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平羌

重生三國從養雞開始正文卷第七百零一章平羌孫策思想的轉變使得中原南部區域全部進入穩定發展期,嚐到了商業貿易帶來的利潤,知道了益州實力的強大,就很少有人再去發動戰爭。

劉辛在得知安息、貴霜兩大帝國對自己商隊的態度之後,也是逐漸安心,他可以繼續按照以前的計劃統一中原,兩大帝國如今能夠加快中原的發展與統一。在劉辛在瑞縣等候大月氏使者的時候,郭嘉與黃忠在羌族草原打的也是不可開交。

六萬精銳騎兵,十多萬正兵輔助,郭嘉把軍力分爲五大部分從定羌城向西、北兩個方向推進。

北羌與西羌兩大族也是組合聯軍抵抗,但是益州精騎擁有與草原部落交戰的豐富經驗,他們依靠精銳兵力不斷的騷擾突襲地方落單的部落,打敗對方後俘虜全部牧民與奴隸,聯合友軍再對抗對方援軍。

羌族各部落要在草原生存就必須放牧,益州騎兵搶牲畜搶牧民,讓羌族無法應對。而郭嘉的主要任務是以定羌城爲中心,把黃忠、管亥、方悅搶奪的牲畜、奴隸、戰俘運送回定羌城,讓後通過火車把這些戰利品送回益州。

才半年時間,益州精銳騎兵損失達到六千人,很多益州訓練了數年的精銳都陣亡在了這一片草原上。但是對於所有參與草原作戰士兵來說這一切都值得,作爲大漢子民,這歷史性一刻可以讓他們牢記一輩子。而半年郭嘉已經從羌族草原運送回來俘虜八十萬,牛羊八百多萬頭。

有人可能就很好奇,整個羌族人口二百多萬,益州已經拿下羌族過半的土地,爲何只有千萬牲畜不到!草原人不耕種,食物主要是吃肉,一人就算一個月吃一隻羊,羌族牛羊也應該有超過兩千才纔對,算上留種,最起碼得四千萬以上纔夠用。

其實草原牧民每年只有過節纔會宰殺自己的牲畜。一般牧民食物主要來源是狩獵加上各種奶製品,只有貴族與打仗的時候纔會平時宰殺牲畜,奴隸們更是沒有吃肉的權利,他們都啃食主人吃剩下的骨頭,或者自己放牧的時候在地上尋找蟲子吃,喝一些牛羊奶。

不敵益州騎兵,西羌部落只能不斷西撤,越是往南地勢越來越高,氣溫越來越低,西羌部落西部都是雪山,益州騎兵越是追擊環境就越是艱難,要想徹底征服西羌可是不容易。

而北羌情況要比南羌好一些,北羌的西部是雪山,西北部是大月氏,北部是烏孫族,東北部是涼州。益州騎兵追着北羌不斷北上,北羌沒有後撤的餘地,他們與大月氏、烏孫族矛盾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只能與益州騎兵硬拼,不敵後開始不斷投降。

茫茫的羌族草原,哪怕是羌族在這裡生活了上千年,也沒有對這裡探索完畢,郭嘉在益州騎兵把所有羌族部落趕走俘虜的同時,讓他們繪畫出整個羌族六郡的地圖,讓後根據地形與各區域資源,在總督府商議應該在六郡哪些區域應該建城,哪些區域應該建堡,要想把羌族真正納入大漢板塊,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可能需要幾代人才行。

劉辛需要的是羌族六郡局勢基本穩定,羌族六郡駐守兵力不會超過五萬人,他還需要把精力用到一統中原之上,羌族六郡大的架子先要架起來,派遣有能力的官吏,等候火車軌道修到這裡再開發這裡不遲。

如果不是因爲絲綢之路貿易,拿下整個羌族對劉辛來說是一個負擔,在這超過兩千裡的廣袤草原上鋪設鐵軌,要想全部修完所花費的人力與物力不比貿易收入少。

七月十六日,劉辛前往火槍研究廠視察,火槍廠火繩槍研究差不多已經到了極限,一百步內命中目標準心很是不錯,不過劉辛對此卻很是不滿意,操作複雜不說,遇到下雨天火繩槍就用不了,打在鐵甲上沒有一點傷害,四十步外皮甲都不能穿透。

所以他一邊讓工匠繼續試驗改造火槍性能,一邊讓工匠在子彈方面做研究,劉辛給出了他了解的後世槍支製造的一些路線,要想製造出自動填充的子彈與威力可以射穿厚甲的槍支,不用後世那樣幾百年時間的摸索與進步,但是以如今益州的工業水平,短期內要想製作出劉辛希望的槍支也是不容易。

槍支製作不容易,大炮比槍支製作卻是要簡單很多,如今槍支工廠製作的大炮已經可以射出五百步距離,比這個世界的投石車卻是要離開太多,儘管炮彈威力與劉辛想象中還要差一些。

黑火藥配置比例槍支製作廠已經研究的比較透徹,要想提升火藥威力,使用後世的苦味酸甚至tnt炸藥,那還需要化工業發展作爲基礎才行,劉辛不可能一下子把兩千年後的科技全部帶出來,科技每走一步都是一個科技體系的進步,這不但需要不斷的探索,還需要龐大的社會發展作爲動力。

劉辛所需要的手榴彈,工廠卻是已經制作出來,這一次無論是威力還是安全性,都已經達到劉辛的要求,他已經讓人給全郡42個精銳營開始配備手榴彈,這樣攻堅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每一枚手榴彈都有不同的序號,每一次戰爭結束各營都必須對手榴彈的使用作彙報,非戰爭期各營不得使用手榴彈,開山修路火藥使用也都是需要建設部親自在州牧府報備,火藥的利用監管如果不嚴格,對大漢的發展將不會是一種動力,而是災難。

劉辛在槍支製作廠待了十天時間,又去了棉虎鐵堡,如今的棉虎鐵堡已經與棉虎城合併在一起,被大家成爲益州鋼鐵總廠。

鋼鐵總廠人數已經超過三萬人,包括石煤脫硫與鐵製品加工,這裡供應了整個大漢九成以上鐵器。六十多座高爐每天六千多噸的產量,一年高達260萬噸鋼鐵產量,是大漢發展的主要引擎,而這裡的化工業發展也是益州之最,各種鐵質剛纔在與工業區的配合下不斷被試驗製作出來。

益州在劉辛的提議下有了“噸”這一重量單位,一頓等於一千公斤,一公斤等於四小斤。今年鋼鐵鐵廠與工業區蒸汽機制作廠一起研發的286噸蒸汽衝壓機,這使得益州鐵器零部件製作速度迅速加快,劉辛因此對研發團隊十萬元的資金獎勵。

整個益州官員都知道,工業區與鋼鐵廠是劉辛的寶貝,劉辛給這裡投入從來不計代價。益州工業學院如今在校人數已經超過十萬,所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半都進入這兩個區域,而益州各種劉辛特設的研究所就有二十多個。

八月,劉辛正在視察鍋爐製造廠,今年鍋爐廠根據劉辛的要求,已經研製出壓力錶與水位計、安全閥等安全部件,加上益州橡膠產量提升,已經可以用到一些關鍵行業,蜀郡鍋爐廠製作的鍋爐可以運用到各行各業,這極速提升益州工業發展的進程。

蒸汽機經過幾年的不斷髮展,如今做功效率越來越高,噪音也是越來越小,體力比以前小了三倍不止,如今益州紡織廠已經用上了第二代的蒸汽機,一些縣城也出現了蒸汽機磨坊。

大月氏的使團終於到了,當劉辛回到成都縣的時候,使團超過五百人正在館驛休息,劉辛在八月初六見了大月氏使團。

“大月氏一直都是大漢的兄弟國家,經歷百年的等待,大月氏又迎來了來自大漢的商團,我代表大月氏王室對大漢皇者致以最尊崇的問候!”大月氏使者向劉辛說道,旁邊有人給劉辛翻譯。

使者稱呼劉辛爲大漢皇者, 這是對他地位的認可,劉辛現在雖然不是皇帝,但是稱帝也是遲早的事兒,經過益州州牧府這幾年的宣傳準備,益州百姓呼籲劉辛稱帝的聲音越來越高,大家都知道劉辛遲早要稱帝,具體時間那需要看劉辛的意願。

“大月氏與大漢從200多年前開始,都一直是很好的夥伴,我們願意與西域各國都友好相處,希望大月氏能夠保證我們商隊在西域的安全,對此我們願意給予兄弟國家一定的幫助。

你們有什麼需要可以提出來,如果大月氏組建商會來我益州也可以,我們會給你更好的貨物價格。”劉辛說道。

“我的哥哥讓我代表大月氏出使大漢帝國,希望可以得到大漢帝國的幫助。

我們知道羌族被大漢騎兵打的潰不成軍,羌族甚至已經失去七成以上的國土,而大月氏國力弱小,我們國家人口只有兩百多萬,有與大漢一樣以農耕爲主,不是羌族與烏桓、匈奴的對手。

今年北上被趕的向北遷徙,我們與羌族部落發生了幾次戰爭,雖然最終我們打退了敵軍的進攻,但是損失也是不小。

烏孫族這幾年對我們也多有侵犯,他們搶掠我們的子民,焚燒我們的城池。我們希望大漢國能夠支援我們一批武器與裝備,一拒烏孫族的侵擾。”使者向劉辛拜禮。

“這好說,大漢可以送大月氏精銳武器五千把,鐵甲兩千副。我們還可以給你們提供一些貸款,只是我大漢也是有一些要求。”劉辛看着大月氏使者說道。

第四百五十三章 甘寧第七百八十八章 白糖換寶石第一百三十二章 決戰黃巾(五)第四百六十章 何宗敗亡第五百五十章 瑞縣城初建第八百二十五章 父子對答第三百八十五章 張任秘訪第五百一十九章 幽州北部戰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商人遠比想象中勇敢第五十一章 第二套房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堡防守戰第七百一十章 曹操攻雍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隊被困第五百四十八章 鐵軌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斷糧第五百七十九章 十四大諸侯第二百五十六章 商船到來第六百一十二章 張鬆出使荊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發展(新年加更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後的陰謀第五百零五章 劉焉的反應第六十八章 劉疾到家第八百三十七章 長生的秘密第六百七十五章 關羽月下弒貂蟬第七百七十三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三)第六百一十九章 武都縣傳聞第四百零六章 大戰已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險瀆縣防守戰(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孫瓚崛起第五百五十七章 滅蝗之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崔淗的惆悵第七百零九章 馬騰與馬超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豫州第二百四十章 一起勞作(新年加更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張允貸款第七百二十三章 衆將聚首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大月氏國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典第一百七十二章 歸家(求月票)第三百二十章 難受的崔淗第三百五十三章 決定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神之名(二)第二百零四章 蛟龍出海第八百二十八章 劉幸監國第六百二十六章 需要多少人命才能拿下這座小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豫州第五百二十章 成功背後付出的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二百五十章 商隊遇險第八十三章 砂糖第四十二章 爆炒青蟹第三百六十九章 劉焉治下的益州第八百一十七章 將星第五十一章 第二套房第三十章 兩小進家第二百七十章 劉備接印(打賞加更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角逐第二百一十八章 落差第五百五十七章 滅蝗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口限制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水嶺第六百六十四章 劉表的決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敗勢第六百零九章 西羌建城第六百章 關羽神威第五百八十五章 蒸汽機初成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黃巾(四)【求首訂】第四百九十四章 紙張與書本第一百四十四張 二入徐州第七百七十四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劉璋之死第六百零四章 昨日袁紹,今日曹操第四百五十三章 甘寧第五百七十九章 十四大諸侯第四百七十九章 教育是根本第三百九十八章 拉攏第二十三章 母親的想法第六百二十八章 趙越第三百四十六章 修整(打賞加更六)第九十一章 晉升家將(加更求票票)第六百一十六章 張允買牛第一百七十八章 袁綱的困境(800月票加更)第一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關羽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到中山國第四百六十一章 劉焉的後退第六百八十章 張飛安心第三章 幸運大轉盤第二百六十六章 崔淗的惆悵第四百七十章 黃權來投第一百二十四章 【太平天國】的故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飛(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獲勝第六百零六章 關羽奇蹟第四百九十八章 商業協會第三百一十二章 險瀆大建設第七百五十一章 強與弱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桓王丘力居第六百二十五章 羌三堡守城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萬國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