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上當

傅冠,字元甫,號寄庵,與文震孟是同科進士,且高居一甲榜眼,歷史上的崇禎年間,曾官居禮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且同時又是復社張溥的至交好友。

這是朱由校現在對眼前這看上去略顯肥胖的中年傅冠的所有印象。

而這傅冠則完全不知道眼前的這位自說是李中允世叔的朱公子就是當今陛下朱由校,也就無所顧忌,便道:

“如今宦官閹賊把持朝綱,忠良之士不是被殺就是被貶,如此下去,朝政必然不穩,我大明江山必然危若累卵,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誰,想必諸位也都知道。”

傅冠說着就伸出食指指了指天花板。

朱由校知道這傢伙是指的自己這個天啓皇帝,便故作義憤填膺的樣子,將手裡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放:

“這還用說,自然是那昏聵無能的當今陛下,要我說,先帝之子嗣又不只他天啓一人,選賢爲君,豈不是好,老祖宗的那套規矩也着實該改改了!”

遵循祖制向來是文官倡導的政治觀念,但如果是政治需要,他們也會同其他政治勢力一樣果斷忽略這個政治觀念。

同後世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破bj城後,東林黨以立賢爲藉口硬要立潞王爲帝的國本之爭一樣。

如今的傅冠見這位朱公子如此大膽的提出要立信王的真實想法,內心不由得就更加對這位朱公子更加信賴,也就更加無所顧忌地朝朱由校拱手道:

“朱公子所言甚是,與傅某和天如小友所想不謀而合”,傅冠所說天如小友指的就是復社創始人張溥,蓋因這張溥還未中舉,明清一代,功名比自己低的多喚爲小友,哪怕你已年高八十,只要比一二三十人年輕人進學晚,就只能被人家稱爲小友,只有同等功名後才能成爲朋友。

閒話少敘,這傅冠坐了下來,低聲對着李明睿和朱由校二人道:“雖然如今信王已被陛下扣押在京城之中,還封閉在了禁衛軍訓練營地,但我們已派了人潛進了禁衛軍訓練營,暗地裡與信王接觸,有朝一日,若果然需要再來個玄武門之變,我們也有自己的人馬,倒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復社的人可不再是東林黨那樣,只能動嘴!”

“朱由校不是要訓練自己的軍隊嗎,就讓他訓練好了,結果倒頭來還不是給我們做了嫁衣裳。”

傅冠說到這裡就不禁露出一絲得意之色,李明睿卻是默默不語,饒有興趣的看着這位榜眼郎自個兒往火坑裡跳。

朱由校面色一沉,但旋即也故作姿態的哈哈大笑起來,並朝傅冠翹了翹大拇指:”高,實在是高“,旋即又問道:”只是不知現在貴社已潛進了幾人,如人不夠,鄙人倒可以助一臂之力。“

傅冠見這背景不簡單的朱公子主動相問,不由得大喜,忙道:“正要請閣下幫忙,如今禁衛軍審查嚴格,也僅三位信得過的世家子弟,現在很難再插進人,本來是求李中允李老爺爲奧援可以再安插幾個,如今看來,承李中允的情也得相求公子你了。”

“不敢當,同是爲信王效力,他日若真能扭轉乾坤,諸位賢士勿要忘朱某就好”,朱由校笑說道。

而傅冠則忙擺手道:“到時候自然是少不了朱公子的功勞,不過,我們現在也並不僅僅是暗中派人奪禁衛軍之權,我們還想着趁此進京會試,儘量讓復社的學子取得進士,這樣朝堂之上特別是御史言官依舊被我們把持,而這樣一來,就得仰賴李中允李老爺了。”

“李某我能做什麼”,李明睿故作驚訝的笑問道。

“賢侄,你沒明白傅先生的意思嗎,你現在是天子身邊的紅人,又是此次會試的副主考,除錢謙益以外,你完全可以操控此次科舉,只要你願意,這次錄取的五百名的進士名額裡,多幾個復社士子又有何難。”

朱由校說着就故作不解的問道:“只是這主考官是錢謙益那無恥之徒,若錢謙益不肯且將這件事捅到朱由校跟前,我家賢侄即便再得他朱由校的信賴也沒有用啊。”

“兩位不必擔心,傅某已經考慮到這裡了”,這傅冠說着就道:“到時候就看好戲吧,不出十日,他錢謙益必離開禮部右侍郎之位,這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傅冠說着就又拿出兩疊銀票出來:“小小意思,還請笑納。”

朱由校也不客氣,接過銀票就隨便找了藉口出了瓊芳樓,而李明睿也趕緊跟了出來。

“劉汝愚,立即着人飛馬告知執法官湯復生,嚴密觀察近日密切基礎朱由檢的禁衛軍官兵,待三個暗藏不軌之心的傢伙全部查探清楚後直接秘密處死!”

朱由校一出來就恢復往常一副冷麪冷臉的表情來,並立即朝劉汝愚吩咐了幾句。

劉汝愚應了一聲就暗自安排自己身邊信得過飛馬傳諭。

而這時候,朱由校又見李明睿走來,則也低聲冷問道:“李明睿,你好大的膽子,堂堂西暖閣的左中允,竟敢與復社的人秘密接觸!”

“陛下恕罪,卑職只是想看看那位近日名聲大噪的傅先生一進京就拜訪各級在京官員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卻沒想到陛下也在這時候出現了。”

李明睿此時也顧不得什麼,忙跪了下來,額頭上也不由得浸出了汗珠。

“起來吧,看得出來,這些江南士紳是賊心不死啊,也好,那朕就跟他們好好鬥上一斗”,朱由校說着就看見冒起宗等人出來,便又吩咐道:“派人傳旨給東廠,舉子冒起宗、呂大器誹謗聖上,罪不可赦,立即緝拿!先關押他一年,然後告訴錢謙益,革掉這二人功名,永不準參加舉業!”

無論李明睿是忠是奸,朱由校知道自己現在都不能動他,因爲這樣不禁相當於告訴了復社當今陛下已經知道他們的事了嗎?

“是!“

隨身也跟着的大檔頭吳進應了一聲,便又問道:“陛下,不知那位傅冠要不要現在抓?”

“先不忙,不要打草驚蛇,朕還想看看他們到底要怎麼鬥倒錢謙益呢”,朱由校說着冷冷一笑,走之前還指了指瓊芳樓:“把這裡給朕拆了,好好的風月之地不做正事,談什麼國事!還有那叫徐佛也給朕緝拿進宮,打進浣衣局!”

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兩百一十七章 讓孔氏父子跪在文廟前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兩百四十三章 劉孔昭倒戈與朱由校動屠刀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上架感言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絲明志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八十八章 袁崇煥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許官員經商(第一更)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一百零八章 偷襲定邊堡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脅與沿海海盜劫掠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五百九十一章 佔領佛羅倫薩城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兩百五十八章 鄭氏海盜是個大問題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