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前往永昌郡

劉辛說要去永昌郡,甄宓卻是喊着也要跟着過去。甄宓懷有身孕但是劉辛覺得有他在應該出不了什麼問題,便把她也一起帶着。

王小花與張晴妤知道劉辛要帶甄宓去永昌郡,便也要一起去,結果最後就成了他們的一次旅行了,她們最後把孩子們也要帶上。

如今從成都縣到永昌郡很是容易,坐上火車大概五天時間就能達到。爲了保護劉辛一家人的安全, 鐵路院專門給劉辛空出一節車廂,劉辛與家人坐上車廂一起欣賞這沿途的美景。

以前劉辛聽過有關到不韋縣鐵軌建設的報告,今日坐在火車上看到竟然有近百米的橋墩在大橋之下,看起來可真是震撼不已。

放在兩千年後這麼大的橋墩不算什麼,可在如今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要建立這麼一根立柱難度超乎想象,劉辛記得有一座橋是用了十萬人建立三年多才建成的。

進入越巂郡的鐵路讓所有人不由感嘆人類的偉大,如此多的山溝之中可以把鐵軌通起來, 劉辛總共花了七年多時間, 所有人只要坐過越巂郡、永昌郡之間的火車,都會不由爲之震撼,這也讓越巂、永昌兩郡部落都沒有了造反之心,如今兩郡官府對百姓的管控,已經直追蜀郡。

車廂裡孩子們都在高興的跑來跑去,三女看着車窗外的景色聊着天,大家很久沒有出這麼遠的門,劉幸與劉蟬因爲要上學堂而沒有來,劉辛一家九口第一次這樣出去遊玩。

剛開始兩天大家還興致勃勃, 結果時間長了,各種大橋、河流、橋墩看多了,也就不再那麼稀奇,所有人都開始感覺無聊。

到了越巂郡臺登縣的時候, 劉辛帶家人一起下了火車, 在臺登縣停留了兩天時間, 感受這裡與成都、瑞縣不同的人文環境, 孩子們到了新的城池都很是興奮。

臺登縣縣令得知劉辛帶家人到來,帶領縣內官員一起迎接,劉辛進入臺登縣,看到這裡漢人數量竟不足一半,很多長着山野部落模樣的百姓說着一口流利的蜀郡話,他們都是已經遷徙到臺登縣很長時間了。

臺登縣劉辛記憶深刻,這裡原本是越巂郡最西部的一個縣,黃忠剛拿下臺登縣的時候,整個縣城內只有三千人口。這麼多年過去,臺登縣經歷了兩次擴建,如今縣城人口超過五萬,縣城外村莊衆多,整個臺登縣人口已經超過四十萬,成了越巂郡最爲重要的一座城市了。

帶着家人體驗了下本地部落風情,這裡已經有很多部落式的莊院,都是一些商會在這裡建設的,他們一邊是爲了招攬來此處旅遊的客人,另一方面也是縣衙推動,讓本地漢人與蠻夷部落多一些瞭解,減少地方矛盾。

在臺登縣待了兩天,領略了當地民俗文化, 劉辛沒有前往臺登縣縣衙,他就是作爲一名普通百姓來旅遊的。這裡到處都是從蜀郡來的各種旅客,劉辛看了非常的滿意,臺登縣已經五年之內沒有山林部落鬧事了,而且這裡的犯罪率比成都、瑞縣要小的多。

有了臺登縣之行,隨後每坐一天火車劉辛帶着家人都要停下歇息一天,有時候他們就在火車鐵軌旁的休息據點歇息,這裡也是有客棧專門供應旅客休息的,有的據點甚至有各種遊樂設施,專門用來吸引遊客。

每次劉辛一家出發,火車上旅客發現劉辛帶着家人坐車,都是主動爲他們讓出一截車廂,因爲大家也都知道劉辛一家人的安全關乎着整個益州的穩定,劉辛可是益州的統治者。

來到不韋縣,已經是六月份了。劉辛帶着妻妾兒女原本五天的火車坐了大半個月,他本就是帶着家人出來遊玩的,所以也不着急,這一路上他們隨行護衛與侍女只有三十多人,也是沒有遇到什麼危險。

不韋縣如今是益州南部第一大縣,被稱爲益州的小瑞縣,人口已經超過六十萬,這裡因爲是益州火車最南站點,所以顯得非常的熱鬧與繁華。

不韋縣北方就是雲南鐵堡,這裡是除了瑞縣以外最早種植紅薯與玉米的地方,再加上最早修官道與鐵路,鐵器在這裡價格便宜,其發展速度超乎想象。

劉辛進入不韋縣,永昌郡太守與不韋縣縣令率領幾十名官吏一起迎接他,劉辛看到走在最前方的羅林,不由笑了起來。

“家主!”羅林看見劉辛高興喊到。如今還能喊劉辛家主的人已經沒有多少,羅林就是最早與他一起在涿縣開店賣白砂糖的那一批家丁家將。

“這些年過去,你還是沒有變,如今作爲永昌郡太守,日子過得怎麼樣?”劉辛看着羅林問道。

“日子現在好了,我是去年被調派到永昌郡做太守的,全家也都一起搬遷過來。

這永昌郡如今所有部落全都已經穩定,就連最南部原始沼澤地中生存的人都開始與我們交往,那些人智力低下男女都不知道穿衣服,身上毛髮旺盛,去年我讓人在那些有人的區域都建設了甕城,專門用來與這些部落聯繫。

這些人還沒有到能與人交易貨物的時候,我現在都是讓人把熟食從甕城扔下給那些未開化之人,才讓他們一點點向我們靠近,然後我們再教他們如何穿衣服,讓他們一點點失去對我們的敵意。”羅林說道。

永昌郡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那些未開化的原始部落,那些人所住的地方即使是蜀郡人口中說的蠻夷也是去不了,他們一般很少出山林,但是也會偶爾出來搶奪食物,破壞建築與道路。

“這個事情着急不得,一定要有耐心,多修路開發一切可以開發的土地,永昌郡可是一片潛力無限的寶地,如果真的把他的價值開發出來,十個蜀郡也比不上。”劉辛說道。

“今年我們永昌郡主要做的六件大事,第一就是建堡建村,把不多增多的不韋縣百姓遷徙出去,基本上我們半個月就會遷徙一萬人出去,一萬人分三個堡全力開墾土地。

第二、蜀郡話推廣。這裡部落人口占據七成以上,每個部落說話都不同,所以大家交流會很困難。今年我們給所有部落推廣學習蜀郡話,學的好的有獎勵。同時我們也把一部分會蜀郡話的部落百姓孩子也吸收進入學堂之中。

第三、工廠建設。今年我們永昌郡將會建立一個大型木具廠,在去年我們使用了更大的水力衝壓機以後,今年我們打算依靠永昌郡的鋼鐵、木料、橡膠去嘗試做出更多的產品銷售到蜀郡去,這裡地域寬廣工人工資低,很是適合開辦工廠。

第四橡膠園建設,如今永昌郡南部新建的四縣都是主要種植橡膠樹,如今大約已經有四百萬畝橡膠林,今年有六十萬畝橡膠樹就可以產膠。

根據州牧府要求,永昌郡未來三年還必須再栽種橡膠樹六百萬畝,益州如今用到橡膠的地方越來越多,未來橡膠會成爲永昌郡最大經濟來源之一,如今益州超過120家商會,三百多個體都已經在永昌郡建設橡膠園。

第五是永昌商會建立,永昌商會將會負責與永昌郡各大橡膠園建立合作關係,由官府出資補助建設橡膠園,修建道路,組建人口聚集區,以滿足各橡膠園工人生活需求。

並且永昌商會明年打算前往安息帝國一趟,瞭解安息帝國情況,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會開設一條通往安息帝國的商路。

第六,今年我們已經開始對歸順我們的一些部落進行扶貧協助,幫助他們建設部落,貸款讓他們開墾土地與橡膠園,同時官府再給他們貸款,給他們部落百姓尋找賺錢的機會。”羅林對劉辛說道。

劉辛點了點頭,羅林今年已經37歲,他看起來要比劉辛老的多,跟隨劉辛多年他們很多地方思想與劉辛一樣,而且他們在外做事也代表着劉辛的形象,所以在每年官員評比中,很多劉辛的老部下都是一直在提升,如今益州官員超過三成都是89年以前劉辛的家丁家將。

“很是不錯,作爲一郡太守,做任何事必須把普通百姓放在第一位。如今我們益州還不夠富有,只能基本滿足百姓溫飽,等以後我們工業發展起來,州牧府收入高了,我們就會考慮讓所有百姓擺脫貧窮。

爲官一方,造福一方百姓。這是我們作爲益州官員的根本宗旨。我們官員的俸祿是其他州郡官員十倍以上,完全可以讓自己家人過上富裕生活。如果遇到有貪污的官吏,一定要按照規程處理,一個也不能放過。”劉辛對羅林說道。

羅林點了點頭,益州各郡縣如今還都處於發展階段,世家的影響不可能很快消失,依靠關係處理問題的情況隨處可見,很多官員因此落馬,但是這種情況每年還都會出現。

跟隨羅林進了太守府,劉辛看到羅林的妻妾都來迎接他們。羅林的妻子劉辛有印象,曾經在麒麟山莊上院給劉辛家做過侍女!他的妾室有十多人,看他府中孩子都三十多個,這些必然不是全部。

羅林把太守府整個後院全都騰出來讓劉辛一家人住,整個太守府開始戒嚴,羅林甚至把辦公地方遷徙到其他地方。劉辛看到後製止了對方的安排,他只留下數名侍女,讓親衛替換了太守府的門衛,與羅林家眷一起住在太守府後院之中。

劉辛還是第一次到不韋縣,雖然有關永昌郡的報告他每個月都能看到這裡但是這裡具體的人文發展他卻是一點不知。

在永昌郡太守府安頓下來,羅林的妻妾們一直都很努力的照顧王小花等人,他們都把自己當成劉辛一脈在益州立足,這次劉辛家眷到來她們怎麼能不用心。

劉辛在太守府查看了這幾年永昌郡年底官員與鄉老、百姓談話記錄,總體情況非常不錯,百姓已經能夠出聲來要求官府做到更多,永昌郡因爲有鐵礦,富裕成都如今已經超過巴郡與漢中郡,這裡又沒有太多世家拖累影響,所以官府非常的純淨,一切該有的記錄都有,官吏們做的事情也是非常多。

第二百九十六章 涿縣難民第六百三十八章 郭嘉到益州第一百四十五章 章武縣第七百五十一章 強與弱第一百章 節省糧食第二百三十七章 手段第七十七章 五百四十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第二名絕世第七百七十五章 迫降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家第三百四十九章 【精連弩】震敵(打賞加更九)第八百二十九章 過度階段第三百八十五章 張任秘訪第七百七十二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回涿縣第三百七十章 張魯第七百八十一章 大漢的未來在哪裡第三百二十章 難受的崔淗第三百二十四章 悲憤的劉備(月票加更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有特色第一百一十四章 春耕第一百六十八章 敗勢第六百零五章 劉備的機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絕世之境第四百六十七章 各有特色第五十七章 囤糧第六十三章 糧回第七百八十三章 沒有人知道的北方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峙與準備第五百七十七章 張繡出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建市第三百六十八章 東阿縣據點第六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的誠意第二章 金手指第十章 美味疙瘩湯第五百八十八章 劉母的不滿第八百零七章 教育與處罰第七百八十八章 白糖換寶石第六百零八章 劉虞稱帝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生產第二百二十四章 據點情況第五百八十章 羌族入侵第五百七十章 瘟疫第一百零六章 張家的饋贈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難與機遇第九十三章 牛皮與牛骨第八百零三章 信仰空間第三十章 兩小進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袁綱的困境(800月票加更)第二百三十三章 初到險瀆縣第一百七十六章 底蘊第四百二十章 董卓末路地六百八十六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八章 敗勢第五百八十一章 三省制第五百六十一章 劉曹結盟第三百零五章 打斷敵人的脊樑第一百七十六章 底蘊第三百零六章 張純使者第十六章 蓋房規劃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家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底第三百九十五章 拿下成牟縣第三百九十七章 準備會盟儀式第四百七十二章 甄逸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動入伍第六百六十三章 205年第六百三十八章 郭嘉到益州第五百三十七章 不同的年夜飯第七百一十七章 益州強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公孫瓚兵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六百二十三章 誘惑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辛大婚第一百一十九章 周泰突破第五百七十五章 穩步發展第七百零六章 巧合第四百零一章 黃忠大敗徐榮第四百五十五章 最後時限第六百八十四章 單獨發展第六百八十四章 單獨發展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見劉虞第七章 涿縣城第四十章 蚯蚓養殖技術番外篇 鳳凰山日常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越巂郡第四百五十六章 【轒轀車】第五百五十六章 黃敘滅蝗第五百一十五章 曹操飛不起來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劉璋之死第二百七十六章 寶馬第一百二十三章 【百夫長符】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底第三百二十三章 繁榮的險瀆縣(月票加更一)第六十七章 五月第二百六十二章 建市第四百七十九章 教育是根本第五百四十三章 到永昌郡第二十二章 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