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移民近況

詳細的交易細節談判持續了三天時間,八月二十五日,巴西、美國、法國三方代表共同宣佈達成軍艦交易計劃,巴西帝國將向法國、美國分別購買一艘鐵甲艦,同時法國、美國兩國各自提供一筆資金支持巴西經濟重建。

公開宣言中三國代表沒有公佈美、法兩國提供的貸款規模,不過在英國公使艾德蒙的多方打聽下,大概弄清楚了三方交易內容,兩艘6000噸以上的鐵甲艦交易,總金額約三百萬英鎊的低息貸款,還有一攬子的商業交易計劃,不得不說,美法兩國公使在英國人眼皮底下搞了個大生意。

在三方合作已經達成的情況下,艾德蒙在黑倫敦的電報中沮喪的寫道:再巴西軍艦交易上,英國沒有抓住有利的時機,致使原本屬於英國商人的商業合同落在了英法兩國手中,這次交易過後,英國在巴西的商業拓展行動暫時落後於美法兩國,倫敦政府應該仔細討論駐巴西使館提出的意見,在商業交易方面授予使館更多的自主權,以防止類似事情發生。

艾德蒙發給倫敦政府的電報還沒有得到答覆,巴西方面,小洛佩斯將商業交易中一部分合同交給國內新興商人,由他們負責承接與美法兩國的合作。

另一方面,小洛佩斯挪用第一批貸款的四分之一資金,用於加強叛亂頻發地區的軍事力量。

經濟軍事雙管齊下,得到部分合同的共和派商人在實際利益驅使下選擇配合佩得羅二世的行動,而各地叛亂和暴亂份子在巴西軍隊不斷開赴地方戒備後,也停止動作,暫時偃旗息鼓。

資金短缺得到有效緩解,佩得羅二世在里約熱內盧皇宮內難得過上一段時間安穩的日子,而在南里奧格蘭,經過一年時間的恢復,新遷移的華人移民全部都安穩下來。

新京城外,爲了安置古巴移民搭建的帳篷和集體木屋全部清空,原本住在裡面的古巴華人移民已經搭建完成屬於自己的中式房屋。

從巴西遷移過來的華工在原則上需要做完一年的勞動才能分到土地,不過在李明遠的干涉下,華工的待遇做了一些修改,新的管理華人移民條例規定,在勞動完成的第一個月後,只要華工不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合格完成下發的工作任務,就可以提前挑選一塊三十畝面積的土地,等到一年的勞動完成後,再根據華工的具體表現,增加不同面積的土地。

三十畝土地是授予土地的最低標準,假如一個華工分配到三十畝土地後,在一年的勞動期間表現平平,沒有得到追加土地獎勵,那麼他就要依靠三十畝土地作爲娶妻生子、成家立業的資本。

一戶人家三十畝土地在大陸足夠普通人過上溫飽生活,而在南里奧格蘭,情況很不一樣。南里奧格蘭人多地少,男女比例嚴重失行衡,在土地代表主要財富和地位的時期,爲數不多的適齡女性大部分會被分配給有功士兵,剩下的少部分女性也會選擇土地面積多的華人作爲結婚對象,那些僅僅守着三十畝地的華人很難競爭過其他人,獲得成家立業的機會。

獲得自由、分配到三十畝土地的喜悅在負責管理華工勞動的退役士兵講解下,很快被競爭取代。

傳承土地、成家立業是中華文化的傳統要求,剛剛有了過上好日子希望的華工們自然不願被其他人落下,落得光棍一生,沒有後代的後果,因此,在第一批三十畝土地分配下去後,勤墾勞動的華工工作效率又提高許多,等到時間過去八個月,在八月二十五日的時候,第一批抵達的古巴華工大部分超額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還有一百二十三名華工提前完成了一年的勞動任務。

用八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完成一年的工作任務需要花費很大的勞動強度,李明遠從管理華工勞動的官員那裡瞭解到情況後,一方面對華工的勤奮有了新的認識,一方面對於南里奧格蘭的發展增加了更多的信心。

定居南里奧格蘭的華工都是底層農民出身,他們也許沒有讀書人懂得的知識多,不過華工身上吃苦耐勞、順從的品格卻是李明遠敬佩和需要的。

南美華工起義初期,十多萬人無論老弱全部編入軍隊作戰,兵民比例達到了百分之百,即使到了南里奧格蘭立國大半年,通過從美國西部地區吸收修建鐵路的華工,使得南里奧格蘭華人和歸化女性人數達到三十萬,國防軍仍然保持了三萬八千人的正規野戰軍和兩萬警備軍,不算半兵半民的民兵部隊,南里奧格蘭的軍民比例也達到將近五比一的規模。

在大陸地區,由於地方士紳勢力的干擾,李明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從三十人中找到五萬士兵,而在南里奧格蘭則不同,這裡沒有錯綜複雜的地方勢力關係,來到不同地區的華工身份簡單,服從性高,李明遠可以按照計劃指揮治下所有華人,在白紙一樣的南里奧格蘭發展設定的工業發展大計。

勢力初創時期的集權有利於集中力量應對外部敵人,同時爲了保持華人內部的穩定和競爭性,李明遠打算藉着南里奧格蘭發展大半年的機會,公開表彰在勞動中表現突出的華工。

受表彰華工的範圍不僅侷限於古巴華人勞工,還包括古巴移民結束後,從美國、加拿大等美洲地區陸續引進的華工。

大陸華工赴美國主要從事鐵路修建工作,1869年3月,在美國太平洋鐵路即將修煉完成時,李明遠命令駐紮在加勒比地區的王有田前往美國,負責引導在美華工移民南里奧格蘭。

王有田接到命令後,將托爾蒂島事務交由副手負責,然後乘坐兩艘武裝商船先期前往美國。

5月3日,距離美國太平洋鐵路還有三天完工時,王有田和美國人達成協議,協議規定:南里奧格蘭需要以美人30 美元的價格向太平洋建築公司支付移民費用,而南里奧格蘭方面不追究太平洋公司欠薪問題。……

協議內容只有寥寥幾條內容,其中雙方爭議較大的是太平洋公司欠薪問題,鐵路修建即將完成時,美國人以各種方式減少、扣押華工修路工資,王有田在拜訪修路華工後,據理力爭爲華工爭取合法利益,而美國人一直不鬆口,最後李明遠親自發來電報,決定放棄追討華工欠薪,儘快達成引進華工協議。

情勢處於劣勢,王有田不得已選擇妥協,在宣佈放棄追討華工欠薪後,美國人在移民費用上也降低要求,每個願意移民南里奧格蘭的華工僅收取30美元費用。

引進在美華工協議簽訂後,一百艘隸屬於遠洋航運公司的船隻立刻啓程前往美國,在經過三個多月的運輸後,總共將2萬華工運抵南里奧格蘭。

在美華人總數約有五萬人,其中除了少數在當地成家立業外,大部分還是孤身一人。1869年的美國已經興起排斥華人的風氣,留下美國的華人情況並不好過,但是出於對南里奧格蘭的不熟悉,大部分人選擇了觀望,希望從前往南里奧格蘭的華工那裡得到確切消息後再做出決定。

到美國討生活的華工很少有人選擇回到大陸,因爲華人在美國雖然受到歧視,但是他們從事同樣的工作拿到的工資是大陸的三倍以上。南里奧格蘭支付給美國人30美元的費用是一般華工一個月的工資,華人辛辛苦苦一個月賺取不多的30美元,不僅要遭受美國人的剋扣,還要遭受他們的白眼歧視,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們只能選擇忍讓,而現在南里奧格蘭的存在,給了在美華人一個新的選擇,真正等到活不下去的時候,他們還有一個可以生存的後路。

鐵路工人的勞動強度要大於從事農業生產的古巴華工,因此,在劉樸整理篩選出來的三百名錶現突出的華工名單中,美國華工佔了有六十二,古巴華工有二百人,剩下三十多人則是來自加拿大、加勒比等地的華工。

美國華工來到南里奧格蘭的時間較晚,能夠有六十二人在勞動中表現突出被挑選出來是很不錯的事情。

審視完三百人的名單,李明遠在發放土地獎勵的命令上籤下自己的名字,由此,三百名華工將提前結束一年期的勞動,而且還會獲得每人一百畝土地的獎勵。

獎勵名單公佈出去,一百畝的土地分到那些表現突出的華工手裡以後,其他的華工看向他們的眼神中即羨慕又嫉妒,很多人同時在心理暗暗鼓勁:

完成勞動任務,老子要去當兵立功,到時候掙的土地不會比你們少!

第四十四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洋局定第三百六十四章 安南事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迴歸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建小型鐵甲艦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前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亞三第三百九十章 顯露實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擊炮和商談購買工業機械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平降將第三百零五章 基斯馬尤四第二百零六章 祭拜先烈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蠢蠢欲動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四百零七章 少壯派軍官 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發現奸細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八十六章 進攻失利第七十五章 遭遇玻利維亞土著第四百四十四章 工業產業以及航運業第四百零一章 君主制度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飛龍島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二百五十三章 納土納羣島發展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一百九十三章 營地失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末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一百零九章 巴西騎兵之殤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四百零六章 少壯派軍官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開啓第二百九十八章 昭昭天命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題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國反應第二百八十章 末路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勢力倍增第四百四十六章 失孤幼童移民第三百一十六章 政變 中第四十七章 閒聊第二百五十五章 太平島第三百三十章 投靠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九,二章 破城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三百零一章 外交事務安排第一百五十章 整體計劃第五十四章 狩獵第三百八十三章 南太平洋島嶼第四百六十九章 亞松森第七十七章 殲滅小股敵軍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英國公使 補第一百章 烏拉圭戰局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 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末路 完第四百一十七章 年關海軍十年建設(書友北風著)上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二百二十一章 精武會與留學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後續二第三十三章 印加寶藏的傳說第六十二章 出手第四百五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章 招攬華人武裝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第一百四十一章 機器設備類別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國大典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國干涉第四百五十三章 恩卡納西翁 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軍艦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等教育發展第二百三十章 剛果三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四百四十三章 本土建設第三百四十二章 閱兵與大婚第四章 軍火第一百七十二章 穩固發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二百二十五章 漁民的兒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經濟貿易合作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歧與共識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