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聯盟的雛形

八十三萬?馬謖能夠清晰地聽到,在劉備報出這個數字的時候,不少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甚至還有人神情已經是極爲惶恐了。最誇張的還是劉琦,聞言立即開口問道:“叔父,曹軍八十三萬,我等該當如何抵擋啊?”

劉備雖然對這個大侄子如此沉不住氣的表現有些無語,不過此時也不是計較這些問題的時候,當下哈哈一笑道:“賢侄休要聽曹操虛張聲勢,他要是真有八十三萬大軍,不消我們動手,光是這八十三萬張嘴,就把他自己給吃死了。”

這時徐庶也是開口道:“據我們先前的細作探知,曹操此番從許昌也就帶領了十五六萬人馬南下,加上收編了襄陽、上庸和章陵三郡的蔡瑁所部,總兵力也不過二十萬左右。如今曹操雖然南下,但是襄陽人心未定,怎麼也要留下數萬人馬鎮守後方。因此此番來犯江夏的,最多也就十幾萬人而已。”

“十幾萬人而已?”劉琦對徐庶的輕描淡寫很是有些無語,自己手頭上有多少本錢,他還是知道的。最近雖然劉備和他都派出細作去遊說,但是劉表的舊部真正來投降的,也並不是太多。眼下就算加上這些聊勝於無的新降之人,他和劉備總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三四萬人,其中水軍要巡視長江水道,步軍也還要分兵萬餘駐守巴丘。因此能夠直接用來守衛夏口的兵馬,還不足兩萬人。在這樣的兵力對比下,就算夏口城建造的再怎麼堅固,任誰都不能保證夏口穩若泰山。

不過這個時候不光是劉琦坐不住,魯肅也是無法淡定了。看劉琦一時間說不出個什麼名堂來,魯肅連忙開口道:“使君,曹操此番前來,其勢甚大。眼下我看使君還是派人隨我一同前去柴桑,面見我家主公,商議共同進兵之事吧!”

魯肅的不淡定,盡在馬謖的意料之中。原因無它,一旦夏口失陷,長江上游再無遮攔,到時候曹操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避開東吳在長江下游的重重險關,直接從陸口直接沿着旱路進軍東吳的重鎮柴桑。這個險,魯肅實在是不敢冒。甚至馬謖隱隱然覺得,多半魯肅在來之前,就已經和孫權商量好了,等事情發展到這一步的時候,就讓劉備派人回去,和他們聯兵一戰。

聽了魯肅這話,劉備雖然心中大喜,但表面上卻是裝出一副“不好意思麻煩人”的樣子,擺擺手開口道:“子敬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吳侯前番已經派程德謀和孫仲異兩位將軍前來助戰,如今我尚未與曹操交手,怎可再度求援呢?還是待我在這夏口先和曹操大戰幾場,怎麼也要挫一挫曹操的銳氣。若是實在抵擋不住,再去柴桑投奔吳侯也不遲啊!”

劉備這話一出口,魯肅頓時知道他是在吹牛了。這些天他一直在夏口和劉備他們泡着,冷眼旁觀之下,劉備到底有多少兵馬,他就算不是盡數知曉,但也是摸了個八九不離十了。他很清楚,如果孫權再不發兵,靠劉備叔侄的兵力,想要守住這個夏口,也是千難萬難的。而夏口一旦有失,江東光靠程普和孫瑜那兩支偏師,是絕對守不住柴桑的門戶的。當下魯肅也是繼續開口道:“使君這是說的哪裡話啊,貴我兩家既然已成聯盟,如今曹軍大兵壓境,我主豈能袖手旁觀?還是請使君儘速派人隨我回柴桑,去見我家主公,早日擬定一個詳盡的計劃!”

魯肅這苦口婆心地勸說,雖說沒什麼不對的。但是原本是劉備要向孫權去求援,他這樣一來,卻顯得是他江東巴巴地要趕過來幫忙助拳一般。他自己還沒意識到不對,劉備等人卻已是心中瞭然於胸。當下劉備和諸葛亮對視一眼,感覺差不多火候也夠了,這才由諸葛亮開口道:“是啊主公,我們若是撇下江東在夏口和曹軍決戰,若是勝了還自罷了。一旦夏口有失,則柴桑必然難保,如此豈不是置孫將軍的安危於不顧嗎?如今兩家既然已是聯盟,以亮之見,還是儘速前去江東,商議一個妥善的進軍之策,再做曲處吧!”

有道是人嘴兩張皮,怎麼說都行。諸葛亮這一說,原本劉備和曹操這勢不可免的一戰,現在爲了不連累孫權,而不得不前去和他結盟求援。這種邏輯,簡直是流氓到家了,聽得馬謖也是拜服無比。諸葛亮一張嘴,果然不是蓋的。

馬謖旁觀者清,還有閒暇拜服。魯肅也不知道是天生的爲人實誠,還是當局者迷看不出他們故弄玄虛,現在聽諸葛亮附和自己,頓時亟不可待地趁熱打鐵開口道:“孔明先生所言有理,咱們兩家既是同盟,自當守望相助。實不相瞞,我家孫將軍前日已經派人送過信來,說是兵馬糧草均已準備妥當,只等使君派人前去柴桑,當面商議好了聯兵細節,這便可以大軍東進,前來和曹操決一勝負!”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備自然不好再拿腔作勢了,當下稍一沉吟之後,這纔開口道:“子敬言之有理,單憑我孤軍抗曹,若是有個閃失,那麼備豈不是陷孫將軍於不義?”看了看廳內的衆人,劉備心裡也是一琢磨。徐庶足智多謀,但是口才並不出衆,要他出使也是強人所難。其餘的一衆文官之中,孫乾、簡雍、糜竺都是自己的老臣子,雖然口才還可以,但是對於軍國大事並不擅長,讓他們出使的話,萬一孫權老奸巨猾,只怕是被賣了還在數錢。至於馬謖,雖然一直以來表現突出,但是畢竟太過年輕,名聲未顯,這種事情還是要派個有名望的人去。因此想來想去,看看自己麾下的人,也就是諸葛亮能夠有能力,去擔此重任。

當下劉備稍一沉吟,這纔開口道:“賢侄,既然如此,我看就由孔明去一趟江東,和吳侯商議定了聯兵細節,你看如何?”畢竟這裡還是劉琦的地盤,做什麼大的決定之前,還是要和他找個招呼爲妙。

劉琦早已被曹軍的聲勢嚇破了膽,聞言忙不迭地點頭,不過最後還是說了一句:“只是如今曹操已下江陵,旦夕之間便可至夏口,還請孔明速去速回!”先前他對聯兵江東尚且心存疑惑,但是現在卻是迫不及待。

劉備對這個大侄子雖然有些無語,但也一來也不好說什麼,二來他也知道自己口才不怎麼樣,當下只是朝馬謖使了個眼色,後者會意,當下開口道:“大公子且放心,曹操雖然自江陵大軍東進。但是荊襄水師新降,軍心未附。曹操此人多疑,必然不敢讓蔡瑁單獨進軍,多半要和步兵水陸共同進軍。而長江北岸多有山地,支流更多,因此曹操至少也要一個月,才能趕至夏口。而孔明軍師此去江東,多則半月,少則十日,必然可以商議妥當!”一邊說這話,馬謖心中也是一邊暗暗祈禱,但願自己蝴蝶效應沒那麼邪乎,曹操還是來得慢一點吧。

劉琦對馬謖甚是佩服,聽他這麼一說,頓時就徹底放下心來。當下魯肅自去準備,而諸葛亮出發之前,劉備也要和他交代一些事情。

第80章 曹操的反擊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101章 盤尾劫殺第96章 怒從心頭起第127章 將計就計第271章 出人意料的結局第147章 連環計第187章 功虧一簣第23章 大仁大義第275章 又來事了第236章 問責問題第12章 江東局勢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110章 這種好事更是要做第82章 又生波瀾第39章 周瑜的計劃第168章 最後的絕招第14章 開罵(上)第71章 又生事端第9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1章 不幸之中的萬幸第2章 何去何從第94章 新的挑戰第264章 意外之喜第54章 雪上加霜第1章 壯志凌雲曹丞相第103章 秋後算賬第186章 賈詡的擔憂第193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14章 自信非凡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212章 最重要的是人才第18章 全面攻擊第211章 回長安第117章 突發事件第150章 遊刃有餘的局勢第85章 遭遇戰第264章 意外之喜第2章 算計樂進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201章 各有所得第80章 曹操的反擊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302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227章 揭幕戰第七十四章第82章 曹操的用意第221章 事出有因的叛亂第113章 生平最大考驗第30章 治所之爭第151章 借力打力第249章 許田攻防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65章 另一塊戰場第140章 圍點打援第60章 突襲南郡第10章 初戰第239章 復仇的心第38章 多管齊下第10章 初戰第180章 陣腳不穩第8章 江夏會師第281章 人選問題第12章 江東局勢第63章 報仇雪恨第129章 並非背水一戰第82章 曹操的用意第18章 混戰第199章 打落門牙活血吞第25章 關中之戰第81章 機會來了第204章 江東之事第92章 曲終人未散第257章 龐統的毒計第31章 周瑜來了第267章 兵諫第234章 混戰第72章 計劃微調第23章 不識好人心第59章 關門打狗第28章 返回荊襄第231章 出人意料的打擊(二)第106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四十八 掌聚殲三第44章 鹽鐵第71章 三國第一人口販子第29章 戰事將起第255章 漸入僵局第38章 暗流洶涌第208章 都不容易第79章 又來事了第235章 大勢去矣第147章 連環計第254章 馬謖的後手第53章 暴風雨之前的寧靜第13章 當頭一棒第301章 黃忠VS曹彰第242章 老當益壯第36章 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