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出京

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贊同裁軍的,既然是辯論,自然是有持相反觀點的人才能辯得起來,而在國子監學生之中,更多的人是中立的,暫時不對此發表觀點,只有部分人上躥下跳的叫囂着要裁軍,也有少部分人言辭激烈的表示反對,而十位學生代表之前一直未對此表達看法。

這十人能被選爲學生代表,他們本身就很優秀,他們是本階層的代表人物,特別是其中的兩名寒門學子,他們在寒門學子中的號召力非常的大,因爲國子監中多官員,權貴子弟,最次的家庭條件也是比較富裕的耕讀之家出來,因而他們寒門子弟在其中就比較弱勢,自然也比較喜歡抱團,而兩人因爲膽略不凡,學識淵博而被推爲寒門學子之首,這次被選爲學生代表則是國子監祭酒有意栽培他們。

而其他學生代表,就算沒有那兩人一呼百應的號召力,但說話還是很管用的,他們一對此次輿論事件發表看法就在國子監內引起了轟動,辯論空前的激烈,也完全是一邊倒的趨勢。

十人不但轉述了皇上的話,還將此事進行深入探討,雖然他們先走和大金西夏關係緩和,邊關也開了交易的榷場,但大金和西夏依然佔着他們大齊大片土地,在那片土地上,他們的漢人兄弟姐妹們還在過着三等民的苦難生活,大齊真的放心在此時裁軍,將門戶向大金和西夏打開?

若是大金和西夏再次南下和東進,裁減後的軍隊無力抵抗,這個責任誰來負?

提議裁軍的學生和官員是否能承擔得起這個後果?

而說榮郡王的軍功是用國庫的銀子堆出來的則完全是無稽之談,誰不知道榮郡王的軍功都是前朝時爲抵禦大金和西夏兵累積的?

他這可是抵禦外敵,別說他沒動用過國庫,就是用了國庫的銀子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翻出舊賬,大家這才發現,大齊的半壁江山雖然是榮郡王打下的,但他卻不是從前朝官兵的手中奪的,而是從西夏人和土匪手中奪過來的,就算最後他追殺前朝二皇子和秦奸相,那也是因爲他們與西夏勾結,隊伍中有超過半數的西夏兵,而且,前朝二皇子和秦奸相本身就是謀逆。

於是,誤解齊浩然的學生們愧疚了,紛紛自責。

也是在這時,齊浩然雷霆般的辯折到了皇帝的案前,摺子中的內容因爲經過了兩到手,自然也瞞不住。

齊浩然在信中駁斥提議裁軍的人是蠢貨,幾乎是邊罵邊把如今邊關的形勢寫了出來,最後又回顧了一下自己建立軍功的時間地點和因由,最後齊浩然滿是譏諷的道:“說爺打光了國庫?頭三年朝中官員領的俸祿,國子監學生吃的米都是從爺的內庫中出的,爺不提,你們是不是就忘了你們國庫還欠着爺的錢?”

齊浩然隔空喊話戶部尚書,“當年你們戶部哭窮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也就上面皇位上坐着的是我皇兄,不然爺非叫你們給爺打借條不可,被爺打光錢財的國庫,請問你何時把欠我的錢還我?”

齊修遠坐在上面忍不住扶額,弟弟顯然是氣糊塗了,不然絕對不會加上這句話的,弟妹也真是的,怎麼之前不提?

果然,底下諸位官員的臉色很不好看,但大多數人看着扶着額頭,臉色鐵青的皇帝不敢說話,只能暗自去瞪那幾個提議裁軍的言官,都是這幾人惹得貨,這時候提裁軍不是找抽嗎?

本來榮郡王的那部分欠款可以不還的,這畢竟是齊家的江山,錢也都是用到了齊家的臣民身上,可榮郡王這一提,還錢卻又在情理之中,因爲國庫沒有單要一個人的錢的意思,就算那位是大齊皇帝的親弟弟也不行。

他們自己也後悔起來,要是這種言論一出現他們就阻止就好了,也不至於現在被打臉,真是千金難買早知道啊。

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在朝臣的糊稀泥中,裁軍的事被其他的國事取代,讓衆人漸漸忘卻,但齊修遠和榮軒卻沒忘,都悄悄的使人暗中調查流言的起源,之前不好查是因爲說的人很多,很難查起,但現在流言漸歇,要找起來就容易一些。

這件事不僅針對軍隊,也針對齊浩然,而浩然這兩年在廣州,幾乎都在折騰水師和軍隊改制的事,沒得罪過人,怎麼會有人在找他麻煩?

當初秦芳的人手被折了七七八八,且這次也不像他留下的人的手筆,齊修遠和榮軒也不想打草驚蛇,派了人暗中調查。

而就在京中被鬧得熱鬧的時候,第一間皇家藏在一棟三進的宅子裡成立了。

皇家藏只給大家提供書和看書的地方,要借閱必須提供由國子監簽發的借書證,而想要借書證必須持戶籍證明到國子監辦理。

借書以七天爲限,七天後必須還書,逾期不還者要倒扣信譽,一月內不準再借書,而再借書的期限只有三天,若還不能及時還書,則被畫零列爲借書拒絕來往戶,不能再外借,只能在藏內看書。

藏的圖書不能損毀,不能髒污,一旦被發現,就被處於圖書價值三倍的罰款,遺失圖書也是同樣的懲罰。

而在當下,不管是在普通百姓中,還是商戶中,誠信都尤爲重要,更別說是在最看重信譽的讀書人中,而書對讀書人來說尤爲珍貴,每一本書都會受到愛護,除非有人故意,否則就是最粗心的人也不會損壞圖書的。

宅子裡的空地上被擺放了許多桌椅供借閱的學子看書,在房間裡必須要保證絕對的安靜,而在院子裡可以討論,但也不能大聲的喧譁。

藏裡有管理書籍,記錄借閱的圖書管理員,全都是國子監學生擔任,出此外,他們還要負責這棟宅子開放部分的衛生情況,很多人在來這裡後都開始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掃地,第一次修剪樹枝。

沒辦法,皇上說了,這也是他們鍛鍊的一個好機會,而這個機會還是他們搶破頭搶來的。

朝中的官員直到藏開放才知道皇帝弄了這麼個東西,不過因爲藏之前貫了皇家兩個字,的確不用與他們商議。

而他們在去看過皇家藏的規模後都微微搖頭,雖然裡面藏書頗豐,也有許多外面書店買不到的書籍,但這和世家的藏書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因此很多人都不將它放在心上。

而誰也沒想到,這在許多官員看來寒酸的藏在未來會成爲大齊最大的人才集聚地,除了想要科舉入官的書生,還有農民,工匠,士兵,甚至是漁民與樵夫……

第1416章 番外 範子衿(33)第1259章 一查到底(8)第1397章 番外 範子衿(14)第274章 出售第1431章 番外 寶珠(4)第1294章 渡劫(4)第24章 歸家第1424章 番外 範子衿(41)第523章 祭奠第987章 田莊第465章 賭第238章 穩定第114章 縱容第253章 悟第559章 旗鼓相當第179章 賣繡品第750章 吃醋第153章 種植第177章 毀約第1255章 一查到底(4)第382章 識趣第422章 進城第256章 時局(下)第121章 吃肉第860章 撈金第948章 懸案第1180章 解說第835章 散心第202章 詢問第1463章 番外 齊浩然(5)第1128章 爭吵第712章 鼓勵第84章 浴血第237章 斷絕第325章 見解第1069章 生氣第987章 田莊第1045章 站隊第972章 找到(下)第89章 心疼第263章 出門第1149章 挖坑第154章 套問第480章 來京第1200章 問詢第1331章 番外 看向世界(9)第444章 選地第1251章 報仇(下)第1439章 番外 寶珠(12)第836章 童年第1036章 大怒第1263章 護短(下)第303章 尋找第16章 趕路第695章 發落第198章 放水第454章 趕人第1208章 文成第1214章 懼內第896章 舊人第670章 滿意第751章 勤勉第333章 驚愕第8章 糧價第20章 言論自由第670章 滿意第415章 洞房第1326章 番外 看向世界(4)第901章 發怒第603章 爭鬥第377章 來而往第431章 宮宴(下)第93章 仗勢第1222章 是敵是友(一)第1258章 一查到底(7)第826章 威嚇第312章 安排第1422章 番外 範子衿(39)第1021章 告知第484章 拒絕第681章 懷疑第1058章 啓程第70章 烤肉第629章 求情第956章 鼓動第1099章 決戰(八)第638章 做客第704章 報復第134章 互助第1251章 報仇(下)第872章 太寵第71章 討要第608章 心酸第190章 甜蜜蜜第215章 納糧第451章 託付第504章 再見面第1161章 討要第743章 阻止第875章 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