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讓朱由檢進京

見外面又開始刮寒風,小如是忙踮起腳尖將竹簾拉低了些,而這時候正批閱奏摺的朱由校突然來了一句:

“小如是,把簾子收起來,擋着朕的光了。天『籟小說”

“哎!”

柳如是應了一聲就只好爬到杌子上將竹簾又收了起來,然後跑到朱由校跟前,把火爐往朱由校腳邊推了推。

“別在朕面前晃來晃去,老老實實的在一旁呆着看書去,朕今晚上得考考你這幾天學的怎麼樣?”

朱由校蘸了點墨水,說了柳如是一句,就繼續批閱着西暖閣送來的重要摺子。

柳如是也只好託着腮幫子半蹲在香爐旁邊,等着陛下忙完後好給他講天南地北的奇聞異事。

朱由校也沒閒情管這小丫頭在想什麼,現在這雪一下就猛着下,北方各處剛剛經歷了旱災又遇上了雪災,無數牲畜凍死,無數莊稼凍壞,流民又開始增多起來。

雖有孫承宗坐鎮,通過殺貪官,懇荒地,撫流民,使得北方各地還未出現大亂,但誰也難保如果這雪一直不停,等到明年春荒之時,飢寒交迫的各地流民會不會揭竿而起。

儘管朱由校說過若五年之內北方有百姓反,則孫承宗必死,但他並非真的想出現這樣的結果,孫承宗死不死倒無所謂,但百姓造反,卻是讓他很擔心的事。

爲此,朱由校不得不又加派了十萬石糧,五十萬兩白銀給孫承宗。

……

就在朱由校憂心如焚之時,皇后張嫣走了進來,見小如是要起身行禮,便忙做了個噓聲的姿勢,然後,張皇后就悄悄的走上去,一雙柔荑就按在了朱由校的太陽穴上,輕揉起來。

朱由校知道是自己的皇后來了,會心一笑,也就乾脆眯上眼,任她按摩。

“陛下國事操勞也該放鬆放鬆,如今眼看年關將近,百姓家尚可得幾日閒散,您爲何就不能休憩一時,朝政之事自有百官協理。”

張皇后一邊替朱由校按摩着一邊說些閒話。

“得了吧,朕倒想好好睡幾日,睡到日曬三竿,但這些當官的一個個比猴還精,朕剛一說縮短旬假,一個個就跟死了老孃一樣,不是病了要回家休養,就自己老爹病了要奉侍湯藥,即便是李明睿那小子也是,一個月前就給朕請了假,結果恰巧昨夜一場大雪,出了天災,這些地方官們的奏摺就跟雪片一樣飛進了朕的紫禁城,偏偏一件也不能疏忽。“

朱由校說着就讓張皇后命人將午飯直接安排在這裡,看這樣子,朱由校是打算犧牲掉自己吃飯和午後造人的時間了。

張嫣自然理解自家夫君作爲一國之君的難處,謹守後宮不得干政這一條祖訓的她也沒再多言,而是在一邊替朱由校磨墨。

一邊愣的柳如是見皇后搶了自己的活,也就乾脆跑出了殿門外,在殿外的雪地裡滑起冰來,雖然小臉凍得通紅,倒也快樂得很。

不過,她卻一不小心撞到了正過來的王承恩,王承恩知道自家陛下極喜歡這個小侍女,也不敢在柳如是面前擺司禮監掌印的架子,忙抓住了柳如是的臂膀道:“哎喲,我的小祖宗,你小心點,這大雪天裡,可不是玩的地方,還是進屋吧。”

王承恩說着就走進了殿內,朱由校見他進來,便也擱筆問他有何事前來相奏。

“據東廠探子來報,信王殿下近來狂躁得很,其妃嬪皆被他時常毆打,連周王妃也被他打得遍體鱗傷”,王承恩只是例行報告朱由檢的行蹤,倒也沒什麼大事。

不過,皇后張嫣聽後倒也有些感興趣,忙問了一句:“噢,到底是何事讓皇弟動輒毆打皇妹和其他嬪妾?”

王承恩見皇后詢問,便看了朱由校一眼,因後宮不得干政,也不知道該不該回答。

皇后張嫣也自悔失言,看着朱由校,深怕朱由校因此對她生了嫌隙。

誰知朱由校只是笑了笑,將手一擡:“不礙事的,信王是朕的胞弟,他的事自然是家事,皇后乃是長嫂,自然可以詢問。”

見朱由校如此體諒自己,張嫣心中一暖,臉上不由得笑靨如花。

而一旁的王承恩則也沒什麼顧慮忙回道:“據探子說,信王殿下每日必酗酒,酗酒之後就大癲狂之症,說什麼大明要亡,江山社稷危在旦夕,他作爲皇室血統自然是要殉國的,而他的妃嬪卻難保在自己殉節後會不會被賊寇掠去,所以索性先打死她們,以免她們落於賊人之手。”

朱由校聽後不由得一笑,暗想自己這個皇弟朱由檢還真一易怒衝動之人,歷史上的崇禎十七年,當李自成即將攻破京城,他也因此對自己的妃嬪公主下手,如今即便沒有當成皇帝,但依舊是這樣。

不過,說到底,這朱由檢現在差不多也還只是一個是十六七歲的少年,受了東林黨的教育後受了蠱惑,再加上又愛衝動,見自己這個皇兄大肆鎮壓他所看好的東林黨,自然讓他覺得大明危在旦夕,做些瘋狂之舉也是情有可因。

“陛下,要不我們還是把信王他們接進宮裡來吧,畢竟他是您的親弟弟,而且又要過年,一家人也該聚一聚。”

皇后張嫣勸了一句。

朱由校點了點頭,他自然明白自己皇后是想家和萬事興,但素來藩王不能無故進京,他也不能無緣無故的讓信王進宮,便道:“你傳朕旨意給宗人府,就說信王頑劣,目無法紀,革除親王爵,立即押解進京!”

王承恩明白朱由校直接革除朱由檢的王爵,並非真的是要對朱由檢怎麼樣,而只是聽從了皇后的意見將朱由檢接進宮裡而已,同時也更方便掌控。

而支持朱由檢的東林黨已經覆滅,即便是讓朱由檢留在京城,也難再成什麼氣候。

所以,王承恩也沒有再說什麼,應了一聲就退了下去。

就在王承恩退去後不久,御馬監掌印劉汝愚就前來奏報說,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官員等已經在外候着了,就等着陛下召見。

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從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文人范文程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一百一十三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是否對爪哇國採取滅國行動(第四更)第四百八十五章 張煌言去漠北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十七章 結黨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與商景蘭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兒郎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爾袞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穩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一百八十八章 難以置信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八十九章 團滅威尼斯共和國陸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兩百六十章 招工與土地承包第十章 孫之獬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