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

從元旦即春節正月初一開始,官員便要休假五天,而朱由校也給自己放了幾天假,享受了幾日平常百姓夫妻的生活,其間場景自然有些沒羞沒臊,便也不好細說,而在正月初五結束以後,便是皇家禁衛軍接受皇帝陛下檢閱的日子。

這是朱由校特地安排的,從去年裁撤京營等駐京部隊並整編爲一萬兵力的禁衛軍以來,不過一年的時間,皇家禁衛軍就擴張了十倍,如今不算後勤人員,禁衛軍主力兵團整數就已達到十萬。

不但如此,皇家軍官生也已經開辦三期,這還是不包括在紫禁城內部秘密訓練的三十名先期軍官生,如今這三十名先期軍官生,除了兩位一個執掌禁衛軍執法處一個承擔參謀和文書等事務的軍官生以外,其他的都已經是帶數錢到數萬兵員不等的高級將領。

除掉第一期軍官生已於半年前就已經補充入禁衛軍各營以外,第二期軍官生剛好完成一年學業不到兩月,就得立即充入禁衛軍各營部隊,他們大多數就是參加過對抗滿清韃子第一次入關侵略的基層軍官和表現優越的士兵,有一定的實戰經驗,且以前在做士兵期間本來就經歷過三個月的集訓,所以在補充進各營後就迅成爲了禁衛軍各營的基層骨幹。

第三期軍官生大部分成分同第一期,第二期軍官生一樣也是禁衛軍原有的骨幹,但也有較大部分是由各地推薦或者皇帝陛下親自命令入校就讀的,比如之前在宜陽千戶所擔任千戶且是戚繼光之後的戚昌國和本是海盜頭子出身的顧三麻子。

顧三麻子纔來到皇家軍事學堂不到一個月,但人明顯要比昔日沉穩了許多,肩膀也不再一高一低,兩腿也不再呈外八字張開,但臉色明顯要比之前黑了些,明顯是被罰站了不少次,整體面貌倒是精神了許多,也能看得出有了些矯健的肌肉。

而戚昌國則雖同之前一樣精神抖擻,但目光卻是深邃了許多,彷彿若一夜之間就參透玄理而悟道一般。

不過,事實上是也的確如此,據朱由校聽東廠的奏報說,戚昌國現在每日挑燈夜讀到四更,比參加舉業的讀書人還刻苦,甚至還跟皇家工程院和軍械司的人吵過架,即便在皇家軍事學堂也因爲某些理論與教官爭執,但很多時候都是戚昌國敗下陣來。

一時間,他和顧三麻子倒反了過來,因爲朱由校要求皇家軍事學堂對顧三麻子嚴格管束,所以導致顧三麻子倒越的守規矩,不敢有半點違紀之舉,而戚昌國卻因爲朱由校下達過指示,對其進行包容,使得戚繼光渾然忘記了這裡不僅僅是學校,也是軍營。

第三期軍官生作爲學員代表自然也是要出席皇家禁衛軍的檢閱的,而且還是第一個方隊,站立在校場的正中央。而禁衛軍正式編制的各軍則以十個天干爲序站好隊列。

需要說明的是,朱由校已於年前對各部禁衛軍進行重新編制改革,原有的營上面再加上軍、鎮、旅的建制。而其中,常延齡在四川、雲貴等地招募的士兵則組成第一軍,隊正以上的軍官則大多數是由皇家軍事學堂的第一期或第二期軍官生充任,或者是禁衛軍之前的老兵,不過裡面也有秦良玉土家兵的加入,如秦良玉之子馬詳麟和侄子秦翼明等本就訓練有素的舊式軍官也加入了其中,且由朱由校特旨擔任禁衛6軍第一軍某旅參將或營指揮使等職。

當然,也是因爲他們跟秦良玉參加過實戰,且爲了更好的駕馭這些戰鬥力本就不錯的土家兵,所以纔沒有先讓這些土家族將領們先去皇家軍事學堂學習就直接擔任要職,但按照朱由校安排,他們現在也只是暫代,等日後將這些土家兵完全同化進禁衛軍體系後,這些沒有經過皇家軍事學堂學習的軍官是重新回爐重造的。

不過,禁衛軍第一軍主體上還是原有的禁衛軍第一營,依舊是步兵爲主,天啓一號燧槍是主力武器,不過,王牌第一鎮第一旅已經裝備米尼槍,這是禁衛軍中唯一一支裝備米尼槍的成建制部隊。

富大海的第二軍則算是混成6軍,炮兵和步兵都有,再加上騎兵,但主體上還是以火炮爲優勢,算是6軍,以湖廣兵爲主,同第一軍一樣,大部分是同族親眷或同鄉世交,這樣的好處自然是日後作戰時,能夠同仇敵愾,當親族好友面臨生命危機時會充分調動起其他官兵的情緒,不過總體上還是受富大海節制,因爲大部分基層軍官都是皇家軍事學堂的學員。

鰲拜的第三軍則是清一色的騎兵,大都是秦地忠勇之士,且常年面對關外韃子的劫掠而大都好武且善騎射,因而組成騎兵反而更好,更何況,鰲拜自己也只擅長騎兵。歷經一年的大西北訓練,鰲拜的第三軍算是禁衛軍各軍中最爲彪悍的,且是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因爲在朱由校默許下,鰲拜經常帶着禁衛軍第三軍去奔襲關外,對一些小部落下手,甚至最遠奔襲到了哈密衛。

覃博桐在徐州招募的兵和部分盧家鈺在兩廣招募的嶺南兵和贛南兵組合成了第四軍,且由盧家鈺擔任第四軍總兵官,這支禁衛軍算是禁衛軍的預備隊了,雖有敢戰的徐州兵作爲基礎,但最精悍的兩營以原有禁衛軍輜重營爲主力編成的徐州兵被覃博桐帶走組建了第五軍,所以第四軍大多數是新兵,連帶基層軍官也大多以第三期軍官生爲主,無論是官還是兵,很多都是第一次。

而覃博桐的第五軍是要組建海軍的,兩個營的徐州兵合編成了一個海軍6戰旅,負責搶灘登陸後的6戰,其他各旅都是由原南京水軍和招撫的海盜組成的,因而要算是比較新的,很多軍官和士兵還沒有磨合出感覺,即便是皇家軍事學堂畢業的軍官生也沒有海戰的實際經驗,他們也只是在皇家軍事學堂的學習的時候,有過一定的理論基礎並有些感興趣而已。

不過,任何事都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朱由校現在只是想着先把架子搭建起來,等日後有機會,肯定是要去實戰的,勝也好敗也好,都可以拿回到皇家軍事學堂從新總結,上萬的海軍裡面總會有幾個人才。

雄渾而又充斥着剛健之氣的音樂響起,這是朱由校特地命令皇家科學院聯合翰林院和內廷樂工共同製造的一套管制樂器所吹奏的樂曲,樂曲調子就是中o國o人o民解o放軍進行曲,朱由校在放了無數次後才被樂工們用各類由皇家科學院研製的最新樂器製造出來,其中不少樂器已經成了市面上的暢銷貨。

音樂有時候能充分調動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更何況在幾聲炮響之後,不僅在場的禁衛軍都肅穆起來,連帶着站在朱由校身後做陪襯的文武百官們也都肅穆起來。

朱由校一身戎裝,那手持着御用軍刀,注視着自己的十萬精銳,並朝這邊走了來。

軍刀是皇家工程院根據翰林院提供的文獻從新仿製成功的唐刀,皇家工程院和皇家科學院有時候也不僅僅是將未來的事物和理論提前明和現出來,有時候也要恢復一些已經失傳的前朝技藝,一方面是其的確有實用之處,另一方面則也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不過朱由校這把唐刀鍍了金,且配上了龍的裝飾,主要是爲了彰顯大明皇帝陛下的尊榮,並不是真的要去跟東洋武士比誰的刀好。

除了軍刀,朱由校的戎裝也是皇家織造局最新的紡織產品,面料採用混紗織造,質感細膩且挺括性非常好,將朱由校的身材襯托的很是筆直挺拔,不僅僅是朱由校,他面前的十萬禁衛軍也都是如此,雖不再是鴛鴦戰袍加鐵網靴和履(下級軍官),但當簡潔修身的軍裝加上皮靴後,形成的軍威卻是大大過其他的軍隊。

即便是滿桂等邊鎮總兵官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暗歎從未敢相信,這世界上還有如此不用玄鐵加身就透露出一股凜然殺氣的軍隊。

十六磅炮、十二磅炮、六磅炮和軍械司聯合皇家工業公司聯合研製的軍用四輪馬車則正齊的擺放在各軍隊伍的最前面。

沒人知道這些巨炮到底在戰場上有多大的威力,只知道軍械司進行秘密實驗時每一次都會震動的周圍居民膽戰心驚。要不然,也不會有御史彈劾軍械司震斷龍脈了,很明顯,這御史其實也深受其苦。

“諸位將士好!”

朱由校喊了一句,這種標準上問話同後世一樣已經提前下達到禁衛軍各軍,並用了半個月進行集中訓練。

因而在朱由校喊了這一句後,沒片刻,便如海浪滔天一般驟然響起一片熱烈的迴應:“陛下好!”

“諸位將士辛苦!”

好吧,表面上看來,當今陛下真是和藹可親,面帶微笑,還如此關切的表達了自己對廣大禁衛軍戰士的關懷,而廣大禁衛軍戰士自然也爲因此深受鼓動,並因此大聲且又整齊地回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裡,自然是不能直接照搬現代的那一套,朱由校爲了強調個人在軍隊上特別是禁衛軍中的絕對權威,便要求禁衛軍必須在最後表達對自己的忠誠,最直接的方式自然就是高呼萬歲。

來觀瞻禁衛軍檢閱的不僅僅是大明朝的文臣武將和朝廷勳貴以及已經被鎖拿進京的大部分藩王們,還有一些來自朝鮮、琉球等國的使者。

但他們此時都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震撼!

畢竟是十萬人的吶喊,在幾乎整齊的喊出來後,即便是大地也會顫抖幾分。

這樣一來,文臣開始明白當今陛下不僅僅是有東廠和錦衣衛,還有一支實力不容小覷的戰爭機器,而武將則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該不該因爲手裡有幾個兵而可以胡作非爲,藩王們則也哀嘆只能聽憑當今陛下處置,看見這樣的軍隊,哪裡敢有半點造反的心思。朝鮮等附屬國這不由得堅定了對天朝上國的忠誠度。

這一次朱由校檢閱時仍舊坐的是四輪馬車,在蒸汽動力還沒有完全運用到交通工具之前,畜力依舊是人們代替雙腳行動的主要方式。

當然,朱由校乘坐的四輪馬車在外形上肯定是最爲華麗的,但這絲毫也掩飾不了他沒辦法依靠蒸汽動力前進的缺陷。

等等朱由校檢閱完,並回到高臺上後,禁衛軍各軍各營便派出自己最精銳的方隊進入分列式,由皇家軍事學堂的第三期軍官生領頭,緊接着的就是禁衛軍各營代表方隊進入。

畢竟是十萬大軍,如果個個都走一遍,肯定沒辦法都在一日之內完成。

各方隊手持着帶刺刀的燧槍整齊的向前走着,步態一致放入交替呈現的一面面綠色的海浪一般,但在經過朱由校旁邊時卻是突然腳步重了起來,正步猶如鐵一般砸在地面上,鏗鏘有力!

“行禮!”

戚昌國一聲吶喊,顧三麻子就同其他軍官生一樣,迅的將頭偏了過去,看着臺上的朱由校,端平手裡的燧槍,踏着地面,一步一步的向前而去。

而其他方隊過來時,也是如此,這不僅僅是將禁衛軍的威勢證明給大明國內外的不安分分子看,也是彰顯自己禁衛軍的紀律性和集體主義。

也虧皇家京營校場自去年開始便開始擴建,若不然還不能形成如此震撼的畫面,在校場南邊是高達數丈的高臺,北邊則是可容納十萬人的大校場,即便是朱由校站在高臺上也沒辦法看見所有人的臉。

但形成的聲勢卻是讓人感到熱情澎湃!

朱由校檢閱禁衛軍的消息也被大明日報報道了出來,有誇讚禁衛軍乃天下雄獅的,也有還對禁衛軍的戰鬥力保持懷疑,認爲步伐走的好的軍隊不一定就真敢跟韃子幹。

但對於這些底下無聊文人們的調侃,朱由校也沒過問,禁衛軍是不是有戰鬥力,日後自然就知道了。

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五百零八章 攻進京都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五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鴉片戰爭談判開始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會(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聖公關係甚大第兩百五十九章 皇莊的性質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四百八十四章 滅林丹汗部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四百六十章 獲得生員與舉人功名難度下降第兩百章 殺人後的丁憂官員孔聞詩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補大學士第一百零三章 射殺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第兩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麼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三十四章 徹底佔領爪哇國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四百八十一章 戶部尚書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韃子掠京畿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四百零八章 禁衛軍突然出現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佔赫圖阿拉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兩百零一章 孔聞詩受審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三百七十章 敵來廣州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兩百五十一章 禁衛軍進金陵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帶毒酒見布木布泰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兩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費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程南巡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九十三章 會試第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一百章 情報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