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新設兩省

接下來的兩天,官方動作頻頻,很快各大媒體就充斥着各種贊同南韓入夏的言論。

京城大學某著名歷史學教授:“夏韓兩國一衣帶水,本爲一邦,如今順應時代潮流,大夏人應該放開胸懷,展現大國風範。”

某國際戰略研究所專家:“光是反移民不能治本。根源在於,南韓自身沒有生存能力,只能依附於我國。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將南韓融入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合則兩利!”

教育部部長沈洪波:“這是一場東西方的價值觀之爭,我們應該積極應對,而不是掀起民粹主義,於國無益。”

……

就連李東也無法倖免,被大夏電視臺臨時抓着拍攝了一段採訪片段:

“請問李東先生對近期的南韓事件怎麼看?”

“作爲工商界人士,我對南韓入夏是持歡迎態度的。衆所周知,我國是中央集權制國家,提倡集體主義。而對集體主義而言,人口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我希望大家能夠把眼光放的長遠些。”李東照着提詞板一本正經地說道。

“有人擔心南韓人會搶了自己的工作,您怎麼看?長河集團會招聘南韓人嗎?”

“只要是大夏人,我們集團都一視同仁。不過南韓人的教育水平遠遠不如國內,我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好擔心的,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政府。”

“還有人擔心我們一旦接受了南韓人,那麼下一個就是無窮無盡的印度人,這纔是大家恐懼的根源。”

“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雖然印度人在我國境內務工的人數比南韓人還要多,但是南韓人是家園不保,印度人則沒有這方面的困擾,應該不會出現同類情況。”

……

經過大規模的輿論引導,到了大夏和南韓簽訂合併條約的當天,國內的輿論漸漸從“接不接受南韓入夏”,變成了“如何接受南韓入夏”。

2150年8月17日,經過長達一個星期的“雙邊談判”,大夏和南韓政府正式簽訂了《夏韓(南)友好合並條約》,條約內容與之前的條約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在條約簽訂以後,雙方還簽訂了一個備忘錄,這個備忘錄纔是最引人關注的地方。

備忘錄詳細說明了南韓人的移民方案,基本上就是黃院長所提方案的升級版,主要內容一共有三點。

第一,本次移民將會分時間、分階段進行,不搞一刀切和大包大攬。

第二,移民的主要目的地,爲大陸之外的島嶼省份和奧洲大陸,不會向內陸地區搞攤派。

第三,本次移民的費用,中央政府只承擔30%,說穿了就是一張船票,至於剩下的部分

,全靠接收地和移民自行解決。

消息傳出,民衆們這才徹底打消了對南韓人的負面態度,夏韓一家人的聲音又成爲了主流。

條約簽訂的第二天,南韓省正是掛牌成立,省會設在漢城。原南韓總統權相宇成爲首任南韓省的第一書記,主要負責的就是移民問題。

大夏願意幫助南韓人解決生存問題,在國際上取得了熱烈反響,就連一向戴着有色眼鏡看大夏的西方國家,這次也是空前一致的表達了讚美。

歐盟主席稱:“大夏政府的暖心行爲,讓他對未來更有期待了。”

蘿馬教宗菲拉濟格盛讚:“這是人性的光輝!”

不過南韓入夏的副作用,也很快就出現了。

8月20日,以哈沙克斯坦爲首的中亞五國第18次向大夏提交了合併申請,並且也學着南韓人,將事件鬧到了國際聯盟的會議上。

其實真正說起來,中亞五國的困境要比南韓要嚴重多了,中亞地區緯度本來就高,又處於內陸地區,極度高寒缺水。

這三十年苦挨下來,當地人口已經百不存一,加在一起還不足20萬人。

在猶豫了大半個月後,大夏政府不得不同意了中亞五國的合併申請,六方共同簽訂了《夏哈友好合並條約》、《夏吉友好合並條約》、《夏土友好合並條約》、《夏塔友好合並條約》和《夏烏友好合並條約》。

條約內容沒什麼好講的,五國自願放棄了一切權利,包括宗教改革,簡直卑微到了極點。

9月23日,大夏政府在這片面積多達3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式設立了中亞省,暫時不設省會,由薪疆省代管。

中亞省別看面積巨大,但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大夏之所以願意接受,除了輿論方面的壓力,同時也是想賭一把,拿這不到30萬人的生計,來賭末世結束後的美好未來。

中亞設省以後,所有居民都將會被遷居到薪疆省,畢竟以薪疆省的基礎設施,養活這些人還是沒問題的。

至此,大夏將西部的邊境線拓展到了裡海沿岸,國土面積達到了空前的2500多萬平方公里。當然了,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土地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在大夏兼併了中亞五國後,接着又收到了部分印度半島國家的合併申請,不過這次可沒那麼好運了。

大夏政府以這些國家,不符合合併條件爲理由,直接拒絕了。並且果斷向全世界發佈了公告,表明未來十年之內,大夏都不會再批准類似合併申請。

隨着公告的發出,才徹底壓下了這一輪的入夏風潮。

……

與此同時,京城老畢家

,一大早,金美慧就收拾乾淨,準備去火車站去接外甥一家人。

金美慧是南韓人,十六年前偷渡到京城,後來被抓,因爲想留下來,最後選擇嫁給了當地的一個老光棍。

如今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也早就拿到了大夏的戶籍,成爲了真正的大夏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她公公婆婆和丈夫都先後去世了,家裡如今由她當家做主。

她原本還有一個妹妹金美妍,嫁在隔壁街道,不過十幾年前妹妹就因病早逝了,只留下一個女兒。

順利來到火車站,金美慧很快就見到了外甥一家三口。說起來也是悲劇,當年因爲妹妹去世,使得大哥始終拿不到大夏的暫住證,最後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

好在如今南韓終於入夏,只是可惜大哥和小妹都看不到了。

“怎麼穿這麼點衣服?瞧瞧寶秀這小臉凍的。”

金美慧心疼的揉了揉小外甥女的臉,看着一家人的打扮,就知道日子過的有多苦。就這還是自己經常接濟的後果,要不然,這一家子指不定瘦成啥樣子呢。

“我餓……”寶秀今年才三歲,剛剛學會說話。

“寶秀,住嘴,怎麼這麼不懂禮貌?”寶秀被爸爸呵斥了一句,嚇得臉色都白了。

金美慧打了一下外甥,“你罵孩子幹嘛?餓了還不讓人說啊?乖孩子,走,姑婆帶你回家吃飯。”

“姑姑,我不是這個意思。”金立軒訕訕辯解道:“我不是怕她給您丟人嗎,大夏可不是南韓,是大地方,被人笑話了不好。”

“哼,有什麼丟不丟人的,吃不飽飯纔是最丟人的事!”金美慧並不買賬。

“是是,您說的有理。”金立軒連忙道歉。

“好了,都跟我回家吧,先把肚子填滿,再來討論接下來的事。”

金美慧僱了一輛出租車,把一家人拉回了自家。

“大姑,這就是您家啊,真好!”金立軒羨慕地打量着大姑的家,從小到大,他都沒見過這麼整潔的房子。

“嗯,你們先坐下喝點水,我去給你們下面。”金美慧端出茶壺說道。

金立軒的妻子孫彩菲趕緊接過茶壺,“大姑,我們自己來就行了。”

“這是菊花茶,你們可以多喝一點,對腸胃比較好。”

“哇,真香!”金立軒深吸一口氣,讚歎道。

十五分鐘後,面下好了。

最近幾年,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麪條這種食物開始在京城流行起來。

兩大一小三碗麪條,上面還蓋着一層青椒肉絲,色香味俱全,饞的三人口水直流,眼睛都轉不開了。

金美慧看

着好笑,“快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

“謝謝姑婆。”小寶秀在媽媽的教導下奶聲奶氣地說道。

不到五分鐘,兩個大人就吃完了,金美慧怕他們吃撐了,沒給他們再添面,然後拉着兩個後輩聊起了家常。

“大姑,怎麼沒見兩個表弟?”

南韓人平均壽命短,所以結婚早,金立軒今年16歲,孫彩菲19歲,可是兩人都有一個三歲的娃了。

“他們上學去了,晚上纔回來。”

“好久沒見表弟他們了,不知道還認不認識我這個表哥。”

金美慧以前帶着兩個兒子去南韓探過親,三人小時候還一起玩過。

“肯定認識。不過立軒,大姑年底就會搬到羊城去了,你們倆有什麼打算沒有?”

“呃,我們聽大姑您的。”金立軒搖頭道,他對大夏兩眼一抹黑,還不如聽從大姑的安排,大姑總不會害自己。

“既然你們相信大姑,就和大姑家一起搬到羊城去算了,大姑幫你們暫時先租一個房子住,等你們賺錢了再談買房的事。”金美慧介紹道。

“謝謝大姑。”

“一家人客氣什麼!”

第六十九章 光明號第一百九十二章 承包基地第九十七章 反常的天氣第三百零六章 鹹水湖第八十四章 年終總結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驚喜第兩百五十五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二十九章 餡餅第兩百五十五章 世界首富第兩百二十三章 南下避寒第二百零四章 世界局勢第兩百六十一章 匆匆五年第一百二十章 野心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媽大壽(2)第四十五章 探親(2)第三十八章 新鮮出爐的錢院長第兩百八十七章 太難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苞藍抗流感片第一百二十八章 宴請第六十四章 到手第七十一章 羊城黑市第六十九章 光明號第兩百三十六章 黃雲章的生意經第兩百一十一章 坦桑利亞第一百四十八章 苞藍抗流感片第二百零二章 2140年的春節第一百二十三章 五味湯第五十章 意外的相親(1)第一百七十八章 邊貿市集第九章 瘋狂的網購(1)第一百六十九章 京城開賣第一百一十章 逃荒第八十三章 愛心便當第兩百六十七章 黃雲章歸鄉第兩百九十章 當代少年第三百零六章 鹹水湖第十章 瘋狂的網購(2)第六十九章 光明號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書記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媽大壽(1)第一百七十四章 謎底揭開第兩百九十七章 登陸戰第兩百七十一章 李君和李軒第兩百三十四章 移民黃雲章第兩百二十五章 溙王的元宵宴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尋找板藍根第兩百九十六章 轟轟轟第三十八章 新鮮出爐的錢院長第一百六十章 年輕人,膽子放大些第六十七章 樂樂來信第兩百二十八章 換屆選舉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媽大壽(2)第兩百六十三章 如願以償(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 邊貿市集第一百五十一章 去京城第兩百五十二章 外賣小哥第六十一章 畢陽第一百二十二章 吳書記的麻煩第一百七十章 韓配第十七章 戰時狀態第一百八十七章 移民到來第兩百六十五章 遷都第一章 重生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長河慈善基金第六十二章 超乎想象的好第兩百二十九章 就職演說和貸款第兩百四十一章 競標現場(1)第五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兩百七十九章 全家福第四章 莊園完工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幸福來敲門第兩百六十六章 國會召開第八十六章 優越感第兩百七十九章 全家福第五章 安防建設第兩百六十章 回廬州第兩百六十六章 國會召開第九十五章 朝鮮半島第一百五十三章 表彰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時代的拆遷戶第一百二十九章 餡餅第三十二章 大遷移(1)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媽大壽(2)第兩百七十八章 老來得女第兩百七十七章 新設兩省第兩百八十三章 聚變曙光第一百七十八章 邊貿市集第一百三十一章 匠人精神第一百六十七章 竣工第兩百七十四章 “真愛”第四十五章 探親(2)第兩百八十九章 定親第三十一章 吃着火鍋唱着歌第九十五章 朝鮮半島第八十三章 愛心便當第一百一十六章 父女相見(1)第一百六十三章 出訪第二百零五章 偷渡第一百一十二章 出人意外第四十二章 財大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