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

ps:感謝我就是路霸、樹葉飄飄似何年同學100起點幣打賞支持!

紛紛擾擾的巴西黑人叛亂吸引了巴拉圭和漢國政府不小注意力,同時,經過兩三個月海上航行,胡亞基、李漢一行人抵達法國馬賽,稍後,李漢留在馬賽接收兩艘完工的鐵甲艦,而胡亞基則跟隨艦隊繼續航行,於七月四日抵達德國首都柏林。

七月八日中午,德國柏林外交部行政樓。

“抱歉,閣下,首相正在同英國、俄羅斯帝國兩國外交官商議要事,不能與閣下相見,

閣下上次提出的交易問題,將由我與閣下會談解決。”

胡亞基在會客廳等了半個多小時,然後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德國官員迎面走過來。

翻譯將德國官員的話轉述一遍,胡亞基表情認真道“此事關係重大,閣下能夠代替貴國首相做出決議嗎?”

“首相授權我全權負責與閣下的交易協定,對於這點,閣下不用懷疑。”

德國官員鬍子向上一翹,驕傲道“威廉陛下和首相已經看過閣下提供的資料數據,陛下認爲只要閣下提供的數據真實準確,德意志帝國願意用合適的利益換取喀麥隆的大型鋁礦場。

不過在我們正式討論交易協議前,閣下應該拿出證明喀麥隆大型鋁礦場存在的證據,否則,無論是陛下還是首相都很難完全相信閣下的話。”

“當然,漢國不會拿這種大事開玩笑,不過在兩方沒有答應交易協議前,我們只能提供鋁礦場的一部分信息,至於信息的準確性,閣下可以命令貴國在喀麥隆的商會進行驗證,不過根據在下推測,貴國恐怕已經這樣做了,不然閣下也不會坐在這裡。”

“趙,您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官。”

德國官員點點頭,改變了高高在上的姿態,坐在了胡亞基對面,換了一副平等的口氣道“根據你們提供的數據,喀麥隆鋁礦儲量超過五億噸,是已經發現的鋁礦場中儲量最大的礦場,我很好奇,貴國既然提前發現了喀麥隆鋁礦,爲什麼願意將它交換給德意志帝國?”

“喀麥隆鋁礦的利益確實很吸引人,不過漢國國力弱小,沒有實力吞下這麼巨大的利益,

所以漢王陛下才打算將鋁礦轉交出去。”

“你們有一個諺語,一個弱小的人本身沒有罪過,但是當他擁有一件珍貴的寶物時,就會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最後給自己帶來災害。”

德國官員用德語引用了一個華人諺語,然後接着道“漢國國王陛下的選擇十分明智,德意志帝國是一個文明的歐洲大國,不會做出卑劣的強盜行爲,不過如果英國、法國得到貴國發現喀麥隆鋁礦的消息,很可能直接派遣士兵搶奪。爲了利益,英格蘭、法蘭西可是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

德國統一不到十年,尚且沒有海外殖民地,面對英國、法國等殖民國家通過壓榨殖民地百姓獲取利益的做法既羨慕又嫉妒,所以,看到德國官員對英國、法國冷嘲熱諷的神情,胡亞基點點頭應付過去,然後開口道“出發前漢王陛下對在下囑咐道,交易協定簽訂一經簽訂,漢國就會將喀麥隆鋁礦的完整資料轉交給貴國,然後包括漢國在喀麥隆佔據的據點也會作爲交易的一部分出售給貴國在喀麥隆的商會。

閣下,漢國政府是帶着十足的誠意參與交易,希望貴國也能購表現出平等交易的誠意。”

“貴方的交易條件是什麼?”

“喀麥隆鋁礦經濟價值巨大,不過考慮到德意志帝國國內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漢國政府不要求貴國付出資金購買喀麥隆鋁礦。”

胡亞基停頓一下,從隨從手裡拿過一張地圖,鋪在桌子上,繼續道“漢國每年有幾十萬的華人移民,需要足夠的海外沿海貿易據點提供物資補給,所以漢王陛下希望通過出售喀麥隆鋁礦從貴國手中換取幾個島嶼據點的控制權和貴國對漢國佔領剛果殖民地的支持。

“貴方的條件只有這兩個嗎?”

“主要條件只有兩個。”

胡亞基點點頭,道“還有一個小問題與貴國的經濟合作有關,漢王陛下認爲貴國賣給漢國的機械設備價格高於貴國賣給其他歐洲國家的價格,所以希望貴方看在兩國良好合作的關係上面,降低機械設備的出口價格。”

“經濟合作的問題好辦,交易協議簽訂後,我帝國外交部會通知國內商人適當降低出口給貴國商品的價格。”

德國統一過後,迅速成爲歐洲地區新興大國,迅速增長的人口和完善的交通設施爲德國工業崛起提供了有利的基礎,德國工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超出了本國百姓的消費範圍,很快向其他國家和地區擴散,因此,適當降低出口價格,保持住漢國這樣一個欣欣向上的工業市場十分划算。

德國官員對於胡亞基提出的大致條件沒有意見,接下來,胡亞基便對照着地圖,在太平洋地區勾畫出幾個圈定的島嶼。

“按照交易條件,德意志帝國需要將淄魯島和桑給巴爾島對岸據點的控制權轉交給漢國政府,貴國商人在薩摩亞、湯加購買的土地和商業據點由漢國遠洋航運公司接手。

胡亞基剛剛說完,德國官員立刻擺手反對道

“淄魯島可以轉交給漢國政府管轄,不過桑給巴爾、薩摩亞和湯加的土地屬於德意志漢堡和不萊斯教會,帝國政府不能強行剝奪教會的土地,胡,我不能完全答應你的條件。”

“桑給巴爾島地理位置重要,漢國可以放棄對桑給巴爾據點的要求,但是貴國需要保證漢國在桑給巴爾進行補給的權利,其次薩摩亞、湯加位於太平洋深處,面積狹小,資源匱乏,對於德意志帝國的經濟和戰略意義有限,放棄薩摩亞和湯加的據點對於貴國並沒有什麼影響,至於閣下所說的貴國在薩摩亞、湯加的據點屬於教會,我想,只要貴國政府願意,從教會手中獲取據點的主導權應該不難。”

殖民時期的教會組織和傳教士傳教是一方面,主要的還是進行殖民滲透,南洋地區這樣的例子多了去,胡亞基在南洋和洋人打了幾十年交道,一眼便看穿了對方的推脫藉口。

“閣下,爲了方便貴國教會清理他們在薩摩亞、湯加、淄魯三地的財產,漢國願意後退一步,兩年後再對三地據點進行接收。

這是漢國最後的底線,希望貴方慎重考慮。”

“閣下的要求超過首相給出的授權範圍,我需要向陛下和首相轉達貴方的條件。”

德國官員起身道“閣下先在柏林休息幾日,我相信您很快會收到確切的消息。”

“謝謝,希望兩方合作成功。”胡亞基站起身和對方握手後離開會客廳。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叢林槍聲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組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發展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九十章 作戰計劃第九十五章 戰事進行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太平洋戰略第三百零九章 整頓二第六十五章 《軍法條例》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六十三章 海上戰鬥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465章 無題第五十五章 打賭第二百六十九章 聖菲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一百九十章 貸款博弈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一十章 整頓三第五十章 安第斯神鷹第四十章 夜謀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國聯盟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納西翁 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三百五十章 人口增長與融合第二百一十三章 四國聯盟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一百六十章 南洋攻略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續二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四百四十八章 航運業 完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一百二十四章 龜島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一百七十五章 貧民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二百一十六章 1878年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島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四百三十一章 聯合演習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題第465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三百八十二章 萬金油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變 中第四百四十章 裝甲戰艦時代來臨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使普魯士與增援華人海盜第四百三十五章 巴拉圭亂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建設第三百九十四章 經濟危機與機遇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務安排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二百零九章 洪春魁 完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第二百三十四章 日本、朝鮮女性移民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遠征結束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二十九章 佔領阿雷基帕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龍島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