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

ps:感謝老夫龍傲天同學100起點幣打賞支持!

1878年三月二十日,剛果馬塔迪河口地區,黃乃裳指揮兩百多名華人士兵和一千多黑人平整河岸附近的土地。

非洲地區氣候炎熱,身上穿着墨綠色熱帶軍裝的華人士兵臉上、身上滲出一滴滴汗水,隨着他們拖動被砍倒的樹木,汗珠被甩在潮溼的地面上,和鬆軟的泥土參雜在一起。

一個渾身被汗水浸透的士兵趁着休息的空隙將頭上的軍帽摘掉,當做驅熱的扇子握在手中搖動,帶起一股燥熱的輕風。

“這片地區地勢開闊,土地肥沃,西面靠近剛果河流域,非常適合進行墾殖。”

在緊張忙碌的人羣中,黃乃裳指着四周的土地,眼中充滿希翼與謹慎道“薛中校,殿下已經允許將滯留在安南的部分難民轉移至剛果進行墾殖活動,第一批來自閩清、古田、永泰等閩省地區的七百難民最近一週會抵達剛果,咱們要在難民抵達前將新營地建造好,不能讓他們到了這裡沾染上熱帶疾病死去。”

“按照國內派來郎中的建議,我手下的士兵和從附近土著酋長手中買來的一千多奴隸會把周圍半里方圓的土地全部平整乾淨,營地邊緣地區會用艾草將營地與樹林隔絕開,不會讓新來的難民沾染上痢疾。”

薛益忠回答道。

“薛中校考慮的很周到。”黃乃裳點點頭,贊同道“萬事開頭難,第一批來到剛果的難民全部是一無所有的底層老百姓,他們相信漢國,不辭辛勞趕到疾病肆虐的蠻荒之地,咱們兩個作爲剛果殖民計劃的負責人,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不能讓他們來到剛果還像在大陸那樣缺衣少食,沒有棲身的居所。”

“黃大人放心,這個地方雖然荒蕪了點,不過土地卻很肥沃,去年二月,在下和手下兄弟們開墾了一百多畝荒地,隨便栽下了一點紅薯蔬菜,到了今年三月,當初了那塊荒地已經長滿了紅薯藤蔓,藤蔓下的紅薯大的一個有好幾斤重,在下和兄弟們花了半個多月時間挖了十多萬斤紅薯,除去供應給部隊和黑人奴隸用做雜糧,還有一小半紅薯沒有吃完,被管理後勤的兄弟拿來餵養牲畜。

黃大人,這個地方只要種上糧食就不擔心收穫問題,那些來到剛果的難民絕對不用擔心吃不飽肚子。”

“這片土地確實很肥沃,難民抵達剛果後,可以組織他們種植一部分稻米、蔬菜作爲據點糧食供應,然後在他們適應這裡的天氣後,再安排他們監督和指導黑人奴隸開採礦場。”

“通信船隻昨天轉來國內的電報,殿下命令我們延遲開採剛果銅礦的進度,已經計劃施工的銅礦暫時進行封存處理,等到國內協調好與歐洲列強的關係後,再進行銅礦的開採工作。”

“薛中校的消息可靠嗎?”

黃乃裳皺着眉頭道。

“應該可靠,正式的通知會等到接收軍艦的艦隊停留在剛果時傳達。”

“勘探人員在金沙薩發現一片大型銅礦,既然國內命令暫時延遲礦產開採工作,那麼我會派人通知勘探隊停止勘探金沙薩銅礦,以免銅礦的位置被泄露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黃乃裳沉思片刻,認真道“剛果地區銅礦、煤炭、金礦、鑽石等資源豐富,烏班吉河東岸的兩處銅礦、一處鐵礦與法國的殖民地接壤,趁着三處礦產場還沒有開採,薛中校帶着你的人儘量把勘探到的礦場地區恢復原樣,並且派駐一部士兵防守在烏班吉河東岸,防止法國人將勢力擴充到東岸地區。”

“弗蘭克中校麾下的一個連隊士兵今天早上啓程趕往烏班吉河東岸地區,礦場附近區域的防衛工作應當沒有疏漏。”

薛益忠道。

“外籍軍團畢竟是外人,把他們派駐到礦場附近會不會有隱患?”

聽到薛益鍾派駐的部隊是外籍軍團,黃乃裳有些擔心道。

“不會有問題,派駐到烏班吉河東岸的外籍士兵距離礦場區有二十多公里遠,他們不知道礦區的情況,而且在礦場區方圓三公里內,有一百多名國防軍士兵防守,任何人包括外籍士兵在內,沒有得到部隊簽發的許可證,不會被允許進入礦場區。”

“薛中校思慮周密,提前做好了礦場的保衛工作,如此在下就放心了。”

黃乃裳點點頭,臉上慎重的神情漸漸放鬆下來。

和移民到漢國普通華人不同,黃乃裳雖然幼年貧困,卻在成年後有機會接收到西方文化,從而使他擺脫了普通華人的保守思想,產生了較爲激進的想法。

1866年,十八歲的黃乃裳爲了維持生活,接受一個美國神父的洗禮,進入美國人在閩地開設的一家教堂做雜工,在教堂中的六七年時間內,黃乃裳除了誦讀聖經外,還勤奮的學習英文和文化科學知識,接觸到了美國立國以來的擴張發展歷史,萌生了中國要向美國學習,由官府組織民間華人赴南洋移民,將南洋地區開闢爲華人的殖民地的激進想法。

當時不過二十出頭的黃乃裳思想激進,沒有人認可他的觀念,直到晚年時期,下定決心的黃乃裳掏出積累的全部家財,並且從其他地方借貸,攢夠了初步的移民啓動資金,然後在加裡曼丹島買下了三千英畝的土地,招攬一千多名老家閩省華人到加裡曼丹曼丹島進行墾殖活動。

黃乃裳是福州人,在墾殖農場初具規模後,黃乃裳將其命名爲新福州墾殖場,希望效仿英國人開發澳大利亞、新子蘭等殖民地一樣,把位於加裡曼丹島的墾殖場發展爲華人新的繁衍地。

1903年時,第一批購買的土地已經全部開墾完畢,黃乃裳感到滿足之下,一邊派遣女婿和族中後輩福老家招攬新移民,一邊與英國殖民者協商擴大墾殖場範圍,然而,在看到華人農場發展興旺的局面後,英國殖民者擔心越來越多的華人聚集在一起會給當地帶來不穩定因素,因此不僅拒絕了黃乃裳的請求,還向對方施壓,要麼答應英國人的條件,允許英國商人在墾殖場售賣鴉片,要麼解散墾殖場。

英國人利用鴉片打開中國的國門,大量華人因爲吸食鴉片國破家亡,而且鴉片也給華人帶來東亞病夫的負面形象,幼年貧苦的黃乃裳深知鴉片的危害,在他管理墾殖農場市一律禁止農場華人吸食鴉片,而英國人再次以鴉片問題向他施壓,觸碰了黃乃裳的底線,在氣憤和感到無力的情緒下,黃乃裳拒絕了英國殖民者的要求,將墾殖農場發賣給當地華人和在農場內工作的華工,獨身一人回到老家,不久後投身革命事業。

黃乃裳的原有命運和許許多多飢餓而死的華人災民一樣,被異軍突起的南美漢國改變,在1873年移民南美后,黃乃裳利用在教堂中學習的知識,先是被急缺瞭解西方文化、掌握西方語言的外交部徵辟爲科級外交官員,然後在三年工作後,逐漸被提拔爲副司級官員。(官員等級由低到高爲科、處、局、司、部、閣,正副十二等。)

1877年初,黃乃裳建議將滯留在南洋地區的難民部分疏散至漢國在非洲開闢的殖民據點,這樣的話既能解決華人難民的安置問題,又可以增加華人在非洲據點的比例,加強漢國對非洲殖民據點控制。

非洲地區氣候炎熱、熱帶疾病盛行,即使漢國能夠大量提供抗痢疾藥物奎寧,華人在當地擴張勢力的行動仍然有很大阻礙。

在內心深處,李明遠並不願意把讓華人移民到非洲地區,因此有後世的經驗,列強在非洲的統治勢力瓦解後,遺留在當地的外來者沒有一個能夠保持住他們的政權,南非、羅得西亞、莫桑比克,一個個白人主導的非洲國家被黑人推翻,倖存的白人由統治者淪爲被統治者,接受黑人政府的管轄。

非洲因爲貧困、文化落後等因素,人口增長速度較快,在後世,黑人不僅走出了非洲,反而在世界各個地方落地生根,美國、巴西、英國、德國、大陸、俄羅斯,不僅那些經濟發達的地方遍佈黑人,連天氣嚴寒的俄羅斯、尚處在發展中國家行列的大陸也有大量的黑人。

李明遠沒有打算清理漢國在非洲據點黑人的打算,但是他同樣不願意看到遺落在非洲的華人和白人遭受同樣的命運,因此,剛看到黃乃裳呈上來的建議時,李明遠是拒絕的態度,後來經過仔細考慮,還是批准了黃乃裳的計劃,並且將他的編制級別提拔爲正司級官員,負責漢國在非洲的殖民事務。

從長遠眼光看,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限制漢國在非洲擴大殖民勢力的不利因素會迅速消失,移民船隻可以從遠東運更大的移民安置在非洲據點,而且漢國在南美洲的擴張不會停止,等到完全吞併了阿根廷、烏拉圭兩國,漢國可以就近將留在非洲據點的華人接到國內,減少華人在非洲的數量。 шшш .тTkan .¢O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十六章 建國地點的選擇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維亞土著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十三章 秘魯反應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四百五十四章 恩卡納西翁 完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國士精神第八十六章 進攻失利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三百零七章 無題第七十七章 殲滅小股敵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九十章 作戰計劃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九章 實力擴增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口貿易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四十章 夜謀第七十八章 誤判第三百八十一章 巡遊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變 中第一百一十一章 遠征結束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軍機構重組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一百一十一章 遠征結束第四十二章 穩定人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五十三章 演習結果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七十三章 俘虜達丁尼第二百一十五章 1878年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三百一十二章 帝國崩潰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國公使 完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前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第二百二十八章 剛果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總督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九十三章 戰後分配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二百八十八章 破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美七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巴西黑人叛亂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三百三十三章 醫藥領域現狀第五十三章 演習結果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一百零二章 斷巴西聯軍後路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三百五十一章 安南變故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二百六十二章 南洋事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礦產資源開採與電力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二百三十二章 軍校學員第六十七章 會見威斯特上校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文彩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開戰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二十七 激戰完第一百三十章 實際控制領土面積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靈萱第二百五十章 殖民地交易上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第三百一十章 整頓三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維亞土著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總督第六十四章 得知消息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少壯派 下第三十二章 召見盧斯圖亞特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五十二章 落日第三百六十三章 撤離準備第一百三十七章 賀炎良的春天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島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