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三章 不屈的印度人

維和部隊到達賈巴爾的第二天,就迅速接管了賈巴爾城以及南咖山煤礦。印度人也不是傻瓜,見不可力敵,大部分勢力早在聯軍到達前就及時退出了賈巴爾。

11日,“印盟”發佈動員令,宣佈徵招20萬名民兵服役90天,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四國聯軍入侵的威脅。

所謂的“印盟”,全名是印度半島國家聯盟,這是一個印度人自發組成的閒散準軍事同盟,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

顯然,半島各國還沒有意識到這次維和行動的嚴重性,認爲只要印度人團結一心,他們就可以輕鬆的應對這次危機。

不過“四常”這次出兵,也沒佔到多大便宜。聯軍雖然憑藉着強大的實力,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卻輸掉了政治上的優勢。

原本立場搖擺的半島各國政府,以及民間武裝短時間內紛紛團結了起來,在權貴們操縱輿論的影響下,一個個愛國青年加入了軍隊中。

就連原本傾向於“四常”的半島南部諸國,在民族主義的大義下,這一刻也站在了“印盟”的立場上,對國際聯盟的決議表達了抗議。

甚至有民族主義分子公開叫囂道:“這場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中,沒有中立者,不是愛國者就是印奸。”

幾乎每個邦國都超額完成了徵兵任務。但是訓練不足、缺乏足夠的武器裝備、沒有紀律、找不到合格的軍官,這些都是大問題。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反正都是炮灰,只要有一腔熱血就夠了。

看着四方雲集的軍隊,意氣風發的半島各國上層,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面對風雲突變的半島局勢,整個維和聯軍總部都瀰漫着一股焦慮與不安。畢竟他們深入的是內陸,萬一戰事失利,連退路都沒有。

聯軍雖然有兩萬人,但扣除海軍艦隊,真正的陸軍其實不足1.5萬人,而他們將要面對的是當地幾十萬人的土著部隊。

即便這些土著部隊戰鬥力不強,但依靠人海優勢,對聯軍來說依然有很大的威脅性。

來自西米國的艾倫上校:“鑑於目前局勢有變,我建議先暫停一切軍事行動,然後向聯盟總部彙報這裡的情況。”

“我們也同意暫緩行動。”陳國柏上校跟着附和道,本次大夏一共出兵5200(海軍2840)人,他是這邊最高的負責人。

“不行,那些印度人都是一羣烏合之衆,我們要主動出擊,然後正面擊潰他們。你們大夏不是有個成語叫‘殺雞給猴子看’嗎?

哈哈,對我們來說,那些印度人連一件像樣軍服都沒有,可不就是一羣猴子嘛!”聯軍總司令內森·詹姆

斯輕蔑地說道。

“是殺雞儆猴!”陳國柏上校糾正道,“還有內森將軍,我要提醒你,作爲一名軍人,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視任何對手。”

內森·詹姆斯擺擺手,狡辯道:“我沒有輕視對手,我說的是事實。”

內森將軍之所以這麼看不起印度的軍事力量,這也與印度軍方的“優良傳統”有關。印度軍方的表現,用大夏話說,是典型的心比天高,命比紙博。

在末世之前,印度一向以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自稱,可惜他們連普通的步槍和子彈都要進口,而且他們時不時的就會鬧出各種奇葩新聞。

例如:空軍每個月都要摔掉幾家飛機,幾乎把所有種類的飛機都摔了一個遍;海軍的核潛艇試航,結果忘了關艙門,使得潛艇險些直接報廢;陸軍更是令人噴飯,他們的後勤食堂竟然拿牛飼料來喂自家的陸軍“牲口”。

“我不同意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印度人就算再弱,可是這片土地上生活着上億人,人民的怒火,一旦被煽動起來,那是任何人也無法澆滅的力量。”

東米國代表反對道,原先的米國是這個星球上最好戰的國家,可惜成爲戰爭,敗也戰爭,米國的衰落也與過度介入戰爭有着直接的關係。

“現在情況有變,我們需要等待的是上級的最新命令……”

內森將軍接受不了,義憤填膺地說道:“等等等?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外交談判根本就指望不上。要不了多久,咱們就會因爲軍費不足而退兵,到時候整個南咖山煤礦就會變成印度人的盤中餐!”

陳國柏上校急忙勸說道:“請冷靜一下,情況還沒有那麼糟糕。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能走上武力對抗的道路。現在進行軍事行動,只會激起印度人民更加激烈的對抗!”

隨着奧洲大陸煤炭資源的全面開發,國內去年的煤炭產量高達14.5億噸,大夏政府根本沒有任何動力來打這一場吃力不討好的戰爭。

畢竟印度太窮了,除了人力資源和少量的礦藏資源,幾乎是一窮二白,這是一片榨不出多少油水的地方。

內森·詹姆斯不爲所動,嘴上譏諷道:“陳上校,你就知道忍、忍、忍,不要忘了賈巴爾的周圍已經聚集了幾十萬的印度軍隊。

他們現在不敢主動進攻,不代表着以後不會主動進攻,與其等着別人來進攻,不如我們先下手爲強,各個擊破。

我們和印度人的關係怎麼樣,不用說了吧?這座煤礦就是印度人的命.根子,不把他們打疼,他們會天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而且就算我們向上面請求支援,那也是半個月以後得事情了,

遠水救不了近火。醒醒吧,諸位!現在誰都指望不上,我們能夠依靠只有我們自己!”

“內森將軍,我再次提醒你,不要拿一萬五千多名軍人的生命開玩笑,請不要擅自行動。”西米國的代表言辭激烈,幾乎就要撕破臉了。

可惜內森總司令並不聽勸,非要一意孤行,這可能與歐盟的指示有關,“反對無效!爲了維護軍人的榮譽,我決定從明天開始,對賈巴爾周邊三國發動軍事打擊,迫使他們脫離那個邪惡的印盟。”

“我保留向聯軍總部投訴的權力。”

“內森將軍,希望你不要爲今天的決定後悔。”

……

安拉阿巴德共和國,作爲賈巴爾的北方鄰居,在南咖山煤礦發現之前,這裡一度是北方最大的煤炭基地。其國內總人口已經突破了400萬,是半島上數一數二的“超級大國”。

印盟成立以後,總部便設在了這裡,同時安拉阿巴德的總統也被推舉爲印盟的主席。

依靠恆河的便利交通條件和豐富的煤炭資源,安拉阿巴德原本發展的很不錯,經濟規模幾乎與大夏的緬東省相當。

因此,安拉阿巴德也被人稱爲“印度小蔓谷”。

這種好日子,一直持續到南咖山煤礦被發現之前,對於這座煤礦,安拉阿巴德人是既愛又恨。

愛的是它鉅額的儲量,幾乎是自家的幾十倍,可以增加安拉阿巴德的發展潛力。恨的是這座煤礦不在本國國土上,如果放任不管,也許不用十年,賈巴爾就會取代安拉阿巴德現在的地位。

正因爲如此,在搶奪南咖山煤礦、以及反抗維和聯軍的行動中,安拉阿巴德是最積極,也是付出代價最多的國家。

爲了說服其它邦國支持印盟,安拉阿巴德的總統不但派出了代表,還親自寫信給各方的首腦們,許諾了不少利益。

其中,最重要的利益就是南咖山煤礦的戰後劃分問題,反正是慷他人之慨,總統潘迪特·賈瓦哈拉爾倒是顯得非常大方。

相比之下,“四常”的表現就要“吝嗇”多了,施恩的對象也僅限於賈巴爾,很少去拉攏其它國家。

倒不是捨不得那點蠅頭小利,主要是歐盟一方堅決反對。

當維和聯軍正在做出兵前準備的時候,潘迪特·賈瓦哈拉爾總統正在努力勸說鄰國瓜繆爾的總統:

“努納拉,你還在猶豫什麼?很明顯,四國聯軍就是衝着我們來的,不把咱們這些周邊國家打趴下,他們如何放心煤礦安全?”

作爲一名合格的政客,什麼民族大義都和努納拉都扯不上關係,他一直關心的是自身的安危和南咖山煤礦的利益。

本來一開始他是支持“四常”的,畢竟是人都會趨利避害,喜歡抱大腿。可是安拉阿巴德政府的允諾也令他動心。

畢竟印度半島缺煤,沒有充足的煤炭資源,瓜繆爾能不能撐過大冰河時期,都是一個未知數。

不光是他,很多印度人都認爲南咖山煤礦是梵天大神賜予印度人民最後的希望。

努納拉想了想說:“總統先生,我肯定是支持貴方的。但是聯軍實力雄厚,如果冒然伏擊他們,我擔心他們會採取過激行動,不如等等看再說。”

猶豫不決的時候,最好用的當然是拖字決了。事關切身利益,怎麼謹慎都不爲過,萬一站錯了隊伍,後悔就來不及了。

“還等什麼?這次機會太難得了,也是我們戰勝聯軍的唯一機會,我們不能錯過。”

說起來也是瘋狂,安拉阿巴德同樣也制定了先發制人的方案。

他們早就在瑟德拉大峽谷設下了伏擊圈,如果維和聯軍想進攻安拉阿巴德,這條狹長的峽谷是方圓百里內唯一的通道。

現實中的安拉阿巴德人就是這麼自信。

“只要貴方加入我們,我們願意再讓出南咖山煤礦10%的份額。”

潘迪特·賈瓦哈拉爾總統再次畫下大餅,至於能不能兌現,那就要看戰後雙方的損失情況了。

這次努納拉總統沒有再猶豫,而是伸出了右手,“合作愉快!”

他想的很清楚,如果聯軍真的打算進攻安拉阿巴德,那麼作爲鄰居的瓜繆爾同樣也不可能倖免。既然如此,還不如放手一搏,以打促和,也是結束戰爭的一種手段。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全捐第兩百一十三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四十八章 復課第一百八十三章 傳家寶第三章 收購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買房第一百五十六章 隕石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本人的難題第二十九章 防衛升級第七十章 海上生活第二百零五章 偷渡第七十三章 非法移民第二十一章 大舅和小舅第四十六章 探親(3)第兩百五十四章 上市第三百零七章 三椏行第三百零六章 鹹水湖第兩百四十二章 競拍現場(2)第一百六十八章 粗暴推廣第兩百九十四章 盛大婚禮第一百七十四章 謎底揭開第六十七章 樂樂來信第兩百四十二章 競拍現場(2)第八十六章 優越感第兩百五十八章 第二總部第二十九章 防衛升級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買房第一百一十六章 父女相見(1)第三百章 悲慘世界第兩百章 “分水嶺”第一百零四章 簡單的愛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民多艱第三百零八章 轉型第兩百九十一章 童學坤的六十大壽第八十九章 懷孕第三十四章 心態轉變第兩百七十七章 新設兩省第四十五章 探親(2)第十三章 開業典禮第兩百五十七章 開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開賣第十二章 家人團聚第兩百八十八章 選址第一百八十章 拾苔者第兩百九十七章 登陸戰第二十九章 防衛升級第六十六章 草莓熱(2)第三百零一章 東非能源上市第兩百五十八章 第二總部第十七章 戰時狀態第兩百三十八章 長河慈善基金第二百零四章 世界局勢第一百三十五章 半推半就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人意外第四十七章 某大型國有企業招聘現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雙胞胎的生日第兩百章 “分水嶺”第五十二章 卑鄙的我第一百五十章 日常帶娃第六十三章 脫水蔬菜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大海第一百六十三章 出訪第兩百五十六章 新家(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千億第兩百二十二章 鉅額融資第三十七章 一個包子引發的慘案第一百零九章 滿月宴第一百三十一章 匠人精神第兩百四十七章 倒黴的東灣地產(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餡餅第一百八十九章 省親第三十四章 心態轉變第二十一章 大舅和小舅第一百四十二章 曙光第三百零二章 植樹節第兩百七十七章 新設兩省第三十九章 孤兒院起航第一百二十九章 餡餅第四十章 真香第一百三十章 採蝶軒第兩百七十七章 新設兩省第兩百八十三章 聚變曙光第四十七章 某大型國有企業招聘現場第一百一十四章 愈演愈烈第三十四章 心態轉變第九十八章 瓢潑大雨第兩百六十四章 初識豪門第兩百三十三章 收購“五一重工”第一百六十八章 粗暴推廣第六十六章 草莓熱(2)第二百零三章 東盟內亂第兩百七十七章 新設兩省第兩百零七章 隨團出國訪問第一百一十章 逃荒第兩百四十四章 茜門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星城現狀第二百零九章 邦國林立第八十七章 年夜飯第兩百三十一章 《娓娓道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