稱不敢。

王允笑道:“獻之與伏壽賢侄女確是郎才女貌,此乃是天作之合,只可惜老夫膝下無女,不然若是挑婿也是非獻之賢侄不可。”

得到楊奉的親口允諾,伏完心情特別的好,便戲言道:“以完看來,子師府中的那個啞女,色藝無雙,可送給獻之爲妾啊。”

王允一聽,心中一動,看着楊奉一臉迷茫的樣子,嘆了口氣道:“老夫曾於數年之前,也就是老夫從獄中出來成爲京兆尹的那一年,無意中遇到一名孤女,賣身葬父,老夫見其身世可憐,又頗具姿色,便將她收入府中,使人好生教導舞蹈。不想此女在舞蹈上竟有超人的天賦,僅僅四年時間,府中歌伎竟然無一人可及,唯一遺憾的事情就是此女竟是一個啞巴,並且老夫遍請名醫都未能治好其啞病。不怕賢侄笑話,因爲此女長相在洛陽城內無人可及,就連永年公主和伏壽公主都要稍遜一籌,所以老夫也曾想過將此女納爲妾,可是家中的那位母老虎盯得太緊。後來老夫也想將此女送人,一方面是自己捨不得,另一方面也是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幾年下來,老夫是吃又吃不得,送又不捨得,弄得老夫實在苦惱得很,既然今日提起了,不妨就成全了獻之吧。”

說起此事來,這個啞女之所以能夠被王允遇到,並帶回府中,其中尚有一段故事,而且這個故事又牽涉到三國時期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將--黃忠。

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二百三十章同化政策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二百零一章荀諶降曹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二百零一章荀諶降曹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九十章曹操夫人(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一十九章靜璇公主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一百七十九章幷州劇變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五章 機會來到(2)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1)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3)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2)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2)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3)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