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戰時狀態

5月28日晚上7點,李東一大家子正在吃晚餐,餐廳氣氛有些沉悶,雖然官方出來闢謠了,認爲撞上地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老李,你說這小行星會不會真的撞上地球?”李媽憂心忡忡的問道。

“這我哪知道,我又不是科學家,反正小行星掉下來也是政府在前面扛着,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李爸有些不耐煩的回答道。

“媽,沒事的,如果真的要撞上了,國家不是還有原子彈嗎?我就不信還有什麼東西是原子彈炸不了的。”李東安慰道。

“哎呀,我怎麼沒想到這個,還是兒子腦子靈活,都別想了,吃飯吃飯,菜都涼了。”

飯後,李東去書房找老姐。

“姐,現在全世界都亂套了,我看你也不用回美國了,就在這裡住下吧,等事情過去了再說。”

“沒這麼嚴重吧?官方消息都還沒確認呢。”李娟有些猶豫,最近兩年美國經濟不怎麼好,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可不容易。

“還猶豫啥?你們娘三連一個男人都沒有,美國那邊肯定更亂,你讓爸媽怎麼放心。”

“那再等等吧,應該馬上就有準確消息了。”

這邊李娟話剛一說出口,那邊李媽已經在招呼大家趕緊過去。

“媽,怎麼了?”李東一路跑下樓底,有些氣喘的問道。

“你們看新聞!”李媽一手指向客廳的電視機。

“……通告,緊急通告,爲了應對小行星‘2128MB169’帶來的威脅,國家總統正式簽署第65534號總統令,按照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的決定,宣佈批准華國全國實施戰時狀態……”

所謂“戰時狀態”即把全部武裝力量從平時狀態轉入緊急狀態,並統一調度、指揮、管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爲非常時期任務服務。

“哈哈,老姐,看來你是走不了,還是乖乖留下吧。”李東調侃道,作爲經歷過末世的人,這種場面他見多了,早就

習以爲常了。

“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有心思說笑,趕緊給你大舅他們打個電話,問問他們有什麼安排,不行的話就來莊園避避。”

李媽一巴掌打在兒子的胳膊上,這是真生氣了,她從出生到現在,就算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但也知道事情嚴重了。

“老媽,舅舅他們就是想過來也來不了了,現在高速公路肯定被軍管了,走省道估計會被堵死,還不如待在家裡聽從政府安排呢。”

李東這可不是胡說八道,而是根據前世的經歷總結出來的。

前世,他們家在農村沒有親戚可以投奔,所以選擇留在魔都,其實城市裡並不缺少糧食,後來更是被政府安排坐火車去了江北避難。

而那些想回農村的人,全被堵死在了半道上,進退兩難,直到海嘯來了,還有好多人沒有被轉移出去,結果就不用說了。

“秀秀,我覺得東子說的有道理,你就別瞎摻和了,真要撞上了,躲哪裡都沒用。”外婆在一旁勸道。

“是啊,媽,東子雖然平時有些不靠譜,但是我覺得這次他說的有道理。”李娟難得的替弟弟說了句公道話。

“那好吧,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李媽雙掌合併,向着天空拜了拜,嘴裡念念叨叨。

5月29日,政務院宣佈全國戒嚴,實行宵禁,嚴厲打擊一切哄擡物價、聚衆鬧事的不法行爲。

6月1日,國家開始實施全民補助計劃,即日起至6月27日,憑身份證或戶口本到任意社區服務中心或各大商超門口,每日可領取一份免費食物。

李媽在家閒着沒事,就帶着雙胞胎去了趟長河灣社區,領回來了三包方便麪。

雙胞胎擁有美國國籍,本來是沒有補助的,但是人家工作人員看孩子可愛,硬塞的。

“本來還以爲很多人排隊呢,結果除了幾個老頭子老太太,肯本就沒人。”李媽一臉鬱悶的說道,畢竟熱鬧沒看到。

“我看你是閒的慌,家裡蔬菜每天多到吃不完,有這個時間還不如

去琢磨一下晚上做什麼菜。”

李爸難得的懟了一句,最近國家局勢的變化越來越證明了,兒子搞莊園是明智之舉,自己好像打錯了人,一腔好意都餵了狗。

“好你個李大爲,是不是皮癢了?你以爲我是爲了那幾袋方便麪去的嗎,至於嗎,我就是了解一下外面的具體情況,看是不是像新聞上說的那麼嚴重。”

“媽,我們這屬於城市郊區,長河灣又是回遷小區,好多住戶家裡都有田地的,這裡不缺糧食的,和市區沒法比的。”

李東小心的解釋道,城市裡面有很多年輕人是不做飯的,或者根本不會做飯,他們天天吃外賣,家裡沒有存糧,他們這些人才是政府救助的主要對象,而那些大爺大媽們純粹是愛佔便宜。

6月2日,政務院宣佈將在全國各地原有防空洞的基礎上興建至少400萬個緊急避難所,與此同時,避難所內將會儲備超過10天的口糧。

同日,軍方宣佈實行“勞動義務制”,強制要求凡是有勞動能力的城市居民,必須加入建設避難所的工作,故意逃避者將無法獲得進入避難所的資格。

“兒砸,你說我們要不要去長河灣小區幫助修建避難所?”李媽糾結的詢問道。

“媽,我覺得沒必要,長河灣小區的避難所其實就是小區地下停車場改建的,只不過增加了儲備糧、醫療器械和一些有害檢測工具而已,其實還真沒我們的地下室好。

他們有的,我們也有,而且我們比他們更舒適,也沒時間限制,想待多久都行。”

李東分析的頭頭是道,關鍵在於,按照前世的印象,這一片區域除了極個別小碎片的襲擊,基本上沒怎麼遭到什麼破壞,在整個廬州市都是出了名。

要不然政府也不會在這裡修建種植基地了,要知道每一個撞擊坑的周圍都是核輻射的重災區。

李東當初選擇小包山作爲大本營,也是有着這方面的考慮,所以既然安全等級是一樣的,那爲什麼不選一個舒適的地方作爲避難所呢。

第一百六十一章 後續安排第十五章 混合雙打第九十五章 朝鮮半島第兩百一十三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兩百八十九章 定親第九十三章 小球藻HS-237第五章 安防建設第一百四十六章 全捐第三十八章 新鮮出爐的錢院長第八十三章 愛心便當第兩百零七章 隨團出國訪問第兩百九十一章 童學坤的六十大壽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千億第兩百七十四章 “真愛”第一百章 江北日報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驚喜第兩百二十二章 鉅額融資第兩百八十一章 鋝【Fu】第兩百一十一章 坦桑利亞第兩百三十八章 長河慈善基金第六十二章 超乎想象的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這就尷尬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錢人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邊貿市集第十二章 家人團聚第兩百一十八章 別了,戰時狀態第兩百七十九章 全家福第一百一十五章 子承父業第兩百一十八章 別了,戰時狀態第九十五章 朝鮮半島第一百零一章 做饅頭第八十六章 優越感第六十七章 樂樂來信第兩百二十六章 蔓谷之行第十六章 最後的準備第兩百六十二章 韓悠悠第一百五十二章 繁華第一百四十章 送年貨第四章 莊園完工第兩百八十九章 定親第兩百八十九章 定親第五十五章 領證第兩百七十六章 妥協第一百七十四章 謎底揭開第兩百六十八章 蔓谷 VS 瓊南島第二十五章 終相見第三十九章 孤兒院起航第兩百九十七章 登陸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媽大壽(2)第兩百一十五章 聯合國和WTO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買房第兩百四十章 悉伲盆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鄭氏兄妹第兩百八十三章 聚變曙光第兩百章 “分水嶺”第三章 收購第一百三十一章 匠人精神第兩百五十九章 擇校第兩百一十一章 坦桑利亞第九章 瘋狂的網購(1)第九十八章 瓢潑大雨第五章 安防建設第一百四十章 送年貨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報中央第一百一十六章 父女相見(1)第一百三十七章 錢樂樂的一天(2)第四十九章 誘人的包子第五十二章 卑鄙的我第兩百八十八章 選址第兩百零一章 魔都復興的序幕第兩百一十五章 聯合國和WTO第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零六章 投親第五十六章 “醜”媳婦叫公婆第兩百二十八章 換屆選舉第兩百七十九章 全家福第一百四十章 送年貨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家第三十一章 吃着火鍋唱着歌第兩百四十九章 姐弟戀第一百六十四章 阮經凱第兩百六十章 回廬州第兩百章 “分水嶺”第十二章 家人團聚第一百七十九章 鄭氏兄妹第七十三章 非法移民第一百五十四章 獲獎第一百六十五章 《華越合併條約》第兩百三十八章 長河慈善基金第五章 安防建設第一百二十八章 宴請第兩百八十五章 不平靜的二月第兩百二十四章 長河的三架馬車第十二章 家人團聚第兩百四十四章 茜門子第四十一章 飆漲的房價第兩百八十章 總統府元旦晚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餘糧收集第一百二十四章 全城警戒第八十九章 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