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見諸葛亮

新野,荊州的東大門,也是大漢的軍事要地。按照東漢的定製,新野應當是劉表這位鎮南將軍的屯兵之所,用以統領荊州和豫州兩州的兵馬。不過如今的新野並沒有鎮南將軍劉表,卻是有豫州牧左將軍劉備。自從七年前劉備兵敗汝南來到荊州,就一直以劉表客卿的身份,幫他守禦這荊州的東大門。平日裡軍械糧草都是由劉表供給,三天兩頭的劉表還喊他去襄陽喝酒聊天。不過稍微有點眼光的人都能看出來,劉表對劉備是表面器重,內心提防。別的不說,劉備屯兵新野這麼多年下來,麾下兵馬一共不過三四千人,這點兵力簡直就是象徵性的了。

馬謖兄弟二人是襄陽宜城縣人,宜城距離新野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要是走陸路的話,就算是縱馬奔馳也要一天的功夫。但是若是取道水路,沿着漢江順流而下東進的話,就可以快捷很多。馬謖出了城之後,取道水路東進,大約到了晌午時分,便即抵達新野城西的一個渡口。

新野縣隸屬於南陽郡,基本上是處在劉表和曹操的地盤的交界處。之前由於兵荒馬亂的緣故,這裡也沒有什麼生機。自從劉備到了這裡之後,招募流民安頓地方,這纔算是有了點意思。新野城牆比較矮小,城內大約有一兩萬居民,除此之外城外還有幾個流民大營。後來馬謖才知道,之所以城池這麼小,是因爲劉表爲了防止劉備在這裡坐大,竟是連擴建新野城池都不肯答應。

馬謖帶着幾個僕人捧着禮盒來到新野城內,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名人,一問就知道他們二人都是住在新野縣衙,當下率人來到縣衙。也不知道是劉備防備意識太差,還是這些門衛太過不負責任,馬謖自稱是來拜訪劉備的,他們就將他引入縣衙的會客室內,然後自有僕人端上茶,並且去通報諸葛亮。

不等馬謖喝上幾口茶,一個清朗的聲音就由遠至近從後衙傳來:“幼常今日怎生得暇,前來看我?”伴隨着這個聲音,一個青年儒生緩步而出。但見他身材高碩,相格清奇。眼神亮如流星,卻又不顯得咄咄逼人,而是閃着晶瑩而悅目的光輝,陣陣暖意,緩緩流露;舉手投足之間瀟灑飄逸,出奇的靈奇,玄幽之氣盈盈透出,給人一種乘風歸去之感,那種高貴清華之態,教人在親近之中,仍不敢對他稍存輕視之心。最離奇的還是他右手裡還在搖着一柄羽扇,要知道現在可是剛剛開春,新野這裡氣溫還是很低的,真不知道他搖扇子作甚。

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雲霄一鴻毛!在馬友長的那個時代,但凡國人,若提到諸葛亮,恐怕是無人不知。諸葛亮直名便可直接與“智慧”劃上等號。雖然之前早就預想過自己要見到諸葛亮,也想好了要怎麼說話,但是現在看到這個千古智慧的化身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馬謖一時間還是忍不住腦袋當機,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是嘿嘿直笑,他相信此刻自己的笑容應該是非常之傻的。而且傻笑之餘,心中也不免感覺有些怪異,畢竟歷史上可就是這個人殺了自己,儘管他自己也很不情願。這種莫名的情緒作用下,自己也不好說什麼。

看馬謖一時間不說話,諸葛亮嘿嘿一笑,拿扇子拍了一把他的肩膀,這纔開口笑道:“幼常素來伶牙俐齒,怎麼今日見面,卻是一味地笑?”

就從諸葛亮這個隨意的動作,馬謖敢斷定,自己之前和他交情一定不淺,當下也是嘿嘿一笑掩飾道:“也沒什麼,只不過許久不見孔明兄,相見之餘,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罷了。”總不能告訴諸葛亮,我是你幾千年之後的粉絲,今天初次看到你太過激動了吧。要真那樣的話,就算諸葛亮再怎麼智慧過人,多半也要當自己是腦子燒壞了。

不想諸葛亮聞言卻是也有一些感動,他自來荊州多年,雖然才名遠揚,但是也沒少受人的白眼,平日裡也就是馬謖這幾個荊襄學子和他交情深厚。當下馬謖說明了自己的來意,順便和諸葛亮一起聊聊二人別後的近況。二人上一次見面的時候,馬謖尚未出師,諸葛亮也還在隱居,這期間發生的事說多不多,說少卻也不太少。馬謖倒還罷了,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幾個月,還和夏侯惇打了一仗,事情着實不少,當下也是娓娓道來。諸葛亮的口才那是天下無雙,這一番話說來當真是讓馬謖如飲醍醐,比看三國演義還要來得享受。

“原來如此,想來如今孔明兄你在劉使君帳下,劉使君當真對你是言聽計從了?”稍微回過點味來了之後,馬謖也是悠悠然問道。雖然適才諸葛亮說得雲淡風輕,但是馬謖也知道,這其中的經過肯定不是一帆風順,別的不說,光是想要折服關羽和張飛這兩個傢伙,就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說不上言聽計從,主公有識人之明,自然能量才錄用!”諸葛亮想了想道,言語之間對劉備卻是極爲推崇。頓了一頓,諸葛亮又是嘆道:“可惜今日主公剛剛前去襄陽拜會劉荊州,否則的話我就可以爲你引見一下他了。”

“呃,劉使君不在?”馬謖聞言倒是有些意外,如此一來自己這一趟豈不是白跑了?不過隨即也是恍然:“是了,南江夏失守,劉荊州多半是坐立不安,自然要請劉使君前去商議了!”想到這裡馬謖也不禁有些懊惱,自己要是早點料到這一出的話,也不至於白跑一趟啊!

“幼常腦筋卻是不慢!”諸葛亮也是笑道,看着一臉從容微笑的諸葛亮,馬謖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一個自己前世在看書的時候就大惑不解的問題。當下心念一動,這便開口道:“如此甚好,劉荊州此番請劉使君前去,多半是要他統率荊州大軍,去和江東決一死戰了,奪回南江夏了。劉使君在新野這麼多年,一直是閒來無事,此番正好大有用武之地!”

諸葛亮聞言一愣,隨即哈哈一笑搖着扇子道:“幼常此言雖有道理,但實不相瞞,臨別之際,我已經諫言主公,如若劉荊州此番要主公統領荊襄大軍,前去和江東人馬大戰,切不可答應!”

“啊,爲何如此?”馬謖有些意外地問道。這也是他前世看書的時候,最不解的問題之一了。按道理說,劉備在新野憋屈了這麼多年,現在有機會統領荊州大軍,自然應該牢牢把握住機會,怎麼諸葛亮卻要劉備切不可答應呢?既然諸葛亮建議劉備要取荊州立足,那麼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收攏人心的機會。

諸葛亮聞言一愣,搖了幾下扇子,似乎下了決心這纔開口道:“反正幼常也不是外人,我就和你說說吧。不知以幼常之見,主公若想成就霸業,該當如何?”

雖然不知道諸葛亮爲什麼不直接回答自己,反而是要考校自己,但是馬謖還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如今曹操已然一統北方,劉使君勢力孤單,自然不好和他在北方爭雄。江東孫權立足三代,根基穩固,多半也不好圖謀。其餘的如交州和西涼這些窮鄉僻壤,也實在沒什麼意思,因此數來數去,劉使君能夠有希望謀取的,也就是荊州和益州了。荊州的劉景升大人已經病入膏肓,兩個兒子也不怎麼成器,想要謀取也非難事;至於益州劉璋,那更是不值一提。如今中原與河北久經戰亂之地,一片荒蕪,劉使君若能有這兩個州在手,倒可以和曹操一較高下!”

馬謖洋洋灑灑一大段話,其實還是基本上照抄了諸葛亮的隆中對。事實上前世在看書的時候,他就仔細研究過諸葛亮的隆中對。雖然後世很多人對於隆中對頗有微詞,有人認爲兵分兩路進取天下實非良策,也有人認爲他是忽略了東吳對荊州的野心。但是至少從坐跨荊益二州這方面來說,基本上所有人都是認同。原因無它,這會兒縱觀整個天下,劉備有能力染指的,也就是這兩塊地盤了。

諸葛亮聞言也是一驚,這可是他爲劉備擬定的起家之策,現在居然被馬謖說了個八九不離十,由不得他不驚。不過諸葛亮到底是諸葛亮,雖然有些意外,但是精力自然不會放在這種小事身上,當下哈哈一笑開口道:“幼常所言與我不謀而合,既然如此,主公豈可去和江東軍大戰呢?”

“爲何?”馬謖有些奇怪地問道,怎麼自己說了這一番話,劉備就不能去和江東軍死戰了呢?似乎這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吧。

卻聽得諸葛亮悠悠然道:“主公既然要取荊州爲家,如今劉荊州已然病入膏肓,豈可輕離襄陽之地?再者,孫氏立足江東,已歷三世,此誠可爲友,而不可與之爲敵。若是此時主公率領荊襄人馬去和江東軍馬大戰一場,只怕日後少了一個盟友,多了一個仇家,要想再去進軍巴蜀,積蓄實力和曹操一決高下,當真是千難萬難了。相比之下,如若主公統率荊襄兵馬與江東決戰,縱然能獲得些許好處,多半也是得不償失。因此,眼下切不可與江東爲敵!”真不知道諸葛亮是和馬謖真的很熟,還是對拉他入夥很有信心,這種大事也是隨口說來。

原來如此!馬謖聞言心中恍然,感情諸葛亮打的是這個主意。只是以他的智慧,也未能考慮的面面俱到。將自己的思緒整理了一下,馬謖這纔開口道:“孔明兄,你說的雖然有道理,但只怕是一廂情願了!”

第67章 街亭攻防第57章 曹操的決斷第156章 丹陽局勢第138章 見招拆招第121章 終於來了第113章 生平最大考驗第127章 將計就計第229章 熟悉的計策第72章 異想天開的孫權第55章 江東驚變第1章 壯志凌雲曹丞相第240章 又見故人來第180章 陣腳不穩第93章 水淹七軍第291章 大敗第34章 最後的商議第312章 詭異的局勢第39章 周瑜的計劃第40章 是戰是和第32章 挑撥離間第41章 再和稀泥第23章 迫不及待第67章 街亭攻防第33章 盤尾收關第55章 江東驚變第203章 傀儡的悲哀第288章 激將法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228章 陸遜的反擊第143章 防不勝防啊!第15章 試探性開局第1章 密謀第15章 試探性開局第48章 冰山一角第49章 要做就要做絕第96章 怒從心頭起第214章 沒這麼容易第102章 孫權的打算第88章 伏擊第262章 皆大歡喜第19章 唯一的希望第52章 初聞司馬第263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73章 都在算計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45章 聚殲(一)第103章 秋後算賬第55章 危急存亡之秋第34章 最後的商議第126章 又見故人來第28章 自己的事第64章 街亭要地第216章 傷逝第301章 黃忠VS曹彰第222章 最毒婦人心第92章 曲終人未散第177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4章 忠心耿耿第304章 曹真之死第9章 哭窮第71章 迫不及待的那個人第164章 死裡逃生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15章 開胃菜第42章 挑撥離間第12章 初戰告捷第151章 借力打力第53章 得意忘形第149章 聚殲(下)第262章 皆大歡喜第87章 灰飛煙滅第69章 曹丕的算盤第73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63章 生平最險之局第133章 初露鋒芒第164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四章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13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07章 又要幫忙第252章 兩難的抉擇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第16章 趕一塊兒來了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85章 又來事了第139章 無法形容的鬱悶第5章 存亡一知己第86章 孤注一擲第1章 密謀第72章 張遼很忙第15章 開罵(下)第306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45章 聚殲(一)第133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零七章第22章 山越初現第239章 復仇的心第221章 事出有因的叛亂第23章 不識好人心第77章 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