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

宋卡城主府後院花園,一個年約十六七歲的少女正好奇的圍着一臺櫃式照相機觀看。

少女上身着粉色窄衫,下身是白色繡花襖裙。

留着明式垂鬟分髾髻髮型,柔順的髮絲自然垂於肩上。一雙黑色純淨的眼睛主注視着擺弄照相機的華人女子,歡快的臉上表現出少女的俏麗可愛。

“六小姐,您快在涼臺上做好,她們要拍照了!”身邊的侍女提醒道。

“嗯,馬上就好。”少女就像發展了一個有趣的新玩具,心情十分愉悅,在侍女幾次提醒後,戀戀不捨的端正坐在涼臺上,目光對準櫃式照相機的鏡頭。

“哄哄”幾聲輕響過後,華人女子連續給少女拍了五六張照片,然後在城主府侍衛指引下離開後院。

“小姐,小姐。”送走幾個華人女子,侍女小跑着回來,急聲喊道。

“聽到了,聽到了。”少女嗔怪的看了一眼急切趕回來的侍女,問道“小蘭,打聽到那幾個女子的消息沒有?”

“打聽到了。”侍女小蘭停下來緩口氣,接着道“那三個華人女子不是咱們宋卡的人,好像是從什麼南美漢國過來的。”

“南美漢國?是父親邀請在吉蘭丹駐軍的國家嗎?”

“是的,是的,就是他們。”侍女停頓一會,臉上顯露出一副認真的表情道“小姐,我聽幾個侍衛說,漢國人向城主大人詢問了小姐的情況,他們好像有意選擇小姐爲漢國王后,剛纔那三個女子爲小姐拍攝的照片就是要送到南美漢國,給漢國國王觀看。”

“什麼,你說的是真的?”少女臉色一變,臉上寫滿驚訝的表情。

“奴婢不敢拿小姐尋開心,二公子手下的侍女小紅當時在大廳服侍一位漢國的將軍,奴婢剛纔說的話都是從小紅口中得知,沒有半點作假。”侍女小蘭言辭肯肯,保證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親大人都同意讓三個漢國女子拍照傳回南美漢國,想必父親大人已經答應他們的要求,我一個小女子又能夠有什麼辦法。”

聽完侍女小蘭的話,少女感到自己的婚姻未來被父親在短短半日中決定下來,心中涌出一股無奈感,臉上青春活潑的神情迅速被失落和憂慮取代。

“小姐用不着難過,如果小姐嫁給漢國國王,那也是當一國王后,總比得過被城主許配給泰國人或者陶公、北大年等地的馬來人強。”

宋卡實力弱小,爲了維持吳氏統治,吳氏城主經常把女兒嫁給泰國王室子弟爲妻爲妾或者是嫁給信奉異教的馬來人,以聯姻的方式換來宋卡政局的穩定。

生在吳氏家族,在家族的庇佑下無憂無慮的度過了十六年的少女歲月,吳靈萱雖然心中懷有青春少女對未來郎君的美好幻想,可是在宋卡面臨的嚴峻形勢下,她仍然需要爲家族穩定犧牲個人的幸福,服從父親爲她安排的命運。

“是呀,嫁給漢國國王終歸比嫁給不開化的馬來土著強。”少女想起家族中兩個嫁給馬來土王的姑姑下場,心中不由得鬆了口氣,慶幸自己的聯姻對象不是馬來人。

“小姐,在宋卡經商的華人商客都說漢國國王是個大英雄、大好人,聽說在南美洲,漢國國王打敗了好些個洋人國家,建立了一個面積是宋卡幾十倍的國家,而且漢國國王對待普通華人百姓很好,南美漢國國內的士兵和百姓都很愛戴他。”

說了一通從其他人那裡聽來的李明遠的好話,侍女小蘭見四周沒人,行動利索的坐在自家小姐跟前,笑嘻嘻道“小姐您天生麗質,漢國國王見了您一定十分喜愛,斷然不會像北大年土王那般不尊重小姐,小姐您不用擔心,如果您嫁給了漢國國王,一定不會受委屈的。”

“死丫頭,把漢國國王說的那麼好,要不要我向父親稟報,把你作爲陪嫁丫頭,送給漢國國王。”

經過侍女小蘭的勸解,少女的心情好了許多,主動開起了對方的玩笑。

“小蘭一輩子是小姐的人。小姐嫁到哪裡,小蘭就跟到那裡。”侍女小蘭義正言辭道。

“不害羞,打死你個懷春的小妮子?”看着侍女一臉認真的可愛模樣,少女忍不住笑出聲,動手和對方玩鬧起來。……

數萬裡之外,經過建國後近十年的發展,南美漢國國內發生了許多變化。

國土面積方面,經過對巴西和阿根廷的兩次作戰,國土面積擴大到111.7萬平方公里,國內在最初的一京五縣的基礎上重新規劃了五個省級行政區:

1 胡胡伊省和薩爾塔省合併爲山陽省(合併後面積爲20.79萬平方公里,)

2 查科省、福爾摩沙省、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省三省合併爲安豐省(30.8萬平方公里。)

3科連特斯省和漢國佔據的聖菲省北部合併爲新興省(面積13.82萬平方公里。)

4南里奧格蘭和從烏拉圭奪取的地區合併爲揚州省(面積34萬平方公里。)

5聖卡塔琳娜州改名江東省(面積9.54萬平方公里。)

每個省下轄五到十個府,人口數量在七十萬到一百五十萬之間。

教育方面,在新京成立三所高等大學和兩所專業軍事院校。

三所高等大學中一所是經濟、商業管理、外交、政治、機械製造等文理並重的綜合性大學-新京大學,一所是偏向理工類的漢國皇家理工大學,還有一所是專門研究藥物發展的漢國醫藥大學。

兩所軍事院校中,一所是漢國陸軍軍官學校,一所是漢國海軍軍事學校。

漢國人口超過五百萬,在歐洲國家中人口數量與荷蘭、瑞典、葡萄牙等國相差不多,不過,雖然漢國在建國十年中大力引進華人讀書人,國家人才底蘊仍然比不上西方國家,因此,李明遠在彙集國內大部分人才後,只成立了三所高等大學和兩所軍事院校,至於新成立的五個省,每個省只設立兩所中等專業技術院校,用來培養中級技術人才。

和高等大學以及中等技術學院相比,漢國國內的初等教育發展比較迅速。

漢國五省一京共三十多府,一百四十多個縣,每個縣設立四所初等學堂,每個府設立兩所中級學堂。初中等學堂總量超過五百個。適齡入學華人幼童、少年總人數超過十萬人。

初級、中級學堂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學堂老師大部分是由從大陸、南洋等地招攬的普通讀書人擔任,數量缺口經過十年發展已經得到彌補。

而高等院校和中級技術院校所需的專業老師大部分是從西方聘請的洋人教師,少部分是海外歸來的留學生。

1870年二月,在日本發佈政府律令公開鼓勵國民到西方留學四年後,李明遠意識到派遣留學生的重要性和時間的緊迫性,從緊張的備戰財務中抽出一部分經費支持漢國學生赴西方留學,第一次留學生計劃由於國內人口數量稀少和準備倉促,只有三十一人經過選拔到普魯士留學生。

正式執行留學計劃後,中間受到對阿根廷戰爭影響,1871年未對外派遣留學生,戰爭結束,國家政治經濟恢復正常,漢國以每年一批的頻率逐步擴大留學生數量,至1878年爲止,漢國總共派遣3278名留學生赴德國、瑞士、奧地利、英國、法國留學,通過與西方高等院校的合作,引進、翻譯了鋼鐵冶金、機械製作、化工、物理、數學等總計十多種基礎學科教材,爲國內高等教育的實施提供了教學基礎。

第三百七十四章 京城新氣象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三百九十二 章 轟動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足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軍競賽一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奏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二百五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南洋勢力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二百九十九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四百五十一章 恩卡納西翁第一百四十八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四百三十章 德國人 完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英國公使 完第三百七十五章 年度發展彙報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三百五十五章 輕視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服廠第三百零四章 基斯馬尤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洋勢力收縮第三百二十章 消化第四百五十五章 強盜的邏輯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剛果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河內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八十二章 進入印第安村落第四百三十六章 巴拉圭危局 中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二百七十六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四十五章 會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下南洋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時代印記第一百一十一章 遠征結束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二十八章 莫延多援軍投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四百一十一章 英國政策轉變 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德國人第三章 佔領礦場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一十九章 與民同樂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三百五十八章 英才匯聚第六章 杜拉亞礦場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九十八章 華人獨立軍反應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三百七十三章 海軍機構重組第二百六十三章 鳥糞戰爭爆發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婚 完第三百九十六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 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一百三十章 實際控制領土面積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題第三百一十一章 整頓 完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一百三十章 實際控制領土面積第一百四十章 船隊歸港,成立外籍軍團第三百三十五章 整頓風暴 完第三十三章 印加寶藏的傳說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二百九十九 搖搖欲墜的帝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醫藥領域現狀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膠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靈萱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我們的國將隕落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十四章 山谷伏擊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分兵進佔第二十六章 激戰三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潛水艇第一百八十一章 勢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