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醫藥領域現狀

1879年10月底,漢國本土,隨着長安(科爾多瓦)被確立爲新都和未來一段長久和平期的到來,長安城周邊地區涌入的華人家庭越來越多。

天子腳下、漢國四方腹心之地即代表着權力的中心,也代表着無限的機遇與商機。

長安城內,阿根廷人留下來的一條破舊的街道上,一家又一家臨街的店面被從外地而來的華商買入,稍做改動與裝點,那些西式房屋門前,很快擺滿了各式商品。

馮郎中開的藥館周圍,十七家空着的店面,在一個月時間內,全部被其他華商買完,就在斜對面和街道中間的幾處位置,先後有三家中醫診所開店營業。

京城是首善之地,官員、富貴商人匯聚,龐大的人口數量意味着,需要大量的郎中、藥鋪提供醫藥方面的服務與救治。

立國維新之初,漢國本土在醫療方面,主要藉助從大陸、南洋等地遷移而來的華人郎中提供保障,醫生郎中在南美漢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職業,新移民在海上航行的疾病防治和本土的治病救人都缺少不了醫生郎中的存在,醫者,無論是中醫郎中還是西方醫生,都在漢國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移民選擇和新移民入籍落戶等方面,中醫郎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優待,比如設立在大陸沿海地區的移民接收點,優先輸送具有醫療經驗的郎中乘船離開,他們乘坐的商船衛生環境更好更寬敞,到了南美以後,兩年的移民適應期縮短爲半年時間,同時,當他們在本土設立醫館、診所期間,政府會以低價向他們出售臨街店鋪和房屋,以保證藥鋪能及早進行正常營業。

商業方面,和醫藥領域密切相關的藥材商人同樣得到免除部分稅收的照顧,因爲中醫用到的很多藥材原產地在大陸地區,引進的藥草植物在南美本土的適應性種植依舊處於推廣實驗階段,遠遠不能滿足本土的醫療需求,而且另一方面,因爲氣候和自然環境的差異,生長於大陸北方地區的很多草藥品種,無法適應南美本土的環境,本土方面的此類藥材消耗完以後,都是通長途海上運輸,將從大陸收購的草藥運輸到本土,以緩解本土市場供應不足的現狀。

中醫在本土的發展因爲受到專業郎中缺少以及部分藥材成本高昂的不利影響,一直沒能迅速發展起來,而作爲與中醫並列的西醫,受益於生物、物理、化學等科學領域的進步,其科學性和實用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和發展。

海外華人移民的持續性輸入,本土新生嬰兒潮的爆發,使得對醫療方面的需求量越來越大,1871年到1878年間,漢國政府向歐洲派遣的3278名留學生中,醫學生的數量爲260人,1878年以後,漢國政府加大對醫療領域的重視和扶持程度,在對外官派留學生方面,逐步擴大留學生總量以及醫學留學生規模,預計1880年官派留學生數量提高到1000人,醫藥專業的留學生人數增加至114人,

1881年計劃派遣留學生1200人,醫藥專業留學生127人。

除去派遣對外留學生,在本土醫藥建設方面,李明遠親自下達行政命令,一視同仁發展中藥、西藥產業,給予本土地區,特別是新合併的阿根廷、烏拉圭兩地的白人醫生與華人郎中同等地位,鼓勵華人家庭就近到西醫診所看病抓藥。同時,決定留在漢國本土、接受政府統治的阿根廷白人,也可以到中醫藥館接受治療。

西醫發展方面,專業類的醫學書籍,一部分依靠精通外語的第一二批次醫學專業畢業的留學生翻譯整理,另一部分是依靠教會醫院的白人醫生們翻譯得來的。

西方教會在南美漢國、中原大陸設立教會醫院、傳播西方醫學知識固然有治病救人的信仰成分,但是他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藉助教會醫院對病人的救助,傳播西方宗教和爲西方商品進入中國,打開市場。

教會醫院和西方醫學書籍的傳入,有明顯的功利因素,不過本着去其糙粕,取其精化的指導,李明遠沒有將教會醫院當做洪水猛獸,擔心漢國百姓輕而易舉的就被教會醫院影響和同化,而刻意拒絕引入,相反的是,只要教會醫院本本分分的治病救人,多接收華人學徒和多多翻譯醫學書籍,李明遠對他們的傳教行爲也不會太過干涉,畢竟中國自春秋戰國起,已經形成獨特的東方文明體系,很難被西方宗教文化影響而喪失獨立性、自主性。

漢國本土統治區域內,大致統計得出的數據顯示,公立的西醫院有28所,私立醫院有80所!私立西醫診所有300多所,總共400餘家西方醫院、診所中,大約300家是漢國軍隊佔領之前,由當地白人設立,一直存在到現在,剩下近100所醫院裡,漢國政府陸陸續續主導建立了約40家,外來西方教會建立了大約50多家。

從數量上來看,400餘家西式醫院、診所倒是不少,但是因爲每家醫院和診所的規模都很小,比如正規一些的醫院,懂得醫術的醫生不過三四個人,而小診所,普遍只有一名懂得日常發燒、感冒治療的半吊子醫生。

和這些同行相比,動輒有幾年、幾十年從醫治病經驗的中醫郎中,在目前的醫藥領域,更受華人家庭的信賴,比如馮郎中開設的藥館,每天早晨,天還沒有完全放亮,門外就已經站了好幾個等待看病的華人。

從早上一直忙碌到晚上,送走最後一個來看病的華人,馮郎中把從老家帶來的當歸、枸杞、大黃、黃芪等藥材拿到藥材館前,分門別類的放置在小櫃子裡面。

“當家的,門外來了個商人模樣的年輕人,看着面熟,好像是經常在街上幾家藥鋪門前轉悠的那個人。”

婦人挺着剛剛顯懷的肚子,緩緩來到丈夫身邊道。

“是黃掌櫃,應該是和我談藥材生意的。”

馮郎中放下手中的藥材,轉身扶着妻子坐下,叮囑道“外面的事情我一個人忙的過來,你又懷了身孕,身子不方便,安心在後院養胎即可,不要輕易到外面去。”

“大寶有些調皮,剛剛跑到臨街的藥館門口去了,我跟着來到門口,纔看到黃掌櫃站在門外張望,所以把他迎到藥館裡坐下,然後到後院告訴你一聲。”

“大寶一歲多了,越來越淘氣搗蛋了。”

馮郎中哭笑一聲道“讓夫人多費心了,今天晚上找人在後院走道上裝一扇木門,也省得大寶來回亂跑,擾了夫人養胎休息。”

“不打緊,聽說南洋那邊的遠洋船隊恢復了通航,弟弟和兩個妹妹應該跟着爹坐上了船,再過一兩個月,他們到了本土,有他們幫着當家的打理藥館生意,你就不用像現在這麼忙了。”

“岳父、二弟和三妹、五妹過來後,我們一家團聚,有人幫你帶着大寶,二弟再跟着我給病人看病,咱們一家也算在南美紮下根了。”

“二弟、三妹年齡不小,正好他們來了以後,我注意着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家,及早把他們的親事定下來。”………………

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二百六十四章 工業母機、貴族制度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四十章 夜謀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二百九月四章 客棧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長與融合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婚 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四百七十章 亞松森 二第七十七章 殲滅小股敵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灘頭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四百五十章 戰啓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端倪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二百九十九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一百八十九章 貸款博弈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七章 羅林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二百八十九章 統一阿根廷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三十一章 圍堵秘魯騎兵第三十三章 印加寶藏的傳說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軍競賽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巴西局勢發展第二百三十九章 霸業之基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七章 羅林山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冒險者的天堂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六十五章 應對第三十二章 召見盧斯圖亞特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蠢蠢欲動的周邊國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軍機構重組第二十三章 佯攻第二百四十三章 國士精神第四百五十六章 無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賀炎良的春天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三百七十章 降將身死第五十一章 熱血宣言第七十六章 衝突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九章 實力擴增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十章 軍中比武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九十章 作戰計劃第十三章 秘魯反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戰略第二百六十三章 鳥糞戰爭爆發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納西翁 下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七十九章 俘虜逃跑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五十三章 演習結果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