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4章 汽車金融

員工持股這一項政策在天明集團熱火朝天的展開了。

雖然在九十年代中期,“股票”的概念在國內還很陌生,但是在1990年的時候,申城證券交易所就已經開始成立運營了,並且在成立的兩年之後,也就是1992年的時候,便發行了面向國內民衆的股票,不過那個時候的股票需要用“股票認購證”這種東西,才能去交易所認購,而九二年發行的股票認購證的價格因爲接連翻倍,因此又被稱爲“九二發財證”。

“九二發財證”當時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因爲這幾乎就是一種一本萬利的生意,在客觀上也促進了國內民衆、尤其是申城市民對於“股票”這種東西的認識,所以當天明集團推行員工持股這項政策之後,集團的所有員工都表示出了極大的興奮,幾乎每一個符合認購條件的員工,都參與到了這項政策當中。

“九二年的時候不知道股票是個啥,錯過了發財的好機會,現在咱們集團搞這項活動,說什麼也不能再錯過了!”

“認購了這些股權之後,以後公司的經營決策,我們還有投票權,這不就是工人翻身當主人嘛!”

“還可以透支後面的工資來認購這些股權,咱們的董事長考慮的真是太周到了!”

…………

從集團的總部,到各個子公司,從職能部門,到生產部門,從職員編制,到工人編制,都對這一項政策拍手稱快,各個部門的股權認購登記負責人也是從早上忙到晚上,場面十分的火爆。

員工持股活動開始僅僅一天,整個天明集團就有超過五千名員工參與到這項活動當中。

而天明集團的這一項政策,也是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蘇浙滬當地的多家媒體更是深入到集團內部,對這件事進行了詳細的報道,作爲國內第一家採取“員工持股”政策的企業,天明集團的這一舉動在社會上也是引起了廣泛地關注,到天明集團參加工作,更是成了所有求職者夢寐以求的事情。

一晃五天的時間過去了,因爲天明集團的員工數量過於龐大,員工持股這一項活動截止到現在,依舊是沒有全部完成,尤其是像動力傳動以及轎車這兩個規模最大的子公司,想要全部完成這項工作,至少還需要一星期的時間纔可以。

“根據各個子公司遞交上來的數據統計,目前整個集團已經有超過兩萬名符合條件的員工參與到了股權的認購活動當中,用於分配的20%的股權,已經有超過12%的股權被成功認購了,剩下不到8%的股權,依舊還在等待認購,不過最終的認購股權比例,肯定會超過百分之二十的。”

周景明的辦公室中,負責這一次股權認購的馬旭東,正在給周景明彙報這一段時間以來的工作進展。

“接下來的工作,還得麻煩老馬你繼續關注一下,咱們集團這麼大,涉及到的員工又這麼多,完全落實下來的話,沒有一個月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找趙總,或者直接找我也可以。”周景明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

“如果最終認購的股權份額超過了百分之二十,多出來的部分,直接從我的佔股比例中拿取就可以了,既然咱們大張旗鼓的搞這項政策了,外界也傳的沸沸揚揚,就要用心去搞,不能摻雜任何的水分。”

雖然說這一次拿出百分之二十的股權用於“員工持股”政策的實施,周景明作爲董事長也是將自己原先的股權進行了一定的分割,但是目前來說,他依舊是整個天明集團佔股比例最大的那一個,佔股份額仍然找過百分之五十,這樣能夠保證他在天明集團有着絕對的話語權,而不會發生像喬布斯那樣,被自己創立的公司掃地出門的尷尬情況。

“董事長,既然之前董事會上已經決定了這一次的員工持股份額就是百分之二十,而且下達的文件上也是這個數字,我覺得您沒必要從自己的佔股中再拿出額外的股權用於這一項活動了。”馬旭東聞言,忍不住勸說道。

周景明笑着搖了搖頭,“文件上的規定是死的,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沒有預料到認購的規模會這麼大,這本身就是我們工作的失職,再說了,少那麼一點,對我的影響不大,幾乎是可以忽略的。”

“話雖這麼說,但也不一定非要用董事長所說的方法來,還可以再重新配股,或者說不從原始股中走,重新增加員工股的股數,這些都可以彌補超出的那一部分股權份額的。”

“就按照我說的去做吧,不用搞那些虛頭巴腦的,免得到最後被人詬病。”周景明還是笑着搖了搖頭,堅持自己最初的提議。

馬旭東見周景明態度堅決,也只能苦笑着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

“對了老馬,我上一次跟你說的事情,你覺得怎麼樣?能不能給我一個準確的答覆?”說完了員工持股這件事之後,周景明話鋒一轉,看着馬旭東笑着問道。

“董事長說的是成立汽車金融子公司這件事嗎?”馬旭東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我覺得董事長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目前國內對於金融管制還是很嚴格的,恐怕還不具備搞汽車金融的條件。”

天明集團目前的幾個子公司當中,除了銷售公司之外,其餘的全都是和整車製造相關聯的,考慮到後面集團的發展戰略,周景明就想早點把汽車金融這一個戰略提上日程,成立一個汽車金融公司,並且由馬旭東來擔任這一個子公司的負責人。

“國內目前的大環境,確實也不適合直接搞金融公司,不過我們可以先把相關的準備工作給做好,金融管制不會一直都這麼嚴厲的,再有兩三年的時間,政策肯定會放寬鬆的。”周景明笑着點頭道。

某種意義上來說,天明集團在東南亞市場搞得那一套貸款購車政策,實際上就是一種金融活動,只不過並沒有將這個政策歸口到專門的汽車金融公司而已,而是由天明集團直接負責的,國家既然默許了這樣一項政策,周景明覺得,試一試汽車金融這一領域,也未嘗不可。

0320章 轎車廠的現狀0024章 又拋錨了(求推薦)0601章 一出好戲0713章 弄巧成拙0089章 陽謀0077章 細節0719章 “羊入虎口”0195章 準備評審0320章 轎車廠的現狀0072章 一物降一物0468章 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0208章 開拓海外市場0748章 佈局電動化0333章 亮相車展0315章 初具規模0702章 備戰F1(上)0207章 開始遊說0026章 方向錯了(求推薦)0348章 碰撞標準0522章 開門紅(2)0021章 液壓機的問題0315章 初具規模0278章 找到原因0255章 申請專利0234章 火爆的競拍(求推薦求月票)0661章 商討細節0314章 發動機項目進度0400章 奧迪A40077章 細節0588章 定向債券0065章 全廠公敵(4)0344章 汽車安全0151章 都是影帝啊0085章 批次質量問題0245章 捋順了0505章 調查問卷0551章 一汽大衆0049章 技術改造0551章 一汽大衆0310章 汽車通過性0300章 追捧0200章 盲人點燈0203章 拿下競標0679章 新的作戰任務0714章 完成收購0116章 專項基金0309章 軍車0469章 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2)0085章 批次質量問題0523章 攪局者0393章 追擊0615章 浮出水面0136章 心服口服汽車碰撞試驗0703章 備戰F1(下)0526章 尋求支持0542章 渦輪增壓0590章 最後的兩億元0637章 輕量化0141章 再次招攬0685章 撤離東南亞(2)0768章 首冠!0346章 碰撞試驗0218章 無人問津?(求推薦求月票)0072章 一物降一物0080章 三人成虎0668章 再往華西村0011章 請回答19820673章 全新時代(4)0242章 典型的標準0136章 心服口服0458章 同意談判0052章 緊鑼密鼓0677章 多點開花(3)0132章 一本工藝文件引發的血案0227章 機牀到手0293章 日內瓦車展0185章 月臺票0446章 ESP系統測試0154章 天才般的想法0755章 速度與激情(2)0239章 饒斌0390章 校招進行時0494章 引爆(4)0683章 老對手0625章 三方會談0407章 初步接觸0030章 總成設計不能改!(求推薦)0660章 佈局日韓0028章 人性(求推薦)0494章 引爆(4)0427章 小有名氣0520章 汽車大市場0182章 有驚無險0329章 鳳凰涅槃0524章 日系車的反擊0259章 轉子發動機0425章 滿分!0142章 EA390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