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 鎮壓

劉孔昭的兵馬實力實在太渣,朱由校沒辦法再依靠他們起到維持秩序的作用,便讓他們充當義務宣傳隊去各個街坊宣傳。『

皇帝陛下的聖旨不得不聽,所以劉孔昭現在是一邊拿着大刀以防備被這些亂民圍攻一邊拿着由皇家工業公司提供的擴音器在數十個同樣握着寒光凜冽的大刀的家丁護衛下對着這些百姓喊道:

“諸位鄉親父老,我是籤書右府,提督南o京公共安全事務的劉孔昭,也是你們常稱呼的劉伯爵,請大家看在我的面子上離去,馬上不久,朝廷大軍的就要到了,到時候你們這樣逼着陛下是相當於謀逆大罪的!”

“諸位鄉親快快離去吧,陛下已經表示只要你們離去,可以不追究你們的罪過,另外,你們的訴求陛下也知道了,現在大司空霍老爺已經在趕來金陵的路上,他這次來是要在江南做一件大工程的,到時候你們不愁沒有工做,只要你們配合朝廷的安排,朝廷給予你們滿意的待遇的!”

“聽我一句勸吧,鄉親們,不要妄議朝政,被他矇蔽;朝廷出點都是爲了你們;不要跟朝廷頑抗,不要接受一些居心不良者的蠱惑,一旦朝廷的大軍到了,就爲時已晚了啊!難道你們願意看着你們的父母無人奉養,你們的妻兒從此孤苦無依嗎?”

平素在金陵城也常在百姓們頭上作威作福的劉孔昭此時毫無伯爵的架子,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勸着求着。

而他的麾下其他將領也同樣的在各地勸着求着,但或許是因爲幾百年來官壓民導致的積怨已深使得公信力嚴重下降,或許是因爲受夠了被壓迫的生活而在沒有真正達到目的前沒人願意就此放棄的緣故,總之願意主動離去的人不是很多。

反而是預先的起者,即那些復社的文人士子中的很多人先撤了回去,他們早做了兩手準備在得知已經有禁衛軍來時就乖乖離開了金陵城甚至開始以遊學爲名轉移到其他地方。

但也有些迂腐或者倔強者如王思任和陳繼儒等大儒也還在抗議者,他們不知道他們已經被利用,但他們執拗的要爲董其昌平冤昭雪,但正因爲他們還堅持着,使得這些以他們爲風向標的百姓們也跟着堅持着。

但他們卻不知道正是他們的堅持使得一場本不該生的血腥屠殺生了。

……

禁衛軍第一批軍官生中,覃博桐素來行事果決,從山o東地界立斬一省巡按起就已揚名天下,一些報刊更是將其形容爲兇惡不亞於東廠錦衣衛的朝廷鷹犬!但也有大多武將以覃博桐爲偶像,試問當今天下敢對文官擅起殺心的武官有幾個,即便是當年的戚繼光也只能依附輔張居正,即便官居一品後也被一些御史言官罵道狗血噴頭。

覃博桐的士兵不講究他們的敵人是誰,他們只是嚴格執行命令程序的機器。

由軍械司改進的燧式的三眼銃第一次使用沒有在對外戰場上,而是朝向了這些魚龍混雜的遊行隊伍。

陣陣白煙隨着噼裡啪啦的火藥爆炸聲響徹在陰雨綿綿的金陵城街頭,企圖擋住禁衛軍去路的遊行民衆第一次嘗試到國家機器的血腥,他們成片如大風捲稻田般成片的倒下,血肉橫飛,硝煙瀰漫。

朱由校給覃博桐的最新密旨時一旦進城不問緣由直接以軍事鎮壓,先把朝廷的威嚴打出來,務必將這些被嬌慣了的民衆打痛,讓他們知道朝廷不旦體恤寬容他們,也會給他們最大的教訓。

之所以密旨是不能公佈於衆,即便是在古代,一個君王悍然屠殺民衆也是極度殘忍和不容於世人的舉措。

不過,民衆畢竟是民衆,他們需要的是能夠活下去,不是要反抗某個政體,在面對暴力機器時,大多數也開始四散奔逃,躲避開這些不分青紅皁白就開殺的軍隊。

覃博桐並沒有讓人去追擊,畢竟這些都是大明的百姓,而他禁衛軍不是入關的滿清八旗,沒必要要斬盡殺絕,將企圖跟朝廷軍隊硬抗的人擊潰後就立即朝雞鳴寺方向奔來。

大多數百姓最終抗壓不住這種一邊倒屠殺,最終選擇了躲避或逃散,頃刻間遊行隊伍便開始瓦解。

有的人在哀嚎,他們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他們有滿腔的怒火不知道該如何泄,有的甚至直接選擇自殺。

而之前充當他們引導者的鄉紳士子此時早已沒了人影,除了一些年輕的讀書人因爲憤青或是年少衝動倒在血泊中證明了自己作爲精英階層的硬氣外,陳名夏、方大猷等此時則正在太湖岸邊,他們在暗暗慶幸,自己撤退得走,要不然就會同其他士民以謀逆之罪被處死。

朱由校這裡,東廠大檔頭吳進忙來到他面前,拱手道:“陛下,現在覃博桐部已經進入金陵城,其部兩營人馬已經以東西方向朝這裡突進而來,沿途遊行隊伍被衝破,傷亡民衆估計不下千,另外,除了少數被擊殺外,動此次遊行的復社士子們則早已逃竄,其中有已經逃竄到了江o細地界,我東廠早已尾隨其後,是否立即抓捕!”

“立即抓捕,傳旨劉孔昭,帶着他的人趁着禁衛軍衝破遊行隊伍後立即鎖拿趁機鬧事的不法之徒,寧可錯抓三千,也不可放走一個,先抓再審,包括王思任、陳繼儒這些大儒!”

朱由校的一道道旨意下來,整個國家機器開始快運轉起來。

劉孔昭的南京公共安全部隊的官兵告別了對遊行民衆最初懼怕到現在哀求的狀態,開始露出了他們本有的嚴酷狠厲,這些本就是金陵城本地人的衛所兵或衙役自然知道那些人有可能是趁機鬧事的混混,甚至也認得出記得住在這次遊行中打砸搶燒的都是些人,讓他們抓捕人簡直就是按圖索驥。

不過,爲了防止這些人私自放過不法之徒,朱由校還讓東廠在暗中監督,並下旨讓隨扈禁衛軍葉榛部將重要據點交給騎兵營,而他們則轉變抓捕其間暗自支持遊行地方官員和這些揚名江南的大儒們。

馬蹄聲碎、雞飛狗跳,整個金陵城除了如無頭蒼蠅般到處亂跑的民衆外,還有許許多多拿着鐐銬枷號到處抓人的朝廷人員。

似乎誰都忘記了在他們的腳下還有未乾的血跡和淚痕。

第三百四十六章 李閣老指導都御史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六百零二章 開發美洲(上)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兩百六十四章 輿論的發酵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輸一籌的錢謙益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兩百零九章 孔興凱心狠手辣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時代的漢文化擴張第五十四章 工程營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二章 紅丸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兩百七十八章 姻緣卦象第九十章 火炮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無視林丹汗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學研究制度化第四百零六章 數百顆哥薩克人頭與西征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審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事學堂開學的一天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八章 皇后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業公司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六章 誰是亡國之君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三十四章 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三百零三章 下獄(上)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一百五十章 閣老納小妾(二) 求訂閱,還差三百第兩百六十六章 賊心不死的滿清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奪回澳門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蘭西滅亡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時候開啓戰端了第二十一章 八大晉商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八十七章 挑撥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來京城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二十五章 活捉韃子第四百七十章 布木布泰見朱由校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縊死緬甸國王第五百九十三章 進擊瑞士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亞開礦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兩百六十二章 張岱恨藩王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情的海蘭珠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術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親前夕的地方官反應 (第五更)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