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納西翁

清晨,天色剛剛放亮,嘹亮的軍號聲在恩卡納西翁軍營內響起,聽到起牀的號聲,第一混成旅旅長龐振雲和普通的士兵一樣,穿戴好軍裝、鞋帽,然後向演練場走去。

佔地廣闊的演練場已經站滿了士兵,一隊隊士兵以連排爲單位,根據不同的軍中劃分,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進行着每日必做的戰術訓練。

軍歌嘹亮、軍紀森然,望着演練場上正在操練的士兵,龐振雲心中油然生出一種驕傲、自信的情緒。

八年前,當他帶領着近百名青壯趕赴安南,投奔南洋軍團的時候,何曾幻想過自己會有統領這樣一支軍隊出國作戰的機會。

第一混成旅下轄兩個大編制團和若干輔助部隊,總人數9000人,裝備建業六年式重機槍15挺,75毫米野戰炮12門,建業六年式步槍7000餘支,單純以後膛步槍裝備量而言,現在第一混成旅一個旅的武器裝備量,已經超過了整個安南朝廷擁有的後膛步槍總數。

第一混成旅是漢國陸軍的老牌主力部隊,雖然中間數年時間因爲部隊擴編等原因,第一混成旅被抽調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基幹部隊,但是再次補充100餘名陸軍軍官學校初級指揮專業的畢業生之後,第一混成旅的基層組織結構和整體戰鬥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復,或許因爲補充入了大量新兵和軍校畢業生的緣故,第一混成旅的綜合戰鬥力還不能與之前巔峰時期相比,但是以接受正規軍事教育的軍校畢業生,接替第一混成旅各基層作戰單位的戰術指揮,再配以作戰經驗豐富的部分老牌軍官指揮、校正,相信用不了多久,經歷真實的戰場洗禮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將成長爲合格的基層軍事指揮官。

建業六年式步槍和正規軍各師旅級部隊裝備的75毫米野戰炮使用的彈藥原料都屬於新型無煙火藥。

其中,建業六年式步槍使用B型單基無煙火藥作爲發射藥,而75毫米野戰炮使用的發射藥則是雙基無煙火藥ballistite。

B型單基無煙火藥和雙基無煙火藥ballistite在世界範圍內都屬於最先進的步槍、火炮彈藥。在李明遠提前指導和干預下,漢國本土政府比法國提前一年時間完成B型單基無煙火藥和雙基無煙火藥ballistite的配方研發工作,隨即於1885年年初,完成使用兩種火藥作爲發射藥的步槍、火炮的試生產工作。

1885年1月底,漢國鋼鐵聯合集團和各大軍工企業開始進行建業六年式步槍和新型火炮的生產工作,經歷4年時間生產運行,到1889年上半年時,建業六年式步槍的總產能逐步從年產量量7.2萬支穩定回落至5.3萬支,建業六年式重機槍的年產量從410挺回落至300挺,

各型火炮的產能從年產量800門回落至650門。

而各式步槍、炮彈的年產量則分別穩定在7500萬發和37萬發大致範圍內。

漢國的軍工產能具備再一次提升的空間,不過考慮到和平時期彈藥生產、維護等方面的成本問題,本土各大軍工企業在李明遠的指示下,並沒有無限制的擴大軍工產能。

以目前漢國、巴西共和國兩方的軍工產能和軍隊武器裝備、單兵戰鬥力等方面實力做比較,龐振雲和大部分的參戰指揮官都一致認爲,巴西共和國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

不過,巴西共和國不是漢國,他們的高層和將領們並沒有像漢國一般,把對敵國情報蒐集放在戰略位置,由此一來,他們對漢國軍工、軍隊的實力,也沒有真正瞭解過。

當然,漢國重視對外情報,也更重視對內情報保密,即便巴西共和國高層做出大力發展對漢國各方面的情報偵查工作,也很難獲取到至關重要的軍隊新式武器性能、數量、軍隊佈防、演講等相關情報。

新興工業國家對落後守舊國家的優勢是全方位的,以漢國和巴西共和的客觀實力對比,即便巴西共和國內部有一個或者多個戰略目光高超者,也無法在巴西共和國龐大而腐朽的體制上,做出根本性的改善措施。

漢國目前生產的建業六年式步槍數量超過20萬支,除去18萬支裝備陸海軍正規部隊,剩下2萬餘支步槍都處於庫存狀態,如果巴西共和國某些前線部隊表現出相對出色的作戰能力,那麼漢國方面便會採取對應的反制措施,一方面調動預備隊投入巴拉圭戰場,另一方面臨時加大軍工產能,用庫存和近期生產的槍支、火炮武裝更多的部隊,源源不斷的投入一線戰場,直至將敵方壓垮,不給巴西共和國軍隊一絲翻身的希望。

龐振雲升任第一混成旅旅長,作爲高級軍官中的一員,有幸看到了九份恩卡納西翁方向的作戰預定方案,根據巴西共和國和巴拉圭方面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參謀總部做出了種種應對的措施,其中就連巴西共和國前線軍隊一反常態,大發神威、擊敗第一混成旅這種概率極低的事件都出現在了參謀總部的作戰方案中。

參謀總部的那些參謀們,和平時期便忙着搗鼓各種作戰方案,一場簡簡單單的戰役,在他們手中可以出現幾種、數十種不同的方案,雖然龐振雲認爲作爲軍隊的指揮中心,參謀總部有必要預測到各種可能或者突發性事件對戰役進程的影響,不過某些幾乎沒有可能發生的事件,就大可不必放在作戰方案中去了。

想起同僚中關於參謀總部的一些打趣,龐振雲臉上自然得露出了笑容。

由一個基層軍官躍升爲執掌9000人部隊的旅長,龐振雲用了八年多時間,如果巴拉圭戰爭中,第一混成旅表現出色,那麼他也未嘗沒有可能把軍裝上的肩章換成一顆小豆子的少將軍銜。

像往常一樣巡視完士兵們的訓練情況,龐振雲正準備轉身回到第一混成旅臨時指揮部時,看到旅部作戰參謀沈德輝向他走了過來。

“旅長,好消息!”

少校參謀沈德輝(1863年生,留德軍校畢業生。)找到了龐振雲,快步走到他身邊,高興道:“總部給咱們增派了一個105毫米榴彈炮團,全團36門火炮,全部使用雙基無煙火藥ballistite作爲發射藥,這玩意可是好東西,有了它,咱們旅的重火力攻擊能力提高的可不只一星半點!”

“長等短等總算等到了一個好消息,走,咱們去看看這羣大傢伙長得什麼模樣,能讓參謀總部那麼寶貝,一直藏着掖着不捨得派給咱們!”

得到了一個105毫米炮團作支援,龐振雲心情大好,滿意道。

“哈哈,旅長彆着急,好消息不只一個,參謀總部得知巴西共和國向巴拉圭境內增派了2萬兵力,擔心第一混成旅作戰路線上面的敵人增多,又給咱們增派了兩個警備團,一共3000人的援軍,由第四警備旅旅長鬍崑山中校帶領,協助咱們旅作戰。”

“多一個人多一個幫手,有3000名警備軍幫忙,咱們的作戰行動開展得也會更順利。”

龐振雲臉上沒有什麼變化,淡淡一笑道:“走,一團團長張文廉、二團周善初都叫上,咱們一塊去歡迎新到來的同僚。”…………

“振雲兄,安南一別。你我兄弟可有數年沒有相見了。”

看到營地內走出來迎接的衆人,第四警備旅旅長鬍崑山拱手笑道。

“哈哈,軍務繁忙,龐某未能抽出時間與胡兄弟相聚敘舊,心中也是遺憾得很呢。”

龐振雲大笑着把胡崑山一行人迎進營地,開口道:“想當初你、我、朱冰清、李唐四人懷揣一顆抗夷血恥熱血,各帶領百人投奔南洋軍團,如今我等四人皆隨大軍返回本土,各在不同部隊服役,想來不過八年時間,安南數千裡江山已經淪爲法夷殖民地,而我等也成爲了帝國軍官,閒暇時回想起來,卻仿若隔世一般。”

“再次與振雲兄相聚,胡某人確也有此種心境。”

胡崑山邊觀察着第一混成旅所部官兵的武器裝備和訓練,邊羨慕道:“八年前,我等當時也只是想着殺三五個法夷報仇雪恥,即便身死異國他鄉也無悔,而今日,看到振雲兄所部武力之威盛,兄弟我心中卻是一點遺憾也沒有了。”

“倘若當初犧牲的兄弟地下有知!看到本土今時今日的景象,也當瞑目了。”

龐振雲感嘆一句,接着道:“胡兄弟其實大可不必羨慕第一混成旅的武器裝備,等打完了巴拉圭戰爭,胡兄弟和第四警備旅的兄弟們立下戰爭,日後論功行賞時,說不定也能夠贏得改編爲正規軍的機會。”

“哈哈,那就借振雲兄吉言了。”

胡崑山哈哈一笑道。

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菲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三百二十九章 蘭芳來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一百四十一章 機器設備類別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礦場到手第六十七章 會見威斯特上校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個問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六十九章 總統府第三百四十九章 1880年的結束第四百六十三章 美國介入第三十九章 秘魯緊急會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一百八十一章 勢力倍增第三十二章 召見盧斯圖亞特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機器設備類別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二百九十章 戰後發展第六十七章 會見威斯特上校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國公使 補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一百九十三章 營地失守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二百二十七章 剛果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六十七章 開戰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一百零三章 解決男女失衡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進佔第一百一十一章 遠征結束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亂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島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河內城九十八章 華人獨立軍反應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開啓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業之基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九十一章 攻城蠢蠢欲動的周邊國家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國政策轉變 二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業產業以及航運業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飛龍島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華與覺醒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七十二章 穩固發展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