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

站在木樓觀戰的孫彬沒想到安南軍隊這麼不經打,華人部隊還沒有發動反攻,他們先自行潰敗起來。

“命令部隊全體進攻,不能跑了海防總督黎裕!”

“末將領命!”

葉成林大聲拱手應答,轉身下樓召集部隊參與進攻。

孫彬的命令通過木樓上旗兵傳遞到陣地上的各支部隊,前線陣地的機槍手一把放下機槍握柄,拿起事先準備好的德萊賽步槍,向三個彈藥手命令道:“你們留下來看守機槍,本軍官要到前線殺敵!”

“大人,留下一個人守衛機槍就行,讓我跟着你一起殺敵!”

安南部隊一擊即潰,彈藥手也不願意放棄唾手可得的戰功。

“好!你留下來看守機槍,其他兩人跟隨本軍官殺敵立功!”

機槍手指定被踹的士兵留守,立刻對其他兩個彈藥手發佈命令。

“遵命大人!”兩個彈藥手面露喜色,操起兩杆老式火槍緊跟機槍手衝出陣地。

一波波華人部隊衝出陣地追擊安南部隊,使得安南部隊的潰敗規模不斷擴大,前軍衝撞後軍,一支支建制完整的安南部隊被潰兵衝散,形成新的潰兵繼續向後方衝撞,最後形成整個部隊的大潰敗。

“敗了敗了,全完了!”看着被華人部隊驅趕而來的敗軍,安南部隊主將嚇得一屁股跌下戰馬。

“將軍,將軍!”身邊親兵看到主人落馬,立刻圍上前把他扶起來。

“將軍不好了,唐人正朝我們這邊衝來!”

陳武元剛剛在親兵攙扶下坐上馬,就聽到一個壞消息。

“立刻撤退,撤回海防城裡!”陳武元看到雙手持刀,凶神惡煞般朝自己這邊衝來的陳尚發,剛剛恢復正常的臉色瞬間蒼白起來。

“將軍,總督大人還在大營裡,咱們要不要通知總督大人。”

“蠢才,總督大人高明遠囑,定然提前得到消息先行離開,不回大營,護衛營立刻撤回海防城!”陳武元首憤怒的瞪了眼多嘴的親兵,揮起鞭子狠狠打向坐下戰馬,戰馬吃痛,撕鳴一聲馱着陳武元肥胖的身體奔跑起來,其他二百多乘馬親兵見狀,立刻跟上。

“營長,他們騎馬離開,兄弟們追不上!”

“孃的,便宜狗日的安南孫子!”陳尚發喘了口氣,恨恨的看了眼飛奔逃跑的陳武元,大聲道:“兄弟們再支撐一會,安南人的大官在軍營裡,萬萬不能讓其他人抓住他!”

“兄弟們撐得住!”黎裕是安南的大官,抓住他差不多就是立下這次戰鬥的第一功,追擊而來的兩百多山地營士兵聽到捉拿黎裕,身體頓時多了股力量。

“好!活捉黎裕,打進海防城!”陳尚發大喊一聲,帶着手下士兵繼續向前進攻。

安南部隊大營中,黎裕坐臥不安的呆在營帳內,聽着外面越來越近的喊殺聲,更加驚慌不安。

攻打下龍華人營寨,黎裕原以爲會十拿九穩,誰知道剛把指揮權交給陳武元,自己回到大營中還沒坐穩,就聽到前線傳來進攻受挫的壞消息。當時黎裕認爲華人部隊被一萬多大軍包圍,進攻受挫是因爲華人拼死抵抗所致,因此只是命令陳武元繼續增加一線進攻士兵數量,卻沒想到命令在前線和大營傳達的短短一二十分鐘內,戰場局勢發生巨大變化。

傳達命令的軍官還沒有返回大營,但是隨着外面潰兵的數量越來越多,黎裕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不好的念頭。“難道大軍潰敗了?”

“報!總督大人,不好了,前線部隊全部潰敗,我們已經被唐人包圍了!”

黎裕正憂慮間,營帳中跑進一個身體受傷的軍官,正是他剛纔派出去傳達命令的軍官。

“一萬多國朝大軍,怎麼會潰敗,陳武元呢?他在哪裡!”

“陳將軍帶着他的親兵跑了,總督大人,一萬國朝全大軍完了!”

報信軍官跪在地上痛哭流涕道。

“本官提拔陳武元於微末,他怎能如此待吾!”黎裕悲憤的將頭頂官帽扔在地上,一把騷落桌子上的所有東西,癲狂道:“陳武元誤我,陳武元誤我!”

“大人振作!末將誓死保護大人突圍!”

回來報信的安南軍官跪在地上忠心道。

“晚了,晚了!大軍敗了,吾有何面目見聖上、駙馬!”黎裕心若死灰,拔出身上佩劍欲要自刎而死,可是劍剛剛碰到脖子卻下不去手。

“總督大人國家棟梁,不可輕生呀!”黎裕的舉動嚇了軍帳內上百名護衛一大跳,紛紛上前奪下黎裕手中佩劍,急切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況且此次戰爭失敗全怪陳武元棄軍而逃,錯不在總督大人。總督大人千萬不可輕生,國朝內憂外患不斷,離開不了大人這根擎天柱!”

衆多親兵將領言詞懇切,黎裕終於找到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保全了自己作爲讀書人的顏面。

“國朝時事艱難,本官便舍了個人榮辱,留着有罪之身爲國朝效力。”

“總督大人忍辱負重,我末將斷然不會讓逆匪傷了大人分毫!”黎裕沒了死意,營帳內的親兵將領鬆了口氣,立刻出言保證道。

農民軍部隊入安南以來,兩方大小戰事不斷,不過真正的高層死傷卻沒有。因爲農民軍在異國作戰,殺死俘虜的安南官員就是往死了得罪安南的統治階層,會迎來對方徹底的敵對和反擊,因此每當農民軍俘虜了安南官員,往往是索要一定贖金後放回,安南各級官員也默契的認同了農民軍的存在,沒有痛下殺手。

而吳亞終之所以招致所有安南官員的敵對,是因爲他打破了農民軍和安南官員約定俗成的默契。不僅大肆屠殺俘虜的安南官員,還清洗佔領地區的安南官員士紳,搶奪他們的家產。

吳亞終野心大,一直想打回太平府重建大成國,不在乎安南官員的看法。而下龍唐人首領同樣是讀書人出身,不會像吳亞終一樣無所顧忌。

黎裕和他手下親兵沒有選擇無畏抵抗,片刻後被最先趕到的陳尚發俘虜,隨着黎裕被俘虜,潰敗的安南士兵紛紛舉手投降,一些躲藏起來的士兵也離開藏身地點出來投降。

下龍攻防戰兩方實際交戰時間只有一個小時左右,在隨後的大半天時間中,華人部隊都是忙着漫山遍野抓俘虜。

戰鬥結束,九千多安南士兵做了俘虜,除去戰死的一千多人,逃出去的安南士兵不到兩千人。

主帥被俘,兩省部隊被全殲,廣安、海防兩省防禦空虛,孫彬當下命令留下五百青壯配合營寨老幼看守俘虜,其他青壯配合部隊全軍出擊,佔領周邊地區。

下龍之戰結束三天,廣安、海寧兩省被全部佔領,第四天逃回海防城的安南將領陳武元再次棄城而逃,海防城落入華人部隊手中,隨着海防城陷落,海防省下屬的幾個小小縣城全部主動投降,納入華人部隊控制中。

三省陷落,一萬正規軍被滅,安南北部防禦力量瞬間出現漏洞,受到孫彬所部行動鼓勵,殘餘的安南叛亂份子打起前朝王室後裔的旗幟,率先在太原省舉事,然後叛亂勢頭迅速蔓延至北幹、宜光兩省。安南部隊在叛亂份子攻擊下無力還擊,只能龜縮在幾個要點城市等待順化朝廷援助。

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一百七十四章 海防總督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蠢蠢欲動的周邊國家第三百三十三章 醫藥領域現狀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五章 動員第二十五章 激戰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電力第三百零六章 基斯馬尤 完第一百九十二章 糧食自足第三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二章 本土發展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將 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應敵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菲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國反應第二百零一章 教育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二百九十一章 戰後發展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二百零八章 洪春魁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靈萱第三十八章 發現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聖菲第五十八章 傷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三缺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三百二十二章 十年發展規劃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二百零四章 延遲的南洋消息第四章零四章 大朝會 完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一百二十六章 暴雨下的飛龍島第二十九章 佔領阿雷基帕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河內城第十九章 買賣華工第二百一十章 洪門第四百五十二章 恩卡納西翁 中第三百一十章 整頓三第八十四章 暗流第三百零九章 整頓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國人 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學員與新編制第八十一章 繳械第一百七十二章 穩固發展第465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章與戰功第二百五十二章 基斯馬尤第二百七十章 影響第五十九章 視察軍工廠第一百八十九章 貸款博弈二第二百零二章 輕工業發展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二百七十四章 部署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四百四十七章 航運業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軍政分離第二十章 傳遞情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劉永福的心思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三百三十六章 鐵路交通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太平降將 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軍購艦方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口翻倍第六十章 古巴港口第一百四十二章 農業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零五章 奧利瓦戰鬥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軍競賽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華工移民中轉站第一百二十一章 內部不穩的巴西第三百一十八章 南北分裂第三百六十五章 太平舊部第一百一十八章 初步安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迫擊炮和商談購買工業機械第四百一十三章 美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一十四章 經濟貿易合作第三十四章 交談第四百六十章 英國公使第三百七十八章 無煙火藥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國人 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軍購艦方案 二第二百章 改造國民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分土地第三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和談破裂第四百零九章 南美外交風波第一百五十四章 叢林槍聲第一百七十三章 清軍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