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

雖說,朱由校不擔心自己大明的鴉片貿易會得不到有效的武力保護,但他也並不想現在就利用軍事武力宣揚霸權。

一旦啓用戰爭,或多或少都會激化矛盾,使得一些歐羅巴國家產生民族情緒,並因此出現抵制大明貨物的現象,從而影響兩國經濟貿易,使得大明在短期獲得巨大戰爭回報後而得不到長期的高回報。

同時也難保不會進一步刺激這些西洋諸番覺醒出思想前衛的人來,然後甚至痛定思痛,奮起直追,成爲大明將來之隱患也未可知。

如果要打,也應該是在這些歐羅巴強國的國民財富在被自己差不多快吸乾,即鴉片貿易達到飽和之時。

當然,究竟何時會因爲鴉片貿易而出現戰爭不是誰都能預測到的,朱由校畢竟也不是神仙。

鴉片貿易帶來的好處不僅僅體現在國家收入提升方面,也直接體現在各階層大明子民生活質量的提升方面,已是浙江女子師範學堂祭酒兼詩詞教授的魏敏兒剛領了一筆豐厚的薪水就準備着即將西湖邊的一套別墅買了下來,以備他日邀請一二好友于湖心亭中看雪。

對於他們這種教職學官而言已非曾經的州府縣學時的教授教諭一樣算是個窮官兒,除了靠收些學宮生員的賄賂有所進益以外就沒有別的油水,而如今這些如魏敏兒和張岱這般的新式教育體制下的教授的薪水早已能與當朝一品大員相比肩。

更何況,無論是文科也好,還是理工科也好,這些所謂的教授都是該領域的佼佼者,而陛下現今又重視學術研究,這些人也就在社會上都掛有兼職或者承擔課題,因而其他方面的收入也不少。

因這日正值大雪時節,各大中小學堂都放了寒假,魏敏兒也就叫了輛黃包車去了自己西湖的別墅。

此時的大明已經開始普及黃包車,這種人力與機械組合的車輛備受當今社會上流階層的青睞,特別是喜歡端着的知識分子,這種出行方式要比騎自行車更讓他們覺得有範兒。

張岱此時也同樣乘坐一輛黃包車趕赴魏敏兒的西湖別墅。

他現在是大明日報的總編纂,掛着南京禮部右侍郎的官銜,算得上是朱由校手底下排名前三的御用文人,幾乎也就是朱由校在學界的忠粉與口舌,一篇小品文最是能把朱由校治下的天啓盛世記述的真切而生動,比翰林院的史官所寫之實錄更受文人們喜愛。

因爲在學界久負盛名,是大明官方輿論的大管家,現在的張岱自然不是原本歷史上那個會淪落到被兩小妾驅使,挑糞灌溉的境地,如今的他早已比他年少時還要豪富闊達,比之前也更愛精舍美婢。

且現在大明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房價早已是陡然直升,豪富者置地多以修房建屋,而不再闢爲田畝供人租佃,而張岱也更喜歡購園林買別墅,當然也不僅僅是他,整個社會上流階層都已習慣天南地北買房子,從東到西炒地皮。

“老董,這眼看就要過年了,你家年貨可曾辦齊了沒有,今年共得了多少錢”,與魏敏兒臨時招手黃包車不同,掛着侍郎銜的張岱是家中自養了一個黃包車司機,當然黃包車也是他買的,而這黃包車師傅則是董其昌家的奴才,但董家惡了當今陛下,因而被抄了家,而這董其昌之奴才也不得不投靠張岱,專門給張岱拉車。

這董師傅體力充沛,拉着已經發福達兩百斤體重的張岱在青石板路面上是輕飄如燕,一路小跑着還不喘氣且能回答張岱的問話:“回爺的話,都辦齊了,我家那大兒子在眉生公司謀了差事,現在已經被選爲去什麼英吉利的利物浦做了執事,今年剛寄回四萬多銀元,說是讓我們多置辦幾處房產,嘿嘿。”

“可以啊,敢情你們家大兒子當年進輪船招商局的培訓學堂是進對了,沒想到竟然在眉生公司謀了這麼個差事,不過這眉生公司倒也真是賺錢,所有外番的血都快被他吸的差不多了”,張岱作爲大明日報的總編纂已然習慣跟每一個階層的人閒談以收集素材,即便是他自己的司機也是如此。

而作爲大明媒體領域的高官,他也自然知道眉生公司經營的是什麼買賣,如今見此,他也少不得想着要寫幾篇文章報道一下這眉生公司同時再談談國強民富這個論點。

而朱由校給今年的殿試確立的策問題目也是關於國強民富的話題,如此一來倒也與張岱在大明日報上的社論文章是不謀而合,有那等只醉心於功名利祿的人自此以後便認爲張岱善於揣度陛下心思,準確預見新科題目,而因此,使得他在大明日報上的社論一時吸粉無數,惹得無數人關注。

而大明日報的銷量也再次迎來一個小高潮,張岱也將計就計,乾脆出了幾本什麼《張岱評歷年殿試踢》等書籍,竟也大賣,一時他就又賺了不少錢財。

孫承宗已年過八旬,且已退休致仕在家兩年,他現在每日必會在清晨起來就坐在自家的梨花架下讀訂閱的報刊,對於大明日報這種歌功頌德之語他有時候也會不由得批駁兩句,但對於私人報刊的某些激進之語也會發怒地罵上兩句太過偏激着實該嚴加訓斥等語。

不過,當他看見報刊上記載大明將要建成第一條鐵路,並已成功製造第一臺火力發電機和什麼電燈之類的時候也不由得有些好奇地想要請教因不愛四書五經而進了新式學堂讀書的小孫子,但他看見那報刊上的圖片也依舊會笑着說道:“若是有機會再回到京城親眼看一下就好了。”

而事實上,大明此時的電氣化的確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除了因爲朱由校的金手指給予了科研工作者很大的便宜以外,也跟朱由校捨得砸錢有關係,現在要想得到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沒點令人刮目相看的發明是很難的,而人的潛能總是無限的,也正因爲此,也算是爲大明迎接另一個工業時代埋下了伏筆。

當然,很多方面依舊還是不成熟,沒個二三十年也很難直接跨進電氣時代,更何況,隨着技術進一步更新,社會層次與思想層次也會進一步發生改變,到時候朱由校這個皇帝還能不能繼續獨裁下去也是個問題。

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九十一章 新技術的運用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槍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殲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間四月雪紛飛(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國帶兵英國全境遊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百二十六章 體驗澳門城市生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動力紡紗機與文化產業興起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三十七章 出宮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終日的漢奸們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四百五十七章 突然變得很賤的多爾袞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六百零一章 不知道巴結朕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四十三章 啓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