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舅舅

既然決定了讓王青辰去念書,王友富也不是拖沓的性子,第二天一大早,王友富就帶着王青辰去了鎮上。

由於是中途進學,王友富準備備點禮,兩人先去買了一些東西,有一條肉、兩斤白糖、一份點心,然後纔去了鎮上的學堂。

青山鎮的學堂坐落在鎮的南區,環境比較幽靜。兩人到了學堂門口,向門房的人說明了來意,就被門房的人引進去。

進去了王青辰才發現這學堂是個兩進的大院子,除了剛纔的門房,裡面還有負責打掃的僕役、提供熱水的、提供飯菜的食堂,不過熱水免費飯菜是要付錢的。

到了第二進的院落,門房將兩人帶到一間屋子前,敲了敲門,裡面傳來應聲後,門房人說明了王友富和王青辰的來意,三人就被請進去了。

進去後,王青辰就發現了站在書桌前的一位中年男子,知道王青辰是來念書的,中年男子就考較了王青辰的基礎,發現他之前只略微學了千字文,就直接將他安排進基礎班了。

王友富將買的禮送給了中年男子後交了五兩銀子的學費,又花了二兩銀子買了書本,去食堂交了剩餘半年的伙食費九百文,當然,這伙食費只是中午這一頓飯。王青辰暗自嘀咕,明明還剩半年時間,結果學費是交的一年的,還好食堂沒有讓交一年的飯錢。

王友富在門房的指引下將王青辰送到了基礎班所在的屋子。王友富全程都比較的拘謹,王青辰想了想也就明白了,這個時代讀書人的地位是很高的,王友富作爲一個莊戶人,自然對於讀書人比較的敬畏。

將王青辰送到基礎班後,王友富交代了幾句就趕緊走了,估計再在學堂呆下去他就會渾身不自在了吧。

王青辰看了看基礎班的學生,總共二十來人,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是這個班年齡最大的了,畢竟像他這麼大才來念書的很少。不知道李雲泰在哪個班,中午下學時問問看,這樣想着,王青辰挑了最後的位置坐了下來。

屋子裡學生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有的還小聲的指指點點,王青辰見了後,站起身對着大家笑道:“大家好,我叫王青辰,來自王家村,以後請你們多多指教了……”

然後屋子裡猛然靜了下來,一屋子的學生都看着王青辰,驚詫於他的開場白。

王青辰愣了愣,可能他們還沒見過這樣直白的自我介紹吧,可是難道他要說“小生這廂有禮了”,想想就覺得渾身抖活得慌。看來還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他在養成古代讀書人說話方式的道路上還得上下而求索啊。

王青辰不知道的是,他誤會這些孩子了,滿屋子的學生剛開始只是驚詫於他的年齡,對他有些畏懼,後來王青辰的自我介紹,聽着就覺得王青辰這人有點憨傻,前後反差有點大,以至於大家沒那麼快做出反應。

沒等王青辰再往深處想,夫子就進來了,王青辰開始了他古代上學的第一天。

那邊王青辰認真聽課,這邊王友富邊往家走邊盤算着自家還剩的銀兩。本來自家攢了有三四兩銀子,後來王青辰種花賺了三百兩,租鋪子時租戶給的一年租金七兩銀子,然後就是買田置鋪花了兩百二十六兩,還張氏治病錢以及買謝禮的錢三十一兩,小豬崽九百六十文,今天王青辰讀書的拜師禮、學費、書本、伙食費加起來有將近九兩銀子,現在家裡還剩四十幾兩的銀子。這剩餘的銀子給青華說門好的媳婦倒不難,但王友富還打算重新蓋幾間漂亮的青磚瓦房,到時候銀子可就得所剩無幾了。不過,王友富轉念一想,到秋收時,自己買的地裡莊稼的收成應該能有十來兩的銀子,頓時決定秋收後家裡就蓋房。

王友富這邊路上打算的好,全然不知家裡正有一個麻煩在等着他。

王青辰中午下學後正想着要怎麼找到李雲泰,沒成想李雲泰過來找他了,兩人一起去了食堂吃了飯,飯後李雲泰帶着王青辰在學堂裡轉轉,熟悉熟悉學堂。

待對學堂有大致瞭解並知道了李雲泰他們班的位置後,王青辰就央着李雲泰和他一起去買筆墨紙硯。

學堂不遠處就有一家鋪子專門賣筆墨紙硯的,李雲泰帶着王青辰進去了後,夥計一看是學堂的學生,就熱情地招待了起來。

王青辰之前跟李雲泰學認字時用的東西都是李雲泰的,現在這些筆墨紙硯什麼的讓他自己買的話,他還真的分不出什麼好壞來。因而王青辰拉李雲泰過來也是想讓他幫忙挑選之故。

對於這些筆墨紙硯,上品的不是他們這些莊戶人家能消受得起的,王青辰也沒打算買多貴的,能適合他現在用就成。

夥計幫他們介紹了好幾種價位的筆墨紙硯,不過李雲泰在這方面比較有經驗,沒被夥計天花亂墜的描述迷了眼,直接幫他挑了一隻六十文錢的毛筆,據李雲泰說,這種毛筆好用,價錢也比較實惠,學堂裡用的人比較多,又幫他挑了一個長方形的墨錠,要價一百二十文錢。之後王青辰自己挑選了一個筆擱,要價二十文錢。

還有硯臺和紙沒有買,王青辰看了一圈,那些硯臺都不是很好看,正準備隨便買一個,夥計看出了他的心思,拿出了一個沒有擺放在外面的硯臺。

這個硯臺是不規則形狀的,中間有兩處是凹下去的,被雕成了兩個大小不一樣的荷塘,荷塘邊上還有雕成的立體的荷葉一直延伸到荷塘中間,就像浮在水上似的,這哪兒是硯臺啊,這簡直就是一件工藝品,光是這雕工就比較令人讚歎。

夥計一看有戲,就開始極力地向王青辰推銷這個硯臺,說這個硯臺是怎麼怎麼好。

王青辰一看這個硯臺就喜歡,不過要價一兩銀子。若是以前他一定對一兩銀子不當一回事,畢竟前世看電視時那些個王公貴族或紈絝子弟不說一擲千金了,起碼都是一擲幾千兩幾萬兩,在那樣的薰染下,誰還會覺得一兩銀子貴呢?不過自從來到這裡後,王青辰就知道了錢的貴重了,這一兩銀子還真是貴。

看王青辰爲難的樣子,夥計就知道是嫌這價錢貴了,就道:“這硯臺我們鋪子裡就只有這一個,之前也是有很多學生喜歡,就是因爲這價錢纔會到今天都沒有賣出去,您要是真喜歡,我倒是可以給您降十文錢。”

夥計的話裡着重強調了這硯臺的唯一性,而且有很多人喜歡,指不定就會被誰買走,而且他還很“仁義”地幫着減了十文錢,價錢上是不會再降了。

李雲泰也看的出來王青辰比較中意這硯臺,不過花那麼貴的錢買這個李雲泰還是覺得有點不值,畢竟王青辰家纔剛剛日子好過了些,這樣大手大腳可不太好,因此就建議道:“青辰,這個太貴了,要不咱再看看其他硯臺?”

王青辰也在滿心猶豫中,他也知道李雲泰的建議是好的,不過自己確實中意這一個,於是狠了把心道:“就要這個吧。”

“好嘞!”夥計聽了眉開眼笑。

之後王青辰還買了一些紙,可能是由於王青辰買了那個硯臺,夥計又給他便宜了五文錢,花了一百三十文錢買了三張大紙,這些大紙還需要回去裁成一小張一小張的。

買完了要用的筆墨紙硯,兩人就回了學堂,畢竟下午還有課。

因爲王青辰呆的是基礎班,因而下午有一段時間是練字用的。其他的學生之前跟夫子學過怎麼握筆、下筆之類的,都在安靜地寫字,夫子知道王青辰是今天剛來的,就單獨指導了王青辰關於怎麼握筆、怎麼下筆之類的技巧。王青辰雖然之前跟李雲泰學過,但還是很仔細地聽夫子的指導。

一個下午很快過去,李雲泰過來喊了王青辰一塊回去。王青辰想起了村裡還有兩人在學堂唸書,里正家的齊錦堂和張雲柱家的張文兵,就問起了那兩人的情況。

原來這兩人雖然也是王家村的,但齊錦堂有個親戚在鎮上,家裡就安排他住在了親戚家,免得受來回奔波之苦,而張文兵則是他家裡幫他在鎮上租了個房子。不過李雲泰還告訴王青辰,齊錦堂學業比較出衆,很受夫子的喜歡,應該明年就會去參加縣試了,想來以他的學業縣試應該是沒問題的。不過那張文兵聽說是不怎麼學好,荒廢學業不說,還總跟着鎮上一些不怎麼學好的人混玩。

對於這些,王青辰也就當八卦聽聽了,他現在最主要的是努力學習。

回到家,王青辰就發覺氣氛有點不對,王友富和楊氏雖然沒有說話,但臉上的表情在那,王青辰就拖了彩雲過來問了話。

“二哥,今天大舅舅來了,然後爹孃他們就這樣了。”彩雲回答道。

“大舅舅?”王青辰疑惑道,自己家和楊氏孃家不是很久都沒來往了嗎?怎麼這個節骨眼上來了?難道是聽說了自己家買了鋪子,來打秋風的?王青辰想着就又問道:“大舅舅來了說什麼了嗎?”

“不知道,大舅舅和爹孃在屋裡說話,叫我自己出去玩。”彩雲道。

王青辰越發疑惑了,不過看王友富和楊氏的樣子,他也不好主動去問。反正這大舅舅有什麼目的,就算兩口子不說,他也應該很快會知道。

第72章 寡婦第42章 請客吃飯第142章 歸來第242章 結交第68章 兩個賊第112章 甦醒第128章 報信第95章 回門第117章 母子離心第38章 鑽牛角尖第76章 年前第176章 沈府有喜第40章 新媳婦第88章 開花第81章 買首飾第32章 結親第249章 想法第278章 回京第173章 抓週禮第118章 委屈第174章 案首第303章 來京第2章 空間第106章 勸服第14章 服徭役第126章 辦法第236章 風水第96章 生娃第190章 悶聲喝酒第25章 意中人第272章 生娃第267章 解決第64章 歷練第147章 分銀子第197章 改聘第202章 公佈第225章 想通第187章 夏晚莛第151章 住到鎮上第150章 做農活第267章 解決第37章 借牛第140章 路遇第294章 拜訪第209章 氣哭第172章 成親日子第259章 絆住第226章 打醒第38章 鑽牛角尖第147章 分銀子第75章 送釵第110章 中秋第186章 一年第135章 榜單第105章 親近第75章 送釵第82章 過年第225章 想通第55章 賣花第244章 拜訪第156章 李伍說親第179章 彩霞成親第30章 要嫁妝第296章 京城遊玩第107章 爭執第255章 想法第100章 佔便宜第152章 李雲泰說親第36章 收穫第99章 “絕症”第184章 看望第131章 遲來的懷孕第275章 叮囑第37章 借牛第111章 新生兒第207章 安頓第151章 住到鎮上第23章 引領潮流第262章 暈倒第246章 山長第164章 提親第250章 搬家第42章 請客吃飯第87章 發現第59章 劉姨娘第98章 滿月酒第37章 借牛第128章 報信第175章 看榜第299章 憋屈第38章 鑽牛角尖第124章 雜貨鋪子第99章 “絕症”第158章 知悉第67章 捉賊第123章 貨源第282章 緬懷第263章 診治第178章 醉酒第66章 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