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擴大蒸汽機研發

劉辛看到這個笨重的蒸汽機,心中興奮無比,蒸汽機所代表的意義所有後世人都明白,這個簡陋的蒸汽機,未來會一步步成爲這個世界發展的基礎。

查看了蒸汽機的情況,劉辛拿出一個本子,從蒸汽機各個方面告訴所有工匠可以改進的地方, 原理與成品製造出來了,要對各個部件進行優化就變得容易起來。

零點看書

如今的蒸汽機使用在火車上還是有點不夠用,但是已經可以用來製作蒸汽紡織機、蒸汽磨盤、粉碎機、傳送機等設備,如此只要建成,劉辛的鐵堡、水泥廠,紡織廠等都可以用上蒸汽機, 到時候使用人力大大下降, 生產效率也能大大提升。

劉辛看到這裡, 知道益州已經進入一個最關鍵的時候。他下令從今年剛開學的學生當中抽調二百多名學生,從工人當中抽調二百名各種手藝的工人,加上七十多名擅長工業管理方面的官吏,在這裡打算組建一個大型的蒸汽機制造實驗室。

劉辛先是親自給到來的五百多人講述蒸汽機原理,然後與所有人一起討論現在蒸汽機的缺點與不足,再根據現在蜀郡鋼鐵能夠達到的最大強度,給出優化方案。

在優化方案形成以後,劉辛先是按照紡織廠需求,設計了一張小型蒸汽機圖紙,這裡面很多活塞還有出氣孔,都是要求特殊鋼材,他讓五百人各自制造所優化的配件,只用了半個月時間,一臺比第一個小一半的蒸汽機建成了,劉辛試驗後發現他的動力與第一臺相比差不多, 所有參加實驗的人看到這裡都高興無比。

只是這一次這臺蒸汽機也是用了兩萬多斤鋼鐵, 其中還有超過百斤的特殊鋼鐵, 很多地方現在看起來優化還非常不到位, 最起碼一些支架都是可以使用木料來製作, 劉辛用了鋼鐵讓它變得笨重,造價也變得高了。

把這一臺依靠上百人一點點挪到一個新的紡織車間,這是劉辛讓紡織廠專門製作的紡織機,都是劉辛與衆多工匠一起參與。

當設備一切安置好,劉辛讓工人點火,把鍋爐內的水燒開,蒸汽機終於開始運行了。

看着紡織機運轉速度越來越快,很多紡織工人在旁邊看見都是驚奇不已,這臺蒸汽紡織機一天比他們以前一百多人工作還要快,但現在他們只需要兩個人輪換加石煤,兩個收線的工人。

忙碌了兩個月時間,蒸汽紡織機制作出來,劉辛發現這個蒸汽機還是大了,他再度給機器優化,這次他把蒸汽機升級到只有6000斤重,如此只需要二十人就能把它從車間擡出來。

當劉辛把第三臺蒸汽機制造出來,他這才稍微有點滿意。他把試驗組的人分成二十組,其中三組對益州所需要的蒸汽機按照大小、作用進行設計, 三組按照這些設計需求進行試驗。

三組對如今蒸汽機基礎部件繼續進行優化改造, 十組對不同大小、作用的蒸汽機進行生產。

還有一組是總設計組十人, 專門負責與劉辛交涉,更快完成蒸汽機優化改造,並且對一些在機械製造方面有天賦的人進行培養,這些人可以從工業學院開始選擇。

蒸汽機必然會成爲工業學院一門最主要的課程,是所有工業學院的學生必須去學習的一門課程,只不過因爲現在蒸汽機剛起步,只有紡織廠纔剛開始慢慢使用,以後等蒸汽機在益州開始普遍使用後,其作用必然會越來越大。

劉辛在工業區,他給棉虎鐵堡下令,一切鋼材優先滿足蒸汽機制作與研究需求,儘量研發耐磨性強的鋼材,爲此劉辛專門給棉虎鐵堡的匠師提出用滲碳淬火的方式,

這樣棉虎鐵堡很快就研究出鋼性與耐磨性都非常強的鋼材,如此蒸汽機的活塞裝置功率提升了三成以上,而且噪音比之以前也小了一倍多。

此外,劉辛一邊前往棉虎鐵堡讓工匠試驗不同含碳量的滲碳鋼的性能,一邊讓人嘗試加入其他礦物元素。

而他一邊又讓鐵堡的蒸汽機工匠不斷改造蒸汽機制造工藝。在各種不同材質的鋼材被製作出來以後,蒸汽機所有鋼材種類越來越多,所消耗的鋼鐵量也就越來越少,八千斤的紡織蒸汽機經過半年近十次優化,終於被劉辛改到了兩千斤,這臺蒸汽機四個力氣大的人就能擡得動,這樣蒸汽紡線機在工業區越來越多,棉線生產數量開始急劇增大。

看到紡線機紡出的棉線越來越多, 工人們已經來不及織成布,劉辛開始構思織布機如何使用蒸汽機驅動,很快有三大設計組與劉辛研究討論,蒸汽織布機也開始被製作出來。

緊接着小型蒸汽機帶的石磨、水泥廠用的粉碎機、運輸機等各種蒸汽機械被一件件製作出來,這使得水泥廠的生產效率提升了十倍不止,水泥廠最重的活有了蒸汽機代替,工人們的工作強度也是減少了很多。

鐵堡出鐵量開始大大增加,原本積累下的鐵礦石正在快速減少。脫硫煤地點也開始大力運作,水洗過的脫硫煤快速運送到各個使用蒸汽機的工坊與工廠,蒸汽機研究製作的二十組人員也開始越來越多,到了最後整個工業學院的學生都參與了進來。

蒸汽機的出現帶動了整個益州的產業發展,無數的棉布被製作出來,經過染色以後運往天下各地,慢慢地荊州、司州,甚至揚州、豫州、徐州、荊州等地全部都有了蜀郡棉布的影子,在這個好不容易停止戰亂的時候,蜀郡棉布抓住機會快速在中原傳開,把天下金銀銅換回到了益州。

所有諸侯們都沒有注意到,當他們的金錢數量正在不斷減少的時候,益州紙幣已經慢慢流入他們治下各郡縣,等到天下越來越多的黃金與銅被劉辛聚於益州,天下就不得不使用他們益州的紙幣。因此在益州紙幣發行越來越多的時候,蜀郡的紙幣並沒有貶值,反而是因爲貨物數量增大有些升值的趨勢。

第四百三十三章 綿竹關第八百二十六章 鋪路第七百四十四章 古盛世第一百四十七章 歸家(打賞加更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205年第七百八十一章 大漢的未來在哪裡第五百八十九章 【銀管院】第四百零五章 打臉劉備第三十四章 百鍊刀第四百七十五章 公孫瓚兵敗第四百二十七章 聯軍解散第一百八十八章 釀酒生意第三百三十七章 焦灼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息帝國第三百四十二章 各方反應(爲暖陽1314 加更二)第四百六十章 何宗敗亡第五十六章 翁婿暢談第四百五十四章 城外演武第二百一十七章 劉關張回涿縣第二百五十四章 公孫度第一百八十四章 冬臨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棕到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四處穩定第四百二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七十五章 穩步發展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在堅持第五百六十四章 益州戰況第六十三章 糧回第六百四十二章 郭嘉到瑞縣第六百一十七章 羌族來襲第八百三十章 新漢四十一年第一百八十六章 盧袤第三百八十三章 全速開工第六十章 新院吃飯第十六章 蓋房規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上任前的準備第八百三十六章 【青龍星】異變第九十章 籌糧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大缺點第二百九十五章 準備救援第五百三十二章 商業協會發展第六百六十章 益州騎兵第四百八十六章 俘虜甘寧第三百一十五章 專心鍊鐵第五百四十三章 到不韋縣第二百六十五章 秋收第二百章 求官第三百八十三章 全速開工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家玩脫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繼承令】第二百一十九章 劉母與張晴妤第三百一十五章 專心鍊鐵第六百七十三章 將星凸顯第八百零四章 摘果子第三百八十八章 平穩發展第五百六十二章 曹操贈女第七百三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路可走第七百四十四章 古盛世第五百五十五章 蝗災第二百九十章 準備應戰第十四章 逼迫(感謝土豆刀五千幣打賞)第五百七十九章 十四大諸侯第五百九十九章 199年第四百零五章 打臉劉備第三百一十八章 路過(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增加經濟活力第二百七十三章 系統升級(月票加更二)第六百九十章 趙雲戰關羽第七十九章 搬家第七百一十八章 趙雲入郯縣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內安排第二百四十一章 張飛戰馬匪(新年加更二)第六十二章 燕國薊縣第三百一十二章 險瀆大建設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四百一十章 人中呂布第六百九十六章 商人的方式第八百二十二章 人口限制第四百八十六章 俘虜甘寧第三百八十一章 難以戰勝的存在第一百五十九章 董卓戰敗第五百一十六章 公孫瓚起了壞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造紙第六百六十九章 諸葛亮與郭嘉第一百八十九章 劉備在洛陽第五百零七章 佔領廣漢郡屬國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四百六十五章 瑞縣會議第四百九十三章 八月第三十三章 熱鬧集市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格局第八百零七章 教育與處罰第八十二章 甜菜成熟第七百九十二章 新漢七年第九十九章 施粥第三百七十三章 輿論戰第二百五十章 商隊遇險第七百八十二章 烏孫國北第三百八十八章 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