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都喊666

“早聞諸葛孔明有治世之才,今日見過果然非比尋常。

我主劉辛不在府中,要不然必喜不勝收。孔明初至便讓老夫對州牧府百官做以介紹!”程昱說的很是熱情,可是在場官員都是聽到這其中的問題。

程昱是劉辛第一謀士,他率百官迎接諸葛亮着分明就是在捧殺諸葛亮,諸葛亮只是二十歲的小夥子,州牧府比他年紀小的恐怕找不到幾個,如今他竟然還要親自給諸葛亮介紹在場官員,難道這諸葛亮剛到,還沒見主公就要成爲首臣了?

諸葛亮豈能聽不出這話語中的考驗,劉辛從他十歲開始就開始看重他,這誰人不羨慕,這麼多年劉辛對諸葛亮的關心爲從未少過,他這次來到益州必然是要投靠劉辛的,要不然如何還劉辛這十五年來對他的恩情,要知道諸侯恩情那可是不好還的,所以程昱在見第一面就告訴諸葛亮,你以後在益州會非常重要,我是願意給你讓位置的,至於你要如何取,今日就看你的表現。

“劉英成從幽州轉戰益州,在成都縣立足,如今佔據整個益州與羌南之地,其功不在一人。

益州能夠強盛如此,離不開州牧府官員的一起努力,在下雖是出身微末,卻是對益州各位大人知道一些,請容在下猜測一下在場的各位大人如何?”諸葛亮說話謙和,讓人生不起任何敵意,再加上他那比趙雲還帥的臉,衆人看到他竟然能夠從容應對程昱,都不由微微點頭。

“請!”程昱微笑說道,主公看重你,今日給你表現機會,行不行那就看諸葛亮你自己了。

程昱知道他老了,如今能夠成爲自己接班人的主要就是徐庶、張任、黃敘三人,但是這三人如果做首臣都有自己不足,如果諸葛亮能夠勝過三人,那他程昱只會高興。

太守府除了22位主要官員以外,其他人都全部後退,諸葛亮要猜在場的官員自然不算他們這些沒有名氣的,這明顯是大人物之間的鬥爭,他們看戲就行。

諸葛亮從程昱開始,說出每個人名字,還大概表說了他們這麼多年在益州的功績,他說出的一些事情,可能除了被指出者本人,其他在場的人都不知道。

“主公常論諸葛孔明,言孔明之才勝過管仲、樂毅百倍,可爲千古第一臣。今日雖只窺孔明一角卻已知不凡,還請入府一敘!”程昱請諸葛亮入府,其他人都給其讓路。

諸葛亮所受待遇在劉辛手下從未有人享受過,但是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發出異議。不說諸葛亮未到過州牧府,就對所有官員瞭如指掌,從他對所有人優點讚賞中就能夠知道諸葛亮的能力。

另外程昱竟然說劉辛對諸葛亮的評價,管仲與樂毅都比不上諸葛亮,還說諸葛亮會是千古第一臣。這話程昱能當着這麼多官員說出來,那劉辛必然是說過的,劉辛說諸葛亮會是千古第一臣,可見其對諸葛亮的重視,衆人對諸葛亮有這樣的態度,那也就想的通了。

諸葛亮對程昱行了一個後輩之禮,其他人看到這裡心裡似乎突然被打擊了一下。今日一切都很明顯,程昱把諸葛亮推了出來,雖然他們也是第一次見面,而諸葛亮欣然受之,他就如此自信的被益州重臣簇擁着進了州牧府,宛如告訴別人他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程昱看到諸葛亮的表現非常的滿意,他雖然與諸葛亮沒有見過面,但是諸葛亮的大概行程劉辛一直都在讓錦衣衛注意,劉辛沒有在成都縣,錦衣衛大小事務必然是要交給程昱負責,程昱知道諸葛亮這幾年在益州做的事情,努力踏實加上他的天賦,單論智力天下可能就郭嘉能與之抗衡。

但是諸葛亮對益州的瞭解要比郭嘉深刻的多,郭嘉還受以前諸侯思想限制,而諸葛亮十歲就受劉辛影響,更能理解劉辛的想法,明白益州未來該走的路。

到了州牧府程昱要讓諸葛亮上坐,諸葛亮卻是絲毫不受,只願坐於末位。

剛纔程昱與州牧府官員擡舉他,那是看重他,他能坐在這裡已經是有些過了,這裡可不是待客的地方,而是益州的大腦核心。能坐在這裡發號施令那權利是劉辛給的,劉辛沒有同意他諸葛亮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坐不到首位上去。

“我州牧府除了主公所住後院,其餘主要是我們三省辦公區域。我們不管官員考覈,不發放官員俸祿,倒也沒有多少忙碌的事情,九部與商業協會處理不了的問題自然會送上,我們按照程序由中書省簡大人負責審覈決議,老夫負責尚書省負責九部與各郡縣政令實行,待結果出來,則由下書省張鬆大人負責檢查。

如此我們州牧府主要工作是幫助主公完成特殊政令,幫助下屬解決難題,孔明以爲這樣如何?”程昱坐在主位,看着諸葛亮問道。

其他官員也都是認真的聽着,不瞭解三省職責,如何在這裡主事。剛纔進門只能算是程昱對諸葛亮簡單的考驗,答不上來也沒什麼。但是如今可是諸葛亮真正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實力的時候,他在州牧府的地位,第一次表現非常重要。

諸葛亮聽到程昱詢問益州政令,似乎是在向他請教,讓他指出益州體制的不足與缺陷,其實這纔是真正考驗一個人的時候。若對益州未來沒有更長遠的理解,可是回答不出這個問題。

“這三省九部制在下也是在蜀郡報上看過,相比於荊州,益州百姓多信服於官府,他們會聽從官府的所有命令,而且知道官府一切是爲了他們。

且益州官府確實也做到了這一點,劉英成從一開始在險瀆縣做縣令,就明確官府職責就是爲了天下佔據絕大多數的百姓,再加上劉英成善於生財,百姓在他治下總能過的很好,因此在益州官府的最大作用是組織,而不是管理。

百姓自覺官府有精力去爲民做更多的事情,州牧府作爲智囊團解決益州大方向上出現的各種問題,這其實比九部各種制度與管理辦法重要的多。

不怕手下犯錯,如何改正與避免下次犯錯是關鍵,而州牧府就是這樣的功能。

天下沒有最好的政策,只有更適合自己的體制。益州的三省雖然沒有給九部解決太多的問題,但是卻是九部與各郡縣堅強的後盾,在下也曾分析過益州如今的體制,最後卻是發現益州三省九部制度有三大優點與三大缺點。”諸葛亮聲音文雅而明亮,在場22人聽了不由佩服。

能如此簡單明瞭的分析體制的優越性與不足,在場以前也就聽劉辛說過。他們在劉辛面前就像是個學生抱着學習的態度。而如今這諸葛亮竟然能對益州新的三省九部制度誇誇而談,而且每句話都在點子上,他們聽了只有點頭,沒有一絲反駁的機會。

在場所有人心裡都有一個想法,這天下竟然會有第二個與劉辛一樣的強大的人存在,哪怕只是與他的智力相當。

諸葛亮看見在場所有人都是一副聽教的模樣等着自己說,並沒有一點要反駁自己的意思,他原本還想着對方不願聽自己的不足,然後花費時間一一對他們進行反駁,這樣看來也是沒有必要了。

“益州三省九部制度,第一大優點是君主下放了權利,讓社會大多數人去商議所有對策。這樣更能找到問題所在,隨後讓三省謀士一同處理,以後再遇到這種問題就能很好應對,如果各郡們各郡縣這種問題出現的太多,州牧府還能重點讓各級官員學習,彌補習俗、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問題。

第二優點效率。益州官員可能做的事情不比其他地方官員多多少,可是他們一直都在做選擇,做決定。這樣我們會看見益州的官員做出的事情會很多,他們每一個選擇都會改變很多人, 當然這是因爲有益州衆多有能力的吏士在背後做支撐。

益州的州牧府,各級官府其實都在講究佔據,做錯事情不怕,但是必須快速決定快速去做,益州的所有商會都是如此,就連百姓也慢慢變成如此。

第三,是兼容性。益州以後如果再攻取土地。只要官員足夠,就能迅速把益州的政令管不搬過去用,任何地方哪怕是草原使用三省九部體制都沒有問題。益州沒有攻取天下其他州郡,而是進攻南羌,在下覺得這非常的好。

以後益州目的必然是要一統天下包括草原各族,如今先試驗益州政令是否會遇到什麼問題,以後再攻取草原部落,徹底拿下所有草原至關重要。

拿下天下對於益州來說沒有太大難度關鍵是如何把這個天下治理好,把朝廷框架先架起來,以後所有事情辦起來就會非常容易。如果體制沒有架構好,一個小的矛盾可能就會變成毀滅性災難。所以在下非常佩服劉英成,他是選擇用益州作爲試驗來一步步完善體制構想,等益州所有框架體系形成,再拿下整個天下,中原就會迅速進入全力發展時期。”諸葛亮說道。

其他人看到諸葛亮停下來緩口氣,所有人都靜靜的沒有發出一點聲音。諸葛亮與劉辛說起益州體制,切入的角度不同,但是內容基本都相通,他說的這些在場所有人都能聽懂,但是沒有人能把一切邏輯思維理的這麼清晰。

黃敘看到諸葛亮眼睛裡全是佩服,怪不得主公能夠如此看重諸葛亮,這厲害的簡直難以想象,他現在只想向諸葛亮豎起大拇指,大聲喊出666。

第六百七十章 時機到了第五十四章 程遠志第五百二十二章 嚴綱入章武據點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口限制第七百九十一章 轟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價入城費第二百七十三章 系統升級(月票加更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寶馬第三百七十章 張魯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遇朝廷大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切安好(打賞加更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戰神之名(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捕魚第七百八十九章 做生意比搶劫賺錢第三百七十六章 董卓入京第六百三十八章 郭嘉到益州第六百一十九章 武都縣傳聞第一百一十八章 【十倍訓練卡】第二百三十六章 政令如雨第九十一章 晉升家將(加更求票票)第二百九十六章 涿縣難民第七百九十一章 轟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布也要稱王第六百八十章 張飛安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第三百八十八章 平穩發展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黃巾(四)【求首訂】第三百零五章 打斷敵人的脊樑第七百一十四章 戲志纔到鄴城第二百七十六章 寶馬第十九章 美味【雜肝湯】第一百九十八章 又是一年豐收時第三百零九章 張純敗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探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恢復正常第一百三十九章 抽獎點的獲取之道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雲入郯縣城第六百三十二章 曹操的去路第一百四十四張 二入徐州第六百三十三章 投靠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大月氏國第二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雲第四百二十六章 聯軍撤退第三百五十八章 冬天雪橇車第三百七十章 張魯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鋒(一千月票加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軍隊改編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神之名(二)第六百一十四章 劉表的變化第一百九十三章 鳳凰山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董卓戰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第四百九十三章 八月第十章 美味疙瘩湯第六百零五章 劉備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益州戰事第五百零二章 拿下蜀郡屬國第七百章 孫策與孫尚香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第七百三十章 官不夠用第七十四章 精品長弓第六百一十六章 張允買牛第六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的誠意第二百四十六章 區別對待第十三章 得與失第二百九十九章 忠心滿值的張瀟第七百八十八章 白糖換寶石番外篇 鳳凰山日常第六百八十七章 安息帝國的消息第七百八十九章 做生意比搶劫賺錢第七百四十三章 回涿縣第二百七十三章 系統升級(月票加更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歸家(打賞加更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綠蔭鄉安排第六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的誠意第六百一十五章 解除糧禁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大月氏國第六百八十七章 安息帝國的消息第五百一十二章 五郡太守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七十七章 賊匪猖狂第七百六十一章 大漢軍到第二百零六章 俘虜方悅第四百八十三章 徐庶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漢雄風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桓王丘力居第三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見劉虞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一員猛將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家莊議事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威與劉渃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航海時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紅薯粉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精連弩】震敵(打賞加更九)第九十三章 牛皮與牛骨第二百二十七章 上任前的準備第四百五十七章 【轒轀車】攻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到西安平縣第二百二十章 任命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