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都在算計

對於魯肅的擔憂,孫權倒是有些奇怪:“子敬何出此言?我看劉玄德也是一片好心,素聞此人乃是赤誠君子,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再者他也答應拿下了淮南之後,就送與我江東,又有什麼可慮的呢?”

孫權的話並沒有讓魯肅的疑惑打消,只是皺着眉頭道:“主公,這亂世之中哪有仁義道德可言。劉備此人雖然號稱仁義,當日赤壁一戰之後,還不是趁機派馬幼常去攻取南郡。我江東一番辛苦,最後卻是白白便宜了他。這樣的人,一旦他打下淮南,豈會心甘情願把淮南讓給我等?再者,”說到這裡魯肅也是有些猶豫地道:“一旦劉備打下淮南,那麼就可以和夏口遙相呼應,從東西南面夾擊東江夏,如此周都督的征戰大軍退路就被左右兩面夾住。如此就算是周都督打下襄陽,屆時也只能得到一塊飛地,與我江東而言,實在是弊大於利啊!”

魯肅不愧是魯肅,雖然不知曉劉備到底是打的什麼主意。但是出於直覺,就能覺察出劉備攻打淮南這件事有些不合常理。可惜的是,並非每個人都有他這樣的眼光。或者說,被眼前的利益矇蔽住的他們,也不願意相信魯肅的話。當下還是孫權哈哈一笑道:“我看子敬也是多慮了,劉備此人素來以仁義著稱。當初雖然趁着我軍與曹操交戰之際奪取了南郡,但他畢竟是劉表的同宗兄弟,又有劉琦在,收復失地也是分內之事。再說了,人家現在不是答應幫我們打淮南,以爲酬謝嗎?至於子敬你所擔心的事,我覺得更加不是問題了。我看劉備雖然佔據了大半個荊襄,但是畢竟底子薄,兵力有限,就算是來攻打淮南,恐怕打下一兩個縣城也就不容易了,很難在這裡立穩腳跟,又談何夾擊襄陽呢?”

孫權的自信也不是空穴來風,他自己剛剛在淮南被人打了個鼻青臉腫,因此理所當然地認爲,劉備也是和自己一樣不中用,去淮南也沒辦法有什麼作爲。因此當下孫權不聽魯肅之言,直接作書派人回覆劉備,答謝他的好意,並且聲稱願意爲劉備的出征大軍提供糧草後勤資源。孫劉聯盟的關係,至少在這個時候,從表面上看來,還算是處在蜜月期之內。

接到孫權肯定的回覆之後,劉備這便迅速拍板了。當下劉備點起8000精銳人馬,以張飛爲主將,關平和廖化二人爲副將,馬謖爲隨軍謀士參知軍務,一起出徵淮南。這次出征的8000人中,包括張飛的嫡系,即2000猛虎軍,此外還有1000捷豹軍,1000龍騎軍,剩下的都是在赤壁之戰後所擴充常備軍。從整個隊伍的構成來看,是名副其實的以老帶新。此時正值春末夏初時分,所有的人馬都是在江陵登船,由長江水路順江而下。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他們這一支軍馬東進的途中,恰好在經過三江口的時候,和周瑜攻打襄陽的部隊狹路相逢。不過兩家似乎是在相互較勁,雖然名義上份屬盟友,但是這次在江上意外相逢,彼此之間卻是連個招呼都沒打,只是自顧自地加快速度行船趕路。直到江東軍的船隊徹底進入漢江,消失在馬謖他們的視線之中,雙方都沒有哪怕一個人回頭看對方一眼。

當然了,不交流並不代表着對彼此真正的無視。眼看敵軍的船隻已經是徹底遠去,張飛這才忍不住開口道:“他奶奶的,江東的船可真夠大的,五萬大軍去攻打襄陽,我看這次曹仁有的忙了!”

“是啊,據細作來報,襄陽曹仁守軍不過兩萬多人。要是父親和魏將軍攔截住了北道的曹軍援兵,曹仁未必就能守得住襄陽啊!”關平也是感嘆不已地附和道。正所謂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曹仁被劉備放回去之後,就地被曹操委任前來守衛襄陽。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中,建安14年這一年,曹仁和周瑜激戰於江陵。雖然現在已經多少是有些物是人非,但上天或許註定了,要在這一年安排曹仁和周瑜幹一場,因此戰場雖然是從江陵轉移到了荊襄的首府襄陽,但是周瑜和曹仁依舊是不見不散。或許無法一戰定乾坤,但經此戰後,無論周瑜和曹仁誰勝誰敗,天下大勢的格局,無疑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幼常,你看這一仗,周瑜和曹仁誰會贏呢?”張飛感嘆了半天,看馬謖居然是一言不發,也是主動開口問道。

“嗯?”正在沉思中的馬謖被張飛的話驚醒,稍一思量後卻是開口道:“依我之見,若是周瑜不能速戰速決,那麼這一戰還是曹仁的勝算大一些。襄陽距離柴桑近千里,就算是有漢江水道可以運送糧草,但畢竟難以持久。此外,江東水戰雖然厲害,攻堅戰卻不見得有多強,而曹仁又是個守城高手。只要他能堅持一兩個月,等到周瑜銳氣稍挫,後發制人,未必不能一戰而勝。”

“有道理!”張飛等人也是紛紛頷首。不過馬謖還扣下一句話沒說,那就是曹仁和周瑜在襄陽的這一仗,註定不會只有他們兩人較量。不說許昌的曹操肯定要支持曹仁,就算是自己出徵淮南的這支大軍,一舉一動對襄陽戰局,也肯定會帶來不小的影響。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先不去管曹仁的事,馬謖此刻腦子裡思考的,還是此番出征淮南的事情。按照自己和諸葛亮的看法,這一次去淮南,攻城略地消滅敵人還是次要任務,最主要的還是抓住機遇,在戰爭中壯大自己的力量。而在保證自己不要傷筋動骨的前提下,如何能奪取一些重要的城池,拿來作爲籌碼和孫權博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任務很艱鉅,但是馬謖願意丟開歷史的柺杖,去迎接這樣的挑戰。

“如今江淮之地,廬江和淮南二郡都被曹操所佔據。據細作來報,廬江太守乃是朱光,治所在皖城;淮南太守乃是李通,治所在壽春。除此之外,張遼屯兵合肥以及巢湖,以爲接應。李通、張遼都是當世名將,唯有這個朱光的軍事才能似乎並不是很突出,看來這次要想在淮南搞出點名堂,還是要先從這個朱光下手啊!”馬謖幾經思考,還是覺得先捏軟柿子保險一些。記得歷史上這個朱光被曹操任命爲廬江太守之後,最主要的任務居然是在巢湖之濱廣開屯田種稻子,爲大軍積蓄軍糧。對這樣一個內政才能更勝於軍事才能的將領,馬謖自然是要好好地算計一下了。

“朱光,特長是種稻子,可真有你的啊!”馬謖嘴裡喃喃自語道。驀地他擡起頭,臉上露出一絲自信的微笑。

第44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115章 齊人有福啊第70章 喘息的良機第33章 盤尾收關第43章 晴天霹靂第2章 算計樂進第181章 誰比誰狠第100章 人事安排第304章 曹真之死第6章 長阪坡死戰(下)第21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第25章 關中之戰第160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34章 真拿雞毛當令箭了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第66章 大戰將至第37章 送上門來的契機第55章 江東驚變第16章 借雞生蛋第91章 雪上加霜第26章 甕中捉鱉第62章 敵人也不是鐵板一塊第42章 新的挑戰第6章 出山了第183章 曹操的總攻第67章 街亭攻防第66章 大戰將至第31章 周瑜來了第76章 水到渠成第231章 出人意料的打擊(二)第66章 翻開新的一頁第101章 大殺器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70章 喘息的良機第87章 灰飛煙滅第229章 熟悉的計策第60章 兵出祁山第二百八十七章第88章 死戰!!第227章 揭幕戰第17章 天大的誤會第28章 返回荊襄第一百零七章第46章 乘勝追擊第113章 生平最大考驗第11章 先殺豬還是先殺驢第51章 轉機第147章 連環計第4章 忠心耿耿第66章 大戰將至第170章 兩難的局勢第38章 多管齊下第216章 傷逝第142章 夜深沉第49章 江東局勢第214章 沒這麼容易第99章 人事之爭第194章 臥龍豈是虛名第6章 心理障礙第155章 曹操究竟想幹什麼?第29章 戰事將起第184章 出人意料地開局第146章 自以爲計第9章 迫不及待第45章 聚殲(一)第56章 心血來潮第258章 無毒不丈夫第42章 挑撥離間第14章 未雨綢繆第2章 算計樂進第85章 又來事了第14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第8章 江夏會師第3章 初見諸葛亮第19章 唯一的希望第206章 詭異的敵情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84章 孫權的選擇第7章 小露一手第99章 人事之爭第97章 怪異的使者第70章 悶聲大發財第15章 開胃菜第59章 關門打狗第252章 兩難的抉擇第100章 冒險的計劃第167章 菜鳥就是菜鳥第72章 異想天開的孫權第80章 丟臉的藉口第45章 聚殲(一)第1章 來得太快了第113章 生平最大考驗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1章 周瑜來了第23章 大仁大義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31章 最後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