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吹暴雪

最近,千葉遊戲其實也有許多遊戲系列在轉型。例如鐵道模擬,最近就開始走古代懷舊風格了。

古代沒有鐵道,怎麼模擬,於是,鐵道便變成了馬車。整個遊戲,也變成了建設公路,建立驛站,這種模擬類型了。

之所以要轉型,主要還是因爲,凡事有點人氣的國家,都已經做完遊戲了。可以說,這套遊戲,把全世界的所有著名國家的風情,全部展示一遍。

當然了,早先的作品,可能由於年代久遠,現在畫面已經不是特別好了。鐵道模擬項目組,也有製作高清重置版的計劃。

但是,他們不希望工作組,以後就靠製作高清重製活着了。例如,《鐵道模擬二零零六:重遊歐羅巴》。

而是,希望繼續做一些有開拓性的事情。但想要開拓新系列又怎麼容易。

他們經過了很多次的策劃和推翻,最後鬧到了林彥的那裡,林彥給出了一條很簡單的答覆,“沒空間,用時間。”

於是,他們便把目光瞄向了古代。這樣一來視野突然就開闊了。

最開始,不是完全製作古代。而是工業時代時期不就行了。那種圓圓乎乎的黑色蒸汽機車,那些帶着高帽,穿着燕尾服的紳士們,還有古香古色的老爺車。

事實上,這些東西,雖然離人們的生活比較遠了。但是,卻有他獨特的魅力在裡面。不然,也不會有蒸汽朋克這種風格出現。

像是什麼億萬星辰,億萬炮塔,多鉚蒸剛的多炮塔神教,其實也是從那個時候逐漸發展出來的。

之所以那個年代特別的吸引人,是因爲當時的那個年代,科技雖然有所發展,但是並不特別先進。科技是以一種暴力的,野獸的形態出現的,巨大的機器,轟鳴的響聲,裸露在外的齒輪,以及各種傳動裝置。

這些東西都彰顯着一種原始的力量感,而且,普通大衆一眼就能看出的玄妙。

不然的話,論精密程度,現代的電子設備,比古代的機械設備,強到不知道哪裡去。但是,爲什麼沒有太多的人,對於電子設備,有一種別樣的情懷。

就是因爲電子設備雖然很厲害,但是別說普通人,就是專業人士,也不可能用自己的雙眼看到。

既然看不到,不能眼見爲實,那麼自然就沒有那麼大的崇拜感了。

這其實也和古代的宗教建築,大多以宏偉的建築羣出現,或者是一個單獨的,但是非常雄偉的建築是一個道理。

想一想,別說一個古代,成天住着小屋子,沒見過任何失眠的農民,就是一個經受了現代文化洗禮的現代人。去這類建築的時候,不還都是升起一種頂禮膜拜的感覺。

人類對大的建築,都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崇拜感,和被壓迫感,從而產生一種服從的意志。

所以,經過討論之後,語氣先製作古代,還不如先製作工業時代了。

其實,這麼一來,這個想法就不算是一個新點子了。因爲,以前的《鐵道模擬》,已經有時間軸的概念了。

不過,時間軸開始的時間,都比較晚。這是因爲一是時間軸過長,需要製作的模型太多,工作量太大,整個場景的適配都很成問題。所以,基本上之前的遊戲流程,大概只是五十年左右的跨度。

按照中國的火車進程來說,就是剛開始燒煤的綠皮火車,到後來和諧號那種電車火車而已。

因爲,這樣的時間軸,一能體現出時代的變化,二是需要付出的精力不太多,成本能控制住。

因此,之前的《鐵道模擬》,基本上都是走到這樣一個套路。

而如今,要搞一個相當復古的工業時代的《鐵道模擬》,其實是能夠獲得很大程度上的歡呼的。

因爲,已經有不少玩家又這樣的訴求了。

但是,由於《鐵道模擬》並不是一個特別大衆的遊戲,平均每一做的銷量,基本上只在百萬份左右。

千葉遊戲的遊戲預算,基本上是按照上一做的銷量來發的。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製作資金就不是特別的充足。

別說比不上那種銷量上千萬的,千葉遊戲的看家大作,就是相比於一般的兩三百萬的系列,都是有差距的。

因爲,《鐵道模擬》這個遊戲,圈子已經這麼大了,不可能繼續拓展太多了。沒有必要做太多宣傳,這樣實在是太浪費了。

而沒有取消這個項目的原因,還是爲了保持千葉遊戲這個平臺的多樣性。不然,這樣一個已經做老的遊戲系列,按理說已經進入了生命週期的末期,實在是沒有再繼續做下去的理由了。

不過,當然了,粉絲們能夠玩到這些遊戲還是很高興的。

其實,隨着三維技術越來越成熟,像是《無雙》這種操作簡單,很爽快,猶如割草的遊戲,越來越盛行。

有許多已經做不下去的遊戲系列,不是靠着“無雙化”成功,就是靠着那種動作角色扮演起死回生。

例如,已經十分流行的《鬼泣》系列,就是這麼一回事。

千葉遊戲雖然說要保證整個遊戲平臺的遊戲類型的多樣化,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每種遊戲都製作。

沒有這個必要,自己保持着最賺錢的馬里奧系列的製作,剩下的,基本上製作的都是一些比較小衆的遊戲。而那些賺錢遊戲的空間,一般都讓給了第三方遊戲公司。

畢竟,第三方遊戲公司,是跟着來吃肉的。而不是來受氣的。

你不能給他們足夠的利潤,他們很快就會投入別人的懷抱。所謂的,你不佔領他們,就會有別人爭取他們。

而千葉遊戲,由於員工人數的關係,雖然對於每個遊戲類型,在檔案庫裡都有比較深的研究記錄。

但那基本是爲了幫助那些第三方廠商,解決技術上的難題的同時,有計劃的弄出來的。

不過,雖然現在林彥現在的名氣很大。但是,有一些他的死忠玩家,卻開始抱怨他了。

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只因爲他太不專一了。往往製作完這款遊戲,就不製作這個系列的下一部了,而是直接製作下一個遊戲系列去了。

所以,很多人管林彥叫做“挖坑王”,因爲他“管殺不管埋,挖完坑之後,就再也不管了”。

不過,既然有人覺得他這樣做不對,就有人覺得他這樣做對。

在支持林彥這樣做的人中,是這樣一個邏輯概念,按道理來講,如果林彥像是一個普通的遊戲製作人,製作出一個大賣的遊戲系列之後,就再也不製作新的遊戲系列了。

那麼,有可能林彥現在製作過的知名遊戲系列,只有《太空侵略者》一個。

之後的,包括《超級馬里奧兄弟》這樣神奇的遊戲,怎麼可能誕生了。

雖然說,林彥這麼“花心”是不對的,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更認同林彥是一個很開拓進取,有銳氣的人。

不然的話,早就想那些早就沉默在歷史塵埃裡的遊戲製作人了。

如果,林彥是那樣的遊戲製作人,怎麼還會有現在這麼奇特的魅力了。

更爲關鍵的是,林彥的這種“花心”,對於整個遊戲業界來說,都是十分了不起的。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電子遊戲的風潮。

例如,《太空侵略者》推出後,都是這種射擊遊戲,而當《超級馬里奧兄弟》推出後,橫版卷軸平臺跳躍類遊戲,又紅火了好多年的時間。出現了,類似於《魔界村》,《魂斗羅》,《洛克人》,等等優秀的作品。

而後來推出的即時戰略遊戲,模擬遊戲,還有射擊遊戲。都獲得了很多人的跟風模仿。

當然了,與以前一樣,這些跟風的遊戲,幾乎根本做不過林彥製作的遊戲。按理說,一個新的遊戲分類的第一款遊戲,往往和別的類型相比是含混不清的。因爲,對於這些遊戲來說,他們只是一些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微創新的遊戲。他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開啓了一個新的遊戲類型。

因此,後面的遊戲,幾乎一定都會比前面的遊戲優秀。因爲,他們完整的補完和加強了一個遊戲類型。

如果說,在另一個世界《沙丘》是即時戰略遊戲的始祖的話,那麼《星際爭霸》就是即時戰略的巔峰。

要知道,《星際爭霸》這個遊戲,哪怕是在另一個世界的二零一六年,在韓國的網吧排名當中,都排前十。

要知道,對於遊戲行業來說,一年是一個很長的概念了。畢竟,電子遊戲的歷史纔多長時間。

而《星際爭霸》,這種幾乎二十年前推出的遊戲,還佔據主流,很長時間還沒有更新過,還佔主流。這實在是一個很值得說道的成績。

一部分暴雪粉,就是因爲暴雪這種精緻的遊戲,還有堪稱完美的遊戲質量,才變成這類粉絲的。

如果從歷史上來看,暴雪這家公司,根本就沒有創造過什麼新的遊戲類型。

最開始還叫做硅與神經鍵的時候,製作的《失落的維京人》,是平臺跳躍遊戲。但是,經過了微創新,就是主角有三個人,每個人有不同的能力,三個人的三個能力,可以設計一些謎題。

讓平臺跳躍遊戲,從一個幾乎只看遊戲玩家手不手殘的遊戲類型,變成了一個需要一些腦力的遊戲了。

而後來的《暗黑破壞神》,基本上也是如此。突破回合制遊戲的桎梏,最後,開拓出一個新的天地。

再後來的《魔獸爭霸》更不用說了,依舊是更風。但是,他們學會了控制資源採集,以及各種兵種中間的對抗。

最後,到《星際爭霸》集大成,每個種族都有每個種族自己的單位,自己的特色。高級別的戰鬥單位,不一定碾壓,而在很多時候,會被那些比較低級的兵種剋制。

就拿《星際爭霸二》來說,蟲族的刺蛇,害怕同樣數量帶衝鋒的叉子,不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如果把《星際爭霸》的設計原則簡化,就會發現,《星際爭霸》一共有六種對抗。對應石頭剪子布的六種情況。

每一種情況,對抗的方式都不一樣。而資源採集,是可以確定到秒的。在這種條件下,自然整個遊戲,就變成了一個複雜的動態的對抗體系。

例如,騷擾經濟,幾乎是每一個玩家都會做的。因爲,只有騷擾了對方的經濟,在同樣的水平下,纔有勝利的可能。

而每一個種族,又像是職業一樣,照顧這不同的玩家的特點和性格。

例如,像是人族,就非常講究多線協同。而蟲族則比較側重於偵查,等等……

正是這樣嚴謹的設計,讓這個遊戲,踏上了神壇。

後來暴雪的遊戲,比如說《風暴英雄》、《爐石傳說》、《守望先鋒》。他們也是能夠找到原型的。

例如《風暴英雄》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倒塔》,而《爐石傳說》的原型,則是各種各樣的卡牌遊戲,至於《守望先鋒》的原型,不能說沒有《軍團要塞二》的成分。

但是,它們都努力做得比原先的遊戲更優秀。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就是了。

比如說《風暴英雄》它的改造,實際上就是一個錯誤的改造。

雖然說它極大的降低了遊戲的上手難度,但是,簡化的實在是太過了。不過,他們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

錯就錯在,在《倒塔》和《風暴英雄》之前,出現了《英雄聯盟》這樣一款已經將簡化做的很好的遊戲了。

而後來的《守望先鋒》,雖然看上去很像《軍團要塞二》,都是第一人稱視角的射擊遊戲。但是,他更像是一個三維版的《倒塔》。

因爲,整個遊戲不是以殺人爲最終目的。而是以各種各樣任務作爲最後評價遊戲是否成功的指標。

《守望先鋒》是在《風暴英雄》失敗後推出的,而在推出的短短時間內,就賣出去了七百萬套,實際上,是很能體現暴雪的實力的。(。)

第49章 不賣第28章 壯丁第55章 再等等第92章 驚天大事第73章 一個全新的世界第36章 依舊不看好第98章 當與不當(23)第76章 付費玩家第93章 密室商談第89章 《模擬人生》怎麼做第83章 《模擬城市》第15章 遊戲未來第82章 盼頭與問題第64章 暢想第89章 《模擬人生》怎麼做第98章 灌木第15章 下樓第71章 調整第32章 可怕第67章 投資這個第58章 美國!美國!第35章 宛如噪音的音樂第15章 讓他們去死好了第98章 十出十三歸(24)第67章 被發現第98章 現狀(14)第98章 石頭寵物後續第63章 白賺第27章 趕快訂購吧!第79章 數據玩家第24章 微調第77章 技術宅第95章 中心第4章 買定離手,敬請期待第98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72)第53章 多餘的人第95章 中心第21章 適量第23章 不免費的免費遊戲第77章 房產中介第51章 即將接觸第67章 被發現第98章 死一死(27)第76章 付費玩家第52章 晉級!第27章 財帛動人心第44章 掀桌子第12章 日臺交流第67章 廢其金錢第32章 不太一樣的世界第23章 不免費的免費遊戲第36章 蔣一冰第98章 邪神莉蘿(五)第79章 多平臺發售第25章 意料之外的展開第53章 多餘的人第11章 進軍世界第63章 鐵路遊第2章 秋葉原最大地主第60章 開心最重要第98章 修行(6)第69章 就像玩電子遊戲的時候一樣第21章 《夾克風雲傳》第98章 酒桌(33)第10章 偵探分隊在行動?第5章 坑兒的爹第99章 雙贏第38章 長大了第51章 看見了第10章 可憐的外套小哥第121章 一切纔剛剛開始第79章 數據玩家第24章 千葉遊戲全球娛樂第93章 河邊麻友的車與開車第92章 轟炸吧!大邪神!第74章 準繼承者第4章 買定離手,敬請期待第55章 未來在哪裡?第76章 量子小遊戲第36章 夢世界第36章 蔣一冰第98章 激盪(35)第85章 跟風第98章 亦可賽艇(41)第13章 雙人化第70章 原來現實世界這麼美好第37章 託第61章 考慮第49章 父子第63章 青蛙過河第98章 胸懷世界(50)第99章 歲月更替第6章 數碼暴龍機的雛形第38章 長大了第15章 讓他們去死好了第87章 開發套件第25章 笑與淚第98章 前往東芝總部(75)第65章 《上帝也瘋狂》第67章 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