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張繡的決定

“劉辛沒有爲難我,也是…如今他的實力完全可以碾壓一切,他能讓你來勸降我,已經算是對我的善意了。”張繡自嘲的說道。

想想曾經與劉辛第一次見面,當時自己正是大婚之時,劉辛方式還不是自己對手,這二十四年過去了,劉辛卻是已經做天下之主了。

“大師兄你完全不必如此去想,你也曾言我主劉辛是千古難遇的雄主,他作爲我大漢帝國皇帝必然能讓我大漢更加強盛。

大師兄沒有爭奪天下之心,也是一直未曾阻礙益州的貨物進入冀州,這麼多年師兄也是重民生,冀州百姓生活也是越來越好。

不做這魏王,大師兄你還是你,如果你想突破絕世,我可以與主公說一說,讓你也與二師兄一樣去特訓,到時候師兄你與我們一起爲我大漢開疆擴土,多活六十年看着我大漢帝國一步步走上世界之巔,

要是大師兄不願與我主公相見,還在鄴城與師弟一起也是可以,作爲冀州總督所有官員任命都是師弟負責,如今冀州將軍一職師弟還未確定下來,師兄如果願意可以繼續領兵坐鎮冀州。”趙雲看到張繡的態度,話說的也就更開了。

“呵呵!師弟你跟隨劉辛這麼多年,的確成長的很不錯,比師兄我強。

劉辛的態度我已經知道,既然你已經來了,那麼以後這冀州、幷州與青州就交給你了。以後跟隨我的那些兄弟還就指望師弟照顧了。”張繡說道。

張繡說出這樣的話,有一種英雄末路的感覺,他把一切交給趙雲,對他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其實就等於投靠趙雲。

“多謝大師兄,師弟必然不顧辜負大師兄今日所做決定,冀州將軍一職大師兄你就先領着。這益州軍紀軍規是有很多的,以後我冀州大軍必然也要遵守,如果不遵守出了問題,必須給足應有的處罰,這一點我必須早早說清楚。”趙雲說道。

張繡臉色有點爲難,但是還是點了點頭,冀州並很多都出自張燕的黑山賊,張繡讓張燕在常山郡西北部預防東羌與鮮卑騎兵的侵擾,但是黑山賊的風氣一直在冀州難消。

“當然,以後冀州軍軍餉都會按時發放一分錢都不會少,益州會派遣一部分軍紀整治官到來,如果有不合格的士兵,我們會給足他們足夠的補助,然後讓他們去做其他事情,絕不會對所有人置之不理。

當兵軍紀爲先,

騷擾亂殺平民是大罪,這一點絕不會有絲毫退讓。過幾天我讓益州派遣專業的規劃設計人員、銀行管理人員先過來,給我們新冀州所有軍營、道路做出一份新的規劃,然後在冀州各大城市建立銀行,與益州商會聯繫讓銀行給足我們足夠的貸款,冀州很快就能有一個新的樣貌。”趙雲說道。

如今張繡已經願意把一切交給趙雲,那麼趙雲給出張繡自己的計劃,也是對張繡的一種尊重。可是趙雲一直在益州體系內,跟隨劉辛多年很多東西都已經養成習慣,問題在他手中就顯得很是簡單,而且理所當然。

而張繡卻是完全聽不懂,他只知道益州有錢,益州商會會賺取世家百姓的錢,但是如何與商會合作他卻是一點不知道。說是商會能把天下百姓的錢全部賺走,可是益州商會那麼的繁榮,益州百姓不但沒有越來越窮,反而是越來越富了。

百姓有錢了,世家沒有權了,益州六成孩子都會上學讀書,這原本被儒家學着視爲天下不穩的重要隱患,到了現在也沒看到益州亂起來,所以用原本大漢精英層的思維去理解益州的一切政策,是解釋不了的。

“一切師弟你看着辦吧!冀州、幷州、青州、幽州南部四郡全部交給你,如果需要我的話,你讓人通知我一聲就行。

我已經讓家人全部搬出去了,這魏王府就交給你了,明天你讓人換成總督府的招牌就可以。

對了,馬超已經去了薊縣,過幾天消息應該會來,公孫度這幾年一直病重中,長子公孫康一直在處理幽州北部事務,次子公孫恭與高句麗走的比較近。

馬超應該很快拿下薊縣,他作爲戰神星天賦非常不錯,只是性格不夠沉穩,你如果要用一定得小心。”張繡對趙雲道。

張繡如此歸順,這讓原本很是擔心的趙雲放下心來,自己大師兄不是那種沒有大局觀的人,只是他心中還有一種老固的思想,世家得有特權,他希望趙雲能夠優待冀州一些世家,爲此趙雲給張繡做了很多的解釋。

趙雲離開只是七天時間,劉辛就收到了趙雲的來信,對此劉辛很是吃驚。張繡竟然能夠如此簡單放棄整個中原三成的地盤,這讓劉辛對張繡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變。

益州的官員與商會門在二月初五就開始前往冀州,能夠跟隨官員們一起前往冀州的商會基本都是大商會,在新佔一片區域之後,剛開始商會投資可能會很大,但是過幾年等這一片區域發展起來,利潤可是數倍的回收,要知道益州如今資產超過10億元的商會已經達到6家,如果不是因爲【繼承法】的原因,這一數字可能還要提升一倍才行。

趙雲成爲冀州總督,劉辛明年十月十日在燕京登基,這消息很快就在中原北部快速傳來,與之一起傳開的是益州的商隊,益州商隊通過陸路、水路不斷把各種貨物送到北方。等益州所有官員真正上任的時候,青州、冀州、幷州各大城市已經充滿了益州各種商品,而各郡縣已經開始大修官道了。

趙雲在冀州顯得輕鬆從容,有張繡支持,他很輕鬆就拿下冀州與青州所有縣城,至於幷州與幽州南部暫時先歸趙雲管控。其實九州設立,趙雲是大漢帝國第一個上任的總督,其他各州總督內閣都還沒有任命,趙雲也是沒有拿到真正的內閣任命書。

天下一統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大,天下已經徹底沒有能與劉辛抗衡的勢力,所有人都明白,益州模式未來必然會在天下所有地方推廣,隨着益州所有商會都開始向外投資,越來越多的益州百姓甘願跟隨商隊一起舉家前往揚州、冀州、徐州或者是涼州、藏州,蜀郡銀行第一年在益州以外的貸款超過益州內部。

趙雲在冀州一切順利,黃敘也是坐船一路來到平子河市,平子河市還有以前影子。

平子河市的官道與城牆還是以前的樣子,只是相比起以前的繁榮卻是差了很多,這裡的人口已經沒有20年前多,黃敘跟隨一商隊來到碼頭,看到很多光着上身的青壯正在搬運貨物,那些青壯皮膚黝黑精神狀態比之益州卻是差了很多,這平子河市已經沒有了黃敘印象中的繁華。

黃敘沒有帶一名隨從,他下了船來到馬車行,僱傭了一輛前往險瀆縣的馬車,看到這裡用的也是漢元紙幣,只不過從百姓手中錢很少,這裡人工價非常的低,從平子河市到險瀆縣馬車竟然只需要三毛六分錢。

這樣黃敘心裡就有了底,公孫度一直與劉辛是盟友關係,幽州北部也一直未曾排斥益州的一切,這麼多年益州的影響力在幽州越來越大,他這次的任務就不會太過於艱難。

到了險瀆縣,看着這裡的一切,黃敘依稀還記得他作爲險瀆縣主薄的時候,每天都要來這裡查看一遍,那道路旁的水渠,黃敘還親手參與修建過。

作爲公孫度這麼多年核心城市, 險瀆縣情況比平子河市要好一些,街道上益州的貨物也有很多,一些自行車從街道駛過,黃敘突然感覺整個大漢國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大,益州南部與幽州北部區別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大。

來到燕王府外,燕王府比之益州州牧府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門口護衛數量雖然衆多,但是其實力與裝備與益州州牧府完全不是一個檔次,黃敘向門衛士兵行禮後說話了。

“我是你們燕王的故友,還請通報一下!”黃敘說道。

門衛聽到這裡不敢遲疑,回燕王府回報了半個時辰這才走了出來。

“抱歉,王上略散風寒,見不得客,還請回吧!”門衛說道。

“呵呵,燕王身體有恙,麻煩再通報一次,就說我是從蜀郡來的。”黃敘說道。

第二百一十章 拿下高陽縣第二百八十四章 強行練武第三百九十二章 到東郡第七百二十二章 武學院第四百六十五章 瑞縣會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幽州北部戰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黃巾(四)【求首訂】第七百三十三章 所有皇子都着急第八百一十三章 穩定第五百一十二章 五郡太守第六百八十七章 安息帝國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七章 賊匪猖狂第三百零九章 張純敗勢第十九章 美味【雜肝湯】第一百九十章 春來(打賞加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糧食戰(求月票)第八百二十四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五十八章 盧植下獄第四十一章 挖蚯蚓第五百六十四章 益州戰況第三百四十二章 各方反應(爲暖陽1314 加更二)第三百八十章 殺敵攻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切安好(打賞加更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第七百五十二章 收緊與開放第六百六十章 益州騎兵第二百四十章 一起勞作(新年加更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綠蔭鄉二小第二百五十二章 全部拿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準備會盟儀式第三百零三章 劉辛回險瀆第四百八十五章 溝壑陣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峙與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新的陰謀第七百一十六章 趙雲的擔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與張任論天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武神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漢雄風第八次二十一章 龍膽第六百八十二章 劉備與孫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劉璋之死第八百三十三章 神位第四百二十九章 幽州之戰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武神第六百六十章 益州騎兵第一百零四章 轉盤更新(打賞加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鳳凰山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到中山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探路第四百九十二章 給甄家指路第八百零三章 信仰空間第四百八十七章 劉範逃走第六百二十六章 需要多少人命才能拿下這座小城第五百零七章 佔領廣漢郡屬國第五百零五章 劉焉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七章 焦灼第五百二十三章 看着你把錢拿出來第二百二十章 任命到來第十九章 美味【雜肝湯】第五百七十九章 十四大諸侯第二百六十九章 崔淗的改變第五百一十六章 公孫瓚起了壞心思第三百五十四章 秋收之後第二百二十三章 周泰突破第八百二十四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備碰壁第六百四十八章 郭嘉的迷茫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隊被困第三百二十章 難受的崔淗第一百零六章 張家的饋贈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伊士城主的決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劉辛的態度第六十六章 周泰回家第五百零三章 益州南部現狀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家玩脫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劉焉安排第八十五章 戰鬥第一百九十章 春來(打賞加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劉備在洛陽第八百零七章 教育與處罰第七百二十七章 趙雲到鄴城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漢雄風第六百七十四章 呂布之死第二百六十六章 崔淗的惆悵第二百五十一章 白馬義從第六百零八章 劉虞稱帝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後的陰謀第四百六十一章 劉焉的後退第二百八十七章 洛神甄宓第六百零六章 關羽奇蹟第四百七十九章 教育是根本第三百七十三章 輿論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誘惑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見劉虞第四百六十六章 全面規劃(求下月票)第四百一十四章 董卓遷都第七百九十四章 延伸第一百八十三章 醞勢第三十七章 周崔氏第六百一十九章 武都縣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