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

安東尼和瑪麗走後不久,一百多騎兵呼嘯而出。

“給前面的部隊讓路,不要阻礙他們進城。”出了城門,李明遠吩咐後面的護衛騎兵,然後部隊繞過道路中央,和官路上遷移的部隊並排而行。

“把這支部隊的負責人叫來,我有些事情問他。”李明遠放緩馬速,對身邊的衛兵說道。

“卑職總參謀部後勤處副處長孫彬拜見世子。”和衛兵回來的是一個身穿長衫的漢子,三十餘歲,面目清秀,右腳走路不方便,明顯是個瘸子。

“孫處長不用多禮,”李明遠跳下馬,把馬匹交給身邊的護衛,微笑道。

“孫處長,我發現部隊裡有許多運貨物的羊駝,這是怎麼回事?”前世的時候,李明遠聽說過羊駝的故事,羊駝性情溫和怕生,被許多人當做寵物餵養。

“呵呵,這些羊駝不是野生羊駝,而是當地土著人馴服的,這裡的印第安人通常是總羊駝運輸貨物。”孫彬笑着解釋道。

“噢,用羊駝運輸貨物挺不錯,劉參謀長,部隊的馱馬還有多大缺口?”李明遠扭頭問道。

“現在蒐集的馱馬有兩萬三千匹,加上秘魯人承諾給的兩萬匹,總共四萬三千匹,缺口大概爲三千匹。”劉樸低頭回憶一會數據,然後開口道。

“孫處長,羊駝的運輸能力和馱馬相比怎麼樣?”

“成年羊駝負重四十到六十公斤,比馱馬負重稍輕。”

“孫處長,有沒有辦法湊齊五千只羊駝。用它們替代馱馬的缺口。”

“這個不好辦,羊駝經過西班牙殖民者的捕殺,數量已經減少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剩餘的羊駝不是被驅趕到環境惡劣的高原地區,就是掌握在一些印第安部落手裡。

如果不是羊駝絨毛受到西方國家的歡迎,羊駝的數量還會更少。”孫彬搖頭道。

聽到羊駝不僅可以當做運輸工具,而且絨毛還可以用來生產毛製品,李明遠對羊駝的興趣更濃了。

巴西南部的潘帕斯大草原地勢遼闊,許多空餘的土地可以用來當做優良的牧場發展畜牧業。

而李明遠看重的美利奴綿羊也同樣被西方國家看重,想要大規模引進美利奴綿羊短時間不好實現,可是羊駝的出現則可以暫時填補美利奴綿羊的空缺。

羊駝產地位於南美州,自己要佔領的巴西南部地區也適合羊駝生長,

只要華人獨立軍獲得大量的羊駝,然後像前世的秘魯和玻利維亞一樣控制羊駝的出口,那麼就可以初步壟斷羊駝絨毛的市場,獲得不小的利益。

“孫處長,現階段我們可以搜尋到多少羊駝?”思索一會,李明遠開口問道。

“當地華人後裔可以提供一千隻,從周圍佔領區還可以搜索兩千只,最多隻能湊夠三千隻。”

“秘魯還有華人後裔?”李明遠知道十九世紀後半期,華人勞工到南美礦場勞動,還沒聽說過在這之前就有華人生活在南美。

“是的,這些華人和華人勞工不一樣,他們是明朝萬曆年間到達南美州,現在他們的面貌已經和傳統的印第安人一樣,只不過他們還保留着華人的語言和生活習慣。”孫彬把自己知道的告訴了李明遠。

“那些驅趕羊駝長得像印第安人的人就是明朝遺民嗎?”李明遠若有所悟,指着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道。

“是的。”孫彬點頭道。

“去,他叫過來。”李明遠叫過身邊的一個護衛,抑制住內心的激動道。

明朝萬曆年間距離現在有三百年,三百年生活在異域他鄉還沒有改變自己的民族標誌,值得李明遠敬佩。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不僅是日本人對中國的蔑視。

中國、華夏是一種文化紐帶構成的有機整體。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華夏的代表是由衣冠和禮儀組成的文化內涵,元蒙入關打破了漢族沒有被外族完全統治的紀律,是漢族的第一次亡國。

滿清統治中原,剃髮易冠則是徹底打斷了中國的文化傳承。

後世五十五個民族皆有自己的民族服裝,而漢族卻把滿人穿的馬褂當做自己的民族服裝,當幾個青年憤青穿着傳統漢服的時候,其他的人要麼認爲是和服,要麼以爲他們是譁衆取寵。

文化傳承已經被打斷,再加上沒有強有力的復興,民族文化不被自己國民繼承也很正常。

“草民趙有德參見世子。”跟着衛兵到來的趙有德一聲問候把李明遠從遐想中拽了回來。

“老丈請起。”李明遠反應過來,攙扶起行禮的趙有德。

趙有德面色手掌乾枯,面色黝黑,印第安人的面貌中隱約可以看出一絲華人的影子。

“不敢勞煩世子攙扶。”趙有德掙脫李明遠的手道。

剛纔從衛兵的口中得知眼前的年輕人就是十幾萬南美華人的領袖―侍王世子李明遠的時候,趙有德還不敢相信,

可是近距離和李明遠接觸後,趙有德除了感受到李明遠的平易近人外,還感到一種王者之氣,而李明遠的形象頓時在他眼裡變得高大起來。

趙有德站起來後,李明遠問道“老丈祖上是如何到達南美州?”

“根據村子裡的記載,1603年,西班牙殖民者鼓動當地土著參與對華人的屠殺,總共殺死了兩萬多華人,

當時倖存的華人有五六千人被運送到秘魯,不過活下來的只有五六百人,其他人要麼死在海上,要麼因爲勞累和疾病而死,活下來的華人一部分娶了印第安人爲妻,聚集在一起創建我們現在的村落,整個村子還有七八百人。”

海外華人歷來躲不過被屠殺的命運,一旦海外華人積累了足夠的財富,歐洲殖民者和當地土著就會發動對華人的屠殺,

把華人當做種植的韭菜,割了一茬再割下一茬。

李明遠痛恨殖民者屠殺華人的行爲,不過眼下卻沒有能力報復,只能安慰道“中原自滿清自身難保,海外華人要想活的有尊嚴,必須用手裡的刀劍捍衛華人的安全。

海外華人的血不會白流,有朝一日,我會爲遇難的華人討回公道。”

“多謝世子。”趙有德說着向李明遠大禮行跪。

“老丈使不得。”李明遠急忙去扶他。

“世子帶領解救華人無數,對小老兒有莫大恩情,受的起小老兒一拜。”趙有德雙眼通紅,堅持叩拜後才站了起來。

和趙有德聊了一會,李明遠問道“老丈幫忙我們運輸貨物,爲何不願意和我們一起轉進離開?”

“草民面貌與蠻夷一樣,而且村子裡還有婦孺老弱,故此不敢提出非分之想。”

“老丈過慮了,面貌雖然和華人有些許差距,不過保留祖宗傳承,骨子裡流着華人的血,仍然是華人的一份子。”

李明遠主動接納他們,趙有德感動的流下眼淚。

七八百華人後裔就像無人過問的流浪兒,秘魯人不接受他們,而他們的面貌又和傳統漢人不一樣,所以趙有德才感到自卑,只能儘自己的力量幫助華人獨立軍運輸貨物,不敢提出一起遷移的要求。

勸好趙有德和華人獨立軍一起遷移後,李明遠走進運輸的隊伍,又接見了一百多個和趙有德一樣身份的明朝遺民後代。

得知自己可以和華人獨立軍一起轉進,一百多個年輕人興奮的圍在李明遠周圍,向李明遠表達敬意。

等人羣的興奮勁過後,李明遠又向他們打聽了當地印第安人的情況,最後決定用手裡多餘的糧食和淘汰的火槍和他們交易羊駝。

轉進巴西南部,途中要經歷一段漫長的山路,過多的糧食難以運輸,所以用多餘的糧食換取羊駝剛好合適。

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四百六十四章 變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運業 完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南洋三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亞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三百九十八章 發展與改革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二百四十一章 巴塔哥尼亞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魯士與增援華人海盜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菲第三百八十六章 青年覺醒第九十四章 決戰前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無題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六十三章 海上戰鬥第二百章 改造國民性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三章 醫藥領域現狀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一百零四章 大戰前的休整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維亞土著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業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快人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業之基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個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發現奸細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二百二十六章 接收軍艦第二十七 激戰完第三十六章 敲定武器交易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遊第一百七十六章 發現奸細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風波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軍競賽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軍事造船廠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亂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國人 二第一百八十章 戰後影響第八十六章 進攻失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線電報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零二章 斷巴西聯軍後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九章 俘虜逃跑第七十七章 殲滅小股敵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國干涉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導權的爭奪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三十章 秘魯軍馬場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國將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