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

聽完王承恩的彙報後,朱由校整個人的臉就都冷了下來。

已經穿好衣服的海蘭珠也只得老老實實的侍立在一旁,不敢有絲毫的輕舉妄動。

彷彿一瞬間,原本熾熱的空氣瞬間凝固了起來,一陣微風吹過,也能聽得見窗櫺被搖動時出的吱呀聲。

其實,也不由得朱由校不對此感到憂慮,鄭氏海盜到底有多強的實力,他是不清楚的,有大臣們說不過是一些打家劫舍的小小蟊賊,也有的大臣說鄭芝龍富可敵國,可輕易滅一南洋小國。

而朱由校自己查了資料卻也無法判斷這鄭氏海盜的真實實力,但他可以確定一點,現在的鄭氏海盜的綜合實力是絕對比自己的北海艦隊強的,要不然,朱由校也不會給出使琉球國的船隊下達寧可全軍覆沒也不臨陣脫逃的旨意。

朱由校沒有奢望可以靠一支裝備有蒸汽動力機的近代戰艦組合起來的尚還算不上成熟的艦隊能直接敵得過這鄭氏海盜集團,而他想達到的政治目的則是以犧牲一支艦隊的代價來造成對鄭氏海盜的重創,並以此告訴鄭氏海盜,雖然你在海上實力強悍,但並不代表可以忽視朝廷的存在,朝廷遲早都會成爲這片海域的真正主人!

當然,朱由校還存在一絲天真的幻想,就是鄭芝龍並不敢自己作對,因而不會大張旗鼓的對朝廷的船隊下手,如果是這樣,自己會不得不重拾對鄭芝龍的看法,或許會因此決定鄭芝龍還算得上是一個服從通知的從良者。

但現實打破了朱由校的幻想,把朱由校再次拉回到了現實面前,讓他再次明白,強者是不會輕易向弱者低頭並讓出自己的利益的,除非你能證明你比他更強。

不過,朱由校現,這鄭芝龍似乎並不想承認自己比朝廷弱,而且還狠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比朝廷強,因而纔不顧所謂的朝廷正統與君臣大義,直接出動最精悍的兵力去對付主要目的是要去琉球國進行冊封與貿易的船隊。

坦白講,朱由校並不想讓自己的北海第一艦隊就此成爲犧牲品,誰都知道自己爲了打造這一支擁有蒸汽動力戰船的艦隊花了多少心血,耗費了多少人力和財力,自己沒有學某某老佛爺拿海軍軍費來給自己修一個叫頤和園的園子,甚至連去年被雷電擊中而燒壞了大半的太和殿也沒來得及修繕。

雖說這裡面也有自己刻意要作秀表示自己是一個節儉之君的因素,但也跟當時忙着投錢給大明船政局抓緊整編第一支戰艦有關。

朱由校不知道自己的北海第一艦隊會是什麼樣的結果,他可以接受全軍覆沒,但他不希望這些海軍會怯戰,甚至會被鄭氏海盜收編。

一想到此,朱由校臉色變得更加難看,只是昏暗的空間內看不見他那雙瘮人的眼神,但王承恩仍能感覺到一股凌然的殺氣開始陡然升起。

“王承恩!”朱由校突然吼了一聲,嚇得王承恩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忙迴應了一聲。

“傳旨給許顯純,隨時監控北海第一艦隊各指揮使以上的武將,若出現投敵之人,夷其三族!”

朱由校的話說得很平淡,但卻讓王承恩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直衝後背脊樑,這就是當今的陛下,再給你地位與榮耀的同時,也會在頃刻間翻臉,你會隨時因爲背叛而嘗受到殘酷的懲罰。

王承恩退了回去,當他把旨意傳達給已經在宮外等候已久的許顯純後,突然不由得問了一句:“許指揮使,你說當今陛下到底最寵信誰?”

“帝心難測,連王公公都不知道,微臣豈能妄加揣測”,許顯純自然知道王承恩是因爲陛下要將屠刀架在這些昔日說過是自己最信任的兒郎的禁衛軍戰士的親人頭上後而陡然生出的恐懼和疑惑,不過他作爲朱由校的鷹犬,自然也不敢明說此事是否正確,因而就故意裝瘋賣傻的信口說了幾句。

但許顯純卻不得不承認,他同王承恩一樣,心裡也有點頗不是滋味,當年誅殺東林黨他會毫不手軟,畢竟那些虛僞的文官們本就是一羣自私而又骯髒的集團,但這些禁衛軍戰士們可都是懷着一腔熱血加入禁衛軍系統的年輕戰士呀,他們大多思想單純甚至極個別真的是因爲被朱由校不斷洗腦而變得極爲忠誠。

而如今,陛下要自己錦衣衛把屠刀對準這些本該最值得被陛下信任卻仍舊被陛下暗中算計着的人,饒是許顯純自認爲自己已經算是最絕情的人,也沒辦法坦然受之。

其實,不僅僅是王承恩和許顯純對此感到頗爲難受,即便是朱由校自己也有些接受不了自己剛纔所做的決定,但理智告訴他,作爲一個帝王必須這樣做!

沒辦法,縱觀整個明末,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真正忠誠的實在是太少了,朱由校不得不謹慎!

當然,這只是對最壞的一種結果的一種準備。

朱由校同時還做好了另外一種準備,他命令王承恩傳旨給皇家銀行的楊壽春,讓其立即準備一筆豐厚的撫卹金,同時也讓吏部預備好各級軍官如若犧牲該如何封妻廕子,追封加諡,如果一旦這些北海艦隊的禁衛軍官兵們全部成仁,朱由校將不惜一切代價去擡高他們,以此來塑起大明軍隊的脊樑。

與此同時,在第二日,朱由校將李明睿叫了來,並命道:“你立即奉朕欽命,趕赴福建,責問鄭芝龍冒犯朝廷出使琉球國船隊之事,看其如何解釋,並根據戰爭結果做出應變,既不要讓鄭芝龍佔了便宜也不能失了朝廷的臉面,如有必要,可以好好安撫鄭芝龍,實在不行,泉州、金門等地可以給他!”

朱由校不確定鄭芝龍現在會有多大的誠意接受朝廷的招安,至少從他敢對朝廷的使團下手可以看得出對鄭芝龍的招撫工作似乎並不容易,朱由校不得不也做最壞的打算,即一旦鄭芝龍再一次完敗自己禁衛軍,那自己不得不暫時隱忍和退讓。

“微臣領命”,李明睿察覺得出來陛下朱由校內心的忐忑,但他不是盧象升也不是楊嗣昌,不能摻和兵事,也接沒辦法勸慰朱由校。

但李明睿知道自己此次的使命是什麼,或許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我方大勝,自己可以趾高氣揚的質問鄭芝龍爲何敢冒犯天威;另一種則是己方大敗,自己不但不能責怪鄭芝虎,相反還不得不好言安撫,這無疑是最憋屈的。

善於察言觀色的李明睿從剛纔對陛下的表情看得出來,貌似後者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說,自己必須做好在鄭芝龍這個大海盜面前委曲求全的心理準備。

不過,讓李明睿突然感到一股恐懼的是,陛下爲何讓自己去承擔這樣的差事,這明顯是一個背鍋的差事呀。

試想,這種事肯定是要對鄭芝龍卑躬屈膝的,但作爲大明的皇帝,陛下肯定是要不會承認是他讓自己這個內閣大學士去求情的,要臉面的陛下肯定會把天下人的憤怒轉移到自己身上,並以懲罰自己的手段來平息天下人的怒火保全他皇帝陛下的臉面。

一想到此,李明睿不由得冷汗直冒。

但這是皇帝的旨意,他再不情願也不得不聽從,只是讓他不禁嘆息的是,陛下還是更偏重錢謙益些,要不然這種背黑鍋的事也不會讓自己來。

鬱郁寡婦的李明睿在簡簡單單地準備三日後就出了京城,擺好一品官員的儀仗,動身去福建。

但誰知就在李明睿的儀仗隊剛出了京城外十里長亭時,就聽見一陣鑼鼓震天響,緊接着是鞭炮聲響起。

李明睿心情正鬱悶呢,被這麼一吵,就不由得要撩開窗簾罵幾句,誰知一掀開窗簾,竟然看見內閣輔錢謙益領着一干官員正腆着笑臉恭候在側。

“聞聽李閣老此次去嶺南,替陛下安撫海疆,實乃當世請纓之功,封侯之偉業啊!”

錢謙益自然知道李明睿此去福建八成是要替當今陛下背鍋且可能會因此被陛下藉機治罪的,所以他才忙不迭地出城來送自己這位老對頭。

李明睿自然知道錢謙益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但他也只能忍着,而且還不得不一一答謝:“哎呀,管大人,您怎麼也來送了,您真是客氣。”

李明睿一邊感謝着一邊暗自咬牙切齒,心裡滴着血。

不過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急切的馬蹄聲:“八百里加急!閒雜人避讓!”

同時,那騎馬迅奔跑的驛卒還喊道:“大捷!北海艦隊總兵官覃博海獻上琉球海戰大捷消息,生擒海盜頭子鄭芝虎,擊沉海盜戰船五十劉艘!”

“大捷?”

李明睿不由得掏了掏耳朵,問着一旁的奴僕:“剛纔,那人喊得是大捷嗎?”

同時,錢謙益等幸災樂禍的官員也懵逼了,也詢問着自己的奴僕:“剛纔,那人喊得是大捷嗎?”

一騎絕塵,隨着滴答的馬蹄聲越來越遠去,李明睿和錢謙益此時都沉默了起來,片刻後卻又都不約而同地喊道:“趕快,立即進宮。”

“老爺,剛纔那人喊的是大捷,好像說的是北海第一艦隊什麼,還抓了個海盜頭子”,忍受着轎子的劇烈搖晃的李明睿在聽了僕人的回答後頓時笑逐顏開,如果覃博桐等真打敗了鄭氏海盜,那麼自己此去福建將不會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大喜事,自己甚至會因爲成功招撫鄭芝龍而被陛下記上一功。

一想到此,李明睿心情頓時就變得柳暗花明,忙不迭對着一旁同樣疾行着的錢謙益喊道:“錢閣老,承蒙你好意相送,李某人真是感激不盡!”

錢謙益此時坐在轎子裡是一聲不,臉拉得很難看,他本以爲此次海戰是必敗,要不然民間某專門報道軍事戰爭的報刊也不會拿出各種數據證明朝廷與鄭氏海盜的差距,其邏輯之嚴密,理由之充分,使得他錢謙益不得不信,以至於在得知李明睿將會因爲此事而要去福建詰問大海盜鄭芝龍時而感到很慶幸。

但他沒想到事情的結局居然會變成是朝廷贏了,這下子自己不能幸災樂禍了!

兩人一起進了乾清宮,而朱由校此時也得到了大捷的消息,整個人一下子就鬆了一口氣,對於是如何贏的,他也沒那麼多的精力去關心,作爲帝王,他只關心結果就好。

結果明顯出乎他的意料,朱由校很滿意,雖然他不知道錢謙益和李明睿這時候怎麼一起趕來了,但心情正好的他也沒去管這麼多,忙命人將二人請了進來,並笑道:“兩位愛卿,你們可知道,我大明禁衛海軍北海第一艦隊擊敗了鄭芝虎,還將這個鄭芝虎給活捉了,那個叫顧三麻子果真是有點水平,只是讓朕苦笑不得的是,整個北海第一艦隊,就他受傷最重,還把腿給打折了,朕已準他回來休養數月,哈哈。”

朱由校現在興致頗高,說着說着就不由得暢懷大笑起來。

“陛下神武!”李明睿心情也是極好,由衷的朝朱由校行了一禮,臉上也是笑意滿滿,連帶着新長的皺紋似乎也因此減少了許多。

“陛下神武!”倒是錢謙益聲如蚊蠅,似乎不太真誠,連帶着臉上的笑容也顯得很僵硬。

朱由校見到這兩人各異的表情也有些驚訝,不由得瞪了錢謙益一眼,錢謙益嚇得全身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只得也強壓住不快的心情大笑了幾聲。

“錢閣老,你這是在幹嘛?陛下面前,還是要注意下體統”,李明睿不由得問道。

“老臣這是高興,高興啊,有所失態,還請陛下見諒”,錢謙益忙回道。

“我怎麼感覺你不像是在笑,而是在哭呢”,李明睿這句話猶如一把刀再刺錢謙益一般讓錢謙益越的難受,但除了暗自罵李明睿也不能說什麼。

而朱由校見這兩人滑稽和反常的表情也有些奇怪,但也的確不滿這錢謙益虛僞的樣子,便道:“想必是錢閣老不太會笑吧,都下去忙自己的事情吧。”

李明睿和錢謙益忙走了出去。

但這兩人走後沒多久,東廠提督劉若愚就來到了朱由校這裡,稟告了錢謙益今早送李明睿的事。

朱由校聽後不由得笑道:“難怪如此,這錢謙益倒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即便是朝廷真的敗了,他也有心情幸災樂禍不成!”

第二十四章 血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靜的天啓九年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兩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廣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對城裡漢人動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兩百九十章 山呼萬歲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四百二十四章 爪哇國對大明宣戰(第三更)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倫威爾照會錦衣衛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兩百六十八章 遇刺與謀殺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九章 早朝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五百二十九章 輕視與重視的不同後果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五百二十七章 想太多的西洋諸番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四百六十五章 當有帝王的富貴風流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四十九章 御馬監第五百零三章 驅趕紅毛鬼第兩百四十九章 衝突第兩百七十章 裝瘋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三百四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經筵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九十二章 本指揮使看上你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四百八十章 緝拿順天府尹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五百零一章 當今大明之社會風氣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一百一十章 繼續給他升官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六百章 新的首輔產生模式第兩百一十八章 文廟前行刑第兩百七十七章 萬人空巷拜皇上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兩百二十一章 張岱是主筆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芝龍歸附的條件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兩百一十章 魚死網破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變得更糟糕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八十章 上當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五百三十章 全殲西洋聯合艦隊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練與飲食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