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

ps:感謝打賞和投票支持的同學,大三下學期快結束,空閒時間有限,因爲有事不能穩定更新請大家見諒。

新京造船廠和興和造船廠分別位於新京和興和縣(若因維亞)。

兩家造船廠原本是從普魯士引進的造船器械,成立於1869年初的兩個民用造船廠。

1872年二月,兩家造船廠升級改造爲軍用造船廠,一家造船廠由新京搬遷至興和縣。

1873年四月,藉助達爾芒等法國船工的技術,新京造船廠成功建造出一艘排水量爲760噸的炮艦,三個月後,興和造船廠吸收新京造船廠的經驗,也建造出一艘炮艦。

新京和興和兩家造船廠共享造艦技術,統一建造同一等級的軍艦。

炮艦和小型鐵甲艦的研究建造工作同步進行,排水量低於1000噸的炮艦技術要求較低,能夠在較短時間建造出來,而排水量超過1000噸的小型鐵甲艦對技術要求比較高,花費六年時間建造成功也在李明遠的接受範圍內。

第一艘自建小型鐵甲艦技術監測達標,漢國海軍的鐵甲艦即將達到六艘,實力恢復到第二次對巴西海軍作戰前的水平。

六艘鐵甲艦中,排除一艘自建的排水量1350噸的小型鐵甲艦,兩艘排水量3200噸的鐵甲艦還在法國地中海造船廠中,需要漢國海軍派遣人員接收,剩下三艘軍艦,一艘是俘獲自巴西海軍、排水量爲6270噸的大型鐵甲艦,另外兩艘是早期從英國定製的排水量爲3500噸的中型鐵甲艦。

借鑑西方國家對軍艦的等級類型劃分,李明遠初步將漢國海軍軍艦劃分爲戰列艦、巡洋艦、輕巡洋艦、炮艦四個等級。

軍艦排水量在5000噸以上爲戰列艦,

2500噸到5000噸範圍內爲巡洋艦,1000噸到2500噸爲輕巡洋艦,1000噸以下爲炮艦。

依照排水量劃分的軍艦等級,漢國海軍總共擁有一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一艘自建輕巡洋艦、七艘自建炮艦、九艘炮艇、以及二十五艘輔助船隻、三十艘排水量超過一千噸的木製蒸汽運兵船。

炮艇噸位比炮艦更小,排水量一般在二百噸左右,主要用於內河、近海巡邏,在大型海戰中作用有限。

新京造船廠在建造出第一艘炮艦後,海軍便逐漸以噸位更大、性能更加優越的炮艦取代炮艇,而淘汰下來的炮艇除了部分被安排進內河艦隊,剩下的大部分被安排在靠近移民航線附近的納土納羣島、宋卡、基斯馬尤、姆特瓦拉等中轉據點。

從南洋出發的移民船隊最初停靠在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控制的據點進行物資補給,後來隨着華人移民數量越來越多,英法等國設立在非洲沿岸的貿易據點難以爲船隊提供足夠的物資補給,於是從1872四月開始,移民船隊先是在非洲東海岸物色合適的港口,然後用火槍、茶葉等商品從當地酋長手中把選中的土地買下來,作爲移民船隊的補給據點。

小型炮艇在南美地區失去了它的用武之地,不過在非洲沿海地區,駐紮在中轉據點的華人水手依靠炮艇卻發揮出不小作用。

親自等上鐵甲艦視察一番,李明遠在觀察停靠在港口內的一排炮艇時,李漢開口介紹道“殿下,最後九艘炮艇計劃服役四個月後退出現役,基斯馬尤和姆特瓦拉的據點負責人向海軍申請,希望獲得九艘炮艇中的六艘,用來支援他們對抗當地的黑人海盜。”

“半年前,他們不是彙報說剿滅了五股小規模黑人海盜,怎麼現在那裡又出現了新的海盜?”

李明遠疑問道。

“兩地附近海域的海盜在半年前的打擊中大部分被清理乾淨,

不過基斯馬尤海域幾個月前又出現一批新的海盜,他們的人數比當初被圍剿海盜的數量要多上許多,而且聽基斯馬尤據點的負責人報告說,新出現的海盜武器裝備比當地的海盜更加先進,他們手中不僅有火槍、小型火炮,還擁有一艘小型炮艦。

基斯馬尤據點負責人認爲這羣海盜很可能是活躍在吉布提海域的海盜,他們躲過了前段時間法國人發動的圍剿吉布提海盜行動,流散到基斯馬尤海域。”

“基斯馬尤據點負責人的推測很有道理,蘇伊士運河開通後,非洲東海岸周邊地區的海盜都涌向紅海海域,最近幾年,每年在紅海海域被海盜劫持的各國商船就有十多艘。”

蘇伊士運河是十九世紀戰略地位最重要的人工運河,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9公里;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公里;對黑海沿岸來說,則縮短了12000公里。

蘇伊士運河因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大大縮短遠洋船隻距離的經濟利益,使得還未開始建造便引起英國、法國兩大歐洲強國的爭奪,

1859年,蘇伊士運河最初由法國公司主導挖掘,後來英國政府利用其強大的國力,迫使法國政府與英國同享運河的管理權,由此,英國政府逐漸擠壓法國政府在蘇伊士運河的權力,在普法戰爭後獲得管理運河事務的主導權。

蘇伊士運河由法國政府支持的商業公司耗費巨資修建而成,爲了維持日益擴大的海外利益和恢復法國在歐洲的大國地位,法國政府在與英國競爭蘇伊士運河管理權處於劣勢後,轉而以控制紅海海域出海口,在吉布提等要點地區部署軍事力量,挾制英國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

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法國先是將吉布提納入法國勢力範圍內,不允許其他國家染指,然後定期清剿吉布提附近海域海盜,加強法國對紅海出海口及亞丁灣海域的海上控制。

法國人打擊海盜的行爲傷害不到漢國在非洲東海岸的利益,不過隨着法國政府不斷加強其在紅海和亞丁灣等地的存在感,蠢蠢欲動的意大利殖民勢力對基斯馬尤卻有很大的威脅。

西方列強雖然沒有明確劃定各自國家在非洲的勢力範圍,不過依照各國間的默契,在索馬里和紅海出海口地區,厄立特里亞屬於意大利勢力範圍,索馬里西部的吉布提屬於法國勢力範圍,北部的索馬里蘭屬於英國勢力範圍,至於索馬里中部和南部地區,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勢力交錯相織暫時沒有明確的歸屬某一國。

基斯馬尤北面是意大利控制的馬爾卡,1876年,馬爾卡據點的意大利殖民者以不承認漢國佔據基斯馬尤爲由,出動四百意大利士兵對基斯馬尤據點發動了進攻,基斯馬尤衝突戰真正交戰時間不到一天,意大利軍隊白天強攻據點無果後,夜裡被出城襲擊的華人士兵擊敗,出征的四百意大利軍隊死亡二十一人,受傷四十五人,被俘虜人數超過三百人。

基斯馬尤衝突戰是漢國與西方國家的第一場交戰,基斯馬尤據點內的華人士兵發揮出了他們應有的戰鬥力,而意大利軍隊的表現卻差強人意。

基斯馬尤戰後,據點內的華人部隊趁着馬爾卡兵力空虛,乘船連夜佔領了意大利人在當地的據點,然後在隨後的談判中,漢國以歸還被俘虜士兵和退出馬爾卡爲條件,獲得了意大利政府對漢國佔據基斯馬尤的承認。

雖然和意大利人簽訂了正式的協議,但是清楚意大利人在一戰、二戰中的二五仔特性,李明遠一直沒有放鬆對意大利人的警惕,當前的漢國政府沒有能力在非洲佔據大片土地,但是移民路線附近的幾個中轉據點對於移民行動的意義很重要,李明遠不會輕易放棄漢國已經建立的據點。

由非洲海盜問題想到意大利的威脅,李明遠感覺有必要加強漢國在基斯馬尤、姆特瓦拉等據點的軍事實力。

“不用等到四個月後,六艘炮艇現在就可以調派給他們,而且三個月後,基斯馬尤還會得到兩艘炮艦和一百士兵支持,你代我提醒他們,圍剿海盜的行動不能放鬆,我不希望有一艘移民船隻被海盜擊沉,還有讓他們注意意大利人的行動,不能讓意大利人鑽空子,將勢力滲透到基斯馬尤地區。”

“遵命殿下。”

李漢回答道。

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十三章 秘魯反應第一百四十一章 機器設備類別第四十九章 商討訓練方案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一百零七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二百四十四章 巴塔哥尼亞 完第三百八十八章 津田梅子的選擇第二十二章 守城司令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變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華人武裝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納西翁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九章 局勢突變,巴西求和!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十八章 偵查阿雷基帕第三百八十四章 排華與覺醒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三百四十八章 封爵之賞第四十一章 暗中交易第四十章 夜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南洋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四百三十九章 巴拉圭危局 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 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羅薩里奧戰役結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十七章 掃蕩第五十三章 演習結果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四十一章 機器設備類別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二百九十七章 官員選拔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一百一十章 大勝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七十章 港口見聞第四百零三章 提前安排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一百零三章 解決男女失衡第九十六章攻城受挫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九十七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見二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騎兵之殤第二十一章 出兵阿雷基帕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一百三十四章 退役士兵安置點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題第八十三章 談判破解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 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貧民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三百八十五章 風華正茂第四百二十六章 閒暇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個十年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鮮、日本女性移民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變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殖民地交易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三百五十二章 安南變故 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二百四十章 巴塔哥尼亞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應第三百二十七章 宋卡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龜島第三十九章 秘魯緊急會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島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河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