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嬴政與劉辛

大量百姓從川州出來,他們很多人原本都是逃難纔去川州區域的,如今天下已經太平,新大漢建立就在眼前,很多人還是願意回家鄉的。

離開家鄉這麼久,他們離開的時候大多都是難民,如今大家日子都不錯,最起碼比離開的時候不知好了多少,因此可以算得上衣錦還鄉了。

一些百姓從蜀郡甚至永昌郡,一路坐火車,坐馬車出了川州前往天下各州,這讓中原所有郡縣都開始按照蜀郡生活方式開始發展,新的官員到達這些地方以後有了更多的支持者,整個中原全都能夠聽到劉辛的聲音,內閣的政令,各州在劉辛的提議下都是有了各自的報社,但是蜀郡報依然是大漢第一報社,他們在天下各郡縣都建立了分社,讓更多的百姓可以看到朝廷的命令。

四月初三,諸葛亮與周瑜帶着內閣大部分人員前往燕京,劉辛安排徐晃率領兩營精銳護送,通行的是內閣大量的資料,這些資料重量超過二十噸。徐庶帶領數名內閣繼續跟隨劉辛,他們會與劉辛稍後一起去燕京。

“主公,一切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皇城主道上26大宮殿在今年十月以前就能全部建成,爲了加快建設,很多宮殿柱子都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三省九部辦公之地七月基本就能完成,這是去年到上個月燕京城整個資金使用情況。”徐庶拿過一個小賬本交給劉辛。

“幸兒你幫我看看!”劉辛看着旁邊已經18歲的長子劉幸向他說道,劉倖如今也是內閣成員之一,不過他負責的是皇室事務與麒麟商會管理,皇室事務也是朝廷重事。

劉幸拿起賬本快速看了起來,只是幾個呼吸的時間他就把賬本放下,作爲內閣成員只需要看這賬本中一部分總結,就能大概瞭解建設燕京城用度,劉幸雖然是劉辛的兒子才入的內閣,但是他的能力並不差,劉辛對劉幸可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

“父親,這燕京城建設花費比孩兒想象中要少的多。前幾日孩兒對麒麟商會在燕京城的生意看了看,其中建材與店鋪商品盈利有6億多,川州各工廠因爲燕京城建設所得大概4.7億。

而整個燕京城建設支出竟然只有12億,也就是說這麼久了我們只用了一億多漢元,而這一億多回報卻是非常驚人,如今燕京城外建設已經初步完成,帶動我大漢很多地方經濟。”劉幸說道。

“非常不錯,看來你在內閣學習到不少東西,作爲君者必須考慮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更大的利益,如今我大漢還在建設初期,只要上層路走對,未來二十年都是快速發展期,人口的增加對於我們現在來說是好處,可是等20年後社會發展吃光了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福利,

到時候各方面發展必然就進入瓶頸,這一切都是必然的。

20年以後如果我們工業發展如果沒有大的創新,人口超過社會發展需求,人口增多就會成爲社會負擔,我們就必須考慮使用其他辦法繼續加快大漢發展,要不然必須出臺限制人口增長的政策了。”劉辛說着,不但劉幸認真聽着,徐庶與內閣其他官員也都認真聽取。

劉辛說的一些事情,對於現在來說看起來似乎比較遙遠,很多官員都不理解人口多瞭如何還能成爲國家的負擔,這些需要他們不斷學習與總結,反正只要劉辛開口,這必然不會是小事,不理解沒事兒,但是必須重視起來。

“父親,我們新建燕京城,所耗費人力超過百萬,其工程之大比曾經的秦始皇嬴政修建北長城還要大。

可是秦始皇修建長城搞的天怒人怨,最後導致整個大秦帝國因此而毀滅,他當時爲何不使用我們如今的方式,這樣不但大的工程能夠更快更好的建成,百姓也能因此而獲利,哪怕當時秦國資源不豐富,建立北部長城還是可以的。”一旁的劉盼只是旁聽,他能夠理解大漢朝廷付出十多億建設新的京城,卻是有些不明白如此簡單的事情以前爲何從來沒有人用。

“呵呵,幸兒你爲弟弟解釋!”劉辛聽到劉盼詢問,臉上露出笑容,看了看劉幸說道。

“是,父親!我大漢如今能把百姓組織起來建立京城,如此龐大的工程放在以前任何時期,沒有十年以上時間根本不行,而如今我們能夠輕鬆做到,秦始皇嬴政卻是不能做,主要原因有四點。

第一,嬴政把國家權利全都收入自己一人手中,天下中層無法獲得太多好處,因此對其很是不滿,每個人都有私心,大家看到這裡工作都不積極,因此社會物資嚴重不足,無法給修建長城的百姓甚至官吏回報。

第二,物資不足整個社會都很是貧苦,秦國輕商更是沒有商會,所以就算勤政拿錢拿糧給這些工人與官吏,他也是無法再把這些錢財收回的,一個十億的工程,可能需要二十億、三十億才能完成。

第三,秦國可是不會把百姓看的重要,天下一切屬於皇帝一人,百姓生活比現在安息之地的奴隸強不了多少,人們生活只在溫飽線上掙扎,只有貴族纔能有讀書學習的權利,社會缺少基層管理者,甚至有些儒生覺得百姓愚昧社會才能更加安定,這種把人劃分成三六九等的社會,上層可是不會去管底下人的死活。

第四點,也是最爲重要的一點,秦國時期貨幣系統太過雜亂,國家科技發展太過於落後,各地方交通不便利,很多城的貨幣其他地方就能不能用,無法統一貨幣貿易就難有發展的土壤,整個社會經濟沒有轉起來,生產效率必然不高,就沒法使用我大漢如此修建大型工程的辦法了。”劉幸說道。

在場的所有人聽了都不由點點頭,劉幸的成長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劉辛也是一直在給劉幸傳輸一些知識,讓他在內閣學習起來速度非常快。

程昱聽到劉倖如此說,臉上都笑開了花,他如今已經七十一歲了,這個時代能活到古稀之年的老人非常少,而如今程昱狀態還是非常不錯,他如今把培養劉幸作爲自己第一工作。

“公子,社會發展是一個方面,主要的還是一個社會的思想,這個社會思想的引路人。

在蜀郡興盛以前,我大漢比之強盛時期的大秦帝國並強不了多少,秦國法家、儒家思想也是非常的強大,其中很多道理也是直指真理。

可是哪些東西是對的,要大家一起做,哪些東西是錯的不能去做,這需要有人去說,而說出這個話的人,不但可能會失去自身在這個社會的特權,還要給自己樹立無數的敵人,所以說嘛一個好的君王是一個國家興盛的關鍵。

君王必須要有能捨棄自己爲了整個天下的信念,如此他才能不具私心,看清楚正確的道路,給天下百姓指明方向。

我剛跟隨你父的時候,他就明確收沒世家所有特權,而是全力拉攏培養最底層百姓讓他們學習,讓優秀的人來當官。

這樣窮人才能從世家手中把權利爭奪過來,天下可以說話的人多了,能夠看見的問題就越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多了。我們常常說萬事以民爲重,就是要永遠站在絕大多數百姓這一邊,讓他們擁有權利,擁有提升自己的道路,如此我大漢商業才能發展到如此程度。”程昱對劉幸說教道。

“謝老師指點!”劉幸禮貌行禮向程昱道。

“秦始王是我華夏第一位皇帝,其能力毋庸置疑,他繼承了秦國的王位,當時秦國本就是天下第一強過。

而主公卻是微末出身,從黃巾之亂開始,一步步走到現在。不說別的,川州二十年十年人口增長了六倍,這完全就不是嬴政可比的。

而且我們如今國策正在一步步完善,比之秦國最強盛時期那可是強了無數倍,天下所有人都在從我們的政令中獲利,我們擁有分配天下財富最好的辦法。

因此我覺得主公你之功績強過嬴政百倍, 您還是我大漢第一絕世武將,壽命還有百歲以上,未來必然成爲天下聖主,成爲千古第一帝。”張鬆這個時候開口說道,說着他激動的向劉辛跪下,其他人看到這裡也都向劉辛跪下。

劉辛看到這裡心中無限豪氣升起,他有信心讓大漢帝國走上世界之巔,未來百年大漢帝國走完2000年所走的路。張鬆口纔是好,也得人喜歡,他的才能比內閣其他人是要差一些,劉辛也是需要內閣有這麼一個能夠經常灌雞湯的。

“都起來吧!要我大漢走上世界之巔,莪一人無法做到,需要我們大漢所有子民一起努力。

未來道路依然艱辛,我們不敢有絲毫鬆懈,這大陸東部遙遠的海洋裡是什麼,琉球島南方是什麼,匈奴北部雪山的最低北邊又是什麼一副樣子,我們要想讓人類成爲世界的主角,就必須去探索整個世界。

那樣後世才能記得我們,把我們當成他們的先驅。在這裡我給大家一句忠告,別辜負歷史與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吧!”劉辛道。

第五百一十二章 五郡太守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家莊議事第八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三十一章 綠蔭鄉二小第三百二十章 難受的崔淗第五百九十七章 增加經濟活力第四百一十八章 洛陽城外第七百三十八章 相繼突破第七百零三章 曹丕與曹操第六百二十一章 羌族戰事第四百六十二章 劉範三兄弟第四百六十五章 瑞縣會議第十三章 得與失第二百七十九章 【闊煞星】張頜第二百七十八章 【朱雀星】認主第三百零七章 冬季大練兵第一章 張家佃戶第六百五十三章 決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蝗災第三百二十八章 關鍵的一年第四百七十章 黃權來投第一百零二章 張家莊的豬腿第六百三十章 強與弱,貴與賤第二百六十二章 建市第一百五十一章 深談第七百八十一章 大漢的未來在哪裡第六百六十二章 富裕的曹操第七百七十三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溝壑陣地六百三十九章 黃敘與郭嘉第一百六十八章 敗勢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氣境】第六百六十三章 205年第八百二十六章 鋪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劉母與張晴妤第六百六十五章 諸葛亮入蜀第六十八章 劉疾到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遇伏第二百一十二章 攻城失利第三百六十八章 東阿縣據點第七百一十二章 馬騰入蜀第五百四十三章 到不韋縣第四十二章 爆炒青蟹第八百三十章 新漢四十一年第六百六十四章 劉表的決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誘惑第二百七十八章 【朱雀星】認主第六百一十八章 官府補貼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逸第九十章 籌糧第一百四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七十七章 五百四十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穩步發展第七百三十五章 特拉城防守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龐德公司馬徽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切安好(打賞加更二)第六百三十章 強與弱,貴與賤第二百零二章 劉虞的要求(打賞加更)第七百七十章 佈置任務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破巨力境第七百零六章 巧合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飛(一)第七十五章 劉其與盧家第三百一十章 發現鐵礦第三百零七章 冬季大練兵第一百二十章 仁者之心第三十二章 練武第八百零七章 教育與處罰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涿縣第六百二十一章 羌族戰事第四百二十九章 幽州之戰第六百八十二章 劉備與孫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大於弊第四百八十九章 自吞苦果第八次二十章 永生不死第五十三章 【突破卡】妙用第八十一章 水庫建成第七百三十七章 二十三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格局第九十六章 準備過冬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部落的態度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改年號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有特色第五十六章 翁婿暢談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隊改編第八百一十章 做合格商人第三百零三章 劉辛回險瀆第六百四十七章 張允貸款第七百三十六章 強大如斯第五百八十七章 生產力提升造成的經濟影響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將會成爲鮮卑人的噩夢(打賞加更八)第七百九十六章 王小花回燕京(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幽州之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武學院第三百三十三章 發兵遼東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漢的態度第三百二十一章 石門之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領兵西去(加更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主動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