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財大氣粗

“媽,我們來看你來了。”

進了別墅,小舅大大咧咧的喊道,他們兄弟倆每隔三四天,都會來別墅裡看望一下老孃,如果是飯點,還能蹭上一頓飯。

“噢,你們都來了,最近店裡生意怎麼樣?”

外婆慢吞吞的問道,這會她正在聽收音機,看見兒子們來了,就把廣播聲音調小了一些,順便把桌上的果盤往前推了一點。

小舅嘿嘿一笑,從果盤裡挑了一個西紅柿啃了起來:“好的很,媽你就別擔心了,咱家生意獨一份,想不好都難。”

“是啊,媽,店裡如今每天都能賣到七八萬塊錢,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能把欠東子的房錢還上了。”小舅媽一臉幸福的補充道。

“那就好,不過我聽廣播說,好像附近要建一個什麼農場基地,對你們生意有沒有影響?”外婆又有些擔憂的問道。

“影響肯定有,不過應該不大,我聽說基地裡面的糧食都是用營養液泡出來的,產量高,但是味道差。

另外我們賣菜是不收糧票的,其他糧店可沒這個條件。”大舅很有自信的解釋道。

“大舅你們放心,以後糧食只會越來越緊張的,根本不愁賣。”李東正準備下樓,聽到了大舅的話,於是順口說道。

“東子你來了,大舅正想感謝你呢,當初你說買大房子果然是對的,這還沒過幾個月,房價直接翻了兩倍。”大舅感激道。

李東擺了擺手:“這也就是歪打正着,只能說大舅你們運氣好啊!”

晚上,大舅媽和小舅媽親自下廚,給大家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一方面慶祝房子升值,另一方面也是盼望着日子越來越好過。

4月14日,長河灣種植基地終於破土動工了,市長親自到場主持開工典禮,李東也去看了,那場面是一點也看不出末世的影子。

幾個照明燈塔把現場照的是一片雪亮,主席臺下是十幾個由工人組成的方隊,工人們穿着嶄新的工作服,頭戴安全帽,一個個精神抖擻。

方隊身後是一排五十多輛的挖掘機,排列的整整齊齊,後面還停着各種工程機械和運輸車輛,非常壯觀。

“李老弟,看見

沒有,政府果然是財大氣粗,瞧瞧這些機器,再瞧瞧人家的工人,這才叫專業啊!”

孫書記一臉羨慕看着主席臺上侃侃而談的市長,這種場合,他是沒資格站在主席臺上面的,只能在下面幫着警察維持一下現場秩序,做做後勤工作。

“別比了,人家一次就是十多萬畝地土地,我們才一百多畝,怎麼比?”李東沒好氣的說道。

“說的也是啊,這麼大的面積,也不知道一年能產多少糧食,怕是都能堆成山了吧。”孫書記咂咂嘴說道。

“具體多少噸不知道,不過我想每年養活個兩三百萬人還是沒問題的,這就差不多佔了市區四分之一的人口了。”

“乖乖,那要是多建幾座基地,豈不就沒人餓肚子了?”孫書記雙眼放光道。

李東翻了個白眼,一副被打敗了的模樣:“我說老孫,你不會以爲建個種植基地很容易吧,建築成本就不說了,光是每年的用電和營養液的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即使是國家,也不可能無限供應的。”

“唉,是我想多了,想想也是,要是真的那麼簡單,那TMD的就不是末世了。”孫書記有些懊惱的說道。

“對了,老孫你認識基地裡面的領導麼?”李東.突然詢問道。

“嗯,認識倒是認識一些,他們的後勤主管昨天來社區接管房子,我們聊了幾句,你想幹什麼?”

孫書記有些感慨,種植基地還真是有錢,那八千多套房子都要重新進行裝修,而且還要配好所有的家電、廚具和傢俱,除了被褥,都能直接拎包入住了。

“這不是蔬菜大棚快建好了嗎,我想從基地裡面接一條供暖管線過來,免得我們還要自建鍋爐,成本高不說,煤炭也不好買。”李東解釋道。

“這樣啊,那行吧,過兩天我把人約出來,到時拉拉關係,畢竟我們是地頭蛇,這點面子他們應該會給的。”

孫書記一口答應下來,蔬菜大棚也有街道辦的三成份子,自家的事肯定要上心。

畢竟種植基地發展的再好也和自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蔬菜大棚纔是親兒子。

4月15日,種植基地正式開工的第一天,一車車的建材和設備被拉到了工

地上,東一堆、西一堆,錯落有致,亂中有序。

即使隔了好遠,都能聽到機器的轟鳴聲,日夜不停,小區居民難得的沒有投訴抗議,大家都盼望着基地能夠早日竣工,一起發大財。

兩天後,李東見到了基地的後勤主管和一位副主任,目前基地的所有建設事宜都由這位副主任負責。

雙方的會面地點選在了孫書記的家裡,孫夫人一早就帶着兒女出門了,老孫親自擔任服務人員,端茶倒水,一點也不含糊。

“方主任,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蔬菜大棚的投資方,可樂園的大老闆李東。”孫書記介紹道。

“幸會幸會。”

李東和方副主任握了握手,對方是一位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梳着中分,戴着一副無框眼鏡,穿着一件軍用棉大衣,長相普通,但是身上很有氣勢。

“李老闆果然是年少有爲,還能熱心公益,真的是很難得啊!”方副主任事先已經通過孫書記了解到了李東的一些情況。

“不敢當,比起方主任你們要做的事,我這還差的遠了。”

李東謙虛道,不過說的也是事實,如果不是重生優勢,他頂多就是一個專業宅男,能力和普通人沒兩樣。

“來來,大家坐下談。”孫書記招呼大夥兒坐下。

“李老闆,你的事孫書記跟我說了,原則上沒有問題,但我這裡還有另外一個解決方案,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聽?”方副主任斟酌了一番,直接進入今天談話的主題。

“哦,願聞其詳。”李東立刻正襟危坐。

“我們基地願意出一千五百萬收購你們的蔬菜大棚,你覺得怎麼樣?”方副主任緩緩說出口。

李東有些心動,要知道整個蔬菜大棚的投入估計不會超過八百萬,這絕對屬於高價收購了。

但還是不夠,除了貨幣貶值的因素外,就憑如今蔬菜大棚的地理位置,對比於房價,應該同樣要向上翻個兩番纔對。

“抱歉啊,方主任,我們這個大棚蔬菜是專門爲社區服務的,而且每年都要拿出相當利潤資助社區孤兒院,實在是不適合轉讓。”

李東委婉的拒絕道。

第兩百二十九章 就職演說和貸款第三百零七章 三椏行第三百零一章 東非能源上市第三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學報道第九十八章 瓢潑大雨第六十三章 脫水蔬菜第一百零九章 滿月宴第一百五十六章 隕石第一百五十一章 去京城第五十二章 卑鄙的我第一百零五章 見家長第一百三十五章 半推半就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難題第三十四章 心態轉變第一百九十一章 “5·16”事件第一百一十章 逃荒第一百三十七章 錢樂樂的一天(2)第兩百二十七章 再添三省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人意外第一百二十九章 餡餅第一百九十五章 “反承包”運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全民公投第三百零一章 東非能源上市第三章 收購第四章 莊園完工第五十八章 軍方入駐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錢人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苞藍抗流感片第兩百八十三章 聚變曙光第一百七十九章 鄭氏兄妹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家(求收藏)第兩百九十七章 登陸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邊貿市集第兩百七十五章 上蹦下跳的南韓人第三十三章 大遷移(2)第二百零六章 投親第五十七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千億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家(求收藏)第十七章 戰時狀態第兩百八十一章 鋝【Fu】第一百八十七章 移民到來第七十九章 土豪外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五味湯第一百三十四章 愛情與麪包第兩百三十三章 收購“五一重工”第三百零七章 三椏行第兩百九十三章 不屈的印度人第十五章 混合雙打第一百八十五章 全民公投第兩百七十三章 黃家人南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千億第一百四十三章 政策轉向第兩百九十三章 不屈的印度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時代的拆遷戶第一百零九章 滿月宴第四十九章 誘人的包子第兩百四十九章 姐弟戀第九十六章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第一百四十章 送年貨第一百一十章 逃荒第兩百三十一章 《娓娓道來》(1)第一百四十三章 政策轉向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幸福來敲門第兩百五十七章 開業第六十一章 畢陽第五十八章 軍方入駐第二百零九章 邦國林立第二百一十章 新的投資方向第兩百七十五章 上蹦下跳的南韓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餡餅第八十五章 年終獎第一百五十六章 隕石第八十八章 鑽石會員第一百九十章 姐妹閒聊第兩百六十七章 黃雲章歸鄉第三百零四章 保密協議第二十四章 喜極而泣第兩百三十一章 《娓娓道來》(1)第五章 安防建設第兩百四十四章 茜門子第五十八章 軍方入駐第兩百三十二章 《娓娓道來》(2)第兩百五十一章 真假富二代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幸福來敲門第兩百零五章 天佑大夏:桃源省第兩百九十二章 印北動盪第兩百五十章 主動上門第一百八十六章 《華日友好合並條約》第九十七章 反常的天氣第一百五十六章 隕石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民多艱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五十五章 領證第七十章 海上生活第十三章 開業典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