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

感謝雲海書遊詩同舟同學打賞!

深秋時節,地處南美大陸的瓜伊巴河畔綠意不減,高大的橡樹和巴西蘇木錯雜在兩岸河邊,粉色的含羞花和精緻的玉蕊花臨河綻放,清風徐徐,河水微微盪漾,河岸遠處駛來一隊長長的船隊,平靜安詳的瓜伊巴河很快變得喧鬧起來。

李明遠坐在船頭,隨意瀏覽沿岸風光。

平日事務繁多,很少有時間停下來靜心休息,這次暫時處理完手頭事情,李明遠跟隨一隊駐紮地方的部隊乘船出行,也算一次放鬆神經的旅行。

瓜伊巴河從阿雷格里港入海,沿途流經聖瑪利亞和帕蘇杜風,是華人獨立軍控制地區內一條戰略位置重要的河流。

李明遠所在的船隊主要是由小型內河船隻組成運輸船隊,一部分船隻負責運送士兵,另一部分船隻跟在船隊後方,負責搭載兩千退役士兵和他們生活需要的糧食、農具等物資工具。

戰爭結束,一兩年內很難有大規模的戰爭爆發,再維持龐大的軍事力量耗費巨大,

因此,在和華人獨立軍高層將領討論幾天過後,李明遠再次做出削減兵力的決定。

陸軍部隊中四野戰師人數由暫編六千人削減爲五千人,三個混成旅各自減少五百人,保持一個旅兩千五百人的不滿編狀態。

騎兵旅、炮兵旅、特種作戰司令部、工兵團、憲兵團等技術兵種人數不變,

海軍部隊由兩千人擴大爲三千五百人,然後抽調一個團的兵力擔任海軍基地保衛工作。

陸軍野戰軍減少五千五百人,部隊規模維持在三萬四千五百人左右的規模,加上海軍部隊,野戰軍總人數爲三萬八千人,

野戰軍縮減作戰人數和李明遠節省軍費開支有關,同時,從遠征開始,華人獨立軍總共傷亡人數近兩萬人,其中只有不到五千人可以重新回到部隊作戰,剩餘的一萬五千人大部分爲戰死士兵,另一部分則是失去戰鬥能力的傷兵。

損失一萬五千士兵,即使其中大部分是警備軍和擔任後勤的非野戰軍部隊,再想繼續維持四萬兩千人左右的戰前規模壓力仍然比較大。

因此,兩相考慮,唯有削減野戰軍規模纔是適當選擇。

主力部隊縮減作戰人數,作爲二線部隊的警備軍同樣不能避免,

和談協議簽訂,華人獨立軍佔據的巴西南部兩州加上伊瓜蘇流域以南地區,總面積約爲40.3萬平方公里,這麼一片大面積的土地不可能長時間空着不予打理,而一個旅四千人的警備軍編制聚集在一起只能控制很小一片地區,因此,再繼續保持大規模的警備軍顯得毫無必要。

十個警備旅四萬人的二線部隊保留兩萬人,然後兩萬人以一個團一千人的編制設立警備團,在40.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設立二十個華人移民據點,每個據點駐紮一個警備團,削減下來的兩萬人將和五萬退役華人構成華人獨立軍統治的主體百姓,不再承擔前線作戰任務。

脫離了殘酷緊張的戰鬥部隊生活,船隻上面的退役士兵在經歷初期的茫然過後,很快適應了過來。

南美地區的自然景象和人文環境不同與大陸地區,茂密繁盛的樹木、作爲珍貴木材的巴西苦木、白椏樹還有叢林中大量分佈的各色叫不上名來的豆類植物,都給跋山涉水來到巴西南部的華人帶來了新奇,

不過一時的高興新奇過後,遠離故鄉幾年的華人士兵開始想念起遙遠的家鄉。

“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可惜不是身在故鄉。”遠望瓜伊巴河右面的密密叢林,劉樸心有所感道。

秀麗幽深的景色總是讓人不自覺中陷入過去中的回憶,李明遠也例外,只不過他的回憶不僅要穿過萬里重洋,還要穿過一百多年的漫漫光陰,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李明遠沉吟一句,臉上恢復笑意道“大陸的事情終究只是回憶,眼前的大好地區都是十萬華人兄弟打下的土地,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手親自建設這塊土地,讓腳下的土地變成華人新的家園。”

“偶有所感,讓世子見笑了。”

劉樸從回憶中轉過神來,微微笑道。

“無妨,思念故鄉是人之常情,如果不是在大陸地區活不下去,誰願意拋家遠渡重洋來到萬里之外。”

“故土難離,卻也只能離開。”劉樸搖搖頭,神情有些傷感。

劉樸沉浸於思鄉感傷,李明遠卻想到另一個問題,華人深受傳統習俗影響,講究安土重遷落葉歸根,這些在南美地區待了幾年的華人都會有思念家鄉的時候,那些一直在大陸地區生活,沒有離開過出生範圍的貧苦農民會不會願意離開生長之地,接受華人獨立軍的招攬?

心中懷有疑問,李明遠直接向劉樸拋出自己的問題。

“中原地區人口衆多,清初時期,滿清政府大規模從中原地區遷移百姓到蜀中地區,再加上中原地區長時間遭受黃河氾濫影響,百姓窮困,從當地吸收移民難度最小。”

黃河、淮河等中原地帶歷次爆發農民起義,從當地移民確實不錯,不過中原地處內陸,從南美州到達當地要經過長距離奔波,還要躲避途中清兵的盤查,實際操作難度較大。

“中原地區移民的羣衆基礎較好,不過考慮到路程問題,吸收中原地區移民不大可行,”

否決了劉樸的建議,李明遠轉而問道“江南地區曾經是天國的統治地區,從那裡移民如何?”

“不妥,江南是清庭財富重地,清妖頭子曾剃頭、李洪章派遣大軍駐紮當地,世子想要從此處移民難度太大。”

劉樸搖頭反對,低頭思考片刻,再次給出自己的建議,

“日後想要從大陸移民,卑職建議把首要移民地點放在兩廣地區。”

“兩廣地區臨海,船隊抵達當地移民方便許多,”李明遠點頭說了一句,等待劉樸下文。

“兩廣地區地少山多,從其他地區遷移到當地的客家人和土家人矛盾重重,爲了爭奪土地水源,大小規模的械鬥不斷,當地清政府面對兩方頻繁發生的械鬥事件視而不見,只有在械鬥規模演變爲暴亂時纔會出手制止。

兩廣地區尤其是鄉下地區秩序混亂,官府對當地的控制力薄弱,我方從當地獲取移民應當最爲合適。”

“兩廣地區多山少地,我們這邊的土地大面積沒有開墾,至於客家人好勇焊鬥,華人獨立軍正需要這樣的士兵。”

兩廣地區尤其是廣西狼兵部隊在前世鼎鼎有名,從廣西挑選士兵剛好符合李明遠的心意。

“美洲地區現階段的華人主要聚集在古巴,北美雖然有部分華工,不過我們想要從北美引進華工有一定困難,所以這次運送古巴華工的行動結束後,後面吸收華工的重心就要轉移到大陸地區和東南亞。”

“南里奧格蘭地區接待古巴華工過後,大規模的建設工程也會同時啓動,我們儲備的黃金已經不多,再從大陸地區移民華人是不是太緊迫了一些,不如先在南里奧格蘭地區進行建設,從大陸地區移民的任務暫時緩一緩?”

“劉樸你不明白,西方列強工業發展速度很快,我們要想繼續擴大在南美州的控制土地面積,就要迅速增加華人數量,這樣我們才能在歐洲列強注意到我們的時候實現自保。”

李明遠注意到劉樸臉上凝重的表情,解釋道“黃金儲備不足,我會從其他方面想辦法擴張新的財源,不會讓南里奧格蘭州的大好局面因爲缺錢受到破壞。”

迅速增加南里奧格蘭地區華人數量的重要性劉樸心裡明白,而華人獨立軍掌握的錢財還可以支持一段時間的大規模消耗,因此,雖然不大相信李明遠能夠想到獲取新的錢財來源的方法,劉樸還是咬牙同意,

“華人獨立軍從無到有發展起來,遇到的困難比比皆是,真到了沒錢的時候,大不了忍一忍就過去了。”劉樸在心裡這樣安慰自己。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戰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盜第四百三十七章 巴拉圭危局 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年關 完第七十章四章 離開秘魯第三百三十九章 轉型期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軍第九十章 作戰計劃第三百五十九章 唐景嵩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談完成,初步安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政變第三百一十九章 與民同樂第十一章 狙擊比試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軍競賽二第二百四十九 落幕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戰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統一阿根廷第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跳躍發展的十年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穩固發展第一章 南美華工第四百三十二章 巴西帝國 上第二百零二章 橡膠工業與自行車第二百三十七章 德國軍官代表團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制與巴西方面情況第四百三十三章 巴西帝國 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三百三十八章 父子三代入伍第四百六十一章 英國公使 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故人相見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置華人士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排華 完第五十六章 城外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勞工問題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舊交替的時代第二章 開始複習第四百三十四章 巴西帝國 完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就緒第十二章 成立大刀隊第三百三十三章 醫藥領域現狀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關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掃蕩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蘭迪第一百八十八章 貸款博弈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四百五十章 戰啓第三百二十五章 印度勞工問題第二百九十三章 院校重組第一百八十二章 劉永福歸順第四百二十七章 日常第一百三十三章 瓜伊巴河上第四十八章 滲透戰術教學第九十九章 玻利維亞事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國終結第六十八章 演習開始前第二百五十七 南洋首富第三百九十九章 理想第一百四十五章 莫蘭迪第二百七十九章 末路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教育發展第四章 軍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剛果四第四十六章 授軍旗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卡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二第十五章 山谷伏擊完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河內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第三家軍事造船廠第八章 戰後總結第一百五十六章 安特列里奧斯易手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納土納島第二百六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五十七章 明朝遺民第一百八十章 戰後影響第八十章 印第安人得救第六十六章 接收武器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個十年計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八十章 童子營制度推廣第四章 軍火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葉成林第二百零五章 去宗教化第二百六十一章 戰後收穫第四十二章 穩定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軍競賽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當地居民處理辦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對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六十一章 華人海盜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產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英和談第十章 軍中比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