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

李定國本就是個軍事天才,儘管是在人生地不熟的英吉利,但好在英吉利不大,且早前有錦衣衛做好了情報準備,所以也就更加妨礙不着他展示自己的軍事指揮藝術。

再加上,遠在英吉利,山高皇帝遠,沒有朱由校和盧象升等大佬在上面操控,對他的束縛又小,也就更加有利於他的充分發揮。

如今的李定國才能遊蹤不定地騷擾英吉利的一座又一座城鎮,搞得查理一世和克倫威爾等人是暈頭轉向。

再加上英吉利的城鎮素來沒有城防意識,只有城堡厚實而已,但單靠城堡厚實沒有守城經驗自然抵不住李定國各種經過歷次作戰積累的攻城方式。

兩個帝國的軍事家在這個時空展開了比拼,然而明顯克倫威爾落了下風,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想到大明的李定國會這麼玩,佔一座棄一座又佔一座,逼得你到處跑,不得休息。

克倫威爾或許是跑暈了,也或許是除了在原本歷史上名氣要比李定國大點外軍事才能真的比不上李定國,因而他沒有意識到李定國雖然在到處亂跑,但事實上也是有戰略方向的。

因爲若是克倫威爾仔細研究一下地圖會發現,狡猾的李定國其實是在向英吉利首都倫敦靠近。

一週以後,就在克倫威爾剛要到達伯明翰時,李定國已經長驅直入,佔據了艾爾斯柏林。

且在突然間,又轉移到了赫特福德。

而這裡,離倫敦已經是咫尺之遙!

查理一世此時也慌了,他可沒想到這支大明軍隊就跟幽靈一樣到處亂竄,如今居然竄入了倫敦附近。

但偏偏所有精銳都在蘇格蘭地區,唯一負責倫敦守衛的皇家陸軍精銳又在克倫威爾手裡。

查理一世一面命集合城內僅有的數千內衛部隊調集火炮並臨時募集平民組建軍隊加強城防,一面緊急詔令克倫威爾和蘇格蘭的部分軍隊回援倫敦。

然而,李定國卻在倫敦郊外在擊潰一部分英吉利陸軍後就下令暫住休息,暫停了攻擊。

不過,查理一世也不再敢去招惹這支裝備精良的大明軍隊,都龜縮在城內不敢動。

李定國乾脆帶着他的人在倫敦郊外休整,他們也不擔心有人來攻,反正現在這些英國佬都被嚇破了膽,一個大明士兵都能追着他們數十個人跑。

不過,作爲一個軍事天才,李定國自然不會滿足於此,在他帶着克倫威爾到處跑的時候已經在琢磨在下一步的軍事戰略,同他幾個手下建議藉此直接佔據倫敦以建大功的頭腦已然發熱不同,他此時依舊很冷靜地分析着敵我態勢,並親自在路途中記着各處地標,尋覓着最好的戰爭方式。

“難怪陛下說這些歐羅巴的軍隊不太喜歡詭異狡詐的作戰方式而多以大規模大殲滅爲主,這歐羅巴到處是平原,自然無法玩什麼三十六計,但無法玩並不代表不能玩,今日本官就讓這些英國佬瞧瞧什麼叫做出其不意!”、

李定國將嘴裡的草根一吐,就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吩咐道:“吹號,集合,全軍原路退回進之前經過的那一片草深樹密的林子裡,在那裡等兔子來!”

克倫威爾很是氣急敗壞地縱馬疾馳着,他很鬱悶,他沒想到這些東方軍隊竟如此可惡,居然神出鬼沒的出現在倫敦市郊,這要是把倫敦給佔了,他就將從民族英雄變成民族罪人,所以,在剛剛收復伯明翰後,他也顧不得他麾下的人馬早已是疲憊的不行的現實情況,而不顧部下的反對依舊急令回援倫敦。

他的部下官兵也很鬱悶,感覺自己主帥就跟弱智一樣,除了帶着自己到處跑一樣,也沒別的辦法,敵軍沒有抓到一個,自己倒是累的夠嗆。

克倫威爾的馬突然嘶吼一聲然後直接倒在了地上,並口吐白沫,顯然是直接累死了過去。

連帶着克倫威爾也被摔倒在地,狼狽不堪地跌跌撞撞地站起身來,氣喘吁吁地繼續往前走。

而李定國這邊,大明內廠旅早也挖好了戰壕,設置好了障礙,還睡了個美美的覺。

此時的英吉利帝國還沒有進入工業化時代,大規模的污染還沒到來,因而空氣倒也清晰,綠意盎然,讓人彷彿真的置身童話世界一般。

李定國此時也坐在一被他臨時佔據的莊園裡,撫摸着攀附在窗邊的爬山虎,很怡然自得地眯着眼養神,即將到來的一仗他已經是志在必得,等到克倫威爾的大規模人馬出現後,他才揮了揮手:“打吧!”

頓時,莊園對面叢林裡響起槍聲無數,而夾雜在莊園和叢林之間的大道上的克倫威爾的官兵猝不及防下被放倒一大片,同時在莊園各處負責伏擊的大明軍隊也朝下面投擲着燃燒彈和劫掠而來的火油。

但克倫威爾的許多官兵實在太累,見此直接就坐在了地上,連逃命都難得逃,因爲他們實在跑不動了。

只有克倫威爾和他的幾個親兵因爲騎馬沒有多累的緣故,硬是拼着最後一絲力氣滾進麥田裡,然後仗着他們對本國地理的熟悉抄近路回了倫敦。

而克倫威爾的三萬精銳自然全都報銷在這裡,整整三萬人馬被李定國全殲,不過實際打死打傷的人比較少,因爲李定國的內廠旅還沒開槍一刻鐘,這些精銳就直接舉起雙手投降。

在外作戰,自然是沒必要收俘虜的,李定國便命所有人上刺刀,將這些英吉利士兵一個個刺死,沒人反抗,他們已經變得麻木,不知道什麼是反抗,最多就是求饒,但強者面前,求饒是沒有用的。

好在蘇格蘭的軍隊趕回了倫敦,儘管克倫威爾的精銳全被大明內廠旅給殲滅,但查理一世還是鬆了一口氣。

不過,李定國並沒有打算讓他查理一世安生,在全殲了克倫威爾的軍隊後就立即神出鬼沒地出現在了格雷斯。

這一下子就將查理一世嚇得更加不輕,因爲格雷斯離倫敦更近!

……

與此同時,黑娃的大明遠洋艦隊也是肆無忌憚地在英吉利的海面上耀武揚威着,在炮擊利物浦後,就直接繞過安格爾西島,突然出現在錫爾迪金!

並對錫爾迪金一番狂轟濫炸!

還派海軍陸戰隊攻佔了威爾伯公爵的莊園,殺了正在舉辦酒會的威爾伯公爵和十餘名英吉利王公大臣後,直接開向了塔爾塔伯特港。

英吉利海軍聞訊後忙趕了過來,但卻被直接擊沉三艘主力艦,且狼狽而逃,而大明遠洋艦隊便繼續炮轟塔爾塔伯特港,並直接一把火燒了這座城港的所有漁船。

緊接着,大明遠洋艦隊又炮轟了特魯羅和普利茅斯!

大明艦隊繼續東進,且成功佔據多切斯特!

俘虜多切斯特一干英吉利貴族官員數十人,且直接投進了大海。

然後,查理一世慌忙之下,調集重兵準備在三角口懷特島阻攔住大明遠洋艦隊,但大明遠洋艦隊直接繞了個大彎,在李定國於陸地上全殲克倫威爾所部的同時則兵抵羅切斯特!

大明遠洋艦隊在李定國出現在格雷斯時也已進入泰姆河內河區域!

而整個泰姆河的防禦對於大明遠洋艦隊而言也是形同虛設,湯河號作爲急先鋒直接衝了進去,幾乎沒有任何艦船敢於底單,岸上火炮也是毫無作用,相反,兩側火炮到能輕易地摧毀着倫敦城的城堡。

李定國的軍隊擊潰了蘇格蘭的援軍並進抵倫敦市郊外,且到達了斯特拉特福德。

查理一世怕了,所有的英吉利的王公貴族們也怕了,他們沒想到這大明軍隊如此可怕。

眼見着倫敦就要淪陷,整個英吉利面臨被覆滅的危險,儘管現在倫敦城內也已集合了不下十萬的軍隊,且源源不斷有各地的援軍趕來,包括滯留在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海軍,但這些王公大臣們可不敢讓他們的罈罈罐罐被動打碎在倫敦城,使得他們安逸的生活變成一片廢墟,尤其是帝國的頑固派們,他們開始趁機攻訐克倫威爾,說是他惹怒了東方那個帝國才落得今日的局面。

查理一世最終聽從了愛德華親王的建議,在自己王宮舉起了白旗,並向李定國和黑娃都表示了投降求和的意思,頑固派的代表愛德華親王也得到查理一世的准予開始代表英吉利請求和大明遠洋艦隊談判。

按照朱由校的指示,大明遠洋艦隊和內廠旅的兵力和後勤的供應是不能長時間佔據英吉利的,而且現在也沒必要破壞斯特亞特王朝的統治根基,幫助英吉利的資產階級革命,最多把克倫威爾以後發動資產階級革命的有生力量給殲滅掉。

李定國實現了這一戰略任務,因而黑娃和李定國都同意了查理一世的投降請求,且也都停止了軍事進攻。

不過,因爲朱由校之前早已預案聲明,即考慮到黑娃和李定國都還不能全權代表大明帝國與英吉利談判,因而特地告訴李定國和黑娃在逼迫查理一世投降後可單方面簽訂停火協議,且須等朝廷要員來纔可開啓正式的談判。

這也並非是朱由校不信任這李定國和黑娃或者不信任他們的能力,因爲這兩人都是軍人,只在乎佔據地盤與殲敵數量並符合朱由校的利益需求,而朱由校要派來談和的人必須知道大明現在在英吉利的利益需求,不僅僅是經濟方面還有政治和軍事方面。

這裡面,楊嗣昌自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更何況他自己也是鴉片貿易的受益者,所以也不用擔心他不會不坑這英吉利斯圖亞特王朝一把。

於是,接下來便進入了一段漫長的等待期,李定國的內廠旅就駐紮在斯特拉特福德鎮,並與英吉利簽訂了單方面的暫時性停火協定,一應後勤都由英吉利方面供應。

大明遠洋艦隊則退至蒂爾伯裡,且也由英吉利方面供應生活所需。

而這些事都由愛德華親王負責,這位愛德華親王算是英吉利的鴉片大咖,倒也巴不得現在這樣,且對大明素來有好感,因而現在也會沒事找事的去巴結李定國和黑娃兩人,甚至還時不時的邀請這兩人去他的莊園聚會。

王光亭和曹時文在李定國和黑娃的軍事壓力下也被放了出來,且直接就住進了愛德華親王的莊園裡接受治療和休養,如今也恰巧在這裡和李定國和黑娃會面。

王光亭和曹時文對於克倫威爾恨得是咬牙切齒,但對這位面目和善的愛德華親王倒是頗有好感,因爲愛德華親王不但親自送他們錢還把自己十六和十八歲且如花似玉的女兒也送給了他們,這王光亭和曹時文還因此成了連襟。

李定國和黑娃的待遇自然比王光亭和曹時文更好,也嚐到了洋馬的滋味,喝了不少名酒,甚至還在愛德華親王陪同下騎馬去倫敦王宮遊玩了一圈,還見了查理一世,儘管查理一世心裡很憎惡他們,但也還是不得不保持笑臉相迎,李定國還直接拐跑了一位公主,逼得人家查理一世也只能成全這秦晉之好。

黑娃見這些人都有了洋馬,自然也不敢落單,便也更加積極地出入各大英吉利王公貴族的家中,最終居然傍上了一大主教的情婦,逼得那大主教也不得不忍痛割愛。

就在大明的這幾個在英吉利的官員荒誕不經地生活時,官居一品的內閣大學士並且是軍隊系統前三號人物的楊嗣昌也乘坐着于謙號最終在天啓二十五年三月抵達倫敦。

除了查理一世藉故抱病和克倫威爾也同樣稱病以外,幾乎所有的英吉利王公官員都出來相迎,其中爲首的自然是倡導和平友好的積極人士愛德華親王。

身着御賜鬥牛服,腰纏玉帶,頭戴雲紋烏紗帽,氣宇軒昂的楊嗣昌心情不是很好,猶如上面要債的債主一般一直板着臉,並沒有給這些英吉利的王公貴族什麼好臉色。

自己名下的楊氏公司上十萬斤價值上百萬銀元的煙土被這羣英夷銷燬,換誰也不會心情有多好。

愛德華親王嬉皮笑臉地躬身前來打招呼,但楊嗣昌也只是哼了一聲,什麼也沒說,一下艦船,他就神色地嚴肅地朝明顯已經發福的黑娃和李定國以及王光亭和曹時文四人走來:“你們受苦了。”

黑娃和李定國兩人不由得紅了臉,這段時間兩人不是睡女人就是享受美酒佳餚,倒也沒有受苦一說,即便是王光亭和曹時文此時也不好再說什麼。

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兩百八十章 瞻仰徐達與楚王改變主意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六百零四章 朕還欠你一個首輔 (大結局上)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三十七章 很壞很壞的朱由校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兩百零六章 孔聞詩欲留遺言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七十七章 自以爲是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三百零五章 罷免兩位內閣閣臣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十二章 當給天下人一個交待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槍殺西洋番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四百八十二章 責問戶部尚書郭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