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

洛馬斯城降了,藍白相間的阿根廷聯邦國旗從城頭落下,守城部隊指揮官戈蘭尼帶領剩餘七百名士兵,列隊走出洛馬斯城,向國防軍遞交武器投降。

洛馬斯城坐落於潘帕斯東部平原上,周邊地勢平坦,只有一座老式石頭城和西面凸出地點的一小片高地,能夠作爲抵禦國防軍進攻的陣地。

戰爭打響之前,因爲兵力不足和西面高地面積狹小的因素,阿根廷守軍指揮官戈蘭尼中校將部隊全部集結於城內,想要利用堅固的城牆工事拖延國防軍的進攻速度,爲英國、巴西兩國援軍趕來爭取時間。

但是戰爭形勢並沒有向有利於阿根廷守軍方面發展。

四月十四日上午,吳鳳典調整了部隊的作戰部署,從第三混成旅抽調兩個步兵營、從第三師抽調一個機槍連、一個75毫米野戰炮連,重新組成一共1000餘人的進攻集羣,於當天上午八點再次對洛馬斯城發起進攻。

轟鳴的野炮爆炸聲拉開了戰鬥的序幕,和昨天試探性的進攻方式不同,十四日早上的戰鬥剛開始並沒有近身突擊的熱場景,五門75毫米野戰炮部署在阿根廷人遺棄高地的側面,分別按照昨天突擊部隊提供的座標方位,向阿根廷守軍火炮、機槍等陣地發射炮彈。

守城火炮和加特林重機槍體積笨重,洛馬斯城防體系落後於時代一百多年,早先設記的炮臺、塔樓等防禦工事同樣不允許守軍做出轉移火炮、重機槍的行動。

三挺加特林重機槍和幾門火炮孤零零的分散部署在洛馬斯城牆四周核心的防禦陣地上面,一發發炮彈帶着在空氣中劇烈摩擦留下的火星不斷射向目標方位。

第一輪五發炮彈試射,偏離的炮彈落在距離守軍炮臺六七米遠的地方,劇烈的爆炸將殺傷範圍內的十多名阿根廷士兵擊倒在地,哀嚎聲、求救聲、炮火轟鳴聲淹沒了阿根廷守軍指揮官的命令聲,城牆陣地因爲突然爆發的猛烈炮擊一片混亂。

地方民兵和新兵能夠在雙方戰爭焦灼時爲部隊提供後備力量,但是在雙方實力差距過大,攻守局勢易位的不利局勢下,沒有經過專門訓練,心理素質無法適應惡劣戰場環境的他們,反而容易成爲打擊已方士氣的破壞者。

慘烈的戰爭場面嚇住了初次征戰的新兵,一羣羣阿根廷民兵或是因爲驚嚇過度,蜷縮着身子躲在城牆邊緣渾身抽搐,或是因爲目睹身邊戰友肢體不全的恐怖畫面,精神崩潰,大叫着在城牆上方四處逃竄。

慘烈的戰爭的考研着阿根廷守軍士兵的素質,而作爲進攻一方指揮官,吳鳳典也有着自己的顧慮。

國防軍遠離漢國本土作戰,彈藥物資補給和後勤運輸耗費巨大,每一支前線部隊配屬的彈藥基數有限,前線部隊指揮官們需要利用手中的彈藥裝備完成指定的作戰任務,不能沒有節制的隨意消耗彈藥儲備。

重型火炮運輸不便,吳鳳典所在的第三師和第三混成旅只裝備了一個75毫米野炮營,全營15門野戰炮,兩個中等戰役基數的彈藥配置,單單洛馬斯一戰,他便動用了五門野戰炮和一個基數的彈藥儲備,洛馬斯戰鬥過後,德薩莫拉、弗洛倫西等戰略據點同樣需要拿下,因此,觀察到七輪炮火打擊阿根廷守軍的情況,吳鳳典命令炮兵部隊停止攻擊,接着換上兩個步兵營代替先前減員嚴重的一個步兵營,對洛馬斯城發起攻擊。

野戰定點打擊守軍火炮、重機槍等火力支撐點,再派遣主力部隊全面壓上,重點突擊敵軍防禦薄弱點。

戈蘭尼中校不幸的體驗了一把國防軍奢侈的炮兵、步兵聯合打擊。

因爲靠近國防軍炮兵陣地,洛馬斯西面城牆破壞最爲嚴重,一段近八米寬的城牆在連番的炮擊下轟然倒塌,留下一個狹窄的缺口。

國防軍進攻部隊的重點突破方向就在西面城牆缺口,越五百名士兵在一個營長的帶領下,分批次向缺口涌去。

站在硝煙還未散盡的城外戰場上,戈蘭尼中校回憶剛剛結束的戰鬥,腦海中禁不住做出一個假設:“如果自己在城牆倒塌後,第一時間抽調兵力圍堵缺口,會不會改變戰鬥的結局?”

“長官,國防軍遵守了承諾,他們開放了通向弗洛倫西的通道,九千多名洛馬斯居民中,有六千人通過國防軍讓出的通道前往弗洛倫西和其它地方。”

一名軍官的彙報打斷了戈蘭尼心中的思考。

濃密、零亂的眉頭高高皺了起來。

“爲什麼還有三千人沒有撤離,是不是士兵們沒有全部通知他們?”

“不,長官,科連斯特上尉親自通告了城內居民,那三千多名居民是自願留下來的,他們說阿根廷到處都是戰爭,即使跑到其他地方,也很有可能遇到危險,他們寧願留在洛馬斯等待國防軍的裁決,也不願意冒着危險流浪到其他地方。”

“算了,由他們去吧。”

戈蘭尼中校語氣沉悶道“你去告訴願意留下來的居民,國防軍承諾不會傷害他們,讓他們安心在洛馬斯生活下去。”

戈蘭尼中校和他的部隊大部分是洛馬斯人,因爲國防軍的威脅,他不得不放棄最後頑抗的打算,帶領剩餘士兵投降。

戰爭是軍人間的事情,即使戰鬥已經結束,戈蘭尼也不想留下的居民依舊生活在聯邦政府宣傳帶來的恐懼中。

“長官,科連斯特上尉給您留下口信,他承諾會回到弗洛倫西,向聯邦政府解釋您是受到國防軍的脅迫,爲了洛馬斯城居民安危,不得已之下才投降的。”

“科連斯特上尉是一個優秀的軍人,我會銘記他的好意。”……

“旅長,第三師二營像營長傳來消息,撤退的阿根廷平民中混雜有阿根廷士兵。”

城外另一邊,吳鳳典站在高地上面聽取士兵的彙報。

“嗯,我知道了。”

吳鳳典擺擺手,起身向阿根廷投降部隊走去。

洛馬斯攻城戰後期,國防軍通過西面城牆缺口進入城內,遇到退到城內平民取得阿根廷守軍偷襲,爲了及早解決戰鬥,減少部隊的傷亡和彈藥消耗,吳鳳典向城內守軍發佈最後通碟,如果阿根廷守軍拒不投降,國防軍將使用野戰炮對城內進行無差別打擊。

守軍指揮官戈蘭尼不清楚國防軍炮兵彈藥緊張的實情,在吳鳳典和當地徵召士兵的壓力下,最終選擇放下武器投降。

混雜在平民中的幾名阿根廷士兵無關大局,

順利拿下洛馬斯城,吳鳳典達成了既定的戰術目標,他沒有必要在一件小事上面和對方計較,從而影響了自己和國防軍的信譽。

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英國公使 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亞第三百九十八章 發展與改革第七十七章 殲滅小股敵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組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五十八章 傷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勢力倍增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勢力收縮第三百二十一章 和談成功,戰爭結束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國聯盟第八十五章 後續部隊情形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七十一章 拜見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門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破城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一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二百零七章 洪春魁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魯士與增援華人海盜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第五十五章 打賭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匯聚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軍艦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一百六十八章 安南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一百六十三章 下南洋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十四章 山谷伏擊一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三十九章 秘魯緊急會議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前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四百四十一章 佈局與準備第二百七十章 影響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風波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應對第一百八十三章 後續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中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六十八章 演習開始前第二百一十一章 洪門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六十三章 海上戰鬥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亞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零二章 斷巴西聯軍後路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二百六十九章 聖菲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三百四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勢力倍增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一百三十九章 工業佈局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二百八十九章 統一阿根廷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