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

周瑜很重要,這是諸葛亮晚上回來之後,對馬謖透露的信息。要說這周瑜派頭也真是夠大的,這人下午纔剛到家,晚上就已經是好幾撥人先後去拜訪。看來聰明人不止一個,大家都知道,如果能把周瑜拉攏到自己這邊來,那麼再去說服孫權就幾乎可以說是打了包票了。

於是乎第二天孫權召集衆人議事,由於周瑜的緣故,基本上柴桑城中所有的能夠上臺面的人物,全部都到場了。不過不等周瑜到場,他的好友魯肅卻已經是陷身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張昭等主降派將他圍在覈心口誅筆伐,剩下孫權坐在主位也是一臉的無奈。

張昭他們圍攻魯肅自然是理由充分,誰讓他和廣大羣衆唱反調,不肯順應潮流投降呢?孫權他們不敢去說,馬謖和諸葛亮又整天窩在館驛裡深居簡出,因此也只好拿魯肅過來開刀了。而後者顯然沒有舌戰羣儒的功力和魄力,以寡敵衆已經是難以招架,眼看就要被人給圍攻地倒地不起了。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身後傳來門衛的聲音:“大都督到!”等衆人轉過身過去看時,卻見一人大步流星般走來。此人身穿銀甲,背披白袍,腰間懸掛着一柄漆色寶劍,一身儒雅之氣之中,卻又透露出了幾分英武。資質風流,儀容秀麗這八個字尚不足以形容其俊美。整個人氣度翩翩,端的是一副神仙之姿。

似乎感受到了廳內這有些詭異的氣氛,周瑜進門之後也是一愣,這才半開玩笑地開口道:“難得今日諸公盡皆相聚一堂,是不是有什麼大喜事啊?”

這個時候就輪到魯肅說話了,忙不迭地分開衆人,魯肅也是連忙上前,拱了拱手之後纔開口道:“公瑾啊,這個時候哪還有什麼喜事啊,衆人相聚一起,也只是爲了商議個對策而已。”

“子敬且寬心,此間之事我已然盡數知曉!”周瑜匆匆打了個招呼,不等魯肅回話,便忙着去拜見孫權。那邊廂孫權看到周瑜來了,早已是喜出望外,連忙三步並兩步親自走下臺階,一把拉着周瑜的手道:“公瑾啊,你來了就好啊。如今曹軍壓境,孤當真是度日如年,寢食難安,就等你來拿個主意吧啊!”

孫權說的倒也是實話,現在的他被羣臣逼着投降,壓力實在太大,已經是快要扛不住了。周瑜自然知道事情緊急,當下客套了一句:“承蒙主公信任,瑜不勝感激!”話鋒一轉卻又問道:“未知諸公之意,準備如何應對呢?”

“這個嘛,子布等人認爲曹軍勢大,實難抵擋,因此認爲只有投降纔是保全之策;此外,子敬等人則是認爲當與之一戰!”孫權想了想之後答道。事實上除了魯肅,也就只有諸葛亮和馬謖這兩位客人,還在勸說自己抗爭了。

周瑜點了點頭,最後問道:“既然如此,未知主公如今意下如何?”說完目光爍爍,直看着孫權,看他能夠說出什麼樣的話來。

“江東這片基業乃是孫氏三代歷盡千辛萬苦,方纔創立的,孤怎可將之輕易讓給他人?只是如今適逢生死存亡之關頭,孤也不願一意孤行,因此這才找公瑾前來商議!眼下諸公是戰是和一言難斷,還望公瑾爲我解惑!”孫權滔滔不絕地說了一大堆,看似有理,實際上都是廢話,最後還是把皮球踢回給了周瑜。

周瑜聽孫權慢慢道來,臉上一直保持着那特有的淡定從容的微笑,絲毫沒有流露出半點激動和擔憂的樣子。等孫權說完了,這纔不緊不慢地道:“操雖託名漢相,實爲漢賊。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餘業,據有江東,兵精糧足,地方千里,麾下豪傑無數,正當橫行天下,爲國家除殘去暴。如今曹操自己送上前來送死,我們正好成全他,又怎麼能向這種人投降呢?”

周瑜一番話說來,並不見得有多麼的慷慨激昂,但是語氣之中自有一股令人折服的氣勢。孫權聽了之後固然心中大定,張昭等人也不敢與之辯論。

稍微定了定神,孫權又想起了一個問題,連忙問道:“公瑾所言甚善,但是曹操起傾國之兵而來,其勢甚大,又得了荊州。我江東雖然富庶,但終究只是割據東南一隅之地,如何能與之相抗衡呢?”這也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了,事實上要是雙方實力對等,孫權早就下定決心和曹操決一死戰了,就連張昭等人,也不會被嚇破膽子,這麼急吼吼地要勸孫權投降了。

聽了孫權的話,周瑜微微一笑,這才自信十足地開口道:“曹操雖勢大,但此番遠征,數犯兵家大忌,安能不敗?眼下北土未平,馬騰、韓遂爲其後患,而曹操久於南征,此一忌也;北軍不熟水戰,操舍鞍馬,仗舟楫,與東吳爭衡,此二忌也;又時值隆冬盛寒,人無食糧,馬無藁草,此三忌也;驅中原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此四忌也。曹操兵犯此數忌,兵馬雖多,但必敗無疑。將軍擒操,正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屯夏口,必爲將軍破之!”

周瑜這番話,直說的孫權熱血沸騰。要說孫權雖然是身爲人主多年,頗有城府,但是終究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現在聽了周瑜的話,再想想這幾天被人催逼着投降,頓時感覺這一口憋了半天的窩囊氣,也是不得不出了,當下長身而立豪言道:“曹操老賊素懷異心,欲廢漢自立久矣,囊日所懼者無非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而已。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當誓不兩立!今卿言當伐,甚合孤意。此乃天授公瑾與我也”眼看張昭等人還想說什麼,孫權索性是拔出腰間的佩劍,一劍斬下桌案的一角,厲聲道:“自今日起,我江東上下,有誰再敢言投降者,猶如此案!”

這句話一出口,就算有誰不同意,但也只能放在心裡,不敢再去主動觸孫權的黴頭了,一時間大廳卻是靜下來了。當然了,雖然下定決心要抗爭,但具體怎麼部署,排兵佈陣,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當下孫權下令暫且散了議事,自己還要回去斟酌一下。張昭等主降派只當是大禍臨頭在即,因此散會之後,一個個都是沒有了在這裡繼續談下去的興致,搖頭嘆氣狼狽而出。而周瑜和魯肅爲了商議軍情,自然也不會在這裡繼續糾纏下去。偌大的議事廳原本熙熙攘攘很是熱鬧,但是沒過多久就走得一乾二淨,連一個人都不帶剩下的。

第274章 劉備的心思第240章 又見故人來第104章 交州之事第301章 黃忠VS曹彰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2章 何去何從第67章 街亭攻防第227章 揭幕戰第243章 狠的還在後頭第59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39章 絕情的兄長第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2章 萬事尚未大吉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4章 千里追劉備第18章 再改歷史第20章 被困陳倉第58章 風雲變幻的大勢第60章 開胃小菜第241章 居心叵測的故人第246章 曹操的反撲第44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72章 張遼很忙第156章 丹陽局勢第19章 唯一的希望第259章 連番噩耗第80章 丟臉的藉口第2章 算計樂進第30章 熊熊燃燒的小宇宙第149章 聚殲(下)第90章 騎虎難下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3章 無奈的反擊第81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292章 連番打擊第30章 治所之爭第13章 尷尬之人第一百零七章第65章 何去何從第311章 抓緊時間第25章 針鋒相對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171章 劉備的抉擇第279章 放火也是個技術活第9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97章 別有用心的大殺器第11章 火燒新野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44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56章 天賜良機第15章 開罵(下)第45章 ****無邊第46章 別有深意的籌碼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65章 何去何從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55章 江東驚變第243章 狠的還在後頭第24章 成都風雲(上)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51章 故人重逢第17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37章 南中開發的序幕第29章 戰事將起第194章 臥龍豈是虛名第303章 馬謖的底氣第10章 該來的終究是來了第77章 司馬再現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118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62章 算計曹仁(二)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252章 兩難的抉擇第15章 試探性開局第69章 曹丕的算盤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意外的相識第283章 天敵的誕生第85章 遭遇戰第100章 冒險的計劃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57章 功虧一簣第46章 聚殲(二)第264章 意外之喜第七十四章第103章 擋也擋不住的運氣第53章 得意忘形第240章 又見故人來第206章 詭異的敵情第76章 黃雀在後第292章 連番打擊第115章 齊人有福啊第56章 天賜良機第84章 孫權的選擇第188章 公孫康的末日第144章 阻擊戰第52章 劉備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