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多管齊下

“孟獲他們的部族,多在牂牁、益州那裡活動,我們銀坑洞在越西,之前雖然有來往,但關係並不怎麼密切。以前南中的各部族裡,就屬孟家的那一部人最多,實力最強,所以就由他們部落的人做各部的大首領。十多年前,我跟父親見過孟坼一次,他是個難得地勇士,處事公允,很受南中各部的尊敬。現在的這個大首領孟獲,就是孟坼的二兒子!”

漢中王的大廳之中,坐在一旁的楊濤恭恭敬敬地道。在他的上首,漢中王劉備坐在主位,尚書僕射馬謖和司馬諸葛亮在下首相陪同。聽他說到這裡,劉備也是問道:“既然孟獲是你們的大頭領,爲和現在要和你們爲難呢?”

“是這樣的!”劉備說話還算是比較平易近人,因此楊濤現在語氣也是平緩了許多,不像一開始的時候那麼緊張:“以前我們各部之間也常爲牛羊、水源爭鬥。孟坼做南中各部大首領時,情況還好些。現在這個孟獲上了臺,他和我父親本來就有仇,前次出兵的時候,我們又沒有和他一起出兵,因此他懷恨在心,立即糾結其他的一些小部落,來和我們爲敵!”

聽楊濤這麼一說,劉備不動聲色,只是用詢問的眼神看了馬謖一眼,後者頓時會意,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之前南中進犯的時候,銀坑洞確實沒有出兵。自兩年前李嚴平定越巂郡之後,在馬謖的建議下。劉備陸續頒佈了多道政令,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漢人和蠻部的利益都不受損害。漢蠻之間往年常有爭鬥發生,而且一旦造成死傷。必然加劇雙方矛盾的激化。爲減少這類事情,在馬謖的建議下,特意設立一部監察司,由處事幹練的的董和坐鎮成都,專門負責這方面的事,主管監督判決漢蠻之間的爭鬥。只要一旦有爭鬥之事發,莫論鬧事之人是漢是蠻,只問是非。凡挑起爭端者一律嚴懲。

在一連嚴懲了十數起爭鬥之後,蠻人雖也有一部族人受懲,但在看到董和能夠不偏不倚的判決後,非但沒有生惱。反而由衷擁護。此外,爲改變他們落後的生產、生活狀況,先進的中原農具、耕作方式,以及產量較高的優質農作物,被相繼傳授給越巂郡各蠻部。如今的越巂郡的居民的生活水平。雖然還不能與荊益兩州的漢人相比。但比之他們以往的生活,卻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也正是因爲感受到在漢人的幫助下,自己族人生活上有了極大的改善,楊鋒先前才毫不猶豫拒絕了孟獲起兵的要求。而對於孟獲而言。這其實是送上門來的藉口。本就和楊鋒有宿怨的他,立即糾結人馬。以“剷除叛逆”爲藉口,對楊鋒實施打擊。楊鋒雖然也糾結了一些不滿孟獲的部落與之相抗衡。但是實力畢竟是遜了一籌。在經過數場激戰之後,終於是招架不住,派大兒子前來求援。身在成都的董和對此事不敢擅自做主,就讓他來漢中找劉備。

瞭解完所有的情況之後,劉備這才讓楊濤退下,轉頭看了看馬謖和諸葛亮這兩個謀士,還是對前者開口道:“幼常,此事你怎麼看?”

對於南中的問題,馬謖是最早提出了,也制定了相關的策略,因此劉備先要問問他的意見。雖然自己先前制定的策略從效果來看不能算差,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來,這樣做似乎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南蠻問題。因此剛纔聽楊濤說明了所有的情況的時候,馬謖就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應對這樣的問題。現在劉備發問,這就開口道:“主公,現在看來我們還是低估了南中的問題,或者說低估了孟獲的分量。饒是前番大敗於犍爲,饒是越巂郡已經被李正方平定,但是沒想到孟獲還是能折騰起這麼大的風浪,以至於楊鋒不得不來求救。不過……”說到這裡,馬謖陡然間也是話鋒一轉:“這也未嘗不是一個機會,一個徹底平定南中的機會!”

諸葛亮也道:“南中蠻部如今自相殘殺,實乃天賜良機。若不趁機將其一舉平定,那麼日後大軍北伐之時,難免要有後顧之憂。前番進軍越巂郡剿滅雍闓,本可一舉平定南中。但是牂牁郡道路險阻,更兼李正方出兵交州和孫權作戰,這才耽擱了下來。此番既有楊鋒求援,或可一舉平定牂牁和益州郡!”

對於他們的意見,劉備還是比較贊同的,當下問道:“那依你們之見,此事該當如何處置呢?”

馬謖和諸葛亮簡單地交流了一下,還是由前者首先開口道:“如今楊鋒既然前來求援,想來孟獲的人馬已經攻入了越巂郡境內,那麼我們可以派遣一支人馬趁虛而入,渡過瀘水直插孟獲的老巢。如此一來,孟獲必敗無疑。孟獲乃是南中各部的大頭領,只要他一敗,想來那些依附他的部落,自然也就樹倒猢猻散。之後我們可以將先進的農具等物傳入南中,進而分化南中各部,拉攏一部分以對抗另一部分。像這個楊鋒,就是個可以拉攏的對象。”

看劉備似乎有些不以爲然,諸葛亮也是開口解釋道:“其實南中百姓和漢人一樣,生平所求也不過就是衣食而已。只因有孟獲這種野心家,這才蠱惑他們一起造反。再有蠻漢之間衝突不斷,因此一發不可收拾,這才鬧到今日這般蠻漢勢不兩立的地步。當務之急,就是在擊退孟獲之後,重新恢復南中秩序。委派能員幹吏上任,不要任由南中這般繼續混亂下去。相信只要按照我們之前在越巂郡的做法,假以時日,牂牁和益州郡也可以平定下來的!相信有楊鋒這樣的例子,將來越來越多的南中部落,願意歸屬主公的麾下!”

歷史上諸葛亮爲了平定南中。採取的是大力扶持當地一些豪族的政策。現在他還是準備這麼做,扶持類似楊鋒的地方豪強,打壓不服管制的孟獲,藉此來穩定南中。這樣的做法不能算錯。不過在馬謖看來,這樣做雖然可解一時之危,但是一旦中央的注意力關注不到這裡,很可能這些地方豪強,就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歷史上在諸葛亮平南之後,南中確實一度不再背反,但是等到兩晉年間局勢混亂,這些漢人豪族立即就擁兵自重。到了最後。甚至是自立爲國。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於他們散漫慣了,對於漢民族的歸屬感並不是很強。另一方面,漢族的統治者往往也視南中爲窮鄉僻壤。蠻荒之地,覺得沒必要在這裡停留注意力。但是馬謖身爲穿越者,知道南中遍地是寶。比如攀枝花的鐵礦,雲南的戰馬,那可都是寶貴的資源啊。總不能眼睜睜看着孟獲這些沒文化的蠻子。佔據在那裡暴殄天物吧。

有鑑於此,馬謖深覺需要加強他們一下同化。這麼做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平定南中之後,利用漢民族強大的文化來進行同化。而想要實現這一切。前提條件就是擊敗眼下不停地上躥下跳的孟獲。在這一點上,他的意見還和諸葛亮是一致的。不過接下來。他的胃口就要比諸葛亮更大了。諸葛亮只是希望南中不要鬧事就行了,馬謖則是希望能夠好好開發一下南中那些寶貴的資源。爲己方增加更多的實力,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南中更爲長遠的穩定。

因此把自己的思緒整理了一下,馬謖這纔開口道:“孔明所言不無道理,但是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旦這個楊鋒日後也不可靠,那我們又該怎麼辦呢?依我之見,想要徹底地平定南中之事,光是扶持一個楊鋒還是不夠的。眼下益州和牂牁二郡那裡,亭裡制已經是名存實亡,朝廷的政令更是無法下達,我們連那裡究竟有多少百姓,每年的年成如何,都是一無所知。這樣一個未知的族類在我們南邊,只怕不是什麼好事!長此以往,只怕永昌郡也未免要名存實亡了。”

馬謖所說的永昌郡,地處益州的邊陲,基本上也處在大漢的邊陲了,和成都等核心地段中間隔着牂牁和越巂諸郡。歷史上孟獲作亂的時候,永昌郡在王伉等人的堅持下未曾投降,但是馬謖是在不願意再冒這個險。

劉備自然也認同馬謖的觀念,諸葛亮卻也不反對。當下三個人商議了半天之後,終於擬定了一些基本的策略,隨即招來楊濤,向他做了詳細的說明。

劉備以漢中王的身份承諾,答應楊鋒的求援,並且馬上會派兵征討孟獲,協助楊鋒他們抵禦孟獲來犯。除此之外,還準備施行幾項政策,解決數百年來蠻漢之間不斷的衝突。

第一:合益州(就是諸葛亮兼任太守的那個郡)、永昌、牂牁三郡。設安蠻將軍,統一管轄南中蠻部。楊鋒授第一任安蠻將軍,日後每一任安蠻將軍,都需經朝廷(現階段實際上就是劉備集團)正式任命;

第二:恢復南中諸郡早已名存實亡的亭裡制度,由朝廷任命各蠻部首領出任縣、鄉、亭官員,授予印信、封賞爵祿,蠻人可以放心地走出深山溝壑,遷移到這些郡縣的城池之中。但是各縣的縣丞必須漢人,由朝廷委派;

第三:朝廷將於南中三郡開辦專門面向蠻人的官學,設五經學、農學、算學、律學四科,教導漢人文字,傳授農桑技藝,並將中原先進的農具傳入南中;

第四:於臨近南中的荊州的武陵、桂陽二郡;益州的犍爲、越巂二郡開設蠻市,設有司專職管理,准許蠻人以皮貨、銅鐵礦石、茶葉、藥材、金銀玉石交換包括糧食、農具在內的各種民用物資;

除了這四點之外,最後一點就是關於徵召蠻人從軍。楊濤表示這一點自己現在還不好答應,只因近來南中戰亂不斷,人丁損失頗大,眼下具體能夠提供多少兵源,恐怕誰也說不準。除此之外,其餘的他都可以代替他父親答應。劉備也不爲己甚,知道現在一時間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答應先幫他解決了孟獲的問題之後再說。

第108章 孤男寡女第292章 連番打擊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48章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193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60章 兵出祁山第18章 再改歷史第252章 兩難的抉擇第288章 激將法第90章 騎虎難下第28章 自己的事第207章 圍困呂岱第17章 天大的誤會第7章 又出狀況了第26章 甕中捉鱉第283章 天敵的誕生第16章 各自的算盤第18章 自信的代價第40章 前去魯山第64章 街亭要地第17章 熟人來訪第29章 皆大歡喜第38章 暗流洶涌第102章 重建丹陽精兵第83章 各方態勢第72章 計劃微調第290章 決戰第26章 左右爲難啊第20章 混戰第57章 曹操的決斷第23章 不識好人心第23章 大仁大義第193章 並不勝利的大逃亡第14章 再幫人一次第306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40章 是戰是和第23章 算計夏侯淵第114章 故人相逢第13章 戰後事宜第17章 熟人來訪第11章 聯盟的雛形第58章 北伐的序曲第10章 並非優柔寡斷第42章 新的挑戰第136章 沒搞爽,算了第18章 再改歷史第176章 晴天霹靂第39章 沒錢了第57章 功虧一簣第228章 陸遜的反擊第294章 天下第一堅城第53章 徹底亂了第46章 別有深意的籌碼第96章 拉郎配第21章 自信非凡之人第166章 同牀異夢第157章 攻守的謀略第260章 無奈的攻擊第12章 送上門來了第16章 借雞生蛋第23章 算計夏侯淵第247章 急轉而下的局勢第11章 先殺豬還是先殺驢第270章 各自的心思第110章 這種好事更是要做第28章 南中局勢第27章 禍不單行第234章 混戰第289章 決戰在即第19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36章 水師初戰(下)第206章 詭異的敵情第78章 不甘心的那個人第68章 曹丞相的竹槓梆梆響第61章 兵臨天水第145章 另有所圖的阻擊第41章 再和稀泥第185章 真正的較量第9章 迫不及待第180章 陣腳不穩第81章 機會來了第202章 劉備的打算第160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105章 曹操的算盤第72章 異想天開的孫權第46章 聚殲(二)第298章 關中局勢第3章 蒯越的算盤第191章 告一段落第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34章 混戰第220章 突發事件第181章 誰比誰狠第45章 ****無邊第277章 別有用心的叛亂第32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第152章 不甘寂寞的人第137章 不要高興得太早第192章 被動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