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見招拆招

襄賁縣,隸屬於東海郡,位於徐州的東北角上,南接利城郡,北靠琅琊郡。此刻,襄賁縣全縣將近四千多名百姓,正在一百多名郡兵的押送之下,沿着大道往北面而去。官軍不時的大聲喝斥,催促着這幫手無寸鐵的平民加快前進,但終歸是無濟於事。這也是沒力法的事,這支隊伍之中有太多的老弱婦幼,而且拖家帶口的什麼破破爛爛的家當都帶上了,一天能夠走上三十多裡地,基本上已經算是極限了。現如今風水輪流轉,也輪到曹軍體驗一把當年劉備在長阪坡的心情了。

傍晚的時候,這隊百姓陸續越過的了一條小河,在一個分岔口處,與東邊利城郡來的幾千人陸續會合,大道上一下子擁了上萬人的隊伍。這一來原本就不是很寬敞的官道,很快就變得擁擠難行起來,前進的速度也更加慢了。

“郝司馬,再這樣下去,明天都到不了琅琊郡啊!”看了看猶如蟲蟻一般蜿蜒前行的隊伍,襄賁縣令荀鬆忍不住開口嘆道。荀鬆乃是潁川荀氏一族的的遠房旁支,自從荀攸、荀彧先後過世之後,現如今荀氏一族在曹操麾下遠不如先前受寵。荀鬆雖然頗有幾分才幹,但是也只能混個小小的縣令來當。

“荀大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您看這快不起來啊!”聽荀鬆這麼一說,隨軍押送的軍司馬郝雄也是嘆了口氣道。先前張遼戰敗,這跟東南大地的擎天巨柱倒下之後。對徐州造成的影響幾乎是不可估量的。東海郡和淮陰郡、廣陵郡都是接壤之處,因此收到的波及也是來的最爲猛烈。縣以下的行政單位,一時間所有的工作,幾乎全都是處於停滯狀態。若不是有夏侯淵及時趕至。整個徐州說不定都已經被馬謖和趙雲傳檄而定了。饒是如此,荀鬆等人面臨的局勢還是相當地被動的。因此在接到夏侯淵遷徙百姓的命令之後,荀鬆幾乎是如蒙大赦,第一時間就徵召縣內所有的郡國兵,準備將襄賁縣百姓全部裹挾起來,強行遷徙北上。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以這個時代的交通運輸能力,運送糧草都不是容易的事。更何況這些百姓並不是死物?把整整一個縣的百姓從襄賁縣遷徙至琅琊郡,甚至遷徙至更遠的青州,這可不是一點半點的折騰了。而且像這些普通百姓人家,誰沒有一兩個行動不便的老人?老人走不脫。年輕人如何能安心的走。更何況劉備在徐州頗得人心,而且馬謖和趙雲、陸遜一直都是未曾擾民,現在聽說是劉皇叔的人打回來了,老百姓並不感到擔憂。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想要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撤去北國。有興趣這麼做的人不會太多的。

所以說荀鬆在遷徙百姓的時候,種種困難可以說是不一而足。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了,這才勉強裹挾了四千餘百姓北上。本來還盤算着把這一批百姓遷徙完了之後,再回到襄賁縣遷徙剩下的。但是眼看速度如此之慢。荀鬆心中也不禁開始犯起了嘀咕:究竟還來不來得及再來一次了?

時值傍晚時分,這支萬餘人的隊伍。只行了不過十里,這些尋常百姓已是疲憊不已。人羣中抱怨之聲是此起彼伏。勉強再走了三四里地,不止是百姓,就連那些負責押送的郡國兵,也有些人開始抱怨叫停了。荀鬆見得此狀甚是無奈,和郝雄商議了之後,只得下令衆人全部暫停前進,今晚就在這荒野露宿一晚,待休息過後恢復了體力,明天一早再前去趕路。

疲憊的人羣停了下來,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生火造飯,也有的只乾脆吞幾口乾糧將就湊合着吃了這一頓。或許是因爲身心太過疲憊,匆匆的吃過之後,這些人便互相依偎在一起,不久便沉沉入睡了。

次日清晨天矇矇亮的時候,荀鬆就被郝雄給吵醒了,後者憤憤然開口道:“大人,昨夜又有七十多戶百姓悄悄逃走了,咱們要不要派人去把他們追回來?”

聽郝雄這麼一說,荀鬆臉色也是一苦,隨即眉頭緊皺半晌,最終卻還是嘆了口氣這才道:“算了,有誰又願意背井離鄉的呢?再說了,我們手邊總共就這麼幾個人,派人去追他們,那還能剩下幾個人繼續押送百姓呢!”

“難道就這麼便宜了他們不成?”聽荀鬆這麼說,郝雄猶自有些不甘心地道。

“還能怎麼辦,從明天開始,加強看護就是了!”荀鬆無奈地道。事實上他也很難辦,別說老百姓了,就連這些負責押送的郡國兵,基本上也都是本鄉本土的人,又有幾個願意背井離鄉,去北邊的青州呢?要不是有上官監督,恐怕早就一鬨而散了。荀鬆很清楚,真要讓他們去追趕那些逃散的百姓的話,很可能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復返了。

聽荀鬆這麼說,郝雄感覺很不爽,正準備說些什麼,忽然他一躍而起,面對着西邊一臉的戒備,側着耳朵仔細傾聽。此時正值凌晨時分,這幕天席地的萬餘人除了郝雄和被他吵醒的荀鬆,其他人基本上還都在酣睡,四下裡可以說是一片寂靜。但是郝雄神情嚴峻,目不轉睛地盯着遠處天色剛剛矇矇亮的地平線。

“郝司馬,出什麼事了嗎?”荀鬆只是一個文官,從來沒有經歷過沙場戰陣之事,但是看郝雄這個樣子,也知道肯定是出事了。

“有人來了,好多人,是騎兵!”郝雄忽然間臉色大變,連聲厲呼道:“快快快,快給我起來,準備接戰,接戰!”

從遙遠的西邊的地平線上,傳來了一陣悶雷也似的鈍響,接着大地也開始了顫抖,由輕微至猛烈。直至越來越明顯,讓所有酣睡之人全部醒轉。就在這時一陣西風吹來,平原上的霧氣全部飄散開來。荀鬆舉目望去,卻見西邊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條黑線。接着這條黑線越靠越近,越來越粗,赫然便是一支騎軍。

“迎戰!”看到敵人到來,郝雄的臉色一時間扭曲無比,也不知道是恐懼還是興奮。幾乎是嘶吼着吐出這兩個字之後,他第一個衝了上去。但是這一戰從一開始,就註定不屬於郝雄。平原之上以不足300孱弱的郡國兵,對付氣勢洶洶殺來的一萬龍騎軍。其結局可想而知了。

最終,郝雄被趙雲一槍刺穿了喉嚨,荀鬆在混亂中被亂馬踐踏而死,所有被裹挾強行遷徙的百姓紛紛四下逃散。而逃過一劫的他們的選擇,也只能是迴歸故鄉。襄賁縣百姓北遷的計劃,也只能就這麼中途夭折了。

不說夏侯淵的計劃被人中段,此時在許昌,夏侯淵的加急文書經過一路的快馬傳遞。終於是送到了曹操的手裡。後者得知徐州戰局在短短十餘日內,居然已經是糜爛到了這個地步,一時間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砰!”重重的一拳擊在了面前的桌子上,曹操也是怒不可遏。雖然沒有罵出口來。但是就是這種沉默,給人以更大的壓力。

一旁的謀士武將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的也都是噤若寒蟬。事情很明顯了。司馬懿的推測一點都不錯,劉備圍攻許昌只是虛張聲勢,事實上卻是在打別處的主意。徐州只是他的第一個目標,下一步會是哪裡,實在是難以言喻的。

情況居然是糟糕到這個地步,甚至比自己先前預料的還要差一些,司馬懿的臉色也不太好看,不過他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當緩緩地開口分析道:“現如今局勢已然明朗,劉備之所以大舉兵壓許昌,其意並不在許昌,而是在於吸引我軍的主力至此,他可以趁勢去攻打防備空虛的東南之地。現如今雖有夏侯將軍主持大局,但是徐州一帶兵馬畢竟有限,一旦劉備增兵,也是不可不慮啊!”

“嗯,言之有理!”曹操聞言也不禁點了點頭,看了看左近之後,又稍作沉吟,曹操這纔開口道:“傳令子孝,讓他率河北之軍,隨時準備策應妙才。除此之外,讓田豫率領胡騎營南下,協助妙才穩固住青徐的局勢。”

“喏!”司馬懿應諾一聲,自然是前去傳令不提。曹軍的胡騎營原本是由牽紹統領的,後來牽紹命喪馬超之手,這胡騎營就改由鎮北將軍田豫掌管了。曹操知道趙雲的龍騎軍不是吃素的,一般的騎軍根本就奈何不了他們,虎豹騎人數太少幫不上用場,能夠與之一拼的,也就只有田豫的胡騎營了。

不過這一天對於曹操來說,絕對是事情比較多的一天。就在這時,忽然一名小校急匆匆走來,遞給曹操一份文書,滿頭大汗地道:“魏王,曹將軍緊急軍情!”

“子孝?”曹操聞言有些意外,接過來文書一看,卻是忍不住驚呼一聲出口道:“龍亢失守了?”

“龍亢失守了?”聽了曹操這話,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覷,難以置信。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來不及等曹操把軍報遞給自己,性情急躁的夏侯惇已經是聲色俱厲地衝傳訊士卒喝問道。

“回將軍,是兩兩日前!”氣喘吁吁的傳訊士卒結結巴巴地回道。

“龍亢不是有5000守軍麼?怎麼如此無能?”夏侯惇憤憤然道。一般的城池有這麼多守軍,只要不是發生了什麼異乎尋常的事,是不可能這麼快就被敵人攻下的,總會來得及傳訊。

罵完了這句話後,夏侯惇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龍亢有5000守軍不假,但是這5000守軍之中,有將近八成是徵募未滿一年、幾乎未上過戰場地新兵。而且從戰報裡的情況來看,敵軍在龍亢似乎又早已安排了細作。細作乘夜生事,沒有經驗的新兵別說平亂,自己倒先亂了。潛行至城外地敵軍,一舉奪城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按捺住心中的怒火,曹操急步走到桌案旁,一把攤開地圖,低頭迅速地察看起來,司馬懿等人自然是全部圍了上來。

“敵軍攻破龍亢,就是爲了繞開伏牛山,進軍許昌嗎?”曹操看了看地圖之後,似是自言自語,似是向周圍的人詢問道。

“可是這得多走兩百多里路,而且都是山路啊!”司馬懿眉頭緊皺道:“而且萬一被我軍的細作察覺行蹤,豈不是白走這兩百多裡?”

“就算劉備從龍亢繞過了伏牛山,如果我軍扼守住了商丘,劉備還是做不了什麼。”大將徐晃接口說道:“商丘的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就算他們有那種新霹靂車,也休想輕易攻得破。”

討論到這一步,衆人發現似乎陷入僵局了。如果對手是一般人,也就不用費這麼多心思了。但問題在於,對手可是劉備。

“大耳賊,你到底想做什麼?”曹操一捶桌案,忍不住低吼道。

就在此時,一騎快馬抵達小沛,給那裡的夏侯淵送上了一條驚天噩耗。

第83章 各方態勢第20章 襄陽遇險第130章 犀利的陣勢第91章 提醒一句第28章 返回荊襄第51章 轉機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72章 計劃微調第33章 盤尾收關第305章 樂極生悲第91章 雪上加霜第49章 要做就要做絕第2章 算計樂進第9章 迫不及待第77章 大局已定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79章 又來事了第90章 騎虎難下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八十七章第266章 造勢第253章 釜底抽薪第78章 新的任務第115章 齊人有福啊第97章 怪異的使者第71章 三國第一人口販子第20章 各派勢力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277章 別有用心的叛亂第98章 算計張遼(中)第119章 忙碌的日子第303章 馬謖的底氣第214章 沒這麼容易第35章 回漢中第77章 司馬再現第58章 風雲變幻的大勢第90章 騎虎難下第41章 無題第26章 甕中捉鱉第23章 算計夏侯淵第275章 又來事了第193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291章 大敗第47章 再赴江東第174章 潼關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21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第22章 迥異的境況第120章 各自的謀劃第131章 首戰告捷第19章 攻守的抉擇第8章 告別單身生活第25章 針鋒相對第19章 攻守的抉擇第116章 如願以償第98章 算計張遼(中)第9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4章 交州之事第49章 要做就要做絕第227章 揭幕戰第281章 人選問題第10章 該來的終究是來了第83章 回去並不是結束第150章 遊刃有餘的局勢第31章 最後一搏第7章 又出狀況了第275章 又來事了第22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154章 歷史的慣性第134章 追擊戰第22章 大逃亡第11章 火燒新野第75章 混亂的局勢第1章 來得太快了第51章 故人重逢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二百七十八章第243章 狠的還在後頭第22章 大逃亡第38章 幫人擋箭第22章 萬事尚未大吉第262章 皆大歡喜第130章 犀利的陣勢第40章 前去魯山第42章 挑撥離間第29章 遭遇戰第61章 算計曹仁第89章 秘密武器第89章 都不容易第262章 皆大歡喜第86章 孤注一擲第213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238章 見招拆招第58章 北伐的序曲第230章 出人意料的打擊第63章 意外的收穫第55章 江東驚變第28章 返回荊襄第69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37章 蔣濟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