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大漢的未來在哪裡

甄宓修爲提升很快,而諸葛亮智力已經達到99點,也就是說他距離脫凡只差一步。看到這裡劉辛很是高興,大漢能多幾名脫凡者,未來發展速度就能繼續保持下去,如果能讓整個大漢進入脫凡時代,讓大漢核心官員都進入脫凡境,那再好不過。

劉辛原本打算依靠【水晶球】給文臣們提升實力,但是文臣沒有真氣,想甄宓、諸葛亮、周瑜這樣擁有真氣的,真氣也是非常稀少,使用【水晶球】加【突破卡】對他們來說很是危險,時間稍微長點無法突破,生命力損失就會很大,所以這【水晶球】其實還是給超一流以上武將使用好。

換了上朝的衣服,劉辛來到大明宮殿聽取了這半年時間大漢發生的事情,總的來說大漢一切發展順利,各州郡主要還是在搞基礎建設,吳縣的造船業發展迅速,到如今除了兩大麒麟商會建設的大型造船廠外,小的造船廠已經有二十多家。

劉辛重視海上貿易還有未來海軍發展,但是大漢從建業市到燕京市的運河開通以後,河運發展也是迅速,河運與鐵路運輸相比有很多的好處,完全不是鐵路運輸能夠代替的,更何況大漢鐵路運輸距離飽和還有很長的路還要走,因此到了今年南方各船運商會相繼建立,給大漢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比大漢河運發展更快的,是大漢的在礦產開發各方面的成績。如今大漢各種新的工具在市場上非常繁多,很多地方山裡找金礦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報紙上經常會出現很多幸運兒,這讓大漢更多的加入到作戰金礦的道路之上。

劉辛一直把漢元紙幣與黃金白銀掛鉤,漢元紙幣與金銀銅幣一起在市場上使用,如此來保證國內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各地方開採出來的黃金白銀越多,大漢銀行發行紙幣數量就能更多,如今很多地方因爲發現大的黃金礦而盛名,有些偏遠地區因此而建了城,對此劉辛也是樂於看到。

九大部門負責人分別給劉辛彙報了半年時間部門重要事情進展情況,大漢的戰爭並沒有讓大漢停止發展,反而因爲從貴霜、安息等地獲得了更多的勞動力與物資,很多產業發展反而變的迅速。

如此朝中所有文官,尤其是內閣對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他們原本都是極力反對戰爭的,認爲天下一切災難的源頭就是戰爭。

朝會結束,劉辛回到自己御書房,諸葛亮很快就來找自己。

“與貴霜帝國的協議孔明看了?”劉辛看着諸葛亮氣息平穩,全身給人一種很自然的樣子,而他的眼睛卻是變的更加富有智慧,這是快要進入超凡境的標誌。

“回陛下,

已經看了,只是有些地方臣不是很明白!”諸葛亮看着劉辛說道。

“有什麼地方不明白,說說看!”劉辛指了指旁邊的椅子示意他坐下,如今大漢已經普及了椅子的使用,就算是普通百姓家中也有椅子,這全功歸於大漢鐵器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

“此次與貴霜帝國交戰,我大漢一直處於優勢一方,富樓沙城外百姓已經心歸大漢,在漢升擊敗對方西路軍的時候,勝利已經完全在我們這邊,陛下爲何不徹底擊敗貴霜帝國,還要留着他們。”諸葛亮問道。

劉辛與自己臣子交流就像是朋友,完全沒有高高在上不容反駁架子,所以臣子們與他說話都是儘量說實際的東西,從不拐彎抹角,在劉辛面前拐彎抹角只能讓他橫不喜。

“我大漢是有實力讓貴霜帝國滅亡,相對付出,我能能夠得到的回報會很大,這個大漢很多官員都能看到,貴霜帝國很多貴族也是明白。

安息帝國對我們沒有多少威脅,一個川州就能擋住安息帝國的進攻,如今我們已經是天下最強國家。”劉辛說着看了看諸葛亮,諸葛亮點了點頭。

“如果我們已經拿下富樓沙城區域,安息東部區域也已經在我們手中,這樣大漢已經非常安全,只剩下北部叛亂的草原部落,馬超他們已經在處理。

安息帝國與貴霜帝國作爲天下四大帝國之一,其百姓也已經習慣於他們的統治,我們要是強硬把他們歸於大漢統治,那裡的百姓必然會反抗,與那些貴族一起對抗我們,這樣我們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讓那些區域穩定。

可是這對於我們來說完全不值得,大漢帝國如今發展距離鼎盛還有很大的差距,單說實力提升,佔領拿下地方絕對沒有我們發展國內實力提升快。

如今與兩大帝國維護好關係,對方發展速度肯定差我們很多,感覺到危機他們自然會向我們學習,而要學習大漢的優點,必然少不了我們的體制與文化,到時候我們使用軟實力奪取天下民心與話語權,這樣比佔領整個世界??我們更加有利。”劉辛回到。

“陛下一直主張以仁義治世,只是這次我大漢佔據富樓沙區域,大漢衆商會獲得好處超乎想象,我大漢這半個月已經有上萬家商會註冊,讓商人治理一州之地,這前期可能有助於當地發展,後期商人逐利,所有人都看到生意賺錢都去做生意,這怕是對我大漢不是一件好事兒。”諸葛亮說道。

“孔明,你作爲我大漢帝國丞相,如今又快要突破超凡,未來大漢帝國的成長必然會留下你的烙印,一些事情方面你還要再看遠一些才行。

讓商人治理富樓沙城,商人雖然重利,但也是百姓,其實商人與百姓本質都是一樣的,甚至說任何國家本質都是一樣。

首先貴霜帝國是在我大漢絕對掌控中,莪們的命令會用另外一種方式被執行下去。作爲三大帝國緩衝區,富樓沙區域包括南部六國區域,未來將會影響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督促他們做出改變,向我們不斷靠攏,把我大漢思想文化不斷傳到天下各地。

其次萬物都講究平衡,當一個地方人們都去做生意,而沒有人去種地,沒有人去工廠做工,那麼糧食價格必然上漲,物價上漲經濟倒退,商會必然有大批倒閉,這些商人看到種地與做工有利可圖,就會選擇種地或者進入工廠,整個社會就會與自然一樣自主調節,逐漸一切進入穩定。

富樓沙城如果遇到經濟方面的危機,背後不還有我大漢呢麼!每經歷一次危機,富樓沙區域對我大漢依耐就越大,到了最後等我們大漢整體發展起來的時候,富樓沙區域不用我們說,自然歸於我大漢。

在這一場特殊的比鬥當中,經濟作爲主角,我大漢人口是貴霜、安息兩大帝國4倍,經濟是他們的百倍,這本就一場早就決定輸贏的戰爭,我們如此確定戰鬥方式,有何不妥?”劉辛問道。

諸葛亮沒有說話,而是努力去思考。站在他的角度,大漢帝國好不容易拿下富樓沙區域,就應該努力榨取好處,如此才能讓貴霜帝國一直虛弱下去。讓商隊在那裡主持一個州的發展,而且還不是大漢商會完全掌控,大漢商會如今正在把大量資金向富樓沙區域轉移,以此他獲取更大的說話算,這是大漢中央權威的一種隱患,更是對大漢經濟的一種越弱。

普通官員與百姓看不出什麼,大漢商人正在瘋狂竊喜,認爲劉辛給他們放開了一條通往無限可能的大道,全都想要從兩大特別州獲取更多的利益。大漢內閣與很多官員都是覺得劉辛這步棋走得很不對,給商人放開權利的口子,兩大州很可能會失去控制。

“陛下說的對,每個人都有爭取美好生活的權利,我們作爲大漢權利擁有者,天下百姓領路人,必須有超前的思想帶領天下百姓走好路,如此才能真正引領整個世界。

陛下智慧臣佩服的五體投地,富樓沙區域與安息東部區域實行商會共治體制,沒有大智慧者絕對無法想出來,而陛下卻是如此輕鬆的完善了兩州新體制新管理辦法。

有陛下在我大漢一日,我大漢必將蒸蒸日上。陛下曾言儘量保留各國各地區民俗文化與傳統,不要去強迫他人去做我們認爲對的事情,以前臣對此理解很是有限,今日臣明白了。”諸葛亮說着臉上泛着興奮紅光,劉辛感覺到諸葛亮精神力突然提升了一大截,查看他的屬性,智力已經達到100點了。

諸葛亮原本智力就非常高,他的體內真氣並不算多,卻是能夠突破進入超凡,這讓劉辛對超凡的理解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偉大,思想文化佔據很大的成分,我們保留別人的思想文化,自己其實也是一種學習,哪怕在一些地方我們會被影響受到限制,但是長遠的來說,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要想成長必須不斷吸取能量,不懂得成長改變的文化與體制一樣,也是會被淘汰的。”諸葛亮對劉辛說道。

“不錯,如今我大漢人才濟濟,管理方面的人才層出不起,普通優秀的官員只要用心找,我大漢多的是,卻得就是孔明這種擁有大智慧,大胸懷、大遠見的人,如此才能讓我大漢不走歪路,一直保持強盛。”劉辛聽到這裡很是高興,諸葛亮從未讓他失望過,只不過一些東西還需要自己指點,畢竟諸葛亮可沒經受過後世完善的思想理論學習。

“臣慚愧,臣還要向陛下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幸運的是臣剛纔突破脫凡,未來可以多陪陛下百年時間,給我大漢再鞠躬盡瘁百年時間。”諸葛亮也是笑了,他可是大漢第一個突破進入脫凡的文臣。

“是該慶祝一下,明天皇宮舉行晚宴,爲孔明突破脫凡進行慶祝,燕京七品以上官員朕都會發起請柬,到時候孔明可要帶家人早早到宮內,甄宓皇后一直都想與你妻月英見見,只不過孔明一直把妻子藏在府內很少外出。”劉辛笑着對諸葛亮說道。

皇宮專門爲了某非皇室成員舉辦宴會,大漢這還是第一次,可以看的出劉辛對諸葛亮有多麼的看中。

“賤內相貌實在醜陋,所以很少出府。明日亮回攜帶家人早早入宮,聽取太后與皇后教誨。”諸葛亮說道。

諸葛亮離開了,劉辛把皇宮舉辦宴會的事情告訴身邊小太監,讓他以自己的名字給燕京七品以上文官發帖子,讓大家明日傍晚赴宴。

皇帝只請文官赴宴,到了天黑整個燕京城都知道了。說是諸葛亮突破超凡成爲大漢第一位脫凡級宰相,但是大漢絕世武將十多位,以爲脫凡境對於百姓來說不是什麼大事,大家都猜測燕京市是不是要有什麼大事情發生。

劉辛舉辦此次宴會一個方面是讓天下看到自己對脫凡境的重視,他並不是只在乎絕世武將的,讓所有官員有可能的都努力提升自己,爭取能多幾位脫凡境文臣。

第二個他向讓大漢所有官員統一富樓沙區域認識,正確理解不同體制對於大漢來說並非什麼不好的事情,要讓更多的人知道大漢帝國未來方向。 有些事情劉辛特意的解釋意義並不是很大,諸葛亮已經基本瞭解富樓沙區域的意義,如此讓他給所有官員灌輸新的思想,整個大漢才能慢慢理解富樓沙區域的意義。

到了第二天下午,內城聚集了數百官員在大路兩旁整齊的穿着官服等候。皇帝陛下邀請百官,可是沒有人敢遲到,怕路上耽擱他們就早早進入內城,燕京城百姓第一次看到原來大漢在京城七品以上官員有這麼多。

晚上宴會舉辦的很是熱鬧,劉辛在宴會上只是稍微提了點自己遠征貴霜帝國的趣事兒,讓後就滿口讚譽諸葛亮對大漢帝國做出的表現。

他告訴在坐百官,諸葛亮每天處理國事要花費七個時辰以上時間,內閣所有事務包括天下十一州只事諸葛亮都是親自過問,整個大漢帝國事務都在諸葛亮的心裡。

要說能力,諸葛亮可能不是最強的,但是要說努力,整個大漢沒有幾個人能與諸葛亮相比。最後他所說一句話讓在場所有人無比震撼,他把諸葛亮比喻成照亮大漢帝國的蠟燭,一點點燃燒自己,如今他突破脫凡境,可以多爲大漢再燃燒近百年了。

第三百零三章 劉辛回險瀆第一百五十一章 深談第二百五十三章 修建外牆第三十五章 急迫感第一百五十五章 牧野城(月票加更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度過危機第四百四十四章 勝利在望第五百八十九章 【銀管院】第五百五十六章 黃敘滅蝗第五十四章 程遠志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孫度第三十八章 初遇劉備第四百二十一章 險瀆騎兵鎮叛軍第六十三章 糧回第一百八十章 袁綱出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深談第四百五十七章 【轒轀車】攻城第七百二十章 絕世的意義第七百二十五章 內閣成立第六百二十六章 需要多少人命才能拿下這座小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悲憤的劉備(月票加更二)第五百二十四章 無助的嚴綱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六百三十章 強與弱,貴與賤第三百七十章 張魯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破虎牢關第一百零八章 關羽第六百一十四章 劉表的變化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大政令第四百一十八章 洛陽城外第六百二十一章 羌族戰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益州戰況第一百六十二章 劉備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天才少女第五百三十章 瑞縣城初成第七百七十三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三)第六百八十章 張飛安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鴻門宴第四百一十七章 追擊第二百二十章 任命到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父子對答第二百七十五章 綠蔭鄉安排第一百四十八章 紅薯粉第一百一十章 關羽取肉第七十五章 劉其與盧家第八百三十九章 空間成長第六百五十七章 進入荊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軍解散第九十六章 準備過冬第七百四十三章 回涿縣第五百九十章 加快鐵路建設與幼兒園第四百七十一章 劉虞的無奈第七百七十章 佈置任務第四百三十一章 昌黎郡人員第一百七十章 張飛大義第三十六章 忙碌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亮入蜀第七百一十五章 張繡的選擇第八百三十八章 空間恢復第二十五章 牛大骨第一百九十二章 張繡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峙與準備第五百四十六章 劉璋之死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越巂郡第七百七十二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長符】第七百八十一章 大漢的未來在哪裡第四百零四章 劉備會盟第四百二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三十五章 急迫感第四百四十五章 初平二年第七百五十章 一十三大絕世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一員猛將第五百五十三章 張允吃羊肉面第六百五十四章 關羽戰呂布第四百六十三章 讓劉焉去選擇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破虎牢關第一百八十章 袁綱出手第八百零四章 摘果子第一百七十章 張飛大義第六百一十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五十六章 放棄綠蔭鄉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軍出動第一百零六章 張家的饋贈第四百零一章 黃忠大敗徐榮第七百五十一章 強與弱第二十八章 雛雞第六百二十三章 誘惑第一百零五章 新年規劃第二百五十三章 修建外牆第六百九十七章 是貿易,不是征服第七百一十二章 馬騰入蜀第三百零一章 百姓只爲活命第五百五十二章 姓如何疾苦第五百零六章 益州郡董和第四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二百七十九章 【闊煞星】張頜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隊改編第八百三十八章 空間恢復第一百零六章 張家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