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

朱由校話雖這麼說,但事實上現在遷海已經無濟於事,畢竟要想把這麼漫長的海岸線上的沿海百姓都遷移到內地,沒有個一兩年是完成不了的浩大工程,而且這樣做也會出現更大的民怨生,這些已經軍紀敗壞的衛所兵們既然連協助禁衛軍驅趕海盜劫掠沿海的事情都辦不好,就更別提能很好的與百姓交流,讓百姓們心甘情願地離開家園。

更何況,現在應該還不過是皇太極身上的某些遺傳基因存在着的康麻子在原本的歷史上也這樣幹過也因此搞得民怨沸騰,朱由校自然不能這樣做,也只有一面命禁衛軍全力剿滅在沿海劫掠村鎮的海寇,一面命盧象升和顧三麻子以及覃博桐三人抓緊尋覓到鄭芝龍船隊主力的下落,儘早進行決戰,以避免大明沿海地區長期遭受到海盜的襲擾。

但有時候戰爭的局勢變化就是這麼詭異,在朱由校認爲自己朝廷還沒有足夠強大的海軍實力剿滅鄭氏海盜集團時,卻能憑着自己先進的蒸汽動力戰艦和顧三麻子這個被原本歷史遺忘的將才通過靈活的戰術連續兩次打敗鄭氏集團,使得鄭芝龍不得不蟄伏達半年之久,並在大明完全控制澳門之前一直不敢與朝廷翻臉。

但現在,當朱由校認爲自己朝廷這邊已經組建起三支海軍,而且參加過實戰的海軍官兵已經有了較大規模的數量,還有了出海口,再加上自己這邊有九百萬平方公里的大後方做後勤支援,是完全可以和鄭芝龍進行一場決戰的,更何況現在朱由校自己手裡也有了很優秀的海軍將才,爲了能在天啓十二年之前徹底解決鄭氏海盜問題,他特地直接下旨讓盧象升、覃博桐、顧三麻子三人全權負責指揮這次剿滅海盜鄭氏集團的戰爭。

覃博桐是顧三麻子的老搭檔,腦子也同顧三麻子一樣靈活,相互之間有過配合默契的經驗,而盧象升作爲一個之前直接負責禁衛軍東路軍剷除吳襄和吳氏父子以及佔領科爾沁部的指揮者,再加上他之前也負責指揮過針對抵抗韃子入關的戰爭,因而在統籌調配指揮上是已經具備豐厚經驗的。

更何況,盧象升本人就是能力非常突出的,這個是歷史有所證明的,而且,他還是那種少有的能包容和與武將相處融洽的文官,因而由他全權負責此次針對剿滅鄭氏海盜集團的戰爭是非常合適的,盧象升在抵達南京即現在臨時五省經略府總部後就直接放權給顧三麻子,由顧三麻子負責具體戰術安排,而他這個最高負責人只是負責協調。

這看得出來,盧象升是一個很有胸襟和度量的人,也知道量才使用,知道現在最會對付海盜的就是顧三麻子,所以就乾脆毫不猶豫的將這場戰爭讓給了顧三麻子。

朱由校在從錦衣衛這裡得知後也很是欣慰這一點,至少自己現在組成的海戰三傑能做到配合默契,只要將相和何愁不能剿滅鄭芝龍海盜集團!~

不過,話雖如此說,無論是朱由校還是盧象升等人都沒有想到這鄭芝龍會來這麼一招,即會用上派出多路小股海盜不停地襲擾大明沿海的游擊戰術,以此讓大明後方難以安寧,同時又使得後勤優勢沒辦法得到徹底的體現,以至於現在的大明朝廷這邊在與鄭氏集團初次交鋒時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反而讓鄭氏集團在犧牲掉一些海盜其中不乏僱傭的日本倭寇和西洋番以及南洋其他土著來掠得大量的戰爭資源,其中還包括人口。

這讓朱由校感到很鬱悶,他雖然人在紫禁城卻也沒辦法安心入睡,整日間在乾清宮西暖閣裡來回踱步,也不僅僅是現在鄭芝龍這個沿海多點襲擾的游擊戰術讓人感到頭疼,讓朱由校還感到頭疼的則是這鄭氏海盜集團在西太平洋一帶的影響力太大,且使得他在這一帶幾乎都有自己的據點,弄得大明海軍很難尋覓得到這鄭芝龍的主力所在地,以及他真正的戰略要點是在哪兒。

而且,這樣一來,幾乎就形成了敵在暗我在明的狀態,盧象升在回覆給朱由校的奏疏裡言明,現在他們是既想早日尋找到鄭氏集團主力進行決戰,又擔心自己這邊過於冒進而在某一支艦隊落單之時陷入這鄭氏海盜集團的包圍使得在海上再出現一次薩爾滸。

所以,總體來說,現在大明朝廷針對剿滅鄭氏海盜集團的戰事已經陷入了僵局,而且還陷入被動。

這讓朱由校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就是在實際的戰爭中,勝負真的不是從起初敵我軍事實力做對比就能提前確定好的,譬如現在大明朝廷與鄭氏集團的對戰就深刻的說明了這一點。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爲了能夠徹底解決鄭氏海盜集團,以使得大明的先進生產力能夠爲大明創造更多的財富,就必須要完全佔據海貿的權益,這場戰爭就必須得打,更何況,朱由校現在爲了徹底解決此事已經讓整個大明的國家機器都爲此運轉了起來,大量的物力財力集中到了南方,如果這場戰爭不打,那大明爲此將白白浪費掉許多戰爭成本。

“陛下,這是盧閣老剛剛加急呈遞迴的奏疏,爲了儘快尋找到鄭氏海盜集團主力,以解決沿海百姓被海盜無數次劫掠的問題,顧三麻子已經親自去指揮南海艦隊,沿着雞籠到琉球一帶尋找,甚至將要去日本尋找,據說鄭芝龍與日本的幕府和許多大名們關係密切,很可能這鄭芝龍的老巢已經沒在雞籠一帶,而是在日本本州島。”

聽李明睿稟報後,朱由校就頷點了點頭道:“不必去那麼遠找,也不用管他鄭芝龍的老巢是在哪兒,告訴盧象升,既然能有這麼多海盜無數次的襲擾我大明沿海百姓,那就說明在附近島嶼肯定有一個這些海盜聚集的集中地,而現在我們要做到現這個地方,尋機將他們一鍋端了,對於鄭芝龍的老巢,只要我大明沿海平靜了,有的是時間去一個一個的收拾。”

朱由校說完後,還未來得及歇息,毛文龍的奏報也從外興安嶺到了朱由校這裡。

朱由校在看了毛文龍的奏報後自然是感到大爲震撼,他沒想到自己還沒把南邊的那隻狡猾的鯊魚消滅掉呢,北方的那隻大熊卻先到了東西伯利亞了,按照羅剎國的進軍規則,一般是讓哥薩克騎兵爲先鋒先佔領,然後直接在後續在這裡建立行政體系,遷移農奴到這裡耕種,使得這些無人之地完全納入羅剎國的版圖。

而現在,既然哥薩克騎兵已經來到了東西伯利亞,就標誌着整個自己大明現在控制的外興安嶺和廟屯一帶也將會受到哥薩克騎兵的攻擊,而毛文龍無疑是一個警惕性很強的能臣,在哥薩克騎兵還未真正開始對大明控制的外興安嶺一帶進攻前就意識到自己面臨的是什麼敵人,並及時向朝廷求援。

但現在的事實上,大明朝廷現在根本無暇顧及北方的這遙遠的西伯利亞局勢,留在北邊的精銳還得防備建奴和控衛京師,再加上朱由校現在還不想在沒有完全解決鄭氏海盜集團的同時卻惹上北方的一個大敵,所以朱由校深知自己現在還不能也不可能與羅剎國直接宣戰,因而只得命李明睿擬旨告知給毛文龍,着毛文龍自己抉擇一切軍政要事,也可以選擇和羅剎國談判,可以有妥協,但必須保證大明現有的控制區不能有失。

毛文龍在得到朱由校的旨意後頗爲無奈,他自然也知道現在朝廷很爲難,但他不得不承認要讓他僅憑手裡的三萬東江兵和一支不過五千騎的禁衛軍騎兵第三旅,實在是難以對付哥薩克騎兵的主力。

不過,再難也得上,毛文龍不敢違拗朱由校的旨意,他只得自己想辦法儘量在哥薩克騎兵進入外興安嶺一帶時給予哥薩克騎兵一定程度的重創並從而迫使代表羅剎國的哥薩克騎兵接受議和。

對於通譯,倒也不用擔心,當年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早在翰林院成立了通譯館,專門培訓這類精通外語的專業人才,如今成立了高等學府後就更是設置了外語系,而在毛文龍等進軍北亞時,就知道以後少不了要和羅剎國接觸,因而便帶了這樣的通譯一路,而這些通譯很多都還是錦衣衛,因爲錦衣衛主要負責對外軍事情報的收集,所以錦衣衛的外語功課可從沒敢落下過。

事實上,現在的哥薩克騎兵從烏拉爾山脈一帶殺過來,他們並不清楚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就是東方一個古老帝國即大明帝國的實際控制區,而在控制區的南方則是稍微暖和一些的富饒平原,而在關內更是文明高度達、且極度富饒的地域,所以他們依舊同昔日進去中西伯利亞一樣不怎麼警覺的行軍。

被這些哥薩克騎兵現並殘忍殺害的大明哨騎倒是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他們可沒想到在遙遠的東方還能遇見頗具戰鬥力的騎兵,因爲在這種小規模的接觸戰中,他哥薩克騎兵竟然罕見的出現了三比一的傷亡,即在他們手底下有六個哨騎喪命,但哥薩克騎兵也損失了兩名。

這讓哥薩克騎兵很好奇也很興奮,因爲只要這一帶有如此戰鬥力的騎兵,就說明這裡並不是與東西伯利亞一樣還是無人問津的苦寒之地,而是有一定財富的富饒之地。

所以,哥薩克騎兵現在也迫不及待地朝外興安嶺一帶疾馳而來,他們迫切的想要在這一帶搶劫,因爲按照他們羅剎國的規矩,劫掠所得的財富將是他們自己所得,這使得這些哥薩克騎兵的戰鬥力變得非常強勢的同時也把貪慾展現到了極致。

不過,毛文龍早就在外興安嶺一帶佈置了三道防線,而且還有炮火縱深,加上他已經動當地和移來的百姓們開展了堅壁清野,因而這些哥薩克騎兵們要想輕易踏平大明在這一帶的控制區也不是一件很輕易的事。

以巴魯特洛斯基夫爲的哥薩克騎兵先朝大明在外興安嶺一帶實際控制區的龍山衛進攻而來,不過他們剛一衝來,毛文龍這裡就率先命令明軍送瓦斯氣體,以達到麻醉敵軍的行軍秩序尤其是現在哥薩克騎兵這種很需要擺好戰鬥隊形的騎兵就更是如此。

這樣一來,許多哥薩克騎兵還沒來得及將自己手裡刀砍向普通百姓們時,就被這些瓦斯氣體刺激的是頭暈目眩,一雙眼睛流淚不止。

而這時候,禁衛軍第一軍騎兵第三旅則也先衝了過來,並趁着這些大部分哥薩克騎兵因爲瓦斯氣體而喪失意識時,將大刀砍向了這些狂傲的哥薩克騎兵。

沒過多久,這些哥薩克騎兵有好幾十個衝在最前面的哥薩克騎兵就這麼稀裡糊塗的做了禁衛軍騎兵第三旅的刀下亡魂。

然而就在趁着一陣風吹過,瓦斯氣體因爲濃度減少而導致哥薩克騎兵們開始恢復意識準備直接衝向禁衛軍的騎兵第三旅時,禁衛軍的騎兵第三旅就突然撤離了現場,這讓這些哥薩克騎兵感到很不解,但他們還是朝這邊殺了過來,不過,他們沒有料到的是,就在他們進入第一道防線的防線圈時,突然就是無數炮彈如瓢潑大雨一般朝哥薩克騎兵傾瀉下來。

頓時,整個冷冽的西伯利亞草原開始響起了轟隆隆的巨響,無數哥薩克騎兵還沒來得及拔刀裝逼就成了大明炮擊的對象。

在炮火攻擊後,哥薩克騎兵也更爲惱怒,且直接就朝龍山衛的外圍衝了過來,但這時候,毛文龍已經讓他自己領導的明軍開始使用火器,併成功用火器造成了這些因爲惱怒而失去理智的哥薩克騎兵的大量傷亡。

而這些哥薩克騎兵也沒想到在這遙遠的東方居然還能遇到這麼強勁的對手,他們只得暫停攻擊,並開始鞏固現有的控制區,也開始進行建設和大明現在重建的幾個衛所進行對峙。

不過,這些哥薩克騎兵並不知道現在這個帝國的主要精力是在南邊,所以他在有了一定傷亡後就選擇了先與毛文龍進行和議。

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八章 皇后第一百六十三章 貨幣改革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販煙先禁菸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兩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員對國家資本的抵制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極被押解進京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三百三十章 兵圍盛京以脅皇太極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三百六十二章 錢謙益獻策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伽利略感嘆華夏古人的偉大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四百一十四 又驚又懼的文官們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九十章 火炮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二十七章 敢要挾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一百二十章 炮營再顯神威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銀行開張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開宴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封推感言第兩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個活口第一百五十一章 閣老納小妾(三)第五更!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當好皇帝第三百二十五章 化學武器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八章 皇后第兩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十三章 拆東林書院第一百五十一章 閣老納小妾(三)第五更!求訂閱!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諸侯”聯合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