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發展彙報

長安皇宮,在一衆陸海軍將領還未趕到的時候,李明遠正在中極殿認真聽取中央各部門的年度發展彙報。

“1880年度,本土粗鋼產量爲3.6萬噸,比之1878年7000噸的年產量,產能提升5倍有餘,粗鋼產量能夠有這般長足進展,即佯賴本土鋼鐵工人的辛苦與努力,也少不了諸位的盡職盡責。”

李明遠翻看工部呈上來的1880年度鋼鐵工業發展彙報數據,幾句讚賞之後,繼續勉勵道“最近幾年,歐洲列強國家重工業方面的技術與鋼鐵產能進展飛快,拿兩年前各國數據對比,

1878年年末,英國年粗鋼產量爲99.8萬噸,美國產量爲74.4萬噸,德國產量爲48.9萬噸,法國31.3萬噸,沙俄鋼9.5萬噸。本土的粗鋼產量7060噸,日本粗鋼產量2000噸,

而短短兩年之後,1880年結束,世界主要工業國家粗鋼產量達到440萬噸。

英國以年粗鋼產量131.6萬噸的數據繼續名列世界第一。美國粗鋼產量突破一百萬噸,以126.7萬噸名列世界第二,德國列爲第三,產量爲62.4萬噸。法國雖以38.9萬噸居世界第四,但與沙皇俄國的差距已經逐步縮小,沙俄粗鋼產量達到30.8萬噸,穩居世界第五位,而作爲遠東地區唯一一個全面向西方學習的國家,東瀛國或許受到帝國工業發展速度的刺激,粗鋼產量提升了約800噸,達到了年粗鋼產量2800噸的規模。”

李明遠停頓一會,等待宮殿內的各部門總長們消化了前面的信息,繼續道“我們要看到與歐洲列強國家的差距,本土粗鋼產量由7000噸提升到3.6萬噸,年度產能增加2.9萬噸,而英國、德國、法國三國粗鋼產能增加規模則是以十萬噸爲單位計算,若是再算上美國兩年之內,粗鋼產能提升50餘萬噸的例子比較,本土的鋼鐵產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陛下容稟,自建國伊始,本土只有鋼鐵聯合集團一家綜合型鋼鐵企業,本土1880年度粗鋼產能的百分之七十一,生鐵產量的百分之五十三,皆來自鋼鐵聯合集團,若是要求繼續提高鋼鐵產能,唯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選擇合適地點,新建一煤炭、鋼鐵聯合體,二是繼續購進冶煉、鍛造機器設備,擴大鋼鐵聯合集團的規模,提升生產能力。”

工部總長陳申向前一步解釋道。

漢國鋼鐵聯合集團,位於揚州(南里奧格蘭)興安縣(帕蘇豐杜),整個集團產業園區內部包括冶煉廠、鍛造廠、生鐵廠、貝色麻鋼廠、西門士鋼廠、鋼軌廠、鐵貨廠、熟鐵廠、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兵工廠、火藥廠、針釘廠、槍炮廠、炮彈廠,一共十七個大型鋼鐵、軍事工業廠區,以及相關配套的數百家大小工廠,是漢國重工業產業的核心,以及唯一一家覆蓋整個生產流程的工業複合體。

建造這樣一個重工業聯合體,對於一個從無到有發展工業的國家而言,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時間向後推十年,1895年東瀛明治政府利用滿清賠款建立八幡制鐵所,至1901年開工生產,滿清湖廣總督張之洞1890年建立漢陽鐵廠,1893年9月建成投產,而漢國鋼鐵集團,自1869年末建立第一個小型鍊鋼廠起,歷經十二年時間,逐步訂購中型、大型冶煉器械、以及鍛造、切割等配套設施,經過付出比普通西方洋人專家多兩到三倍的薪金,聘請鋼鐵、軍工專家,並且嚐到多次失敗的苦頭,纔將漢國聯合鋼鐵集團發展爲一家坐擁三百餘家大小配套工廠的重工業複合體,

若是以漢國政府目前的財力,重新建造一個鋼鐵集合體,倒不如把資金投入到漢國鋼鐵聯合集團身上,進購更多、更先進的設備,引進更成熟的工業技術,儘量將其打造爲本土重工業發展的孵化器,夯實本土的重工業技術積累與儲備,然後在條件允許的時候,再從鋼鐵聯合集團中抽取熟練技工和專家,以鋼鐵聯合集團的規劃爲藍本,複製一個新的重工業複合體。

李明遠更傾向於另一種方案,因此同意道“那就選擇第二種方案,由你們工部牽頭,和商業部、財政部、外交部幾個部門共同商量,先列好需要購買的機器設備清單,然後提上來由我複審確認。”

“陛下,撥付的資金數額大概是多少?鋼鐵聯合集團用錢的地方很多,支付外籍專家、技工、本土員工培訓、購置新式冶煉設備這些事情都需要不小的開支。”

“三年之內,給鋼鐵聯合集團特批400萬漢元(摺合白銀200萬兩)資金,再多了也沒有,而且鋼鐵聯合集團手裡掌握着曼尼斯特鋼管軋製法和哈菲爾德發現的錳鋼煉製方法,(前文第265章),

雖然說政府用曼尼斯特鋼管軋製法和新型錳鋼技術與德國人交換了十三種涉及鋼鐵生產的技術,但是本土十年發展規劃期間,鐵路和基礎建設等行業都急需鋼鐵原料供應,鋼鐵聯合集團生產的粗鋼、生鐵以及深加工製造的鋼管、鋼軌、鐵釘等產品不缺銷路,售賣鋼鐵產品回攏的資金,用在鋼鐵聯合集團本身,同樣能填補不小的資金空缺,

所以,政府撥付的錢暫時只有400萬漢元,還要添置計劃外的機械設備,就要靠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錳之前一直用作鍊鋼的添加劑,劑量不夠時不能改變鋼的脆性,而增加到百分之十二到十三,脆化效應消失,再把它在1000度加熱,在水中下淬火,鋼材變硬,用這種方法煉製的粗鋼製作鋼軌,鋼軌壽命是熟鐵的15到20倍,基於節約成本的原因,1878年12月份,錳鋼的製作方法被發現後,經歷兩年時間試生產以及相關冶煉技術的匹配與完善後,到1881年年初,以錳鋼爲原料,替代熟鐵爲鋼軌建造鐵路的工程,才大規模的推廣開來。

繼工部總長的年度工作彙報結束後,戶部、財政部等部門也將去年一年的工作成果彙報了上來。

1880年一整年,本土地區新成立了6個縣、52個鄉鎮,南太平洋地區新成立了一個夷州列島行政區,今年七月下旬,從法國人手裡交換過來的法屬波利尼西亞尼西亞羣島也被納入夷州列島行政管轄內,夷州列島的行政級別被相應的提高爲州府級,

同時,南太平洋地區新增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後,原法屬波利尼西亞首府帕希提島,將作爲與薩摩亞首府阿皮亞並重的南太平洋基地,而從長遠戰略上考慮,帕希提島的地位比之阿皮亞更重要,稱之爲漢國的夏威夷也不爲過。

除去本土鋼鐵產量提高帶給李明遠的喜意,戶部和專門負責移民事務的移民管理司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移民行動的各項開支和收入達到平衡,並且在1880年11月份,首次出現盈利現象。

移民運輸行動的開銷主要來自賄賂、收買大陸沿海地區官員、往來遠東—南美航線的運輸、生活、醫療物資消耗、購買運輸船隻的資金、船員薪水等前期運輸成本,以及抵達南美本土以後,官方提供的糧食、牲畜、簡易居住木屋、新生兒的教育等長期成本。

兩項重要支出導致移民運輸行動常年虧損,每年都需要政府提供財政資金補助才能維持得了正常的運輸行動,不過隨着時間堆積效應的一點點顯現,新入籍居民兩年義務勞動帶來的潛在經濟效益,以及移民在本土迅速安定下來,通過從事農耕業、畜牧業、工業、海洋漁業等勞動,逐步積攢起一定的資金,有了償還當初向政府借貸購買農具、土地等欠款的能力,

由此,自1876年起,政府回收的借貸資金數額逐步增多,到了1880年,移民運輸行動經過十餘年的持續,其中蘊藏的潛在經濟效應終於在移民事務收支彙總情況中得到了直觀的展現。

移民運輸行動收支達到平衡,爲政府甩掉了一個財政包袱,而本土基礎建設和陸海軍軍備計劃,則成了政府當前另外兩個主要的財政消耗大戶,

鐵路、水利、開鑿運河等基礎建設工程耗費巨大、遷延時間長久,不過因爲有允許部分外國資金和民間資本介入,再加上工程時間跨度長,政府從其他地方擠擠,總能找到應對的方法,但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的軍隊建設,確是想節省開支也節省不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設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二章 暴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美洲主導權的爭奪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變第二百章 改造國民性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四章 軍火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二百章 改造國民性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險者的天堂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華 完第四十章 夜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賀炎良的春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三百零二章 女性移民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八十六章 進攻失利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亞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納西翁 下第一百三十章 實際控制領土面積第三百八十七章 世交之家第四百四十五章 航運業 二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第一百零六章 俘獲鐵甲戰艦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隊第四百五十章 戰啓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二百八十六章 部署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二百二十九章 礦產資源開採與電力第三百零七章 無題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國公使 完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二百一十二章 洪門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動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四百二十三章 潛水艇第二百九十章 戰後發展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四百一十章 英國政策轉向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勢力收縮第一百五十八章 鐵礦場到手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第六十八章 演習開始前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鷹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三十三章 印加寶藏的傳說第六十八章 演習開始前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納西翁 下第一百九十章 貸款博弈三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開啓第三百四十章 遠東影響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三百零三章 基斯馬尤二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門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華 完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十四章 山谷伏擊一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業之基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納西翁 下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一百四十一章 機器設備類別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