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裹糉子

吃過五月糉,寒衣收進籠。

五月的糉子,是指過了五月初五端五節包糉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吃過這一個糉子以後,冬天的衣服就可以收起來了,收到那裡?當然就是箱籠裡頭了。(箱籠是衣箱或是收藏東西的木箱子,竹箱子,以前的人,東西家財都會放在箱籠裡,箱籠越多的人,表示她的家財也就越多)

五月的天氣開始暖和了,開始不需要穿冬衣了。

進入五月,慕容家有許多的事情要忙,第一個是裹糉子,這些糉子不但是自家人吃的應節食品,也是送贈親戚朋友聯繫情義的一個禮品。所以慕容家每一年要裹的糉子都是以百個算的。

第二個是洗曬冬衣,五月天氣已經很暖和了,一般的人都不需要穿冬衣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大家大都會將冬衣洗曬收好,等到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拿來穿了。

第三個是收整房子,五月是雨季風季來臨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來臨之前,一定要檢查屋子,不然等風雨來的時候,房間出現漏水,那日子可就難過了。

第四個是爲佟氏準備生產用的東西,這個是今年特別多出來的。

踏入五月的第一天,江氏就帶領着守菊,大丫,二丫在井邊收拾整理裹糉子用的葉子,慕容家裹糉子用的是有三種,一種是竹葉,裹鹼水糉子用的,糉子會帶着淡淡的竹葉香。一種是蘋婆的葉子,這種葉子帶有淡淡的清香,裹出來的糉子就帶有這種的味道,是用來裹紅豆糉子的,第三種是蓮葉,用蓮葉裹出來的當然就帶有蓮香了,用來裹綠豆糉子。

當二丫問江氏爲什麼要這樣分的時候,江氏她只說了是她娘教她的,原因她也不知道。

如果是新鮮的葉子,先清洗,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吹乾備用,蘋婆葉子就是這樣。竹葉是很大的那一種,一般是用乾的,蓮葉也是,這兩種葉子就必須先清洗,再煮,纔可以使用。

守菊坐在井邊洗着守良摘回來的蘋婆的葉子,在她坐下來後就不再動了,剩下洗竹葉,蓮葉的工作,就全留給江氏帶着大丫,二丫了。

洗葉,煮葉,一天就這樣過去了。

不是佟氏不想幫忙,而是自從她的腳在一個多月前出現水腫,這下地走路就成了一個難題了。現在每一天,只有在守良護着的情況下,她纔可以下地走上一會,不然,她就只能留在牀上。

初二,不但要收拾葉子,還要準備用來綁糉子用的繩子,在這裡,大家都喊這種長長的植物,水草。一條水草是不夠裹一個糉子的,這一天就是將兩條水草結在一起,讓其成爲一條足夠長的繩子。

初三,江氏開始備裹糉子用的材料了,有糯米,紅豆,綠豆,花生,核桃,蓮子等,這些東西有一些是要泡發的,有一些是要剝殼的,有一些是要去心的,有一些是要過磨研碎的。今天做是就是花生,核桃剝殼,蓮子去心,然後將所有的東西分開盛放,加水浸泡。

初四,是過磨,研碎,像是綠豆,就要做這一步的加工了。然後還有讓守良去買肉,那肉是用來裹綠豆糉子的。

初五,一早,佟氏給三個丫頭帶上五彩手繩,還掛上五毒香包,吩咐三個丫頭不能弄丟了,要等到下第一場雨的時候再拿下來。一戴上,三丫就原地轉着圈圈讓大夥看她帶上這些東西是多麼的漂亮的,那個臭屁的小模樣讓大夥都笑了起來。

今天是包糉子的日子,一早,江氏就已經在廚房外忙活了。一溜的放着幾個盆子,兩盤糯米,一大一小,大的是白的,是發泡過的,用來包紅豆綠豆糉子的,小的呈現微微的黃色,是江氏用料子拌過的。一盆豬肉,六分肥,四分瘦上面還帶有葛色的東西,那是江氏上了味的。然後是一盆泡好的紅豆,一盆研磨過的去了外衣的綠豆,最後一溜的小碗,小鉢,裡面放着泡好去了心,去了外衣的蓮子,去了核,同樣是泡過的,去了皮的核桃,花生也是泡過的,但是花生的外卻還留着。

ωωω● тt kǎn● c o

三個大大的簸箕,裡面盛着的是葉子,一捆水草搭在上面。

一張小凳子,往中間一放,江氏開始裹糉子了。

葉子一折,勺點糯米,鋪上一層綠豆,放上一塊豬肉,再上一層綠豆,然後是糯米,將葉子折兩折,抽出一條水草,繞上兩圈,打上一個結,一個糉子就出來了。

紅豆糉子就將豬肉換成蓮子,花生,核桃,鹼水糉就沒有這一些,只有拌過的糯米。

二丫搬了個小凳子坐在江氏的對面看着江氏在那裡忙活,越看她就越佩服江氏,這手藝可不是一時三刻就能達到這個境界的。

大丫也搬了個小凳子,坐到二丫的身邊,“奶,我也包可以麼?”大丫是看江氏在活着,她就想幫忙,同時,這幫忙也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江氏手沒有停下,只是用眼掃了大丫一眼,“你可以試一下,二丫就不要了。”

大丫一聽,立刻連忙點頭應着,二丫則扁着小嘴,也掃了江氏一眼,這分明就是小看人嘛。

可是接下來,她看到大丫也學着江氏那樣折葉子,勺糯米,勺綠豆,然後慢慢的折起來,用水草將糉子綁緊,她立刻收起了那個不高興的心情了。因爲二丫看出了這裹糉子當中的很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手必須能將糉子拿好。而她的手太小了,一個東西齊全的糉子,她是拿不住的。

二丫細細的對比了一下大丫與江氏的糉子,大丫的糉子比江氏的小了一個碼,沒那麼的飽滿,也沒有那麼的標準漂亮。可是以大丫這的年紀就能裹出一個這樣的糉子,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這時,守良正在廚房的另外一邊搭着一個土竈。那是用來煮糉子的。看着大丫有成果出來,他滿意的笑了。

用石塊壘起的竈,放上一個大鍋,鍋裡是滿滿的一鍋水,那水是一會用來添加的。(糉子煮的時間很長,在中間必需要加水,這水可不能加涼的,不然煮出來的糉子就不好吃了,也難熟

沒一會,一堆糉子就堆在了江氏身邊的空盤子裡了。

等竈上的水燒開了,守良用勺子將裡面的水倒盛出來,就開始往大鍋裡壘糉子了,一個接一個,壘個八分滿,澆上冷水,蓋上蓋子,就接着燒火。這是第一鍋。第二鍋將在廚房裡煮。

二丫見狀,挪着小凳子坐到守良的身邊,“爹,今天我們是不是不做飯了?”

“晚上纔不做飯。想吃麼?”守良向二丫笑着道。

“唔,想吃,奶做得可好看了!”二丫不忙拍拍江氏的馬屁。

那邊江氏小小的哼了一聲,“好看有什麼用!”

二丫知道剛剛的馬屁江氏還是很受用的,不用就不會搭嘴了,“現在還沒吃嘛,二丫還不知道味道。”

二丫很誠實的道。

拍馬屁可不是一味的奉承的,有的時候夾上兩句實話更上人受落。

“哼,我娘裹的糉子可是江家村裡最好吃的,等晚上你就知道了。”守菊這時才慢慢吞吞的由她的房間裡走出來,將手中的凳子放下,坐到江氏的身邊,也拿起一個葉子裹起了糉子。

“是這樣嗎?二丫還小,都不知道這事情呢!姑姑現在說了,二丫就知道了。”看着這太陽都升到高空了,活都做了一大半纔出來,守菊可真會卡這個時間點啊。

守菊沒有說話,只是用眼瞟了大丫一眼,意思是二丫你可以不知道,可是大丫卻不可能不知道。

這時,大丫專心致致的完成了一個糉子,等她將糉子放下,她才擡起頭看着二丫,“二丫,你不記得了,去年,聽懂糉子的時候,你就特會挑,別人家送來的,你一個也不吃,就只吃奶做的。那時候,爹就說你是個會吃的。”

“哦,原來我去年就知道奶做的是最好的了,我也很厲害的嘛!”二丫驚歎道。

“對,奶做的糉子可是很好吃的。今晚你要記得,只可以吃一個,不可以吃多,吃多了不消化,晚上你可是會喊肚子痛的,對了,我們也要看好三丫,不能讓她吃多了。”大丫想起佟氏早上與她說的事。

二丫看了看三款糉子葉,“姐,我,和你,和三丫分吃着好不好,我想三款都吃。”

“好,三個不一樣的,我們三個分着吃。”大丫也覺得二丫這個主意好,連忙同意。

就在這個時候,二丫看到江氏微微的點了點頭,二丫猜,江氏現在一定很得意,自己做的東西這樣的受迎。

第391章 藉口第380章 捉到第505章 事發第67章 上身了第247章 不甘第139章 疊寶第92章 恐嚇第382章 進宮第433章 偶遇第154章 外人第313章 抹黑第106章 前因?第88章 守梅的計劃第271章 拿好處第132章 厲害的懲罰第462章 名單第37章 不賠第498章 紙片兒第217章 難過與過後第117章 打聽第302章 還是開口了第212章 老爺子回來了第113章 賣豬第39章 有賊第355章 最後第145章 不速之客(一)第94章 何氏回來(二)第348章 禮物第28章 都是激動的引起的第181章 裹糉子第207章 江氏與老爺子的壓力第103章 利用第27章 依靠第418章 被打主意第159章 守良遲歸第404章 結果第162章 生氣第334章 關係第1章 夢(一)第232章 懲罰守良第361章 反擊第278章 有鬼第34章 求籤第54章 一文錢的風波(一)第478章 驚訝第116章 心狠第527章 登門第46章 捉迷藏第456章 相鬥第300章 爲妹妹自豪第434章 虎口第481章 護短第265章 丟人第185章 四丫出生了第332章 相咬第407章 力爭第227章 送走第436章 有病第211章 來打聽的第345章 結果第224章 上山學武?第512章 是夜第293章 較勁第72章 她的福第46章 捉迷藏第7章 祖上第350章 團結第264章 假象第293章 較勁第221章 被誤會了第547章 進一步第474章 嚴四之死第386章 猜測第538章 敬茶第86章 換藥第53章 生意(二)第317章 妄想第553章 徐風第546章 知足第202章 滿意第529章 擔心第159章 守良遲歸第456章 相鬥第422章 命硬第114章 看不對眼第143章 改不了?第296章 大局定第82章 女兒福第405章 上京第180章 卡刺第156章 承諾的改變第9章 飴糖第437章 不拜第303章 不死心第146章 不速之客(二)第335章 打架第506章 審查第3章 夢(三)第5章 夢(五)第411章 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