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集團化

2136年的元旦比上一年還要熱鬧,經過了一年的恢復,華國經濟正在慢慢的走向正軌。

北方地區除個別省份以外,已經普遍解決了基礎的溫飽問題。

不過南方地區的糧食自給率,由於能源缺乏,僅能維持在六成左右,始終離開不了中央的支援。

二月份,政府意外公佈了35年的全國GDP數據,也包括了各省的GDP排名。

毫無意外,相較於末世之前,華國的全國GDP僅剩下原來的25%,總計爲78.5萬億法幣,人均GDP又重新回落到了10萬法幣以內。

具體到各省的GDP排名,冀北以6.5萬億高居榜首,晉西以6.2萬億屈居第二,京城市以5.4萬億排名第三。

接下來的排序,依次是豫南、遼林、吉寧、魯東、秦西、蒙南和江北,它們的GDP數據比較接近,主要分佈在4萬億到5萬億之間。

李東非常欣慰,因爲自己的蝴蝶效應,江北的排名比前世提高了三個名次,並且第一次就進入到了前十的位置,GDP爲4.1萬億,總算吊在了第一梯隊的車尾。

第二梯隊有十二個省份,他們的GDP數據與第一梯隊有了明顯的差距,全部在1萬億到3萬億之間。

排名分別是津門、薪疆、黑江、蒙北、大蜀、鄂北、贛西、粵東、江南、粵西、澤江和渝慶市。

最後一個梯隊混的就比較慘了,它們所有的GDP加在一起都還沒有江北一省多,很多省份都只是一兩千億,甚至只有幾十億。

這些省份包括湘南、閩建、魔都市、貴洲、滇南、隴肅、青海湖、雪域、灣灣、瓊南、夏寧、北越、南越、香江和媽港。

綜上所述,在經濟方面,除了江北稍微好一點以外,北方各省普遍優於南方地區,這是不爭的事實。

南方發展落後,除了有能源方面的制約因素,另外平原少,交通不便,災難頻發,都是重要的原因。

……

新年伊始,有感於旗下部分公司攤子鋪的越來越大,管理也越來越困難,李東接受了老姐等人的建議,宣佈全面改組各分公司,並且嘗試着將總公司集團化。

因此,在春節前的大半個月時間裡,李東一直在推進公司的結構改革,甚至變更了註冊結構,總公司也正式更名爲長河集團。

之所以取這個名字,一是表明自己不忘本,集團總部所在地本來就叫長河灣,取名“長河”,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二是因爲,長河也可以理解爲長江和黃河的簡稱,預示着集團志向遠大,有走向全國的雄心壯志。

李東的大動作,不僅僅引起了廬州商圈的震動,在整個江北省都是賺足了眼球,民衆們紛紛猜測,首富到底有多少資產?

可惜集團不是上市公司,沒有對外公佈財報的必要,再說如今股票交易市場早就已經關閉了,資本市場也是一片蕭條,這就更增加了估值的難度。

從工商部註冊的信息來看,長河集團旗下一共有六家子公司,分別是可樂園連鎖超市、綠源食品、綠產農業、採蝶軒、綠寶生物和綠能科技。

可樂園連鎖超市是李東最早成立的一家公司,經過了六年的發展,如今在長河灣社區擁有24家大小門店,員工總數

356人,去年的銷售額爲26.4億,利潤爲2.1億。

集團公司成立後,爲了便於管理,李東順勢將採蝶軒的所有門店全部併入了連鎖超市,使得它的門店總數一舉突破到了50家。【…# ¥¥免費閱讀】

藉着這次機會,可樂園正式將業務拓展到了市區,但即便如此,它的發展潛力依然非常有限。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生產力不足,商品奇缺,再加上國營企業的壟斷行爲,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民衆們生活艱難,收入有限,消費市場長期處於萎靡狀態。

除此之外,可樂園的主要領導層在本次改組中,都沒有太大變化,總經理依然是大舅錢世宇,小舅也還是原來的職位。

他們兩家在可樂園的股份,經過這麼多年不斷的稀釋,已經只剩下不到3%,最後李東索性將兩家的股份換成了集團的股份,分別佔了0.1%。

可別小看這0.1%,以集團現在的估值,至少價值1億法幣以上,而且未來還有很大的增值空間,李東這完全是看在外婆和老媽的面子上,算是照顧親戚了。

錢世宏和錢世宇兩兄弟當然是非常興奮,一夜之間,他們的家庭財產直接躍過了千萬級別,成爲了人人羨慕的億萬富翁,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也難怪事後,外婆有事沒事就喜歡拉着他的手,嘴裡不住地嘮叨着:“東子,多虧你了,你大舅和小舅也是命好,碰上了個有情有義的外甥,外婆就算走了也能安心了。”

綠源食品是一家從事食品加工的生產企業,李東同樣將一系列的副食品小作坊,通通與它進行了合併。

合併後的綠源公司,其業務範圍包括了脫水蔬菜、各種小零食和泡菜等產品,旗下擁有員工800多人,年產值13.6億元,淨利潤5.8億元。

公司總經理是半年前剛剛轉正的孟楠,她也是剛畢業沒幾年的大學生,原本是王芳芳的副手。

個人能力還算不錯,自她接手公司後,公司業績成長了近一成,李東因此也沒打算換人。

綠源公司的發展潛力比可樂園大多了,它也是可樂園超市的主要供貨商之一,產品根本不愁賣。

不過瓶頸也是存在的,如果不能擴大自家種植園的規模,原料問題將會是制約綠源食品發展的最大阻礙。

第三家子公司是種植園,不過如今它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江北綠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產農業。

這家公司沒什麼好說的,業績一直很穩定,去年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是全年的生產產值依然達到了15億元,預計今年的產值會突破25億。

錢貝貝是綠產農業的總經理,她和孟楠一樣,都是半年前上任的,開拓創新能力目前還看不出來,但是守成能力還是不錯的,至少完整繼承了張經理的經營理念。

這是自家表妹,能力也不差,李東是不可能換人的,家族企業雖然有弊端,但是關鍵還是看人。

如果是童話想當這個總經理,李東肯定讓她有多遠滾多遠。

第四家子公司是採蝶軒,主要生產的是法棍麪包,日產100萬根,總經理是王大海,這是唯一一家經過改組後,資產縮水的子公司。

採蝶軒的營收數據非常漂亮,每天的銷售額都在5千萬左右,一年下來

接近200億元,可惜價格被政府限定死了,去年的淨利潤只有4.2億元,白瞎了這麼大的規模。

這家公司,李東只有70%的股份,剩下的30%屬於長河灣社區孤兒院,集團成立後,他同樣把這30%的股份換算成了集團股份,最後湊了個整數:1%。

採蝶軒的潛力最多也就這樣了,廬州本地的市場基本上已經飽和了,除非去其它城市開分店。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原料來源,還是管理水平,短時間內是看不到開分店的希望了,李東對它也沒抱太大期待,只要保持不虧本就行了。

第五家子公司,綠寶生物,它是所有子公司當中規模最大的一家企業,廠區佔地800平方公里,擁有職工2萬餘人。

公司成立至今雖然還不到半年的時間,但是其營業額已經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淨利潤185億元,目前是集團最大的現金奶牛。

綠寶生物的總經理由李娟親自擔任,爲此她拒絕了集團CEO這個職位,由此可見這家公司的重要性。

當下,隨着葉綠粉的持續熱銷,綠寶生物的估值每天都在上升,由公司剛成立時的2000億,一直升到年初的4000多億元,資產幾乎翻了一倍。

尤其是最近,綠寶公司剛剛獲得了政府的出口許可,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它的銷售額又將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潮。

保守估計,公司全年的淨利潤大概率會超過1000億元。

不用懷疑,葉綠粉的出口價格肯定會遠遠高於國內,畢竟這是壟斷生意,市場需求旺盛,而且也不用受政府的價格限制,價格翻個一倍都算李娟有良心了。

這家公司非常有潛力,也是李東最爲關注的唯二的核心公司之一。

至於另外一家核心公司就是綠能科技了,這家公司依託新成立新材料研究所,潛力也許還在綠寶公司之上。

只不過科研這種事情,有時候得看運氣,雖然李東抱了很大期望,但有時候運氣就是和你無緣。

所以爲了撐起這家企業,李東將所收藏的全部紅色隕石都置於了這家公司的名下,最後經過仔細稱量,一共有3566501克。

這是一筆天文數字,如果轉換成數字資產的話,絕對超過7000億元,可以說綠能科技成立初始,它的估值就遠遠甩開了綠寶公司,只不過一般人都不知道而已。

介紹完了子公司,再來說說集團總部,李東費了好一番功夫,通過獵頭公司,一次性挖角了原利安集團的五六位高管。

包括首席執行官、財務總經理、運營總監和公關總監等職位,初步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團隊。

提起利安集團,一般人可能不熟悉,但是說起大名鼎鼎的幻巢系列手機,這就是他們旗下的品牌之一,在全球的市佔率一度超過了45%,非常厲害。

可惜末世來臨,利安集團被政府徵收後,業務面臨全面萎縮,高管們的待遇也是大不如前,這纔給了李東挖角成功的可能。

總而言之,截止到35年的年底,長河集團一共擁有員工2.6萬人,各類作坊、工廠358間,建築面積5200多萬平方米,是目前爲止江北省最大的民營企業。

第三章 收購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坑第兩百二十六章 蔓谷之行第五十章 意外的相親(1)第三百零九章 初入桃園世界第一百章 江北日報第一百一十四章 愈演愈烈第一百零五章 見家長第三十五章 合作第兩百四十七章 倒黴的東灣地產(求收藏)第五十章 意外的相親(1)第兩百二十六章 蔓谷之行第四十一章 飆漲的房價第一百零三章 回家第十二章 家人團聚第兩百一十九章 廬州冬日第六章 春節二三事第兩百六十六章 國會召開第兩百八十六章 燙手山芋第一百一十一章 入坑第兩百九十七章 登陸戰第兩百三十一章 《娓娓道來》(1)第四十四章 探親(1)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西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用期第三十四章 心態轉變第八十三章 愛心便當第兩百六十一章 匆匆五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報中央第四十六章 探親(3)第兩百一十七章 布魯塞尓會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兩百七十四章 “真愛”第七十四章 志願者第一百八十九章 省親第八十章 歸程第二十八章 大寒潮來了第一百五十章 日常帶娃第兩百二十五章 溙王的元宵宴會第兩百八十八章 選址第三十三章 大遷移(2)第一百四十九章 星城現狀第一百六十章 年輕人,膽子放大些第五十一章 意外的相親(2)第兩百三十七章 新任第一書記第兩百六十五章 遷都第八十二章 視察種植園第一百五十九章 決心第八十章 歸程第兩百二十四章 長河的三架馬車第一百六十四章 阮經凱第兩百二十七章 再添三省第兩百四十九章 姐弟戀第兩百三十四章 移民黃雲章第八章 囤糧第二百零六章 投親第兩百二十七章 再添三省第三百零九章 初入桃園世界第兩百五十九章 擇校第五十九章 私會第兩百六十二章 韓悠悠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樂樂的一天(1)第三十九章 孤兒院起航第二十七章 買房與賣糧第一百七十八章 邊貿市集第一百五十九章 決心第兩百六十章 回廬州第兩百八十三章 聚變曙光第兩百三十一章 《娓娓道來》(1)第一百四十二章 曙光第六十二章 超乎想象的好第兩百八十九章 定親第一百四十章 送年貨第兩百五十一章 真假富二代第兩百零一章 魔都復興的序幕第二十八章 大寒潮來了第三百零四章 保密協議第兩百二十章 拆分綠寶生物第八十四章 年終總結第五十一章 意外的相親(2)第兩百二十三章 南下避寒第兩百五十一章 真假富二代第四十四章 探親(1)第七十八章 登門第一百零九章 滿月宴第兩百五十七章 開業第八十一章 小別勝新婚第兩百八十八章 選址第兩百五十章 主動上門第一百九十章 姐妹閒聊第三百零六章 鹹水湖第六十八章 出海第二章 清空房產第兩百九十章 當代少年第兩百七十九章 全家福第十一章 買車第八十七章 年夜飯第一百九十六章 代價第兩百六十三章 如願以償(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