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益州的特殊地位

208年正月,劉辛41歲。到定羌城鐵路修成,這對劉辛來說很是重要,定羌城的建設已經把三羌之地完全隔斷,這讓羌族部落徹底失去反抗之力。

郭嘉領了一百多名州牧府官員,五百多吏士前往定羌城,郭嘉的總督府會先設立在這裡,等三羌之地安定下來,總督府會設立在丹噶爾,羌族六郡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還是商業貿易。

到了定羌城,郭嘉第一時間召集黃忠等武將,商議拿下整個羌族草原的辦法,郭嘉的想法是地毯進攻,把所需羌族全部俘虜或者趕走,他要在這一片區域建設六郡,必須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劉辛任命他爲羌族總督,不知道會讓他在這裡任職幾年,他可沒有時間用溫和手段去處理羌族問題,羌族與益州南部蠻夷問題本質不同,所以不能同一而論。

劉辛把諸葛亮與郭嘉都調派出去,他們兩個爲益州提供了更加安穩的發展環境,並且源源不斷把天下財富與人口輸入益州,這是大勢所趨無人可以抵擋。

益州自從蒸汽機發明到現在,科技革命帶給益州的發展動力不是任何人可以想象的,整個中原如今95%以上區域都是在使用益州的布匹,益州的鋼鐵、水泥是所有地方最緊缺的東西,單靠這三樣東西益州就能夠站立在世界之巔,更別說劉辛的蜀郡銀行,這直接讓整個益州快速騰飛九年時間。

劉辛坐在自己書房,查看了下書省送來的九部財政發放審覈情況,去年益州經濟收入127億,建設部已經給出了今年火車的新鋪設計劃,繼續武都城、成都縣向東軌道鋪設,同時從白帝城向南郡再鋪設一條鐵軌,從定羌城繼續向北鋪設鐵軌,這一次益州是四條鐵軌同時鋪設。

益州因爲人口超過五千萬,各郡縣人口持續增加,大多數縣城人口超過十萬,各縣向外擴張市區都是不建城牆的,很多城外村子甚至一個鄉都成了縣城的一部分,劉辛現在對於資金的使用七成放在人才的培養,社會福利機構完善,低保障人羣扶貧就業上,因爲如此才能提升益州的整體發展。

來自羅林的彙報讓劉辛很是高興,張飛領軍佔領盤緬國以後,摩羯坨國並未有太多的動作。商隊派遣使者前往摩羯坨國王宮拜見對方國王,希望與摩羯坨國加深貿易難做,摩羯坨國也是知道大漢帝國是比安息帝國還要龐大的帝國,從他們帶來的商品就能看到,只有三十多萬人口的摩羯坨國可是惹不起大漢帝國,因此他們願意與永昌郡商隊交好。

永昌商會負責人看到這裡,把這次商隊四萬多人所帶貨物超過三成留在了摩羯坨國,負責人在得知安息帝國與東部摩羯坨國等國關係不太好以後,讓商隊前往摩羯坨國北部帕提亞、巴克特里亞、馬薩格泰、塞種等國,這些國家也都不是小國,人口都在20萬到100萬之間,雖然臣服於安息帝國,卻是可不會完全聽取安息帝國的命令。

與這些國家建立好關係比較容易,而已裡一片區域國家十多個,總人口也是超過四百萬,他們很樂意接受永昌商會的善意,很多王室大量購買商會物品,可以從中獲利很多。

永昌商會十月進入安息帝國東部諸國,用了兩個月時間就把所有貨物銷售一空,所有商會原本價值一億多的貨物,在這裡換取了三千多斤的黃金,白銀上萬斤,還有奴隸二十多萬,這一場大貿易讓這一片區域所有國家都爲之振動。

安息帝國還是奴隸社會,交易在這裡是合理的,在這裡兩匹精布就能換取一強壯的奴隸,結果很多商會買了奴隸,在十二月初的時候運送到盤緬城,並且在盤緬城外建立據點,很多商會都沒有把所有奴隸送回永昌郡。

劉辛聽到羅林的報告,也是不由沉思起來。把奴隸送回益州那麼有益州法律管控,所有奴隸最多隻能服務3年時間,就要變成益州平民,他們把所有奴隸送到盤緬城就不用受益州法律約束。

如果劉辛對這些不管不問,肯定很多工廠都會悄悄前往盤緬城,那裡奴隸做工不要錢,製作出商品直接賣給附近的國家,這其中利益大到難以想象。到時候這些商會實力快速提升,很有可能會動搖安息之地的秩序,讓那裡進入戰亂之中,安息帝國很可能會對益州敵對。

如果劉辛限制商會在安息之地的貿易,打擊商會積極性減少商會受益不說,那些商會也不見得會願意把奴隸送回永昌郡,畢竟把奴隸從那裡帶回來可要花費不少的代價。

想了很久,劉辛覺得益州還是需要從安息之地吸收更多的人口百姓,既然安息帝國東部各國願意與他們和平相處,他們必須也是一樣依靠大漢帝國壓制安息帝國,那麼把盤緬城建立起來就非常有必要。

劉辛給羅林寫信,要求他在修建前往盤緬城水泥路的同時,在盤緬城設立一特別縣,這個縣雖然是永昌郡派遣官員,但是這裡一切制度需要商業協會與縣衙一起相商。

也就是劉辛同意盤緬城奴隸合法,並且給予這些商會安全支持保護,永昌郡需要組建更加強大的城衛軍前往盤緬城,這裡未來很有可能是抵擋安息帝國進攻的第一城。

劉辛同時給王清勳送去消息,嚴格審查各商會在盤緬城建廠工作,所有關乎到益州技術機密的廠子一律不許建設,蒸汽機不許出現在大漢以外任何區域。

“相公,你該歇着了!”王小花端了一碗粥來到劉辛書房,對劉辛說道。

王小花如今已經37歲,他的長子劉幸今年14歲已經進入書院學習,在這麼多年劉辛的不懈努力下,益州每個縣都已經有了女子學堂,很多地方已經有了女子學院,但是隻有瑞縣與成都縣纔有男女混合學堂,至於女子書院也只有劉幸現在上的那一所,裡面只有太守以上官員子女,如今被益州稱爲相親書院,裡面很多女孩子進來都不是來讀書的,而書院裡爲女孩子專門開辦了一個課程,對此劉辛也沒有阻止。

女子生產力必須解放,哪怕這一天路再不好走,有這麼一所男女混合書院,總比沒有的強,因爲這個時代女子大多十二歲就已經定親,十六歲以上未成親的女孩子不多,所有女孩子都是在書院學不到畢業就回家嫁人了。

官府設定法定結婚年齡的時間還有些早,劉辛這幾年一直提倡教育,加上女子社會地位提升,很多結婚夫婦都是登記結婚以後才舉辦婚禮,益州男女平均結婚年齡已經比以前遲了近兩歲,達到十八歲左右了。

“你不用這麼辛苦,我看完這些文件就休息。幸兒最近學業可還好?”劉辛看着王小花說道。

王小花今年剛生第五個孩子是個兒子,張晴妤今年也是第五個孩子,25歲的甄宓也是四個孩子,劉辛已經有6男8女十四個孩子了。

“幸兒學業都是程昱大人看着,他對幸兒很是嚴格,如今他在書院的時間只有一半,程昱大人經常會把幸兒帶到州牧府去。”王小花對劉辛說道。

“最近我一直在考慮幸兒與他的弟弟妹妹未來該如何。等羌族局勢穩定,我們拿下匈奴、烏孫、鮮卑三族,草原局勢基本就已經穩定,到時候拿下中原我會選擇登基。

這一切程昱、諸葛亮、郭嘉他們一直在準備,到時候我不會給孩子們封王,我會用皇室方法教育到他們十八歲,讓後讓他們自行發展,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每個月最多隻能領取一些皇室補貼金,三代過後就會淪爲平民。

不要怪我心狠,社會發展本就是優勝略汰,如果沒有能力而身居高位,那是對天下百姓的不負責。”劉辛說道。

“一切都依你,妾身怕是看不到那一天的。夫君你與十七年前我們成親時候差不多,妾身卻是修建老了,幸兒都快到了成親的年紀了。”王小花對劉辛說道。

“有我在,你最起碼活個八十歲不是問題。今天說這些話,是不是又有人給你說幸兒定親的事兒了?”劉辛看着王小花問道。

劉辛從六歲開始,就有無數世家希望能與劉辛結親,張小花經常被說動,前來尋找劉辛給他說。

“是有人說,但是夫君伱說要等幸兒十六歲以後自己挑選,十八歲以後才能成親,妾身也就全部推脫了。”王小花道。

“嗯,多與孩子聊聊天,說說話,我每天公務繁忙。今年定羌城與盤緬城都是關鍵,我會前往盤緬城一趟,那裡事情比較麻煩。

開春以後你陪母親回瑞縣吧!很晴妤一起多陪陪母親,如今我們局勢看起來不錯,但是要想一統天下還有很多路要走,有些事情我不親自去做以後可能會留下問題。”劉辛道。

劉母如今已經64歲,因爲年輕時候吃苦太多,身體早早的就不行了,如今牙齒已經掉光,腿腳也不利索,耳朵還有些背,劉辛一直給母親輸入真氣,才讓劉母一直身體健康到現在。

第三百五十九章 捕魚第三百四十四章 領兵西去(加更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劉曹結盟第二百一十二章 攻城失利第一百五十四章 傳戰南下(月票加更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貴族與平民第四百零八章 險瀆騎兵vs西涼鐵騎第二百六十章 跨過這一步,就是傳奇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內安排第三百六十章 收穫的喜悅第六百八十四章 單獨發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切安好(打賞加更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劉備的仁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關羽第四百六十三章 讓劉焉去選擇第四十四章 賣調料第二十五章 牛大骨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五百八十四章 統一益州第五百五十一章 劉表使者第五百三十五章 【繼承令】而四百四十七章 成都縣起飛第四百二十章 董卓末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辛大婚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航海時代第五百一十四章 劉焉安排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豫州第五百六十二章 曹操贈女第六百一十三章 給劉表的禮物第一百零七章 劇情來了(求月票)第七百八十三章 沒有人知道的北方第三百一十八章 路過(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練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嬴政與劉辛第四百五十八章 十政令第四百七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七百六十五章 醞釀第四百五十六章 【轒轀車】第三百二十一章 石門之戰第四百五十六章 【轒轀車】第一章 張家佃戶第五百七十八章 劉備再敗第五百六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零三章 劉辛回險瀆第四百三十九章 瑞縣安排第十九章 美味【雜肝湯】第五百二十八章 劉小妹與張瀟第三百九十八章 拉攏第二十八章 雛雞第五百章 羣雄割據第五百八十一章 三省制第五十二章 城南選丁第五百三十八章 吸窮人血第八百三十七章 長生的秘密第七十九章 搬家第五百六十九章 劉表的伎倆第四百八十九章 自吞苦果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鐵了第五百三十章 瑞縣城初成第七百九十五章 王小花的回燕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全面規劃(求下月票)第四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弩之威(月票加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益州戰況第二百五十九章 險瀆騎兵之劫第五百三十三章 天才少女第四百零六章 大戰已至第七百三十二章 劉盼繼承甄家商會第七百二十一章 諸葛亮回成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關羽第五百二十七章 預見大旱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漢強制令第一百六十五章 被困第三十七章 周崔氏第五百二十七章 預見大旱第六百七十九章 劉辛的目的第五百三十四章 【青苗令】第六百三十四章 公孫瓚與張繡第一百八十八章 釀酒生意第三百零五章 打斷敵人的脊樑第四百七十五章 公孫瓚兵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斷糧第五百二十章 成功背後付出的人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二百九十一章 解救張家莊第五十九章 與張家莊合作第四百五十六章 【轒轀車】第二百五十三章 修建外牆第八十六章 鞠義第二百零八章 易縣城外第四百零五章 打臉劉備第三百七十七章 賊匪猖狂第五百五十二章 姓如何疾苦第七百零六章 巧合第十章 美味疙瘩湯第二百八十三章 【異星】第六百一十一章 四大學類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英戰呂布第四百九十三章 八月第三百七十七章 賊匪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