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公孫瓚與張繡

曹操進入司州,看到這裡所有縣城已經開始慢慢在恢復,大多數縣城內都只有數百人口,而這些縣城都是兗州世家在控制。

曹操到來兗州這些世家可是對曹操不陌生,他們爲了趕走曹操請呂布進入兗州,最後又把呂布趕走,這個時候看到曹操竟然到了河內郡, 都是向兗州方向逃去。

在野王縣屯兵五千,這裡是抵擋上黨郡襲擊的主要城市,野王縣本就是司州最大的縣城,曹操看到這裡百姓竟然有上萬人,便任命夏侯淵作爲河內郡太守,其他人全部前往河南尹。

司州五郡, 西部三郡很多地方在馬騰控制中,不知道劉辛的態度曹操可不敢這個時候與馬騰發生衝突,他益州兩萬不到的兵力,能夠拿下河南尹與河內郡已經非常不易。

來到洛陽城,這個曾經的天下中心。曹操看到曾經繁華的洛陽帝都只剩下一片殘骸,一些百姓就住在這個殘骸當中。

河南尹比河內郡遭災要嚴重的多,這裡曾經是天下最爲繁華的地方,現在只能偶爾看到有小股的百姓偷偷在城內,城裡大約數千人,分成幾十方勢力,整天在城內尋找東西,而洛陽城外卻是看不到農田。

爲了能夠說服劉辛,曹操想了很久, 還是打算讓郭嘉去益州一趟,除了郭嘉其他人他都不太相信。

荀彧那是一顆漢心, 去了蜀郡很可能不回來, 到時候以劉辛的實力,他就算派誰“保護”荀彧也保護不住。戲志才口才好,思維敏捷但是在這種君主層面勢力推理上卻是差很多,毛階年輕,曹操雖然看重但是這麼重大的事情顯然無法讓他去做。

曹操派許褚率領五百虎豹騎保護郭嘉, 要從司州進入益州需要進入馬騰控制的雍州,但是雍州如今情況比司州也好不了多少,許褚要保護郭嘉進入漢中還是挺容易的。

到了201年,天下大亂已經第18個年頭,百姓大多數都只能靠山而居,把糧食與牲畜藏在山裡,看到有大軍籌糧就逃到山裡,這個時候基本沒有兵匪一說,在百姓看來,土匪比當兵的善良多了。

中原除了益州、幽州,其他各州人口都在大大減少,其中荊州是人口縮減比例最小的,但是也只剩下18年前的3成多,司州影響最大,以前總人口近五百萬,如今連五萬都沒有,人口銳減比例超過99%。

到了司州就一個感覺, 淒涼。到處都是曾經的房屋與建築,很多建築依然還能看到這裡曾經的繁華,這些建築中現在多住的都是一些動物, 很難看到人的影子。

曹操在洛陽城外劃了一塊靠河的地方,在這裡建設新的城市,一邊讓士兵在這裡開墾土地,一邊建設新的居住點,所有木料就從洛陽城內尋找,這裡各種磚石木料多的是。

同時曹操讓人在這裡開墾土地,爲明年春耕做準備。雖然已經進入十月,但是洛陽城外土地都比較平緩,今年燒了荒草明年春天育肥以後,這些田地還是能有不錯的產量。

同時曹操派兵把河南尹所有能看到的人全都往洛陽城外遷徙,並且把洛陽城內所有百姓集合起來一起幹活,很快洛陽城外就有了新的樣子。

曹操好不容易從南皮來到司州,實力如今雖是弱小,但是一切壓力都沒有了,在這裡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這裡窮的什麼都沒有,如果有諸侯攻擊曹操,曹操二話不說就走,直接向東去兗州投靠劉備。

而在曹操離開渤海郡以後,整個天下局勢正在發生着劇烈的變化。張繡沒有進攻青州,公孫度也是想穩定青州局勢選擇了與張繡友好相處,並且派去了使者,一時間冀州燃燒了數年的戰火終於熄滅了。

而劉和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公孫度對他越來越具侵略性,劉和派去使者想與公孫度和談,公孫度和談的要求是讓劉和解散自己的朝廷,這劉和怎麼肯幹,他打算給公孫度封王,讓他聽命於自己。

結果兩人在昌黎郡開始大大出手,公孫度大軍一直打到了險瀆縣下,這個時候鮮卑族慕容部落又開始從西部向險瀆縣發起進攻,劉和看到這裡直接放棄了昌黎郡,把鮮卑慕容部落交給公孫度去應付。

公孫度佔領整個昌黎郡,親率遼東騎兵兩萬多人與慕容部落大戰於險瀆縣西部草原,結果遼東騎兵損失近萬,終於擊潰鮮卑大軍六萬多人,這六萬當中雖然慕容部落精銳騎兵只有八千,普通騎兵一萬多人,但是如此對公孫度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幽州局勢大變,劉和失去了昌黎郡,就等於失去了一半實力,因爲劉和治下一半的人口都在昌黎郡,當公孫度屯兵賓徒縣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劉和這個皇帝要完蛋了。

到了202年春,劉和治下很多百姓開始北逃,公孫度勢力越來越大,張繡知道自己必須有所動作,如果讓公孫度拿下整個幽州,對方佔據青、幽兩州,必然是要拿下渤海郡把兩州之地連接起來,到時候自己恐怕不是公孫度對手。

因此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在沒有任何徵兆之下,張繡領軍開始向公孫瓚發起進攻。

公孫瓚只有三郡之地,這麼多年他沒有招惹任何人,就安心的在麒麟山莊裡養自己的馬,看見張繡進攻,派自己從弟公孫越率自己一萬五千白馬義從與張繡戰於涿縣南部五十里處。

所有人都在猜測這次中原北部最精銳的兩支騎兵誰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結果卻是讓人大吃一驚。一萬五千白馬義從不敵一萬二千名幷州精騎,公孫越被張繡刺於馬下,白馬義從只有五千多騎兵回涿縣,張繡領兵來到涿縣城下,向公孫瓚約戰。

這次約戰就融通時代的交替,公孫瓚已經五十四歲了,他曾經是北方霸主,佔據天下四州之地,殺的烏桓、鮮卑望風而逃。

而如今他老了,張繡今年36歲正直壯年,他要拿下公孫瓚成爲北方新的霸主,因此對於張繡的邀戰,公孫瓚沒有拒絕的道理。

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漢雄風第四百零八章 險瀆騎兵vs西涼鐵騎第六百三十四章 公孫瓚與張繡第二百八十六章 甄逸第四百七十章 黃權來投第七百二十四章 九州第七百九十七章 甘寧被俘第二十一章 出攤第三百一十二章 險瀆大建設第五十章 盧家的手筆第三百二十八章 關鍵的一年第六百五十七章 進入荊州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五百八十七章 生產力提升造成的經濟影響第八百零九章 張弛第五百二十三章 看着你把錢拿出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十倍訓練卡】第八百一十五章 海島遺址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動入伍第八百一十章 做合格商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車騎將軍】第三百八十八章 平穩發展第七百四十九章 五年之後第一百九十二章 張繡第一百二十九章 決戰黃巾(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路可走第二百五十八章 險瀆縣防守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打斷敵人的脊樑第三十一章 斯里蘭卡大青蟹第三百三十三章 發兵遼東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第七百六十六章 奇異景象第一百七十五章 收租第二百四十六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四十四章 勝利在望第三百零三章 劉辛回險瀆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練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抽獎第一百章 節省糧食第四百三十六章 瑞縣的成長(求月票)第五百章 羣雄割據第七百二十九章 心中的支柱第一百五十五章 牧野城(月票加更三)第一百三十章 決戰黃巾(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賓徒縣第一百六十三章 青州第七百六十二章 貴霜帝國皇宮內第五百二十五章 劉辛的抉擇第七百四十九章 五年之後第二十三章 母親的想法第四百零七章 溫酒弒華雄第七百五十七章 異常順利第七百五十三章 于吉第七十八章 修水壩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大於弊第四十六章 天意第三百八十五章 張任秘訪第六百一十五章 解除糧禁第四百六十三章 讓劉焉去選擇第七百三十章 官不夠用第五百零九章 馬超敗逃第八次二十章 永生不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突殺鮮卑部落牲畜(打賞加更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公孫瓚與張繡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格局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鐵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良田三千畝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峙與準備第三百五十七章 趙雲的春天第四百二十八章 公孫瓚崛起第一百二十章 仁者之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到東郡第二百六十九章 崔淗的改變第四百八十九章 自吞苦果第三百八十五章 張任秘訪地六百八十六章 退卻第六百零二章 曹操之殤第七百七十九章 和平協商第七百七十一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辛的能力第五百六十五章 顏嚴投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險瀆縣防守戰(一)第四百零七章 溫酒弒華雄第五百一十章 和談第一百八十六章 盧袤第四百九十一章 現代人思維第五百六十六章 袁術稱帝第四百八十五章 溝壑陣第六百四十六章 荊州商會第七百四十九章 五年之後第三十六章 忙碌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守相迎第六百三十四章 公孫瓚與張繡第六百一十一章 四大學類第四百八十七章 劉範逃走第四百九十二章 給甄家指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路過(求月票)第八十五章 戰鬥第七百五十章 一十三大絕世第四百九十二章 給甄家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